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的移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平衡的移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9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04-06 03: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5张PPT。1.浓度: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正反应速率
2.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增大压强,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3. 温度:升高温度,可以加快正逆反应速率
4.催化剂:
使用正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的加快正逆反应速率知识回顾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动:动态平衡(v正= v逆 ≠ 0)(1)等:v正= v逆 ≠0(2)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保持
不变,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4)变:条件改变,原平衡可能被破坏,
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知识回顾外界条件改变,使反应速率发生变化
1. v正? = v逆?,平衡不移动
2. v正? > 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 v正? < 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改变外界条件,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建立起新的平衡状态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移动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已知铬酸根和重铬酸根离子间存在如下平衡: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少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①增大反应物浓度②减小生成物浓度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 > v逆?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③增大生成物浓度④减小反应物浓度 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 < v逆?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 v正>v逆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②减小生成物浓度, v正>v逆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③增大生成物浓度, v正<v逆
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④减小反应物浓度, v正<v逆
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注意: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1.工业上制取硫酸的过程中,有一重要的反应: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用过量的空气与成本较高的SO2作用,为什么?动动脑动动手 增大成本较低的反应物的浓度,提高成本较高的原料的转化率。2.在定温定容的容器中发生 N2+3H2 2NH3当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将会对化学平衡产生什么影响?(填正向移动或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1)向容器中充氮气
(2)向容器中充氢气
(3)向容器中充氨气
(4)向容器中充氦气
(5)向容器中充入氯化氢气体正向移动正向移动逆向移动不移动正向移动B练习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1)增加C,平衡 c(CO) . 不移动不变1.增大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和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讲,由于缩小了体积,气体的浓度增大,提高了反应速率。2.若两边都有气体,则改变压强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当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同时,速率改变倍数不一样,分子数目多的一侧速率改变倍数大。 3.当反应前后分子数目相同时,增大倍数相同。①增大压强②减小压强⑴当 m+n>p+q时,即正方向气体分子数目减少v?逆 > v?正平衡逆向移动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⑵当m+n<p+q 时,即正方向气体分子数目增多③增大压强④减小压强v?逆>v?正平衡逆向移动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 当 m + n = p + q 时,即气体分子数目不变⑤增大压强⑥减小压强v?正=v?逆平衡不移动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分子数目减少的方向移动;
2.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分子数目增多的方向移动。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压强变化时,必须引起混合气体的浓度发生改变,导致速率变化时,才可能使平衡移动。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注意  在定温、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充入1molN2 和3molH2,发生反应N2+3H2 2NH3,当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将会对化学平衡产生什么影响?(填正向移动或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1)压缩容器的容积
(2)定压向容器中充入氦气
(3)定容容器中充入氦气正向移动逆向移动不移动动动脑动动手 1.某一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
A.增大反应物浓度 B.减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C.增大生成物浓度 D.升高反应温度2.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3.已知化学反应2A(?)+B(g) 2C(?)达到平衡,当增大压强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 ( )
A.A是气体,C是固体
B.A、C均为气体
C.A、C均为固体
D.A是固体,C是气体练习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1)减小密闭容器体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 ; c(CO2) 。 (2)通入N2,保持密闭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则平衡 ; c(CO2) 。 (3)通入N2,保持密闭容器压强和温度不变,则平衡 ; c(CO2) 。 练习4: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NO2,建立平衡:测得NO2转化率为a%。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再充入1 molNO2 ,待新平衡建立时,又测NO2的转化率为b%,问 a、b值的大小关系。b﹥a6.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
