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的部分课件集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一的部分课件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06-27 18:42:00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示意图山观中学 曹国新1、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的桥梁。那么,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粒子数有何关系?[思考]2、1mol物质所含粒子数相同,那么1 mol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呢?1摩尔固体、液体物质的体积。[结论] 相同条件下,1摩尔不同固体或液体物质的体积是 的。53.61818.3107.2不相同 [讨论] 对于1mol不同的固体和液体物质,为什么它们的体积各不相同呢? [思考] 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12个篮球紧密堆积12个乒乓球紧密堆积4个篮球紧密堆积12个篮球紧密堆积决定物质体积
的可能因素物质的粒子数目粒子的大小粒子之间的距离决定固体和液体
体积的主要因素[小结] 固体、液体物质粒子间的距离很小,在粒子数
相同的情况下,固体、液体的体积主要由粒子
本身大小决定。可以忽略一、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设问]相同条件(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是否相同呢?填写下列表格。[结论]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
L。22.322.422.4(标准状况:温度为0℃,压强为101KPa)都约是 22.4[讨论]3、为什么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相同呢?1、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标准状况(S.T.P):温度(0℃、273K).
压强(101KPa、1.01×105Pa)T.P相同分子间平均距离(d)2、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受哪些条件影响?是怎样影响的?(V≈22.4L)二、气体摩尔体积:常用单位有L/mol(L·mol-1)和m3/mol。公式:符号为Vm概念: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1、标准状况下: Vm=22.4L/mol标准状况1mol约为22.4L/mol(错)(错)(错)(正确)ρ ρ (11.2L)(1.5mol)(11.2L)(2×6.02×1023个)×Vm[小结]有关气体各物理量的计算关系[练习3]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占有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讨论] 非标准状况下,1mol不同的气体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体积是否相同?①Cl2 ②N2 ③H2 ④CO2 ⑤O2[答案] ③>②>⑤>④>①在同温同压下,相同分子数的气体,其体积 ( );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气体,其分子数( ) ;在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的大小与分子数目成( )比。相同相同正2、非标准状况结论:在同温同压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其体积相同小 结2.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m=22.4L/mol)理解要点:
条件:标准状况(S.T.P)
对象:任何气体
物质的量:1mol体积约占22.4L结论3、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关系 [ 实验启示] 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要比固体和液体中粒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大得多。0℃1 mol H2O( 18 mL)可以忽略一、决定物质体积的主要因素温度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压强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当压强增大,气体分子间
距离变小,气体体积变小。固体液体中粒子的排列 [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1mol水和1molH2的体积都约是22.4L
(B)2gH2和44gCO2的体积相等
(C)1mol某气体的体积为22.4L,则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D)在标准状况下,1gH2和11.2LO2的物质的量相等[答案] (D) ①V=m/ ρ
②V=n×Vm(V=m/M×Vm、V=N/NA×Vm)3.求S.T.P下的V[讨论] 请列出标准状况下求算气体体积可能的方法: 1、V=m/ ρ
2、V=n×Vm
(V=m/M×Vm V=N/NA×Vm)课件16张PPT。第一节 物质的量
反应中能否取2个H2和1个O2反应?在实际操作中是如何取用的?
宏观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的量存在着联系:请写出H2在氧气中点燃的化学方程式
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式表达了分子间怎样的数量关系?宏观物质是由许多微观粒子形成的一个集体能否在宏观(可测)量与微观量之间建立一个物理量和单位,用合适的数值表示很大数目的微观粒子 联系生活,类比借鉴
日常生活中,当某物质的质量很大时,一般不会用两或克表示,而用吨等更大的计量单位表示,如一辆汽车的质量为3吨,不会说是 3×106克。再如做某事化去10分钟时间,我们不会说成是用了1.9 ×10-5年。人们喜欢选用一个合适的计量单位,把很大或很小的数值变为适中,利于计算、使用提出创新性设想问题的产生宏观的量用微观表示非常的巨大,使用不方便 1971年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物理量”指的是量度物质的属性和描述其运动状态时所用的各种量值。基本物理量及符号 单位 单位符号
电流强度 I 安培 A
发光强度 Iv 坎德拉 cd长度 l 米 m
质量 m 千克 Kg
时间 t 秒 s
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 K物质的量 n 摩尔 mol解决问题对“物质的量”理解能否把“物质的量”说成是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
“物质的量”是专有名词,不能随意拆开
物质的量所表示的对象是什么?
