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葡萄糖
1、食物糖类
(C、H、O)
细胞
CO2+H2O+能量
来源
利用
糖元
脂肪
0.1 %
脂肪酸
甘 油
2、食物脂肪
(C、H、O)
CO2+H2O+能量
体脂肪
糖类
CO2+H2O+含氮废物
+能量
体蛋白质
糖类和脂肪
(血糖)
(肝、肌)
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脂肪
蛋白质
糖类
三大营养物质的转化关系图
用谷类食物饲养鸭子,发现鸭子也能肥胖,这说明了什么?
糖类可以在体内转化成脂肪
从营养利用角度考虑,早晨空腹时应先吃面包还是先喝牛奶比较营养?为什么?
思考:
早晨空腹时应先吃面包,因为先喝牛奶,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就主要用于氧化分解供能。
获得的能量=
消耗的能量
+
贮存的能量
二、体内能量的获得
1、如果一个人过度节食,会带来什么后果?
2、根据能量的获得、消耗和贮存的关系:如果是正常的成年人,则关系是( );如果是久病不进食的人,则关系是( );如果是青少年,则关系是( )
A、能量的获得大于能量的消耗
B、能量的获得等于能量的消耗
C、能量的获得小于能量的消耗
A
C
B
CO2、H2O尿素、尿酸以及一些多余的无机盐。
代谢终产物
问:人体细胞内有机物分解时会产生哪些废物呢?
排泄和排遗
排泄:
排遗:
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
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它排出体外的过程。
三、体内物质的主要排泄途径
排泄的途径
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
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方式排出
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
人体中的代谢废物有10%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有10%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形式排出,有80%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
1.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肾脏的位置: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暂时贮存尿液
排出尿液
肾动脉
肾静脉
(最主要的器官)
四、泌尿系统
1
2
3
4
皮质
髓质
肾盂
肾动脉
把血液从大动脉运送至肾脏
肾静脉
把血液从肾脏运回大静脉
(色深)
(色浅)
2、肾脏的结构
肾实质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单位
(毛细
血管)
出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
100多万个肾单位
肾小体
3、肾脏的基本单位------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管
肾小囊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
数十条毛细血管组成肾小球
汇合
分支
肾单位
肾小体
边看边想:
尿的形成包括哪几个过程?
五、尿液的形成
流向肾盂
肾小管
净化血液
原尿
出球小动脉
含废血液
入球小动脉
肾动脉
肾静脉
(滤过作用)
终尿(约1.5升)
(重吸收作用)
肾小球
(毛细
血管)
一个正常人的原尿大约为150升
第二课时
流向肾盂
肾小管
净化血液
原尿
出球小动脉
含废血液
入球小动脉
肾动脉
肾静脉
(滤过作用)
终尿(约1.5升)
(重吸收作用)
肾小球
(毛细
血管)
一个正常人的原尿大约为150升
(水、无机盐、尿素、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血液
肾小球的滤过
(不能滤过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
(在肾小囊中)
肾小管重吸收
(重吸收全部葡萄糖、
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
(排出肾脏)
进入血液循环
原尿
尿液
1、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的 成分变化,这说明 有滤过作用。
2、肾小囊液体中有葡萄糖而尿液中没有,说明肾小管有
作用。
3、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你认为排尿主要是排出_______ 等物质。
蛋白质
肾小球
重吸收
尿素、无机盐、水
主要成分% 血浆 肾小囊 尿液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1 0
葡萄糖 0.10 0.10 0
无机盐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上表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样本,
则A是_____ B是_____ C是_____ 。
血浆
尿液
原尿
物质 蛋白质g/100ml 葡萄糖g/100ml 无机盐g/100ml 尿素g/100ml
A 7.5 0.1 0.9 0.03
B 0 0 1.6 2.0
C 0 0.1 0.9 0.03
下表为终尿、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回答:(请点击选择所需答案)
2.甲的蛋白质为8,而乙为0。这是由于
血浆中的
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球滤过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甲 8 0.1 0.03 0.002 0.9
乙 0 0.1 0.03 0.002 0.9
丙 0 0 2 0.05 <0.9
下表为终尿、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回答:(请点击选择所需答案)
3.乙的葡萄糖为0.1,而丙的为0。这是由于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甲 8 0.1 0.03 0.002 0.9
乙 0 0.1 0.03 0.002 0.9
丙 0 0 2 0.05 <0.9
下表为终尿、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回答:(请点击选择所需答案)
4.乙的尿素为0.03,而丙的为2。这是由于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甲 8 0.1 0.03 0.002 0.9
乙 0 0.1 0.03 0.002 0.9
丙 0 0 2 0.05 <0.9
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左右,这是什么原因?
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分、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吸收所造成。
当人的肾功能发生某些障碍,将造成什么后果?
尿中毒、甚至死亡.
救治方法
思考: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为什么排尿却是间断的?
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膀胱(存储一定量)→尿道→排出体外
(3)尿的排出
肾透析
肾脏
肾单位
血液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肾盂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尿的形成和排出
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1、每天应该喝适量的水。
2、一旦有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
3、注意尿道外口的清洁卫生。
1、人体从哪些途径获得水分?食物中的水分到达体内细胞一般要经历哪些途径?
2、人体内的水分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排出体外?
3、人体内的水分是怎样维持平衡的?
肾脏
(1)食物
(2)饮水
(3)代谢产生的水
第三课时
①饮水. ②进食.
③ 细胞的呼吸作用
①呼吸 ②流汗
③排尿 排粪
水盐平衡
人体调节水盐平衡是有一定限度的.
六、水盐平衡
1、为何夏季出汗多时尿量少,而冬季不出汗时尿量多?
