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中学2008届高考化学考前指导
执着激发斗志
坚持注定命运
细节决定成败
一、要关注的常考点和热点
第一部分(选择题):
常考知识点:
1.阿伏加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的单位
2.离子反应、离子共存
3.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弱电解质、离子积常数、溶解平衡
4.电化学(新型电池、电解原理和金属腐蚀等)
5.平衡常数和图像
6.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含盖斯定律)和能量问题
7.氧化还原
8.STSE热点问题
9.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周期律、周期表
10.有机(官能团及性质)、应用
11.小实验(实验安全、操作、药品保存、物质检验、控制条件的方法)
12.简单计算
要突破的是:
1.速率平衡图象
2.新型电池
3.离子浓度比较
4.盖斯定律
5.社会热点问题
【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今年遭遇了特大雪灾,我国科学家用氯化钙、尿素、葡萄糖酸钠等为原料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融雪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统的氯化钠融雪剂通过升高水的凝固点实现雪融化
B.传统的氯化钠融雪剂由于价格偏高而减少使用
C.葡萄糖酸钠是强电解质
D.尿素通过CO2与NH3发生化合反应制得
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HClO的电子式 B.Fe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C.光气COCl2的结构式: D.sp2杂化轨道模型:
3.2007年1月1日,我国科学家在全球率先成功发现了有效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神奇分子——非肽类分子激动剂(代号为Boc5,化学式为C54H52N4O16S2),它的神奇之处在于能模拟人体内的某些大分子,促进人体的胰岛素分泌,发挥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这一发现将为千百万Ⅱ型糖尿病患者解除病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oc5中一定不含
B.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均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Cu2O
C.Boc5是高分子化合物 D.糖类的通式均满足 (CH2O)n
4.用硫酸铁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中,精矿在阳极浸出的反应比较复杂,其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2+4Fe3+=Cu2++5Fe2++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
B.还原剂是S2—,氧化剂是Fe3+
C.氧化产物是S,还原产物是Cu2+和Fe2+
D.当转移1mol电子时,46 g CuFeS2参加反应
5.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加入(NH4)2Fe(SO4)2·6H2O晶体后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Na+、H+、Cl—、NO3— B.K+、Ba2+、OH—、I—
C.Na+、Mg2+、Cl—、SO42— D.Cu2+、S2—、Br—、ClO—
6.已知2-丁烯有顺、反两种异构体,在某条件下两种气体处于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顺-2-丁烯比反-2-丁烯稳定
B.顺-2-丁烯的燃烧热比反-2-丁烯大
C.加压和降温有利于平衡向生成顺-2-丁烯反应方向移动
D.反-2-丁烯氢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g)+H2(g)→CH3CH2CH2CH3(g) △H=-123.1 kJ·mol—1
7.液态锂离子电池是Li+嵌入化合物的二次电池。正极采用锂化合物LiCoO2,负极采用碳电极,充电后成为锂-碳层间化合物LixC6(0<x≤1),电解质为溶解有锂盐LiPF6、LiAsF6等的有机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LiCoO2改写为氧化物的形式为:Li2O·Co2O3
B.该电池的电解液使用有机溶剂主要是由于有机溶剂与锂盐有很好的互溶性
C.该电池充电时的反应为:Li++6C+xe—=LixC6+(1-x)Li+
D.放电时电解质中PF6—和AsF6—等离子向负极移动
8.25℃时,将pH=x的H2SO4溶液与pH=y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1:100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pH=7。若x=y,则x为
A.2 B.4 C.3 D.5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CO2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NA
B.常温常压下,0.1 mol铁在0.1 mol 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A
C.2 molSO2和1molO2混合在V2O5存在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NA
D.1 L 1 mol/L的K2CO3溶液中离子总数大于3NA
10.如图所示为冰晶石(化学式为Na3AlF6)的晶胞。图中●位于大立方体顶点和面心,○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晶石的名称是六氟合铝(Ⅲ)化钠
B.该物质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
