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墨渍 1(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墨渍 1(北京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9-17 18: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墨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读“墨、渍、斑、擦、幅、致”6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2.学习文章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墨水,一幅画有房子的画。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1)出示一张漂亮的图画,有意将几滴墨渍洒在纸上,说:这么美的一幅画,掉了墨渍该怎么办呢?
    (2)学生开始讨论,提出各种办法。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巧妙处理这块墨渍的。(板书:墨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生字词,自由识记,同桌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
    正音:“渍”的声母是平舌音z。
  
三、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1.小组内互相读课文,讨论:
    (1)妈妈和作者是怎样对待画纸上的墨渍的?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注意抓住表示人物的动作、语言的词语)
   2.小组选代表交流汇报。
   3.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他笑着说:‘瞧,这条小花狗使画面活泼多了!’”
    (1)指名读,师生评议。
    (2)师范读,生练读。
    (3)小组交流汇报:
   4.朗读全文。
  
四、拓展思维,引发想像。
   1.这有墨渍的地方还可以画写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2.学生自画表演。
   3.教师鼓励小结:作者在妈妈的启发下能灵活地处理画上的墨渍,那么同学们也应像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