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b1-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练习(广东省深圳市)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b1-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练习(广东省深圳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06-22 08: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化学同步测试—氯(富集在海洋中的元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离子是 ( )
A.钠离子 B.氯离子 C.钙离子 D.镁离子
2.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下列正确的是 ( )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
B.氯气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化合态存在,也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C.氯气不能溶解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D.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
3.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 )
A.Cl2 B.氯水
C.NaClO溶液 D.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
4.下列关于对燃烧现象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燃烧一定发光放热
C.燃烧一定是化学反应 D.燃烧一定有氧气参与
5.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 )
A.HNO3 B.AgNO3 C.HClO D.NaHCO3
6.在含有离子的酸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
A.AlO2 B.CO32 C.Cl D.SO42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7.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新制氯水中既有分子,又有离子
B.新制氯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氯气
C.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没有任何现象
D.新制氯水可以使干燥的布条褪色
8.下列氯化物中,不能通过单质之间直接制取的是 ( )
A.FeCl2 B.FeCl3 C.CuCl D.CuCl2
9.自来水可以用氯气消毒。如果实验室中临时没有蒸馏水,可以用自来水配制某些急需的药品,但有些药品若用自来水配制,则明显会导致药品变质。下列哪些药品不能用自来水配制 ( )
A. Na2SO4 B.NaCl C. AgNO3 D.AlCl3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Fe2++Cl2 Fe3++2Cl
B.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l2+2OH Cl+ClO+H2O
C.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l+2OH=AlO2+H2↑
D.金属铝溶于盐酸中: Al+2H +=Al3++H2↑
对物质性质进行研究的基本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性质→设计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得出结论。其中预测物质的性质在整个程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请解答11-12两个试题。
11.溴(Br)与氯同属“卤族”元素,其单质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Cl2比Br2的活泼性强,下面是根据的氯性质对溴的性质的预测,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溴单质常温下为液态,但极容易挥发为溴蒸气
B.溴单质只具有氧化性
C.溴原子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1个电子,表现氧化性
D.溴离子可以用酸性AgNO3溶液来检验
12.试预测下列哪些物质不具备漂白性 ( )
A.Na2O B.Na2O2 C.HClO D.NaClO
13.从1897年英国首次使用氯气对给水管网消毒以来,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仍然采用氯气消毒法对自来水进行净化、消毒。氯气之所以长期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 ( )
A.氯气有毒,可以毒死细菌、病毒
B.氯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以熏死细菌、病毒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氯化性的HClO,可以杀死细菌、病毒
D.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工艺简单、成熟,易于操作,且成本低
14.可以用于除去氯气中水蒸气的干燥剂是 ( )
A. 碱石灰 B.浓硫酸 C.无水氯化钙 D.固体烧碱
15.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水及物质间相互反应就能区别的一组是 ( )
A.Na2O2 Al2(SO4)3 MgCl2 K2CO3
B.BaCl2 Na2SO4 CaCO3 KOH
C.AgNO3 NaCl KCl CuCl2
D.Fe2(SO4)3 K2CO3 KHSO4 BaCl2
16.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NaCl+NaClO+H2O,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
A.1:1 B.1:2 C. 2:1 D. 3:2
三、填空题(42分)
17.(10分)前一段时间,各地报刊纷纷转载了不要将不同品牌洁污剂混合使用的警告。据报道,在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混合洁污剂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O+Cl+2H+=Cl2↑+H2O。
根据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作出如下判断:当事人使用的液态洁污剂之一必定含氯,其中
