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始终眷恋首自己的祖国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阅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
〈2〉了解钱学森在科学领域取得地成绩和为返回祖国所作的努力,探究他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研讨、学会围绕中心精当选材、合理安排写作顺序。
<2>根据内容进行想象、结合时代提出创新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本文,让学生感悟到钱学森报效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钱学森的爱国、抱国的深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简洁、质朴的语言所蕴涵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题、板题、示标
导入〈略〉板书课题、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见投影)这个目标的实现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的好。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进钱学森
2、指导学生积累词语
3、整体感知
〈1〉学生根据目标速读课文。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钱学森在美国20年的经历。
点拨:经历:拜师求学――创业辉煌――决心回国――经受折磨――胜利归来。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介绍钱学森的(可让学生找出表时间的词)。
〈3〉速读课文、想一想全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学生回答,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
小结:全文重点表达了钱学森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 、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投影]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介绍了钱学森在科技方面那些成绩?写在美国优越的待遇在文章起到什么作用?
〈2〉他在美国成绩显著,生活待遇丰厚,却决定回国。想一想这是为什么?你认为这种动力远源自哪里?
〈3〉他的回国遭到美国当局百般阻挠,他是怎样坚定回国的意思?为回国又是怎样同美国当局进行艰苦斗争的?
〈4〉几经周折,终于返回祖国,表现了什么?谈谈你的看法。学生互相讨论,自由发言,老师做适当的引导。
提示:(1)讨论此题,要在1――5节中去思考。
(2)要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去解答此题。
(3)在6――14节中归纳整理。
(4)从党中央国家的重视上思考。
2、对文章具体语句的理解
[学生活动]要求学生熟读课文,进一步体会钱学森报效祖国、思乡爱国的思乡感情,让学生画出最喜欢的句子。
[思考]:
1、文中写到:他在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慨,他告诉父亲不止一次梦见上海。”两个不止一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文中写到: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能抵得上五个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如果把引号改成客观叙述,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3、文中写到:1955年6月饱经折磨的钱学森为了早日回到祖国,写信向祖国母亲发出了求救的呼声。从钱学森这一举动,你能揣摩他心里想的是什么?试谈谈看。(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1、总结反思(学生总结,教师点拨)
2、拓展延伸
20世纪50年代,海外学子不顾美、英等国政府的阻挠政策,义无反顾地掀起了回归新中国的浪潮;今天又有许多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查阅这方面的材料将感受最深的做成卡片,介绍给同学。
五、当堂检测反馈(见语文基础训练21页练习4、5)
六、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
板书设计:
拜师求学
创业辉煌
爱国 决心回国 时间顺序
经受折磨
胜利归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