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①升高温度v吸 > v放 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②降低温度v放>v吸 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催化剂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使用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正催化剂能缩短平衡到达的时间。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归纳小结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将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减弱”的双重含义定性角度:平衡移动的方向为减弱外界改变的方向。定量角度:移动的结果只是减弱了外界条件的变化, 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量。课本P52页合成氨条件的选择问题1:合成氨反应的特点?a.可逆反应 b.正反应放热
c.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目减小的反应问题2:工业合成氨要考虑什么问题?主要:经济效益
(即单位时间内提高合成氨的产量)问题3: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合成氨的合适条件。高 压
低 温
无 影 响高 压
高 温
使 用问题4:工业上如何选择合成氨的合适条件?1. 判断下列现象能否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A.新制氯水时间长后,颜色变浅
B.用饱和食盐水除Cl2中的HCl比用水好
C.可用浓氨水和碱石灰快速制取NH3
D.打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产生
E.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动动脑动动手2.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达到新平衡时,A物质的量浓度是原来的60%,则在达到平衡过程中( )
A.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物质B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D.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 3. 在高温下,反应2HBr(g) H2 (g) + Br2 (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要使混气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减压
B.缩小体积
C.升温
D.增大H2浓度4. 在一定温度下将CO(g)和H2O(g)各1 mol放在密闭容器中反应CO+H2O CO 2+H2达平衡后测得CO2为0.6 mol,再通入0.4mol H2O(g),达到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是( )
A.0.6mol
B.1 mol
C.在0.6 ~ 1 mol之间
D.大于1 mol化学平衡图象专题D例1: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里SO2、O2、SO3三种气体建立平衡后,改变条件,对反应2SO2 + O2 2SO3(正反应放热)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加催化剂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 )②升温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 )
③增大容器体积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 )④增大O2的浓度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 )DCAB小结: 解题思路:1、看起点:
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看起始加入的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还是两者都有。2、看变化趋势:
看逐渐增大和逐渐减小的分别是哪种速率,看清特征,看是连续的还是跳跃的,看“渐变”和“突变”,看“变大”和“变小”,看υ正和υ逆的相对大小。2NH3  N2+3H2(正反应吸热) 练习1:2: 右图是 N2(g) + 3H2(g) 2NH3(g)
(正反应放热)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该平衡的原因可能是 ( )D、升温,同时加压C、减压,同时降温B、增大反应物浓度A、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A <>例3. 可逆反应aA(g)+ bB(g) cC(g)+dD(g);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在下列空格处填写“>”、“<”或“=”。
(1)a+b___c+d; (2) △H___0。 2.技巧:
“先拐先平,数值大”:在含量与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到达平衡,说明该曲线表示的温度较大或压强较高。
“定一议二”:在含量与温度、压强变化关系图像中,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练习:有一化学平衡mA(g) +nB(g) pC(g)+qD(g)如图所示是A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象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正反应吸热,m+n>p+q? B.正反应吸热,m+n< p+q? C.正反应放热,
m+n> p+q? D.正反应放热,
m+n< p+qA练习:对于2A(g)+B(g) C(g)+3D(g)(正反应吸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能表示( ) ADA.B物质的转化率

B.正反应的速率

C.平衡体系中的A%

D.平衡体系中的C%练习: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M(g)+N(g)? R(g)+2L ?此反应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 )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
或液体C例4:符合右图的反应为( )。
A.N2O3(g) NO2(g) +NO(g)
B.3NO2(g)+H2O (l)
2HNO3(l)+NO(g)
C.4NH3(g)+5O2 (g)
4NO(g)+6H2O(g)
D.CO2(g)+C(s) 2CO(g)Bv正v逆总结:解题思路:
1、 交点代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交点之后根据v正和v逆,看
出平衡的移动方向,从而可看出压强(或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练习: mA(s) +nB(g) qC(g) (正反应吸热)的可逆反应中,在恒温条件下,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nq? C. X点,v正> v逆;Y点, v正< v逆?
