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27 08:39:32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十六年前的回忆
忠于革命坚贞不屈
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他,心怀崇高的理想,为了伟大的事业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他,拥有坚定的意志,不屈服于严刑拷打,不动心于高官厚禄。危难面前,他的安定、沉着,显示了一个革命者的伟大情怀。他,就是李大钊!
杨靖宇将军
董存瑞
一、初读感知
1.背景资料
李大钊
(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李大钊入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学习,1913年赴日本,求学于早稻田大学。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1920年3月,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对党的建设,工人、学生运动,统一战线,均有重大贡献。1927年4月
28日,他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其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等。
2.字词整合

音序
J
英语
book
部首
?
字义
书籍,册子/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籍贯
笔画
20
扩词
书籍
籍贯
国籍
古籍
结构
上下
运用
屋子里到处都堆放着书籍杂志,一片狼藉。
(1) 生难字

音序
M
英语
devil
部首

字义
魔鬼/神秘,奇异
笔画
20
扩词
魔力
魔术
病魔
魔方
结构
半包围
运用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观摩了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


jùn
音序
J
英语
strict
部首

字义
严厉/(山)高大
笔画
10
扩词
险峻
峻岭
峻峭
严峻
结构
左右
运用
如此严峻的形势造就了一批英雄俊杰。
cán
音序
C
英语
cruelty
部首

字义
凶恶/不完整,残缺/剩余的,将尽的/伤害,毁坏
笔画
9
扩词
残缺
残存
残暴
凶残
结构
左右
运用
看到家乡残破的景象,他不禁伤心起来。



nàn(灾难)
nán(困难)
“多难(nàn)兴邦”,再大的灾害,再多的困难(nán),都难(nán)不倒勤劳、勇敢、坚强的中国人民。

dāi(待会儿)
dài(等待)
等待(dài)了一个上午,他再也没有耐心待(dāi)下去了。
2.字词整合
(2) 多音字
(3) 重难点词语
【被难】:因灾祸或重大事故而牺牲生命。本课指被杀害。
【耐心】心里不急躁,不厌烦。例句:经过老师耐心地讲解,我终于弄明白了这个问题。
【含糊】形容说话的意思不明确。例句:隔壁房间里传来含糊的说话声。
【轻易】本课指随随便便。例句:在这场比赛中,小明轻易地获得了第一名。
【纷乱】混乱,杂乱。例句:秋风瑟瑟,树叶纷乱地在空中飘舞。
【僻静】偏僻幽静,少有人去。例句:我们的学校在僻静的郊区。
【恐怖】惊恐,害怕。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例句:大伙儿一拥而入,整个会场霎时沸腾起来了。
【满脸横肉】脸上长着带有凶相的肌肉。形容相貌凶恶。
【严峻】严肃而厉害。例句:这些地区正面临着长期缺水的严峻考验。
【提审】对犯人进行审问。
【惊堂木】旧社会的主审官审判案件时用来敲桌子示威,吓唬受审者的木块。
【沉着】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例句:遇到危险我们要沉着冷静,不能慌慌张张。
【机智】头脑灵活,能够随机应变。例句:勇敢的小侦察员机智地躲过了敌人的搜查。
【怒气冲冲】形容非常愤怒的样子。例句:她怒气冲冲地跺了一下脚就走了。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勉强】能力不够,还尽力做。例句:我踮起脚才勉强和他一样高。
语境记忆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
的脚步声,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的气氛在蔓延,老师
地叫大家不要慌张。不一会儿,一群
的鬼子兵
,其中一个军官
地走上讲台抓走了老师,同学们被眼前的一幕吓坏了。
纷乱
恐怖
沉着
满脸横肉
一拥而入
怒气冲冲
3.整体感知
本文的作者通过对
同志
前到
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
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
的可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
与深切的

