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农村人家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 清 高鼎
清平乐 村居 南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看看这两首诗词有哪些地方不同?
词和词牌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词牌。 古代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诗、词、曲。在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词,有好多种类型。一种类型,就有一个名字。如:“水调歌头”“西江月”“清平乐”……
清平乐 村居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南宋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他21岁参加抗金义军,后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坚持抗金,但不被采纳,不断受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闲居。他退居乡间,与山民野老打成一片,过着平凡质朴、恬淡安静的生活。
26、清平乐 村居
26 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yán
mèi
ǎo
wú lài
péng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bāo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
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
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
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听见茅屋里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逗趣、取乐,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妇。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织:编织。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可爱调皮的小儿子最讨人喜欢,他正趴在溪边剥着刚刚摘下的莲蓬。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
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
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
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26 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扩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赏析: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