C.大立方体的体心处△代表的是Al3+
D.该物质是电解冶炼铝的还原剂
11.25℃,在20 mL 0.1mol/L 氨水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 HCl溶液(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C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
c(NH4+)>c(Cl—)>c(OH—)>c(H+)
B.在C点,c<10,且有
c(NH4+)=c(Cl—)=c(OH-)=c(H+)
C.若25℃时 0.1mol/L 氨水电离度为1.33%,
则b<a<12
D.在D点:2c(NH4+)+2c(NH3·H2O)=c(Cl—)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60 mL 1 mol·L—1 氢氧化钡溶液与15 mL 2 mol·L—1明矾溶液混合:
3Ba2++6OH—+2Al3++3SO42-=3BaSO4↓+2Al(OH)3↓
B.60 mL 1 mol·L—1纯碱溶液与20 mL 2 mol·L—1胆矾溶液混合(无气体放出):
3CO32—+2Cu2++2H2O=2HCO3—+Cu2(OH)2CO3↓
C.H2O中投入Na218O2固体:2H2O+218O22—=418OH—+O2↑
D.0.1mol/L CuCl2溶液中加入0.1mol/L NaHS溶液:Cu2++2HS—+2H2O=Cu(OH)2↓+2H2S↑
13.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C(g)+D(g) △H<0。现将1mol A和2molB加入甲容器中,将2 mol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mol B,达到
新的平衡后,c(B)甲=2c(B)乙
B.保持温度和乙中压强不变 ,向乙中加入2 mol D,达到新平衡后,c(B) 乙≤2c(B) 甲
C.若该温度下反应的K=1,则甲中B和乙中C的转化率均为66.7%
D.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大
14.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下表记录了t℃的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的质量(温度维持不变)的实验数据:
硫酸铜溶液 ① ② ③ ④
加入的无水硫酸铜(g) 2.50 5.00 8.00 11.0
析出的硫酸铜晶体(g) 0.10 4.60 10.0 15.4
当加入a g(5<a<11=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g)为
A.1.8a—4.4 B.1.8a—8 C.1.8a—4.6 D.1.8a—0.1
15.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Ⅰ:△H>0,P2>P1
B.反应Ⅱ:△H<0,T1>T2
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
D.反应Ⅳ:△H<0,T2>T1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A D C B B C CD B CD B AD A B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实验题:
1.某些无机气体的制备(包括选择仪器或者绘制仪器)
2.探究性实验,融方案设计、结果预测、实验评价于一体,注意总体思路的分析和书面表达。
3.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的结合(比如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百分含量测定等)
4.某些课本实验的适当延伸
5.制备某种无机盐
解答实验题的思路和方法:分析清楚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实验目的是实验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实验原理是解答实验题的核心、起点和依据。
【例题】
1.粗盐提纯的研究。
【有关资料】
化学式 CaCO3 CaSO3 CaC2O4 Mg(OH)2
Ksp 4.96×10—9 4.96×10—9 2.34×10—9 5.61×10—1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粗盐的提纯和检验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新的方案。已知该粗盐样品中主要含有不溶性杂质、Mg2+、Ca2+等(忽略SO42—的存在),该小组设计流程如下:
【设计除杂过程】
(1)操作①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 。操作②的名称为 ,若在
操作②结束后发现溶液B略有浑浊,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液A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检验除杂效果】
(3)为检验溶液B中Mg2+、Ca2+是否除尽,通常分别取少量溶液B于两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检验Mg2+是否除尽。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 溶液(填化学式),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步骤二:检验Ca2+是否除尽。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某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效果最好的是 (填字母)。A、Na2CO3 B、Na2SO3 C、Na2C2O4
【获取纯净食盐】
(4)对溶液B加热并不断滴加6 mol·L—1的盐酸溶液,同时用pH试纸检测溶液,直至pH=2时停止加盐酸,得到溶液C。该操作的目的是 。
(5)将溶液C倒入 (填仪器名称)中,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填现象),停止加热。