李大钊
被捕
被害
革命
坚贞不屈
敬仰
怀念
段落大意
一、永铭记,父亲的被难日。(①)
二、被捕前,父亲坚持工作。(②~⑦)
三、被捕时,父亲视死如归。(⑧~ )
四、被审时,父亲坚贞不屈。( ~29)
五、被害后,全家悲痛欲绝。(30~32)
结构图示
忠于革命
精神伟大
为国捐躯
品质崇高
十六年前的回忆
忘不了父亲的被难日→1927年4月28日
被捕前:形势严峻、工作紧张→忠于革命
被捕时:不慌不忙、态度严峻→视死如归
被审时:平静慈祥、安定沉着→坚贞不屈
被害后:伤心过度、记住日子→为国捐躯
二、再读课文
开篇直接交代回忆的时间,具体到年、月、日,突出这件事留给“我”的深刻记忆和“我”的身份,语言简洁,直接引出作者要回忆的事情,并且照应文题。
1.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
2.从第⑤段的对比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作者当时年纪小,对父亲为什么烧掉书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问父亲,却只得到一个含糊的回答,这与父亲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峻,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
3.从第⑦段对父亲的行为、语言的描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父亲怎样的精神?
在严峻的局势下,同志和亲人劝父亲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当时李大钊同志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放在第一位。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他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4.第⑧~ 段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敌人的凶狠残暴?面对敌人,父亲的态度如何?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形象?
从敌人冲进来时“纷乱的喊叫”“沉重的皮鞋声”“粗暴的吼声”“一拥而入”“挤满”“像一群魔鬼似的”“满脸横肉”“冷笑”等处可以看出敌人的凶狠残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亲的“不慌不忙”“惯有的严峻态度”。突出地表现了李大钊面对敌人无所畏惧、沉着冷静的高大形象,也反映出他对敌人的极度蔑视。
5.第 段中对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父亲虽遭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点拨:在对比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的革命者,看到了一个慈祥的父亲。
6.怎样理解“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句话?
“伟大的力量”指李大钊对革命事业抱着必胜的信心,这种信心已经化为一种伟大的力量支持着他,所以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也正因为对革命事业抱着必胜的信心,所以他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时能坚贞不屈,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叫、哭声而忧伤,并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7.课文是怎样表现李大钊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和坚贞不屈的高贵品格的?
(1)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如,“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表现了李大钊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
(2)通过语言来表现:如,“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表现了李大钊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
(3)通过行为来表现:如,“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表现了李大钊临危不乱,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4)通过神态来表现:如,“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表现了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坚定的信念和对人民深沉的爱。
三、精读课文
结合课文说一说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受审时的行为和心理,表现了他什么样的人物品格?
被捕前:
①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②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被捕前,尽管形势严峻,李大钊仍然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工作,没有、也不愿意离开北京,这表现出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被捕时:
①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②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面对残暴的敌人,李大钊没有慌乱,而是保持着他惯有的严峻态度。可以看出父亲对今天这一切早已预料到,而且早就做好了准备,体现了一个革命者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受审时:
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②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面对哭喊的妻儿、面对凶残的敌人、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李大钊保持着他一贯的沉着和安定,说明在进入革命队伍的时候,他就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为了革命,他不怕牺牲,也不怕牺牲一切;而且即使到了今天,他依然保持着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这是一种强大的信仰,这种信仰足以让他无惧生离死别、流血牺牲。
四、互动反馈
心灵感悟
面对酷刑折磨,李大钊仍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深沉的爱,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法庭上,李大钊表情安定、沉着,这显示了一个革命者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的伟大情怀。让我们永远铭记着1927年4月28日,记住李大钊同志坚贞不屈、临危不惧、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
我的感悟
仿写训练
①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②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这两组句子都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恰当地运用动作描写能鲜明地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仿写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
答案示例:马老师一个箭步登上讲台,随手拿起一支粉笔,优雅地扭转身子,用左手轻轻按着黑板,右手挥洒自如,那一笔一画,有的刚劲有力,有的流畅轻快,写出来的字浓淡相宜。
我来仿写
语言积累
课内
书籍
含糊
抽屉
尖锐
僻静
恐怖
粗暴
制服
宪兵
魔鬼
肥胖
苦刑
残暴
匪徒
拘留
窝头
姥爷
乱蓬蓬
不慌不忙一拥而入
怒气冲冲
课外
“不×不×”式词语
不卑不亢
不理不睬
不管不顾
不尴不尬
不知不觉
不折不扣
不屈不挠
不伦不类
不骄不躁
不三不四
李大钊的
名言
1.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
2.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3.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
4.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五、随堂练习
选词填空
严肃
严厉
严峻
严格
1.我们应该(
)要求自己,坚决不迟到不早退。
2.无论形势多么(
),父亲都坚持同敌人作斗争。
3.任何有损国格的行为,哪怕很小,都应该受到(
)的惩罚。
4.我们应该(
)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情。
严格
严峻
严厉
严肃
谢谢!
课文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