“粒子”指具体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以及它们的特定组合比如:NaCl)
一定数目的“集体”可以是5个、10个微粒组成吗?
“集体”是由许多固定数目的微粒组成讨论:对“摩尔”的理解物质的量与摩尔是什么关系?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比较其它的基本计量单位,它是否有其倍数单位?
摩尔存在它的倍数单位
1 Mmol=103 kmol=106mol
1 kmol=103 mol
1 mol=103 mmol
摩尔量度的对象是什么?
为微观六子及其特定组合,不能是宏观物质
使用时最好用化学式指明具体粒子的种类以防歧异千克:国际千克原器是1889年第一届国际权度大会批准制造的。它是一个高度和直径均为39mm的,用铂铱合金制成的圆柱体。原型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
………………
摩尔:0.012kg 12C的原子数目为1摩尔。—— 如果在一定量的粒子集体中所含粒子与0.012kg 12C的原子数目相同即为1摩尔。基本物理量的单位需要统一的度量衡讨论:
摩尔的基准物为什么选12C?这是一种人为的巧合,这种统一的美给以后的计算带来极大的方便为什么用12g12C的原子数目作基准,而不用1g 12C?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物质与摩尔的基准物质都选用12C。12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因此定义1mol选用12g12C所含原子数对摩尔基准物的选取对“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理解计算:已知 一个12C质量为1.993?10-23g ,求
12克12C含多少个原子 数值巨大NA的基准值为:12克12C所含的原子数目(定义时用)
近似值为:6.02 ? 1023mol-1(计算时用)
讨论:NA与12克12C中所含碳原子数 的关系
12克12C中所含碳原子数= NA =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物质的量(n) 微粒的数量(N)思考:
1、1mol碳原子含_____________个碳原子2 、1mol氢分子含有____________个氢分子3、1mol液态水中含有______________个水分子6.02 ? 10236.02 ? 10236.02 ? 1023讨论:
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如何换算?
物质所含的微粒数与其状态有无关系?与什么有关?4、0.5 molCO2_____________个CO25、1. 204?1023 个HCl分子物质的量为____mol3.01 ? 10230.2两种物质的微粒数之比 == 物质的量之比
(与物质的状态无关)物质的量(摩) ==物质的量与粒子数之间换算微粒的数量 物质的量1、1mol H2O含有_______个分子,有________个氢原子, 有________个O,含有________质子,_______个电子3、下列物质中含分子数目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
A.0.5molO2 B. 6.02 ? 1023个N2
C.6.02 ? 1024个HCl
D.与0.12kg12C含相同原子数目的Cl2 4、0.1molH2O中与_____molC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同,与__________个CH4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数相同深化应用:?6.02 ? 10231.204 ? 10246.02 ? 10236.02 ? 10246.02 ? 10246.02 ? 10226.02 ? 1022D>C>B>A0.05 3.01 ? 10222、0.1molNaOH能电离出______个Na+,______个OH-物质的量知识小结:1、衡量物质所含微粒数多少2、专有名词,不能随意拆开3、对象为微观粒子及其特定组合1、是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2、量度对象具体微观粒子及其特定组合
3、使用时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1、准确值:12g12C所含原子数
近似值: 6.02 ? 102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加以说明理由
1、1mol苹果不对,指代不明,可指氧原子也可指氧分子对,特定组合对,指氧原子对不对,不能指宏观物质不对,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能说种类概念辨析2、1molO3、1mol氧4、1molH2O8、1mol钠元素9、1molNaCl5、1mole-6、1mol质子7、1molOH-对对对NA----一个惊人的数字1 、将6.02 ? 1023个一毛硬币排起来,可来
回地球和太阳间400亿次之多2、如果1千克谷子有4万粒, 6.02 ? 1023粒谷子有
1.505 ? 1019千克,若按地球上有60亿人,人均
每年消耗500千克,可供全世界人用500万年。1mol铁1mol水1mol硫酸1mol的下列物质课件9张PPT。微观粒子宏观质量一个C
原子一个O
原子一个Fe
原子扩大6.02 ×10231molC
原子1molO
原子1molFe
原子0.012kg16g56g12g相对原子
质量165612规律一:1摩尔任何原子的质量如果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返回1)、1molNa的质量为 。
2molH的质量为 。
3molO的质量为 。2)、1molH2的质量为 。
1molH2O的质量为 。
2molH2SO4的质量为 。
3molMg2+的质量为 。规律二:1摩尔任何分子的质量如果以克为单位,在数值
上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规律三:1摩尔任何离子的质量如果以克为单位,在数值
上等于该离子的相对离子质量总结:1摩尔任何粒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
值上等于该粒子的式量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返回23g2g48g2g18g196g72g二、摩尔质量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若以g·mol-1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