【问题讨论】
(6)在除杂过程中,向粗盐悬浊液中加混合液A时需要加热,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中控制溶液pH=12可确保Mg2+
除尽,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溶液B中Mg2+物质的量浓度将被控制在 以下。
2.已知某白色混合粉末中含有CuSO4、K2SO4、NH4HCO3、NH4Cl、NaCl五种物质中的两种,且物
质的量之比为 1:1。请完成下述探究该混合物组成的实验。
限选择的仪器、用品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药匙、酒精灯、火
柴、试管夹、镊子;红色石蕊试纸、淀粉KI试纸;1mol/L硫酸、1mol/L硝酸、2mol/L盐
酸、2mol/LnaOH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
一、初步探究
取适量固体混合物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混合物完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A,
同时闻到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再滴加稀硝酸,溶液
中有无色气泡产生;继续滴加过量稀硝酸至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B。
(1)用___________(填实验用品名称)取固体混合物于烧杯中。
(2)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进一步探究
(3)请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定该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提示】Ⅰ、在答题卡上按以下方式作答,注意前后内容对应;
Ⅱ、注意文字简洁,确保不超过答题卡空间,可以不填满。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3.用粗锌(含少量Fe等杂质)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其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锌。同学们用制氢气的废液来制取皓矾(ZnSO4·7H2O),并探究其性质。
(l)制备皓矾 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Zn(OH)2
开始沉淀pH 2.7 7.6 5.7
完全沉淀pH 3.7 9.6 8.0
已知: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见右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加入的试剂a,供选择使用的有:氨水、
NaClO溶液、20%的H2O2、浓硫酸、浓硝酸等,
应选用 ,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加入的试剂b,供选择使用的有: Zn粉、ZnO、Zn(OH)2、ZnCO3、ZnSO4等,应选
用 ,其理由是
③从晶体l→晶体2,该过程的名称是 。
④在得到皓矾时,向晶体中加入少量酒精洗涤而不用水的原因是
。
(2)探究皓矾的性质
温度(℃) 60 240 930 1000
残留固体质量(g) 19.7 16.1 8.1 8.1
⑤称取28.7g ZnSO4·7H2O研细后置于
坩埚中小心加热,其固体质量与温度
的对应数据见右表。则1000℃时皓矾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⑥取少量ZnSO4·7H2O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发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逐渐
溶解;若改用氨水得到相同的现象。查资料知,氢氧化锌与氢氧化铝均有两性,且锌离子
可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ZnO22-,锌离子可与氨水形成络合离子[Zn(NH3)4]2+。则Zn (OH)2
沉淀中加入NaOH溶液和加氨水均得到无色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
【答案】
1.(1)烧杯、玻璃棒,过滤,换过滤器并重新进行过滤操作 (2)NaOH、Na2CO3
(3)NaOH C (4)除去NaOH和Na2CO3 (5)蒸发皿,蒸发皿中有大量固体析出
(6)加快沉淀生成 5.61×10—8 mol·L—1。
2.(1)药匙 (2)该混合物中肯定含有NH4HCO3,肯定不含有CuSO4。
(3)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向溶液B中滴加少量Ba(NO3)2溶液 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K2SO4;如果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原固体混合物中不含K2SO4,含有NaCl或NH4Cl。
取少量原固体混合物于试管中,将试管套入试管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充分加热试管 如果试管底部有固体残留,说明混合物中含有NaCl;如果试管底部无固体残留,说明混合物中含有NH4Cl。
3. (1)①20%的H2O2 将废液中的Fe2+氧化为Fe3+,同时避免引入新的杂质
②ZnO [或Zn(OH)2或ZnCO3] 调节溶液的pH至3.7~5.7,使Fe3+全部转化为Fe(OH)3
沉淀,同时避免Zn2+损失和引入其它杂质 [若只答调节pH不给分]
③重结晶 ④为了冲洗掉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同时防止晶体溶解影响产率
(2)⑤ZnSO4·7H2O====== ZnO+SO3↑+7H2O↑
⑥Zn (OH)2+2OH-======ZnO22- +2H2O Zn (OH)2+4NH3·H2O= [Zn(NH3)4]2++2H2O+2OH-
无机题:
1.牢记典型的主族元素(如Na、Mg、Al、Cl、O、S、N等)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及Fe