3、我们是否能饮用海水?为什么?
不能,因为肾脏对人体内的水和盐的浓度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即有一定的限度。
4、为什么当人患严重腹泻、剧烈呕吐时,需要输液补充?
2、为何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且浓度稀,而干旱口渴时尿量减少且浓度高?
人患严重腹泻、剧烈呕吐时,人的组织细胞会处于严重缺水、缺盐状态,输液会时体内水分和盐分得到补充,使体内的水盐保持相对稳定
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从健康的角度来看,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它不含卡路里,不用消化就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利用,一般建议喝30摄氏度以下的温开水最好,这样不会过于刺激肠胃道的蠕动,不易造成血管收缩。含糖饮料会减慢肠胃道吸收水分的速度,长期大量喝饮料,对人体的新陈代谢会产生一定不良影响。像橙汁、可乐等含糖饮料口感虽好,但不宜多喝,每天摄入量应控制在一杯左右,最多不要超过200毫升,而对于糖尿病人和比较肥胖的人来说,则最好不要喝饮料。
很多人往往在口渴时才想起喝水,而且往往是大口吞咽,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喝水太快太急会无形中把很多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胀,因此最好先将水含在口中,再缓缓喝下,尤其是肠胃虚弱的人,喝水更应该一口一口慢慢喝。应在两顿饭期间适量饮水,最好隔一个小时喝一杯。
活着的生物体要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生物体内又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这个过程就叫做新陈代谢.
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摄取营养物质 合成自身物质
分解自身物质 排出代谢废物
贮存能量
释放能量
新陈代谢
矛 盾 统 一
同 时 进行
没有同化,异化无法进行,同化为异化提供物质和能量;
没有异化,同化无法进行,异化为同化提供能量。
新陈代谢一旦终止,生命结束。
同时进行,相互联系,相互独立,不断自我更新
1.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关系?
2.新陈代谢的意义?
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生物表现出来的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和变异等特征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础的。
七、新陈代谢
3、关系:
没有同化,异化无法进行,同化为异化提供物质
没有异化,同化无法进行,异化为同化提供能量
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一旦终止,生命结束。
4、意义:
同时进行,相互联系,相互独立,
不断自我更新
不一样,因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包括发生着物质变化(合成和分解)和能量变化(贮存和释放)。
1、从组成身体物质的角度看,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一样吗?
2、在人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幼年、成年和老年),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的相对强度变化有什么特点?
幼年,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
成年,新陈代谢相对保持平衡;
老年,新陈代谢缓慢,消瘦、衰老。
1、自养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的营养方式。
2、异养是指人和动物等通过摄取现成食物来获得营养的方式。
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且从这种生物的体内摄取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的营养方式。
n 个细菌
寄生
(蛔虫)
腐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遗体或其他有机物中吸收营养来维持自 身生命活动的营养方式。
木耳
蘑菇
腐生:从已死的或腐烂的动植 物组织中获得有机物。
寄生:从活的动植物体内或体 表来吸取有机物来生活。
腐生生物
寄生生物
1.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陈代谢是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B.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方面
C.同化作用在先,异化作用在后
D.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矛盾和联系的过程
C
2、下列关于新陈代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新陈代谢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B、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过程
C、新陈代谢过程中包含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D、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
完全对立的过程
3、一个长期生病、逐渐消瘦。他的新陈代谢的特点是( )作用占有优势。
D
异化
4、正常状态下,人在老年时期同化作用
和异化作用的关系是 ( )
A. 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B. 同化作用小于异化作用
C.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趋于平衡
D. 无法确定
B
幼年时、成年时又怎样呢?
5.来自不同纬度的A、B两种小型陆地哺乳动物体重、年龄、健康状况都相似,将它们分成数量相等的2组,每天每只仅喂食100克糖类饲料,两者在相同自然环境下持续实验10天,下表表示排泄物中失水量数据(克/天)
1、B物种平时生活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干旱地区,湿润地区)
2、10天后A物种都存活,B物种全死亡(无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及互相撕咬)从实验数据分析,引起B物种死亡最可能的原因是 。研究表明,A物种的活动强度远不如B物种,产生这种行为差异的原因是 。
湿润地区
脱水
活动少是为了减少水分丧失,这是物种A为了适应干燥环境的一种行为
尿液 粪便 汗液
物种A 15 5 43
物种B 30 15 75
不一样,因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包括发生着物质变化(合成和分解)和能量变化(贮存和释放)。
从组成身体物质的角度看,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一样吗?在人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幼年、成年和老年),新陈代谢有什么不同?
幼年,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
成年,新陈代谢相对保持平衡;
老年,新陈代谢缓慢,消瘦、衰老。
有人说“在生物的生活过程中,总是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这种说法对吗?
思考:
1.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是 ( )
A.生长和发育 B.呼吸和消化
C.运动和繁殖? D.新陈代谢
2.下列对新陈代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相互矛盾的过程
B.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C.新陈代谢表现为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两个相互联系过程
D.新陈代谢不仅需要酶,而且还需要能量
A
D
3、正常状态下,人在老年时期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关系是 ( )
A 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B 同化作用小于异化作用
C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趋于平衡
D 无法确定
C
成分比较分析:
蛋白质、血细胞、葡萄糖、水分、尿素、尿酸、无机盐
—— —— 葡萄糖、 水分、尿素、尿酸、无机盐
—— —— —— 部分水分、尿素、尿酸、部分无机盐
水
91—92
99
95—97
成分 血浆% 原尿% 尿液%
蛋白质 红细胞 7—9 微量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91 0.91 1.6
尿素 0.03 0.03 2.0
尿酸 0.02 0.02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