南昌市高三研讨交流化学试卷
南昌十九中高三化学备课组
(2008-3-19)
1.因太湖蓝藻暴发,造成无锡市自来水水源地水质恶化,一场突如其来的钦用水危机,几乎席卷了整座城市,城区大量居民家中自来水发臭,难以钦用,居民们做饭、洗漱只能临时去买纯净水、矿泉水替代。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B.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C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矿物质少 D. 0℃以上,温度越高,水密度越小
2.太湖已成为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一个缩影,我国其他流域,从滇池、巢湖到大江大河,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长江流域的一些淡水湖也正面临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的问题。下列对水质起到改善作用且效果最好的一组物质是( )
A.HClO和FeSO4·7H2O B.Cl2和Ca(OH)2 C.Cl2和FeSO4·7H2O D. O3和Ca(OH)2
3.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NaOH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
C.湿润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强于I2
D.品红试纸、沾有KMnO4溶液滤纸均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
4.对于平衡体系:aA(g)+bB(g)cC(g)+dD(g);正反应放热,有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若温度不变,容器体积扩大一倍,此时A的浓度是原来的0.48倍,则a+b大于c+d
B.若从正反应开始,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a
C.若平衡体系中共有气体m mol,再向其中充入n molB,达到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m+n)mol,
则a+b=c+d
D.若a+b=c+d ,则对于体积不变的容器,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5.对三硫化四磷分子的结构研究表明,该分子中没有不饱和键,且各原子的最外层均已达到了 8 个电子的结构。则一个三硫化四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个数是( )
A.7 个 B.9 个 C.19 个 D.不能确定
6.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好似“鸟巢” ( The Bird Nest )。有一类硼烷也好似鸟巢,故称为巢式硼烷。巢式硼烷除 B10H14不与水反应外,其余均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硼酸,硼烷易被氧化。下图是三种巢式硼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这类巢式硼烷的通式是 C nH n + 4
B.2B5H9 + 12O25B2O3 十9H2O ,l molB5H9完全燃烧转移25mol电子
C.8 个硼原子的巢式棚烷化学式应为 B8H10 D.硼烷与水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7.以下气体发生装置中,不易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量的是( B )
8. 已知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H=-QkJ·mol-1(Q>0)。在同温同压下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lmolN2和3molH2,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lkJ;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乙中通入0.5molN2和1.5 molH2,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2kJ。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2Q2=Q1=Q B.2Q2=Q19.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d为阳极、c为阴极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CO2、Cl2、HCl、NO2等气体(必要时可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能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10.近年来,许多大城市建设了多个主题广场,为市民提供了夏夜纳凉的好去处,夜色中常看到小朋友手持被称为“魔棒”的荧光棒玩耍,“魔棒”发光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氧化草酸二酯产生能量,该能量被传递给荧光物质后便发出荧光,草酸二酯(CPPO)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草酸二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1mol草酸二酯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苯环上卤素不水解),最多消耗4mol NaOH
C、1mol草酸二酯与氢气完全反应,需要氢气10mol
D、草酸二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11. 某同学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可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Al
Al2O3
Fe
Fe2O3
熔点/℃
660
2054
1535
1462
沸点/℃
2467
2980
2750
--
Ⅰ.(1) 该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答: _ (填“合理”或“不合理”)。
(2)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 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3) 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下列试剂中最好的是_ _ (填序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Ⅱ. 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上述的熔融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OC段没有沉淀生成,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
(2) 在DE段,沉淀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
上述现象说明溶液中_ _、_ _、_ _结合OH-的能力比_ 强(填离子符号)。
(3) B与A的差值为_ _mol。
12. 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同周期,A、D同主族,E和其它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互相反应生成盐和水。A和E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1)C元素是
(2)A和E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3)A、B、C、D四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4)A和D的氢化物中,后者沸点较低,原因是