与Fe的化合物的性质。
2.关注次典型的主族元素(如Li、Si、Al、As、Sn、Pb等),继续关注第四、五周期的过渡元素(如Zn、Cd、Fe、Ni、Cu等),
3.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化工生产的联系。
4.无机题应关注氧化——还原的离子方程式书写(包括配平),表格或者图像题,计算和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结合题。化工生产的试题应关注包括平衡原理的应用,数据处理和化工条件的选择等。
【例题】
1. 碳酸锰(MnCO3)是理想的高性能强磁性材料,也是制备Mn2O3、MnO2等锰的氧化物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于电子、化工、医药等行业。一种制备MnCO3的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生成氢氧化物的pH和有关硫化物的Ksp如下表:
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其中含有铁、铝、硅的氧化物和少量重金属化合物杂质,SO2来自工业废气。流程①中主要发生的反应有:MnO2 + SO2 = MnSO4
2Fe3+ + SO2 + 2H2O = 2Fe2+ + SO42— + 4H+。
(1)流程①中所得MnSO4溶液的pH比软锰矿浆的pH (填“大”或“小”),该流程可与 __________________(填工业生产名称)联合,生产效益更高。
(2)反应②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2+氧化成Fe3+,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这样设计的目的和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中硫化钠的作用是使重金属离子转化为硫化物沉淀,碳酸钙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发生的化学反应为:MnSO4 + 2NH4HCO3 = MnCO3↓+ (NH4)2SO4 + CO2↑ + H2O。
反应中通常需加入稍过量的NH4HCO3 ,且控制溶液的pH为6.8~7.4。加入稍过量的NH4HCO3的目的是 ,溶液的pH不能过低的原因是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软锰矿中锰的浸出有两种工艺:
工艺A:软锰矿浆与含SO2的工业废气反应
工艺B:软锰矿与煤碳粉混合,焙烧后加稀硫酸溶解。
其中工艺A的优点是 _________。(答对1个即可)
2. 水煤气 (主要成分:CO、H2 ) 是重要燃料和化工原料,可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炭层制得。
己知:C (s) + H2O(g) CO (g) +H2 (g);△H =+131.3kJ mol-1
C (s) + O2(g)=CO (g);△H = -110.5kJ·mo1-1
CO(g) + O2(g) =CO2 (g);△H =-283.0 kJ·mo1-1
H2 (g) + O2 (g) =H2O (g);△H = -241.8kJ·mo1-1
H2 (g) + O2 (g) =H2O (l);△H = -285.8kJ·mo1-1
(1) 将2.4 g 炭转化为水煤气,再完全燃烧,整个过程的△H = kJ·mo1-1。
⑵ 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
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后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如下:
①分解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在合成塔中,若有4.4kg CO2与足量H2恰好完全反应,可放出4947kJ的热量,试写出
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⑶ 小亮同学拟用沉淀法测定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他查得CaCO3、BaCO3的溶度积(Ksp)
分别为4.96×10-9、2.58×10-9。小亮应该选用的试剂是 ,实验时测定的数据除
空气的体积外,还需要测定 。
【答案】
1.(1)小,工业制备硫酸。 (2)MnO2 + 2Fe2+ + 4H+ = Mn2+ + 2Fe3+ + 2H2O。
使Fe2+ 转变为Fe3+,Fe3+完全沉淀的pH较低(或Fe3+更易沉淀)。
(3)与溶液中的酸反应,使溶液中的Fe3+、Al3+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
(4)使MnCO3沉淀完全。MnCO3沉淀量少,NH4HCO3与酸反应。(或MnCO3、NH4HCO3与酸反
应溶解)
(5)节约能源、治理含SO2的工业废气等。(答对1个即可)
2. (1) —78.7 ⑵①2KHCO3K2CO3+CO2↑+H2O
②CO2(g)+3H2(g) CH3OH(g)+H2O(g) ΔH=-49.47kJ/mol
⑶Ba(OH)2(或NaOH溶液和BaCl2溶液) 实验时的温度、压强,沉淀的质量
无机框图推断题:突出考查思维的整体性,表达的规范性。要紧密联系教材,努力寻找突破
口,采用层层推进求得答案。
【例题】
1.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 (1)若A为短周
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
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D是A的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
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为______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
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已知常温下,1gD与F反应生成B(气态)时放出92.3kJ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