氯最可能的存在形式是 和 (填离子),当另一种具有 (性质)的液态洁污剂与之混合,可能发生上述反应而产生氯气。举例说明这两种洁污剂的名称(家用洁污剂的商品名称) 、 。
18.(10分)甲、乙、丙、丁分别是盐酸、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银4种溶液中的一种。将它们两两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其中丁与乙混合产生的是无色气体。
甲 乙 丙 丁
甲 ―― ↓ ↓
乙 ↓ ―― ↓ ↑
丙 ↓ ↓ ―― ↓
丁 ↑ ↓ ――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丁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四种溶液分别是: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丁:_________(用溶质的化学式表示)。
19.(11分)(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
可用 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
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
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 _(用字母代号填)。
A.O2 B.Cl2 C.CO2 D.HClO
(3)据“北方网”报道,2004年4月15日至16日,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天原化工总厂相继发生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9人在事故中失踪死亡,3人受伤,15万人被紧急疏散。当人们逃离爆炸现场时,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的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最适宜采用的该物质是 。
A.NaOH B.NaCl C. KBr D. Na2CO3
对物质性质的研究是化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对物质性质的研究可以得出物质的组成。
20.(11分)① A、B、C、D四种物质均含有元素X,有的还可能含有元素Y或者Z。元素Y、X、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② X在A、B、C、D中的化合价分别为0、-1、+1、+5。
③ 室温下单质A与某种常见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可得到B和C。
④ 化合物D受热催化分解,可制得元素Y的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X、Y、Z的元素符号:X: ,Y: ,Z 。
(2)写出A、B、C、D的化学式:A ,B ,C ,D 。
(3)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1.氯水中含有H2O、Cl2、HClO、H+、Cl- 、ClO- 等多种微粒,从而决定了氯水性质的多样性。
(1)试指出下列各现象主要是何种微粒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_________;
②加入石灰石粉末逐渐溶解,并放出气体______,滴加硝酸银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_______。
(2) 新制氯水在久置过程中,颜色逐渐变浅,漂白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为讲授“氯气的性质和用途”,某老师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其中A是连有注射器针头的橡皮管,针头已插入并穿过橡皮塞)进行教学。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丙中的现象是 ;丁中的现象中 。
分离戊中液体的方法是 。
(2)橡皮塞连通后,分液漏头中的气体压强P1和烧瓶中气体压强P2的关系为:P1 P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连接橡皮管的目的是 。
(3)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已知氯气与冷水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l2+H2O HCl+HClO
①你认为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什么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用实验验证你的推论,写出实验的操作方法、假设和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1.B 2. A 3. A 4.D 5.D 6.C
二、选择题7.AD 8.AC 9.C 10.B 11.B 12.A 13.CD 14.BC 15.AD 16.A
三、填空题
17.(每空2分)ClO和Cl; 酸性;84(或者是“漂白液”、“漂白粉”等)、洁厕净(主要成分是盐酸)
18.(每空2分)(1)2H++=H2O+CO2↑
(2)CaCl2、Na2CO3、AgNO3、HCl
19.(1)潮湿有色布条褪色而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 (2)氢氧化钠(NaOH);2NaOH+Cl2=NaClO+NaCl+H2O ; Ca(ClO)2 ; C (3)D
20.(1) Cl;O;K (2)Cl2;KCl;KClO;KClO3
(3) Cl2+2KOH=KCl+KClO+H2O
(4)
21、(1)①H+、HClO,②H+,Cl-;
(2)由于次氯酸见光会分解,溶液中次氯酸的浓度逐渐减小,使氯气与水的反应趋于完全,最终溶液将变为盐酸。所以颜色变浅,漂白性减弱。而次氯酸分解后变成盐酸,盐酸是强酸,故溶液的酸性增强。2HClO===2HCl+O2 Cl2+H2O=HCl+HClO
22、(1)无明显现象;红色布条褪色;用梨形分液漏斗分液。(2)等于;有利于球形分液漏斗里浓盐酸能顺利流入烧瓶里。(3)MnO2+4HCl(浓)==MnCl2+Cl2↑+2H2O。(4)①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HClO②实验验证方法:丙中干燥的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在干燥的有色布条上滴加盐酸,布条不褪色,说明盐酸及水没有漂白性;丁中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有漂白性,而氯水中有Cl2、HCl、H2O、HClO四种物质,前三者均无漂白性,说明具有漂白作用的是HClO。
湿润
红布条

NaOH
溶液

浓硫酸

CCl4、KI
溶液

干燥
红布条


PAGE
-5-(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