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的小说《礼物》写了一对年轻夫妇德拉和杰姆,为给对方赠送圣诞礼物而把各自最心爱的、最引以自豪的东西卖掉,结果换来的是彼此没有用处的两件无用的礼物,通过这个心灵感应的故事,歌颂了朴实而纯真、艰辛辛酸却相濡以沫的爱情。小说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结尾出乎意料,注意细节,语言幽默风趣,作者在置身事外的叙事中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倾向。
教学目标:
1.体会小说精妙的构思;
2.感悟作者优美的形象;
3.体会崇高善良的人性美,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别人。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情节,把握思想内容,体会精巧的构思;
2.材料详略的处理及重要语句的分析。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欧·亨利及其作品的资料;
下发给学生;阅读相关鉴赏文章,制作相关课件,布置预习任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导入:
同学们, 大家都看过电视,一定熟悉一则广告,“今年爹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送礼是中国人的习俗,在农村,二两糖,一瓶酒,表达的是亲朋之情,于你们,一张贺卡,一个笔记本,表达的是同窗之谊。你们也一定收到或送过那饱含浓浓深情的礼。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在1899年的圣诞节即将来临的美国哥伦布城监狱里,一位囚徒,正在为无钱给心爱的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发愁、而痛苦。他冥思苦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挣到钱呢?忽然,他想起在从前办过的一份杂志上,他因写了一些幽默小品和风趣故事而得到了丰厚的稿酬。为什么不再试试呢? ——他想。于是他在监狱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忙碌中,偷闲匆匆写下了一篇小说《礼物》。小说一发表,就引起了美国社会的极大轰动。这个罪犯也得到了丰厚的稿酬,如愿以偿地让女儿在圣诞节得到了心爱的圣诞礼物。从此后,他一发而不可收,写出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成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今天,我们要走进美国著名小说家欧?亨利的著名的麦琪的礼物,去领略、品味那份爱情的真挚、浓郁、圣洁。 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欧·亨利(1862-1910),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医生家庭。一生创作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和一篇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的藤叶》等。他的作品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大都市里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和美好品质,揭露上层社会的无耻与专横腐败。艺术上精于构思,往往有曲折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尾,使人回味无穷。
【设计意图】故事的真伪忽略,讲故事的目的也是激趣。
二、检查预习,题目解说
1.检查生字的读音。
2.复述故事。
【设计意图】熟悉故事情节,并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细小的易被遗漏的地方。
三、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同学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下面我想请一个同学来概括地复述故事,注意复述故事要抓住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一对贫穷的夫妻杰姆和德拉在圣诞节为了给对方买礼物,不惜牺牲自己最珍贵的秀发和金表,结果却阴差阳错,礼物变得毫无用处。
2.理清情节。
现在老师为了让主人公的行动更清楚地展现出来,准备和大家共同来尝试用对联的形式来梳理文章的情节。不知你们可否有兴趣。好,现在老师以以德拉为线出一上联:
上联是:德拉满头秀发换表链链回表去。(包含了了三层意思:德拉买了什么,用什么换来的,最终美好的愿望落空了吗?)
同学们商量着对下联如何?(提示:什么人买了什么,用什么换的,最终怎么样。)
(下联:杰姆祖传金表变发梳梳有发无)
假如我们以促使他这样做的原因去拟一横联又将如何?)(横批:圣洁的爱、真挚的爱、深情的爱。
【设计意图】拟写对联虽难,却最能检验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这也是一个很有趣味激活学生思维的活动。
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你认为德拉是一个怎样的女性?