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固体属于
____________晶体。
2. 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纯净物A、B、C、D、E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物质A与物质B之间的
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E可能与A、B两种物质中的某种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C是离子化合物,D是一种强碱,写出C的化学式 。
(2)若气体E有臭鸡蛋气味,其水溶液呈现酸性,D是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化
合物。
①用电离方程式解释D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原因(仅写出电离方程式即可)。
②用等式表示E与NaOH溶液反应后生成正盐的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3)若C是一种气体,D是一种强酸,则:
①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有人认为“浓硫酸可以干燥气体C”,某同学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用右图装置进
行实际实验,实验过程中,浓硫酸中未发现有气体
逸出, 且变红棕色,则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常温下物质A与物质B生成1mol气体C的焓
变为-57 KJ·mol-1,1mol气体C与水反应生成D
溶液和E气体的焓变为-46 KJ·mol-1,写出物质A与物质B及水生成D溶液的化学方
程式 。
【答案】
1. (1) C+4HNO3(浓) CO2↑+4NO2↑+2H2O
(2) 2Fe2++Cl2===2Fe3++2Cl- H2(g)+Cl2(g)===2HCl(g);△H = -184.6 KJ·mol-1
(3)2C+SiO22CO↑+Si 原子
2. (1)Na2O2 (2) ①H++H2O+AlO2- Al(OH)3 Al3++3OH-
②c(Na+)+c(H+)===2c(S2-)+c(HS-)+c(OH-)
(3) ①3NO2+H2O===2HNO3+NO ②NO2能溶于浓硫酸中,浓硫酸不能干燥NO2
③4NO(g)+3O2(g)+2H2O(l)===4HNO3(aq) △H= -618 KJ·mol-1
图表信息题
【例题】
1. 污水处理分析时,常用双硫腙(H2Dz,二元弱酸)把金属离子络合成电中性的物质,再用
CCl4萃取络合物,把金属离子从水溶液中完全分离出来。如用双硫腙(H2Dz)~CCl4分离
污水中的Cu2+时,先发生络合反应:Cu2++2 H2DzCu(HDz)2+2H+,再加入CCl4,Cu(HDz)2
就很容易被萃取到CCl4中。
(1)写出双硫腙和Fe3+络合的离子方程式 。萃取
过程中要控制适宜的酸度。如果溶液的pH过大,其后果是 。
上图是用双硫腙(H2Dz)~CCl4络合萃取某些金属离子的酸度曲线。它反映了萃取某些
金属离子时适宜的pH范围。E%表示某种金属离子以络合物形式被萃取分离的百分率。
某工业废水中含有Hg2+、Bi3+、Zn2+,用双硫腙(H2Dz)~CCl4络合萃取法处理废水。
请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2)欲完全将废水中的Hg2+分离出来,须控制溶液pH=
(3)当调节pH=2时,铋(Bi)的存在形式有: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4)萃取到CCl4中的Zn(HDz)2分液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振荡后,锌又转到水
溶液中。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
1.(1)Fe3++3H2DzFe(HDz)3+3H+ Fe3+ 会形成Fe(OH)3 沉淀
(2)1 (3)Bi3+ Bi(HDz)3 ;3:2 (4)Zn(HDz)2 + 6OH- = Zn(OH)4- + 2Dz2- + 2H2O
有机题:试题总是围绕“最新科技成果”、“药物合成”、“新材料研发”、“自然资源的综合利
用”、“环境污染事件以及药物食品伤害事故的探析”等方面设计试题,试题信息多,综合
度强,形式新颖。但无论变化多端,重点考查下列五个问题:
①写1~2个指定物质的结构简式;指出某些物质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
②指出某些步骤的反应类型或反应条件。
③写出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判断符合特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或写出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⑤合成途径的评价和指定原料与产品“流程图”的设计。
注意信息的筛选、提取、类比、结合官能团特性的模仿迁移是关键。
细心写好每个结构简式和方程式,用好每个反应条件是赢得高分的必要条件。
官能团的保护与合成途径的选择是难点------解题时尤其要注意甄别和筛选!
【例题】
1. (1)下表是在1.013×105Pa下测得的几种物质的沸点:
结构简式 沸点/℃ 结构简式 沸点/℃
CH3CH3 -88.6 CH2=CH2 -103.7
CH3CH2CH3 -42.2 CH2=CHCH3 -47.4
CH3CH2CH2CH3 -0.5 CH3CH2CH=CH2 -6.3
-11.7 -6.9
CH3CH2CH2CH2CH3 36.1 CH3CH2CH2CH=CH2 30
20.1
从表中数据分析,在1.013×105Pa、25℃时的状态是 (填气态、液态或固态)。
(2)石油裂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产物为混合物。例如:
①上述烷烃和环烷烃裂解反应种,产物M的化学式为 ,N的化学式为 。
②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溴水区别和
B.等质量的和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相同
