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古诗三首(一) 2(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古诗三首(一) 2(北京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9-18 12: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质疑、小组合作、搜集资料等方法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能够说出三首古诗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能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说说这三首诗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注释、想象、小组合作等形式理解《山中送别》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扉”、“罢”。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以前我们已学过好多首古诗,谁愿意为大家吟诵几首?
谁会背王维的古诗?
新授:
看生字表正确读古诗《山中送别》。
同桌检查。
指导读出古诗韵味。
二、根据注释小组合作理解诗句意思,并提出不懂问题。
三、汇报指导。
重点理解:日暮、掩、、柴扉的意思
四、通过读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质疑。
五、用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这两首古诗。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边读边抄写古诗并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课后反思:
因为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如先知道字词的意思再理解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所以本节课我把时间与机会都留给了学生,孩子们通过自己学习、小组学习、集体讨论等多种方法对本首诗理解得较为透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注释、小组合作、质疑等方法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够说出古诗《赠汪伦》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能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想请教大家,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呢
师:真正的朋友应该是互相关怀、互相理解的。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朋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可不是别人,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人,是谁呢 别着急,先来猜猜看他生活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代,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大诗人,他喜欢喝酒,经常在喝得酩酊大醉时即兴吟诗。(如学生回答出李白,教师接:看来李白醉酒诗百篇的佳话是人人皆知。)流传至今的诗作有990多篇。号称诗仙。(李白)对了,就是李白,关于李白的生平,我想同学们都不陌生,李白与朋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故事:
安徽泾县农民汪伦十分钦佩李白的才华,想和他结交为朋友,便写信邀请李白说: “先生好游乎 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 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早就听说汪伦是位性格豪放的人,便欣然前往。见面后,李白说: “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 汪伦却笑着说:“ ‘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 ‘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 此时,李白方知自己“受骗上当”,他不但不介意,反而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
此后,汪伦每日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两人一起游览当地的名山胜景,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成了好朋友。
师:你说他们俩是不是真正的朋友。为什么
师: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别的时候,就在临别刻又出现了一幕让人感动的场面,什么场面呢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则古诗《赠汪伦》。
自学古诗
师:什么场面这样让人感动呢 一起看诗文。(引导出声读三遍。)
二、学习生字:
“赠”、“汪”、“伦”、“李”、“踏”、“潭”、“及” 困
三、理解诗意:
1.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理解古诗每句话的意思的 (生发散)是理解古诗句意最常用也最实用的一种方法。就请同学们按照你们总结出的连词解句法自学诗意,可以结合书后注释,小组学习。
师:谁愿意汇报你们组的学习成果 (生汇报诗意)
体会踏歌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我知道这是一首描写朋友之间告别场面的诗,我想问问同学们
2.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和朋友或亲人告别时的情景呢 和谁告的别 你们是怎么告别的 (生发散)
师:拥抱、互赠礼物、招手示意等等都是送别常见的方式,可汪伦对李白却与众不同,他们是什么方式一齐说(板书:踏歌相送)。踏着节拍唱歌那是什么样的呢 想不想体会一下 老师放段音乐,谁愿意到前面来踏歌。其他同学看他做得对不对。(放音乐请同学踏节拍)。还想试一首吗 全班同学在座位上踏歌。(一首是找朋友、一首送别)
师:通过尝试,我们都理解了踏歌,刚才我们先唱的是找朋友后唱的是送别,这两首诗虽然都有送别的意味,但情感不同,节拍与声调也不同。前首轻快高昂、后首比较哀婉忧
3.你推断一下汪伦当时应该是用什么样的调子来踏歌的呢 (小组讨论讨论)
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忧伤还是轻快,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老师尊重你们的意见。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经过十几天的交往,李白和汪伦接下了深厚的情谊,就要分别了,汪伦还有很多话想对李白说,
4.假如你是汪伦,想想此刻,你会对李白唱些什么 (生想象)
师:人们都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如果此刻你是诗人李白,站在船头,面对踏歌相送的汪伦,
5.你会对汪伦说些什么 (生想象)
句式训练
师:是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所以李白情不自禁地吟诵到---—(生接)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放课件)
师:1.一尺有多深,用手比划一下,千尺是多少米,学过数学吧算一算,难道李白用尺量过桃花潭 他怎么知道桃花潭水有多深呢 (这是一种夸张写法,形容他俩之间的友谊很深厚。)[板书:情谊深厚]
师;2.他俩之间的情谊这么深厚,你觉得在解释这两行诗的时候,用上哪些关联词语能恰当地表达出他们之间深厚情谊呢 老师给你提供几个关联词语,(课件)
师:3.你说说用上关联词语好,还是不用好 为什么?