物质的式量2、定义式:MM=mnn=mMm=nM×3、单位:g·mol-1 kg·mol-1 注意:摩尔质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量、
物质的质量无关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返回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返回练 习2、1molCa2+的质量为 ,Ca2+的摩尔
质量为 。Na2O2的摩尔质量为 。
0.5molSO42-的质量为 。40g40g·mol-148g78g·mol-1 1molH2O的摩尔质量为 ,2molH2O的
摩尔质量为 。1molO含有 个 O, 质量为 ,O原子的摩尔质量为 。18g·mol-118g·mol-16.02 ×102316g16g·mol-1练 习3、求0.3molH2O的质量,其中O原子数?m(H2O)=n(H2O)M(H2O)×=0.3mol18g·mol-1×=5.4gN(O)=n(O)NA×=0.3mol6.02 ×1023mol-1×=1.806 ×1023=n(H2O)NA×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返回练 习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 6.02 ×1023个12C原子的质量为1gB、 H的摩尔质量为1gC、 H2SO4的摩尔质量等于6.02 ×1023个
H2SO4 分子的质量D、 NaOH的摩尔质量为40g·mol-1√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返回练 习5、1molC原子的质量为12g,求1个C原子的物质
的量和质量?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返回n(C)=N(C)NA=1NAm(C)=m(C)N(C)=12gNAm(C)=n(C)M(C)×=1NA×12g·mol-1mol=12gNA6、与98gH3PO4所含有的O原子数目相等的H2SO4
是( )A、98gB、49gC、1molD、0.5mol练 习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返回√√7、21.3gCl2与元素M的单质完全反应后生成0.2mol
MClx,则x= 。练 习xCl2 + 2 M = 2 MClxx22n(Cl2)=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返回m(Cl2)M(Cl2)=21.3g71g·mol-1=0.3mol方法一:0.3mol0.2molx20.3mol0.2mol=X=3方法二:守恒法0.3mol0.2mol=×2×xX=3课件13张PPT。n=NANM=nmn=Mmn=NANMm= 以物质的量为桥梁,将微粒个数与物质的质量
联系起来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例八例九例十十一作业返回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 1molH2O中含2mol氢和1mol氧B、 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NA和分子C、 0.5molNa2CO3中含有1molNa+和 个CO32-D、 3molO2与2molH2O的原子个数相同√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例八例九例十十一作业返回√2、求agFe的物质的量?Fe原子的个数?n(Fe)=N(Fe)NA×===NAm(Fe)M(Fe)ag56g·mol-1a56moln(Fe)=a56公式套用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例八例九例十十一作业返回3、amolH2SO4中含b个O原子,则NA如何表示?n(O)==N(O)NAbNA4abNA=n(H2SO4)==NAbNA4abNA=N(H2SO4)4公式套用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例八例九例十十一作业返回4、53gNa2CO3中含有Na+和CO32-的物质的量的
是多少?公式套用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例八例九例十十一作业返回M(Na2CO3)=n (Na2CO3)m (Na2CO3)n (Na+)=n (Na2CO3)2n (CO32-)=n (Na2CO3)15、下列哪种物质与0.2molH3PO4所含原子个数相同公式理解n=NNA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成正比A、0.4molH2O2B、0.1molH2SO4C、0.8molNaClD、0.6molHNO3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例八例九例十十一作业返回√6、等质量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公式理解n=mM1.n相同,M越大,m越大A、CO2B、CH4C、O2D、N22.m相同,M越大,n越小3.M与m,n无关,只决定与物质的种类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例八例九例十十一作业返回√7、含相同O原子数的SO2与SO3,其物质的量比
和质量比分别是多少?公式理解SO2=2SO33n(SO2)n(SO3)=32SO2~2SO333×642×80m(SO2)m(SO3)=3×642×80m(SO2)m(SO3)=65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例八例九例十十一作业返回8、17.4gK2SO4和 gKNO3含有相同的K+关系式法K2SO4~2KNO311×742×10117417.4=202xx=20.2g依据:1.质量守恒法2.得失电子守恒3.化学反应方程式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例八例九例十十一作业返回9、将10.6gNa2CO3溶于 g水中所得溶液
中Na+与H2O分子个数之比为1:100关系式法Na2CO3~2Na+H2O1×106200×1810610.6=3600xx=360g依据:1.质量守恒法2.得失电子守恒3.化学反应方程式~200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例八例九例十十一作业返回10、将2.3gNa投入 g水中充分反应后,所