C.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3)工业上裂解反应的产物都是气态小分子烷烃和烯烃的混合物,将它们逐一分离的方法是
【答案】
1. (1)气态 (2) ①H2 C5H8 ②A (3) 降低温度
计算题:常分几个小问,有难有易,难度也不一定依次提升。应注意整体阅读,先易后难,
不一定依次答题。注意有效数字及量的单位,注意图表数据的应用与分析,注意守恒思想
的应用(质量守恒、原子个数守恒、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守恒),力争多拿分。
【例题】
1. 黄色固体聚合硫酸铁(SPFS)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极易溶于水,作为工业
和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SPFS可表示成Fex(OH)y(SO4)z·nH2O。工业上常用
的一种制备流程为:
在SPFS的多个质量指标中,盐基度是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盐基度定义为:盐基度=
n(OH-)/3n(Fe)×100% 。式中n(OH-)、n(Fe)分别表示固体聚合硫酸铁中OH-和Fe的物质
的量。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在酸性介质中用NaClO3氧化FeSO4·7H2O的离子方程式。
(2)取7.51 g某固体聚合硫酸铁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到沉淀完全,经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沉淀10.48 g,向上述滤液中加入NH3·H2O,调节溶液pH=6,经过滤、洗涤、干燥得Fe2O3固体2.80 g。试计算该固体聚合硫酸铁的盐基度。
(3)计算出该固体聚合硫酸铁样品的化学式。
【答案】
1.(1)6Fe2++ClO3-+6H+===6Fe3++Cl-+3H2O
(2)n(Fe)=2.80g/160g·mol-1×2=0.035mol
n(SO42-)=10.48 g /233 g·mol-1=0.045mol
n(OH-)=3×n(Fe)-2×n(SO42-)=3×0.035-2×0.045=0.015mol
盐基度=n(OH-)/3n(Fe)×100%
= 0.015 mol/(3×0.035 mol) ×100%=14.29%
(3)n(H2O)=(7.51g—0.035mol×56g·mol -1-0.045mol×96 g·mol-1-
0.015mol×17 g·mol-1)/18 g·mol-1=0.054 mol
化学式: Fe35(OH)15(SO4)45·54H2O
选做题:《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综合试题,考查的内容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
分子的结构式、等电子体原理、晶体类型、杂化轨道、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配合物等知
识及应用。
【例题】
1.镍(Ni)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在材料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1)N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镍易形成配合物,如:Ni(CO)4、[Ni(NH3)6] 2+ 等。写出一种与配体CO互为等电子体的
阴离子 。配体NH3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 它可用作致冷剂的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Ni(NH3)6] 2+ 为正八面体构型,则[Ni(CO)2(NH3)4] 2+的结构有 种。
(3) 镍常见化合价为+2、+3, 在水溶液中通常只以+2 价离子的形式存在。+3价的镍离子
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水中会与水或酸根离子迅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i3+的电子排布
式为 ,NiO(OH)溶于浓盐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镍和镧()组成的一种合金LaNix是较好的储氢材料,能快
速可逆地存储和释放H2。LaNix的晶胞如图,其储氢原理为:镧镍
合金吸附H2,H2解离为原子,H储存在其中形成LaNixH6。LaNixH6
中,x= 。该贮氢的镧镍合金、泡沫氧化镍、氢氧化
钾溶液组成的镍氢电池被用于制作原子钟,反应原理为:
LaNixHy+y NiO(OH) LaNix+y NiO+y H2O。写出其放电时负极
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
【答案】
1.(1)第四周期,第Ⅷ族 (2)CN— C22- sp3 液态氨汽化时需吸收大量的热 2
(3) [Ar]3d7;或 2NiO(OH) + 6HCl(浓)=2NiCl2+Cl2↑+4H2O;
(4)x=5 LaNi5H6+6OH- -6e-==LaNi5+6H2O
2008届高三化学备课组全体老师祝
2008届高三学子在2008年高考中考出水平!喜获丰收!
+26
2
8
8
6
O
Cl
H
Cl─
O═
C
═Cl
V(盐酸溶液)/mL
pH
a
7
c
b
A
C
D
B
0
20
粗盐3.0 g
悬浊液
溶液B
加适量的水
操作①
操作②
混合液A
物质 MnS CuS PbS
Ksp 2.5×10—13 6.3×10—36 8.0×10—28
物质 Fe(OH)3 Fe(OH)2 Mn(OH)2
开始沉淀pH 2.7 7.6 8.3
完全沉淀pH 3.7 9.6 9.8
含MnSO4
的溶液
③
④
过滤
(NH4)2SO4
MnCO3固体
NH4HCO3溶液
MnSO4
废渣
过滤
MnO2
含MnSO4
的溶液
SO2
①
②
软锰矿浆
Na2S溶液、
CaCO3固体
1000℃
△
高温
SPFS
减压蒸发
水解、聚合
酸性介质
NaClO3
绿矾
甲醇
高温水蒸气
N2、O2
H2
溶液
空气
盛有饱和K2CO3
溶液的吸收池
分解池
合成塔
(2×105Pa、300℃、
铬锌触媒)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