D. X点比Y点反应速率快 AC总结:解题思路:
1、曲线上的点代表平衡状态,曲线外的点未达平衡状态。可逆反应要向“趋向于平衡状态方向”进行,以次判断某点v正、v逆的大小关系。
2、不同点的反应速率的比较,则需要根据压强的高低或者是温度的高低来判断。练习:下图是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反应2NO+O2 2NO2(正反应放热)中NO 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坐标有A、B、C、D、E 5点,其中表示未达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C点综合练习:1.对于可逆反应 2AB3(g) A2(g) + 3B2(g) (正反应吸热),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υυ逆υ正温度A.AB3%100℃时间500℃B.AB3%时间1×106Pa1×105PaC.AB3%压强100℃500℃D.BD 2:某可逆反应为:A(g)+B(g) 3C(g),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 φ(C)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⑴若图甲中的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情况,则曲线 表示的是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催化剂一般是指正催化剂)。 ⑵若图乙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100℃和200℃时的情况,则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T1 ________T2(填“大于”或“小于”) ⑶若图丙中的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不同压强时的情况,则曲线 表示的是压强较大时的情况。b吸热b大于等效平衡一、等效平衡的概念
外界条件相同时,可逆反应只要起始浓度相当,无论经过何种途径,都可以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概念的理解:
(3)平衡状态(终态)只与始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如:①无论反应从什么方向开始②投料是一次还是分成几次③反应容器经过扩大—缩小或缩小—扩大的过程,)只要起始浓度相当,就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2)相同的平衡状态:通常是指平衡混合物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对应相同,但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不同。(1)外界条件相同:通常可以是①同T同V,②同T同P020.51a+c=2b+c/2=1变:
开始时加入3molSO2和1molO2,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为m mol。维持恒温恒容,若开始时加入的SO2、O2、SO3物质的量分别为a、b、c mol,要求平衡时SO3仍为m mol。
(1)a=1,则 b= ___ c= ___
(2)a=2,则 b= ___ c= _____
(3)a、b、c必须满足的关系(分别用含a和c,b和c的等式表示)——————————————————020.51a+c=3 b+c/2=1规律总结:
在温度、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不等的反应, “一边倒”后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平衡状态相同(所有物质的物质的量对应相等)例2、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A(g)+B(g)? 3C(g),开始时加入2mol
A和1molB,平衡后C的百分含量为w%,
维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开始加入的A、B、
C 物质的量依次为a、b、c mol
(1)若a=4,b=2,c=0,则平衡时c%___ w%
(2)若a=1,b=0.5,c=0,则平衡时c%___ w%
(3)若a=2,b=1,c=3,则平衡时
c%__ w%
(4)欲使平衡时C的百分含量仍为w%,
则a、b、c必须满足的一般关系为_________===结论: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系数相等的可逆反应,在温度、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一边倒”后对应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则平衡时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例2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加入 3mol SO2 和1 molO2,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为p% 。维持恒温恒压,
若(1)开始时加入6mol SO2 和2 molO2 ,
则平衡时 SO3的体积分数为——
(2)开始时加入的1.5mol SO2 和0.5 molO2 ,
则平衡时 SO3的体积分数为————
(3)开始时加入的2mol SO2 和4 molSO3 ,
则平衡时 SO3的体积分数为————
(4) SO2 、O2 、SO3起始量为a、b、c mol,
欲使平衡时SO3的百分含量不变,
则a、b、c必须满足的一般关系为_________
恒温恒压结论:
恒温恒压,“一边倒”后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平衡时各组分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等效平衡的解题思路
1、步骤
2、起始浓度相当的判断
(1)同T同V下
A、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来说:
B、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来说:
(2)同T同P(即体积可变化)下等效转化后,投料成比例。等效转化后,投料成比例。等效转化后,投料相同。(1)进行等效转化;(2)判断起始浓度是否相当练习. 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 ,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cmol/L,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4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cmol/L的是( )。A、4molA+2molB   B、2molA+1molB+3molC+1molD   C、3molC+1molD+1molB   D、3molC+1molD   E、1molA+0.5molB+1.5molC+0.5molD DE练习: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的气体后发生反应2A(g)+B(g)≒xC(g), 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m%。若维持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按0.6molA、0.3molB和1.4molC为起始物质的量,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m%。则x的值可能为(   ) 
A、1      B、2      
C、3      D、4 BC例3:在等温、等容条件下有下列反应:2A(g)+2B(g)≒C(g)+3D(g)。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
Ⅰ、A和B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Ⅱ、C和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mol/L和6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和Ⅱ两途径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相同
B、Ⅰ和Ⅱ两途径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不同 C、达平衡时,Ⅰ途径的反应速率等于Ⅱ途径的反应速率   D、达平衡时,Ⅰ途径混合气体密度为Ⅱ途径混合气体密度的1/2   AD练习: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LA和2LB发生如下反应3A(g)+2B(g)≒xC(g)+yD(g),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m%。若维持温度不变,将0.6LA、0.4LB、4LC、0.8LD作为起始物质充入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m%。则x、y的值可能为( )  A、x=3、y=1     B、x=4、y=1   C、x=5、y=1     D、x=2、y=3   
 C恒温恒压呢?
DAD 影响转化率的因素
1、当不改变反应物用量,平衡受温度或压强改变影响,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降低。②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A的转化率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