得溶液中Na+与H2O分子个数之比为1:100关系式法Na~Na+H2O23100×18232.3=1800xx=180g依据:1.质量守恒法2.得失电子守恒3.化学反应方程式~100~H2Oxy2.3g18=18yy=1.8g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例八例九例十十一作业返回181.8g11、2gAO32-的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3.01×1023
个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例一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例八例九例十十一作业返回作业1、与4.8gCH4含相同质子数目的SO2的质量为
多少克?2、2.06gX2O5中含有0.1molO原子,则X的相对
原子质量是多少?例一例二例三例四例五例六例七例八例九例十十一作业返回课件11张PPT。V
(标况)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M×M×NA÷NAmnN复习二 阿伏加德罗定律:1、定义: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
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符号T、P、V相同N相同2、注意:1)适用对象2)适用条件3)结 论4)气体摩尔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特例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三同一同3、推论:P V = n R T3、推论:1)T、P相同P V = n R TV ~ N、n2)T、V相同3)T、P相同4)T、P、V相同5)T、P、m相同6)T、n相同7)P、n相同8)T、P相同P ~ N、nρ ~ Mm ~ MV ~ MV ~ PV ~ TV总 ~ V1V1V2=N1N2=n1n2P1P2=N1N2=n1n2ρ1ρ2=M1M2=Dm1m2=M1M2ρ2ρ1=M2M1V1V2=P2P1V1V2=T1T2V1V2=V总 =V1+ V2 + V3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含有相同分子数的两种气体占有
相同的体积B、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两种气体含有相同分
子数C、同温同压下,2LO2和N2的混合气体与2LCO2和
CO的混合气体含有相同分子数D、同温同压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占有相同
的体积√√√2、填空: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H2和O2的质量比 。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H2和O2的体积比 。同温同压下,H2和O2的密度之比 。同温同体积,同质量的H2和O2的压强之比 。1:1616:11:1616:1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1、标准状况下,n、m、V、N、M、Vm、ρ
等之间的转换=NNAn=mnM=VnVm=mVρ2、求相对分子质量=mnM=Mρ×Vm=ρ×22.4L? mol-1(标准状况)练习一练习二返 回作 业1、标准状况下,2.2gCO2的体积为多少?练习练习一练习二返 回作 业下一题=mMn=n(CO2)m(CO2)M(CO2)=2.2 g44 g?mol-1=0.05mol=VnVm=VnVm×=0.05mol22.4L?mol-1×=1.12L2、标准状况下,5.6LCO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含有
多少个CO2分子,其质量是多少?一个CO2分子
的质量是多少?练习练习一练习二返 回作 业下一题=n(CO2)V(CO2)Vm=5.6L22.4L?mol-10.25mol==m(CO2)n(CO2)M(CO2)×=0.25mol44g?mol-1×=11g=N(CO2)n(CO2)NA×=1.105×1023m1(CO2)=m(CO2)N=11g1.105×1023=9.95×10-233、标准状况下,11.2LCO2所含O原子数与多少克NH3
中所含N原子数相同?练习练习一练习二返 回作 业~1 CO22 NH31mol2mol=n(CO2)V(CO2)Vm=11.2L22.4L?mol-10.5mol=0.5molxmol1mol2mol0.5molxmol=~1 CO22 NH31mol2×17g0.5molxg1mol2×17g0.5molxg=上下一致、左右相当4、标准状况下,测得1.92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ml,
计算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练习练习一练习二返 回作 业=n(X)V(X)Vm=0.672L22.4L?mol-10.03mol=672mL=M(X)M(X)n(X)=1.92g0.03mol64g?mol-1=A=64P55 四、1、2作业补充:9.2g氮的氧化物NOx中含有N原子为0.2mol,
则NOx的摩尔质量为多少?X的值为多少?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多少?练习一练习二返 回作 业课件23张PPT。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图1 硅晶体图2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的硅晶体表面 图3 氦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⒈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古代原子学说。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是 奠基人,他认为 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⒉英国科学家道尔顿的近代原子学说。
英国科学家 。他认为物质都是由 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 ,同种原子的质量和性质都 。
⒊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式” 原子结构模型。
英国科学家 发现了电子,他认为 ,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中性原子。 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⒋卢瑟福的带核原子结构模型。
