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牙膏和火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浙江省杭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牙膏和火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浙江省杭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05-09 19: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专题3: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明显现象(如颜色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及其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即由性质推物质。
鉴定通常是指对于某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检出该物质。鉴别通常是指对分别存放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辨认,可根据一种物质特性区别于另一种物质加以区别。推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分析、推理,得出被检验物质的组成和名称。课题一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牙膏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 1.牙膏酸碱性的检验推断酸碱性:弱碱性原因:2.牙膏中保湿剂(甘油)的检验 甘油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绛蓝色溶液注意:所用氢氧化铜悬浊液必须新制,可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即可生成氢氧化铜悬浊液。[设计方案] 取1cm长某牙膏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测定牙膏溶液的PH,另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检验甘油),3、探究学生所带牙膏的摩擦剂的成分 [提出假设] 假设1、摩擦剂是氢氧化铝
假设2、摩擦剂是碳酸钙
假设3、摩擦剂是二氧化硅[设计方案]另取浊液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不溶物溶解但无气泡不溶物溶解有气泡产生不溶物不溶解检验物质的基本方法 由牙膏的摩擦剂的成分的检测所得:安全火柴的起火原理 安全火柴的火柴盒侧面有红磷(发火剂)和Sb2S3(易燃物)等,火柴头上的物质一般是KClO3、MnO2等氧化剂和易燃物如硫等。当两者摩擦时,因摩擦产生的热使与氯酸钾等接触的红磷发火,并引起火柴头上的易燃物燃烧,生成一定量的二氧化硫。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 2、安全性
3、可行性 4、简约性1、检验火柴头燃烧是否产生二氧化硫思考:结合二氧化硫的性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检验燃烧之后是否有二氧化硫生成。方案:将火柴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事先准备好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若发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说明有二氧化硫气体产生。1、检验火柴头燃烧后是否有二氧化硫气体生成
的实验方案设计
SO2的性质实验操作现象记录实验结论火柴头中硫的检验装置 [创新讨论]还有更好的实验装置吗?优秀实验方案应具备
效果明显、操作安全、装置简单、用药少、步骤少、时间短等2、检验火柴头中氯元素的存在 按照教材设计实验,从不同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说明实验原理。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
观察现象——得出结论——重新假设——
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 2、安全性
3、可行性 4、简约性方案二:将3-4根火柴摘下火柴头,再将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之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和NaNO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元素。原理:方案一:将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氯离子。原理: Cl- + Ag+ === AgCl↓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