德拉是美的化身,她不仅人长得漂亮,尤为可贵的是心地纯洁善良,对丈夫一往情深,为了爱可以牺牲一切。
2.文章大篇幅描写了德拉,结合课文分析下列语句所表现的人物感情。
(1)她突然从窗口转过身,站到壁镜面前。
(2)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着,有一两滴泪水溅落在破旧的红地毯上。
(3)但她还是把这套发梳搂在怀里不放。
(4)“漂亮吗,吉姆?我走遍全市才找到的。现在你每天要把表看上百来遍了。把你的表给我,我要看看它配在表上的样子。”
明确:(1)动作心理描写:写出了德拉要卖头发为丈夫买礼物的决定。
(2)心理动作描写:写德拉内心的矛盾与难过。
(3)心理动作描写:表明德拉内心的喜悦、幸福以及对丈夫由衷的感谢。
(4)语言描写:表明德拉对礼物的真爱,对丈夫的爱。
3.男主人公吉姆在文章中一出场,从外表上看,他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明确:小说写吉姆的文字虽说没有写德拉的多,但并不影响他的可爱。他为了给妻子带去节日的快乐,甘愿牺牲祖传的、也是自己最引以自豪的金表,足见其对德拉的感情之真。尤为突出的是,他不像一般的男人那样粗枝大叶,他对妻子体贴入微,知晓妻子梦寐以求的是那百老汇路一个橱窗里的一套纯玳瑁发梳,这里又显现杰姆对德拉的感情之深。难怪吉姆看到失去长发的德拉时,是那般的神情恍惚。
【设计意图】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为下面解读主题做准备。
五、悟读课文,探究主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读课文最后一段的一部分,将你发现的问题记录在题单上。一会儿请人回答你所发现的问题,你不仅可以向老师提问,还可以询问所有同学,也可以指名让同学回答。
同学间相互质疑。
1.问题一:两人珍贵的礼物最后却变成了无用的东西,你觉得德拉与杰姆这样做值不值得?
生一:值得。因为他们虽然失去了自己的秀发和金表,但却得到彼此最真挚的爱。
生二:不值得。因为他们本来就很穷,买小小的礼物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就行了,何必买这么贵重的礼物,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礼轻仁义重”吗? 其实就算不送什么礼物,一句温馨的祝福,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深情的拥抱,不同样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吗?
2.问题二:为什么前面称他们为笨孩子,后面又两次说他们是最聪明的。
(称他们是笨孩子是从世俗的角度来说,说他们是最聪明的,是因为他们虽然失去了自己的秀发和金表,但却得到彼此最真挚的爱,真爱是无价之宝。)
3.你料到了这个结局了吗?它带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欧?亨利式的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你愿意做一次欧?亨利吗?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想像一下故事的结局。
出示投影:苏比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他平时一直都住在广场上的长凳上,当天气越来越冷的时候,他就想到岛上的监狱里去住上三个月,那里不愁食宿,又有意气相投的朋友共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苏比试过许多无赖的做法,可是都不成功。当他来到教堂的门口时,悠扬的乐声传进了他的耳朵,他的内心起了变化,他决心改过自新,他要到热闹的市区去找工作,他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要……此时……
明确:原文结尾:苏比感到有一只手按到了他的胳臂上,他霍地扭过头,看到了一个警察的阔脸,“你在这儿干什么?”警察责问道。“没干什么。”苏比回答说。“那么跟我来。”警察说。第二天早晨,警庭的法官宣判说:“在布莱克韦尔岛上监禁三个月。”
4.你对德拉和杰姆这个结局满意吗?为什么?