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指出原子是由 和 ____ 构成的, 带正电荷,位于 ,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带负电荷,在原子核周围空间作高速运动,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⒌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的轨道原子结构模型。
丹麦物理学家指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内一定 上绕核作高速运动
⒍电子云模型(现代原子结构学说)。
现代科学家根据微观世界的波粒二象性规律,提出用量子力学的方法_____ 描述核外电子运动。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为了形象地表示原子的结构,人们就创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这种特殊的图形。+15第1层第2层第3层K层L层M层285原子结构示意图K L M N O P Q 电子能量高在离核远的区域内运动,电子能量低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把原子核外分成七个运动区域,又叫电子层,分别用n=1、2、3、4、5、6、7…表示,分别称为K、L、M、N、O、P、Q…,n值越大,说明电子离核越远,能量也就越高。2、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区域与电子能量的关系: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然后由往外,依次排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能量最低原理)
先排K层,排满K层后再排L层,排满L层后再排M层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
③ 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个电子

4、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结构决定性质)(1)稳定结构:原子既不容易失去电子又不容易得到电子(如He、Ne、Ar等)(2)不稳定结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转化或容易得到电子转化最外电子层上为8(有些为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如,失去: Na、Mg、Al 得到:F、O、Cl)+12282失去电子+1228MgMg2++826+828得到电子OO2-结论1、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上的电子变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数目等于原子失去的电子的数目。MgMg2+失 2e-(带2个单位正电荷)2、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变为带负电荷的阴离子,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数目等于原子得到的电子的数目。OO2-得 2e-
(带2个单位负电荷)问题解决:氧化镁的形成宏观:氧气和金属镁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是氧元素与镁元素相结合的产物。微观:每个Mg失去2个电子形成与Ne一样的稳定电子层结构的Mg2+,每个O得到2个电子形成与Ne一样的稳定电子层结构的O2-,带正电荷的Mg2+与带负电荷的O2-相互发生电性作用,形成稳定的MgO.如下图MgO+12Mg2+O2-结论: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小于8个时,在化学反应中总是得到或失去电子而达到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⒈金属单质Na、Mg能分别与非金属单质O2、Cl2反应生成氧化物和氯化物,请写出这些氧化物和氯化物的化学式。
⒉根据Na、Mg、O、Cl原子在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数目和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推断其氧化物和氯化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将结果填入下表:
一些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
Na2O、MgO、NaCl、MgCl2问题解决①最外层电子数﹤4时,容易失去电子(化合价=+失去的电子数目)②最外层电子数≥4时,容易得到电子(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8)关系:元素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目(失为正,得为负)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作业:
1 预习:原子的构成
2 课本第33页第1题
3 课本第35页第3、4、5、6 、7题
4 书面 课本第35页第8题
课本第36页第12题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信息博览:
新华网3月27日电 日本奈良尖端科技研究生院的大门宽教授应用“圆偏振光光电子衍射原理”开发成功立体显微镜,能够把原子的排列结构扩大100亿倍,从而使人得以对微观世界的物质进行立体性的观测和摄影。
  据这位科学家提供的资料说,使用这种新型显微镜对钨的晶体进行的观测,发现了由4个原子构成的边长为2.74埃(1米的百亿分之一)的菱形结构。
  他说,这是在世界上第一次对物质的原子结构进行高倍率的观测,它的观测倍率要比现有最高水平的电子显微镜提高大约200倍,今后在开发超导物质等新功能材料及解析催化剂的反应机制等应用物理和化学领域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⒈原子核外电子是 排布的
⒉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一般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形成与稀有气体原子电子层排布相同的阳离子(稳定结构)。
⒊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一般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形成与稀有气体原子电子层排布相同的阴离子(稳定结构)。