(5)已知A和E所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的晶胞体积为1.6×10-22cm3,则A和E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密度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13、已知:当羟基与双键碳原子相连接时,易发生如下转化:
化学式为C9H10O2的有机物A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其中F与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从G→H的反应中,有机物H只有一种结构且能使溴水褪色。
试回答:
(1)写出有机物结构简式:B:__________,F:__________,H:__________,I:__________。
(2)写出A→E+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F→G;G→H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CH3COONa + NaOH Na2CO3 + CH4↑,
+ CH2=CH2 —CH2CH3
请利用甲苯、丙醇等原料,设计合理方案从 —CH3 合成 —CH(CH3)2(用反应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14. 若X、Y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且相隔一个周期,并有m=n>0。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反应:Xm+Yn+H2O→HXO3+HY (1)Xm的电子式______,Yn的化学式_______。 (2)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浓盐酸、浓硫酸、浓磷酸。请选用上述一种酸与KX制取HX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若某一反应体系在反应过程中曾出现过下列微粒:Xm、HI、SO2、H2SO4(浓)、H2O。则此体系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5、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10
20
30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
8.3
8.4
8.5
8.8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 (填“大于”或“小于”)NaHCO3。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⑴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 (填“甲”或“乙”)判断正确。试剂X是 。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⑵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8.3,则 (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⑶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丙断言 (填“甲”或“乙”)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 。
16.将0.08mol KMnO4固体(质量为12.64g)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a molO2;向反应后残留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又收集到b molCl2,此时Mn元素全部以Mn2+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1)请配平下列方程式:
KMnO4+ HCl - KCl+ MnCl2+ Cl2↑+ H2O
(2)上式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当还原剂失去1mol电子时,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为 。
(3)a +b的最大值为 ,a +b最小值为 。
(4)当 a +b =0.18时,残留固体的质量为 。
17.已知A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金属,X、Y为常见非金属。X、E、F、G、J常温下为气体,C为无色液体,B是一种盐,受热易分解。现用A与石墨作电极,B的浓溶液作电解质,构成原电池。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的条件、生成物被略去):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金属A为 ;操作a是将D溶液在HCl气流中蒸干,原因是
⑵反应②的化学方程为: ;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 。
⑶原电池反应①中,正极反应式为: 。
18.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丙为一张淀粉碘化钾和酚酞混合溶液润湿的滤纸,m、n为夹在滤纸两端的铂夹。丁为直流电源,x、y为电源的两极。G为电流计,A、B、C、D均为石墨电极。闭合K2、断开K1,反应一段时间后,A、B两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请回答下列问题:
(1)M溶液可能是_____ ___(填以下选项的字母)。
A.KNO3溶液 B.Ba(OH)2溶液 C.H2SO4溶液 D.NaCl溶液 E.CuSO4溶液
(2)x为______极(填“正”或“负”), C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纸丙的m端发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乙池中AgNO3溶液电解后体积为100mL,测得溶液的pH=1,则乙池中C极析出固体质量为___ __g。
(5)再电解一段时间后,甲池中A、B均有气体包围电极,此时闭合K1,断开K2,发现A、B极的管内气体体积减少,且电流计G指针发生偏转,则A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
南昌市高三研讨交流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C
B
A
B
C
A
D
11.Ⅰ.(1)合理 ⑵NaOH溶液 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⑶ B
Ⅱ.⑴H+ + OH -=H2O ⑵ NH4+ + OH- = NH3·H2O H+ , Al3+ ,Fe3+,NH4+。⑶ 0.008
12.(1)Al ( 2 ) (3)Al 3+< Na+< F— < Cl—
(4)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 (5)3.1g/cm3
13.(1)B:,F:, H:, I:。
(2)
(3)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4)
(5)
—CH3 —COOH —COONa
CH3CH2CH2OH CH3CH=CH2
14.(1) 、Cl2 (2)I2 + 5 Cl2 +6H2O = 2HIO3 +10HCl
(3)KI + H3PO4(浓) == KH2PO4 + HI↑ (4)2HI + H2SO4(浓) = SO2↑ + I2 +2H2O
15.HCO3-+H2OH2CO3+OH-(2分);大于;
⑴乙;B; ⑵等于; 甲; ⑶乙;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
16:(1)2 16 2 2 5 8 (2)HCl 0.5 (3)0.2 0.16 (4) 12g
17.⑴镁(Mg) 防止金属离子(Mg2+)水解
⑵ 4NH3+5O24NO+6H2O C+4HNO3(浓)CO2↑+4NO2↑+2H2O
⑶ 2NH4++2e-=2NH3↑+H2↑
18、(1)A、B、C (2)正 Ag++e-==Ag
(3)滤纸变蓝 (4)1.08 (5)H2-2e-=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