(虽然两个主人公的好意都落空了,但并不是一个事与愿违而令人遗憾的结局。因为德拉和杰姆彼此都送给了对方一颗最真挚的心,他们体贴入微、相濡以沫的感情才是彼此最珍贵的礼物。)
讨论后师小结:学到此,让人想起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德拉和杰姆这一对恩爱夫妻虽然生活困窘无奈,虽然失去了引以为豪的祖传金表,满头秀发,但他们却拥有了纯粹的金钱与物质不能带来的无比温馨与幸福,获得了真挚,圣洁的爱,这人性中的善良与崇高,无么与奉献,在此环境中更是震憾人心,你们此时认为他们聪明在何处。同学们,让我们寄上最深情的祝福:让真爱永驻。当我们被这份浪漫,真挚的爱感动时,我的心中却又生出缕缕悲凉苦涩。如果他们生活好些,金表不卖,秀发依然,常常闲情漫步,那该多好。如果再好些,有自己的一幢房子,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大的花园,常听鸟语,常闻花香,那又该多好啊!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获到过爱吗?(生答) 我们其实从哇哇坠地就一直被爱包容着,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用一句话告诉大家爱是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不错,爱就是今天的积极发言。
爱是妈妈期待的目光。
爱是老师严厉的批评。
爱是以对方的快乐为快乐。
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要用心去感受的。
爱还是需要表达的,比如,“老师,您好!
学了这篇课文,听了你们的发言,我明白你们羡慕甚至憧憬着德拉与杰姆那份浪漫圣洁的爱情;也明白,你们更希望这份爱中没有悲凉,那怕是一分;也明白在现实中的你正处在一生中美丽的花季与雨季,但我要说,花季应该有花的芬芳,雨季应该有雨的潇洒。每一个年龄都有着每一年龄的独特之美,我们可以学着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明智。在课将结束时,我将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他十四岁的女儿说的两句话作为我给你们的礼物:
出示投影: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
老师也赠你们一句话:可爱的同学们,愿你们学着明智,享受着人类的美,成为幸福的人!
5.主题探究:
小说通过一对贫穷的年轻夫妻想互赠圣诞礼物,结果阴差阳错,两人珍贵的礼物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然而他们却得到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爱,从而讴歌了纯洁的爱情之美。
【设计意图】学生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可能琐碎,老师给予适时引导。让学生在质疑释难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总结全文,拓展提高:
1. 小说中杰姆也是个可爱的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从他为了给妻子带去节日的快乐,甘愿牺牲祖传金表,也是最为引以自豪的金表足见他对德拉的感情之真。
小说前半部分对杰姆“如何卖金表发梳”略而不写,请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它补充出来。(5分钟后请几位同学念念自己的,教师作点评)
同学们为杰姆补充的这些细节与课文的情节互相辉映让老师非常感动。这让我想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看样子同学们都很好地抓住了人物的感觉并能通过情节的建构、各种人物描写手法及环境的烘托来表现人物个性。
2. 说出体现“爱” 的词语、诗句或名言。
相濡以沫 心心相印 忠贞不渝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海内存知已,天崖若比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中国的古诗词和成语中有很多关于爱的语句:如“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等,请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语句来。
4.发挥想像,将文中杰姆卖表买礼物的过程详细细描述出来,写成200字的短文。
【设计意图】对课文的学习进行拓展延伸,同时通过片段写作练习,继续深入揣摩,达成阅读与写作的统一。
教学反思:
(略)
课件17张PPT。 在1899年的圣诞节即将来临的美国哥伦布城监狱里,一位囚徒,正在为无钱给心爱的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发愁、而痛苦。他冥思苦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挣到钱呢?忽然,他想起在从前办过的一份杂志上,他因写了一些幽默小品和风趣故事而得到了丰厚的稿酬。为什么不再试试呢? ——他想。于是他在监狱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忙碌中,偷闲匆匆写下了一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小说一发表,就引起了美国社会的 极大轰动。这个罪犯也得到了丰厚的稿酬,如愿以偿地让女儿在圣诞节得到了心爱的圣诞礼物。从此后,他一发而不可收,写出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成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先听个故事吧 欧·亨利(1862-1910),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医生家庭。一生创作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和一篇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的藤叶 》等。他的作品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大都市里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和美好品质,揭露上层社会的无耻与专横腐败。艺术上精于构思,往往有曲折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尾,使人回味无穷。走近作者认读下列生字词馈( )赠 抽噎( )
吝( )啬( ) 鹌( )鹑( )
晦( )涩 相形见绌( )
忐( )忑( )不安 白皙( )
玳( )瑁( ) 啜( )泣kuìyēlìnsèānchúnhuìchùtǎntèdàimàochuòxī检查预习复述故事理清情节基本方法:
什么人?