⒋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但原子的 发生变化,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 。练习:课件19张PPT。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然后由往外,依次排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能量最低原理)
先排K层,排满K层后再排L层,排满L层后再排M层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
③ 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个电子

原子的构成阅读表1-7,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比较三种粒子的质量大小、带电荷情况。什么是相对质量?
(1)收集材料:结合初中所学的有关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填写下表:负电荷
1.602×10-19正电荷
1.602×10-191 构成原子的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
91911
231327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我们称之为质量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元素符号质量数 —— 核电荷数 ——
(核内质子数)2含义: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
⑵电性关系:
原子: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Z)=核内电子数+电荷数
阴离子: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Z)=核内电子数—电荷数A、Z、c、d、e各代表什么? A——代表质量数;
Z——代表核电荷数(质子数)
c——代表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代表化合价
e——代表原子个数请指出Al、Al3+中所含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HDT同位素的特点:
①天然存在的元素,各同位素在自然界的含量占该元素总量的百分比(称为“丰度”,即原子百分比)基本上是固定的。②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
(元素:112种,同位素:1800种)③同种元素是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的互相称谓,不指具体的原子。
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其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其原子、单质及其构成的化合物化学性质几乎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差异。同位素构成的化合物是不同的化合物,H2O、D2O、T2O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A= A1×a1%+A2×a2%+A3×a3%+……
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1 、A2、 A3、……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1%、a2%、a3%、 ……同位素在自然界的含量占该元素总量的百分比(称为“丰度”,即原子百分比)或者是同位素的物质的量分数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例】(2005年江苏高考题)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2He,每百吨32He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2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2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 32He和42He互为同位素
C. 32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42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42He具有较强的金属性B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的一
种碘 治疗肿瘤。该碘原子的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A、72 B、19 C、53 D、125B某二价阴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32,则其中子数为:A、12 B、14 C、16 D、18CA、核外有13个电子
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质量数为13,质子数为6,核外有7个电子
D、质量数为13,质子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
00全国高考题D⒈原子的构成是本节重点,掌握的关系式:
的含义: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的原子。
中各个字母的含义:
A:质量数;
Z:质子数;
e:原子个数;
c:电荷数
d: 化合价
⑵电性关系:
原子: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Z)=核内电子数+电荷数
阴离子: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Z)=核内电子数—电荷数
⑶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⒉元素、核素、同位素和Na+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NH4+ B、F - C、H2O D、NH3AB下节课评讲习题和发下去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