师:不仅关联词语能使意思表达更清楚,其实不同的句式对句子也同样可以起到加深程度的作用。不信,你把这句诗的意思变成感叹句、反问句和设问句的形式再来体会体会
师:不管是关联词语还是变换句式都是我们理解句子意思的好方法,今后同学们一定要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平时的说话、作文、阅读中去。
感情朗读和背诵
师:这比桃花潭水还深厚的友谊你能读出来吗 读全诗。
师:熟读成诵,哪位同学可以背诵。
扩展学习
师: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外,你还知道哪些感人肺腑的离别诗。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几首送别诗,看大屏幕。(课件出示:《送元二使安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别董大》。)
师:古代的离别诗或缠绵凄婉、或开朗豁达,你喜欢哪一种,请自选一首回家自学,不过学习时不要只停留在对字面意思的理解,要着重体会诗歌所蕴涵的丰富的情感,就像我们今天这样把自己当作诗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地去说,去想,去做,你就能体会出古诗的那种美妙的意境,体会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背诵《赠汪伦》
课后反思:
本首诗是一首感人的送别诗,学习的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们把自己当作诗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地去说,去想,去做,学生就能体会出古诗的那种美妙的意境,体会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注释、小组合作、质疑等方法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够说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能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2.学习生字“忆”、“倍”、“插”、“茱萸”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
昨天我们学了一首王维的诗,谁来背一背?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还是继续学习王维的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二、打开书, 初读古诗。
请你自己读这首古诗,要求诗读正确、连贯。困
教师范读 自由读 指名读。
三、精读理解
1.师: 昨天我们在学习古诗的 时候,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理解古诗的意思的?
下面就请你用理解字词的意思,在连词成句的方法学习这首古诗。
2.题目:
“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插着茱萸,登高饮酒风俗;
“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常说的山东不同。)
“忆”什么意思呢?不要急,让我们先来看看诗文的意思。
3.检查一、二行的学习情况:
①“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题目的意思就是――学生说题目的意思。(板书:思)
②(点黑板)作者是怎样思念亲人呢?(“倍思亲”。“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每逢佳节”,“逢”:遇到。)可见诗人平时怎样?(出示:诗人平时 ,每逢佳节就 。)
③诗人为什么会平时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生答: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板书:独、异。)释:独,异客。这句话是说 。(句意让学生说。)
④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让我们读出诗人寂寞的,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
⑤这是一种多么真切的感情啊。“每逢佳节倍思亲”,它已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让我们再次朗读一二行。
⑥过渡:(填空:因为诗人 ,所以诗人平时 每逢佳节就 :看到长安菊花开,他会想到 的菊花盛开的样子;看到长安的亲人团聚,他会想到(谁干什么);看到长安的人们重阳登高,他会想到(谁干什么)。)
4.指导学习第三、四行
①因为诗人极度思念亲人,触景生情,在九月九日这天他想到兄弟们在干什么?(生齐读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标出字:遥、遍,说字义)再说句意。(板书:登高)
②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在外,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假如你们就是诗人的弟弟妹妹,就是诗人的亲人,你会对远在他乡的亲人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挥。
5.请你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 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朗读指导,并背诵。
① 点拨:这首诗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无华,这是我们在写作文时应该好好学习的。让我们再有感情地读这首诗,想象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② 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③ 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
四、比较,明中心。
1.学了这首诗,我们再来看王维的另一首诗――《杂诗》。要求:自学,说说诗意,再比较它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出示: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来日,出发前来时。绮窗,雕着花纹的窗户。著花,开花。
2.交流。
相同之处: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深情,语言朴实无华。
不同之处:在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思念兄弟登高来写思念亲人之情;《杂诗》写问朋友寒梅开花没有,表达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深厚情感。
五、作业
1.国庆佳节即将来临,你如果有亲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话写写你对他的思念吗?
2.如果没有亲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当作王维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阳登高了,怎样用一段话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呢?试写一段话,也可以试着写诗,不要怕,试试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