在做什么事?
结果如何?上联:
德拉满头秀发换表链链回表去
下联:
杰姆祖传金表变发梳梳有发无
横批:真爱无价整体探讨整体感知,梳理情节德拉是一个怎样的女性? 美的化身,
人长得漂亮心地纯洁善良,
对丈夫一往情深为了爱
可以牺牲一切品读课文,分析形象但她还是把这套发梳搂在怀里不放。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着,有一两滴泪水溅落在破旧的红地毯上。她突然从窗口转过身,站到壁镜面前。语言描写:表明德拉对礼物的真爱,对丈夫的爱。心理动作描写:表明德拉内心的喜悦、幸福以及对丈夫由衷的感谢。心理动作描写:写德拉内心的矛盾与难过。动作心理描写:写出了德拉要卖头发为丈夫买礼物的决定。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下列语句所表现的感情“漂亮吗,吉姆?我走遍全市才找到的。现在你每天要把表看上百来遍了。把你的表给我,我要看看它配在表上的样子。”品读课文,分析形象吉姆是一个怎样的人?很瘦弱,
非常严肃的深爱妻子,对
妻子体贴入微为了爱可以
牺牲一切品读课文,分析形象问题一:
两人珍贵的礼物最后却变成了无用的东西,你觉得德拉与杰姆这样做值不值得? 值得。因为他们虽然失去了自己的秀发和金表,但却得到彼此最真挚的爱。 不值得。因为他们本来就很穷,买小小的礼物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就行了,何必买这么贵重的礼物。一句温馨的祝福,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深情的拥抱,不同样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吗?悟读课文,探究主题问题二:
为什么前面称他们为笨孩子,后面又两次说他们是最聪明的。 称他们是笨孩子,是从世俗的角度来说。 说他们是最聪明的,是因为他们虽然失去了自己的秀发和金表,但却得到彼此最真挚的爱,真爱是无价之宝。悟读课文,探究主题 《警察和赞美诗》结尾:苏比感到有一只手按到了他的胳臂上,他霍地扭过头,看到了一个警察的阔脸,“你在这儿干什么?”警察责问道。“没干什么。”苏比回答说。“那么跟我来。”警察说。第二天早晨,警庭的法官宣判说:“在布莱克韦尔岛上监禁三个月。”你愿意做一次欧?亨利吗?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想像一下故事的结局。悟读课文,探究主题欧·亨利式的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问题四:你对德拉和杰姆这个结局满意吗?为什么? 虽然两个主人公的好意都落空了,但并不是一个事与愿违而令人遗憾的结局。因为德拉和杰姆彼此都送给了对方一颗最真挚的心,他们体贴入微、相濡以沫的感情才是彼此最珍贵的礼物。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爱是妈妈期待的目光。
3、爱是老师严厉的批评。
4、爱是以对方的快乐为快乐。爱是什么?悟读课文,探究主题 小说通过一对贫穷的年轻夫妻想互赠圣诞礼物,结果阴差阳错,两人珍贵的礼物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然而他们却得到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爱,从而讴歌了纯洁的爱情之美。小说主题悟读课文,探究主题课堂小结苏霍姆林斯基对他十四岁的女儿说的两句话: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老师送给同学们的话:可爱的同学们,愿你们学着明智,享受着人类的美,成为幸福的人! 总结全文,布置作业说出体现“爱” 的词语、诗句或名言。相濡以沫 心心相印 忠贞不渝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海内存知已,天崖若比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总结全文,拓展提高2. 中国的古诗词和成语中有很多关于爱的语句:如“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等,请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语句来。3. 发挥想像,将文中杰姆卖表买礼物的过程详细细描述出来,写成200字的短文。总结全文,拓展提高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