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 以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 以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06-27 18:02:00

文档简介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
化学试卷答题卡
题号 1-17 18 19 20 21 22 23 总分
得分
将1至17题的正确答案用2B铅笔填写在以下答题卡上
18. I .(1)A B C
(2)化学方程式:
可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 (填序号)
II. (3)
III.(4) .( ) ( ) ( ) ( ) ( ).
19. I (1) 电子式 ;电子式
(2) 举两例
(3) 属于 分子
II.(4)①写出C和D的化学式 、 。
②化学方程式:
20. ⑴.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作氧化剂的物质是
⑵ 同学的方案更合理,此同学可节约2mol/L的稀硝酸 mL
21.⑴ 性,……具有较强的 性。
化学方程式为
⑵化学式是 ,化合价是
PbO是 性氧化物,PbO2是 性氧化物。
⑶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是
22. ⑴主要成分是 ⑵转化材料是 ⑶化学式__________
⑷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②化学方程式为
③AsH3空间形状为:
23. ⑴ ① V(CO)= L, V(H2)= L。
② V(CO)︰V(H2)= ︰ 。
③则a的取值范围是
⑵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 mol/L。


线





学 校
班 级
考场号
姓 名
准考证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eq \o\ac(□,A) eq \o\ac(□,A) eq \o\ac(□,A) eq \o\ac(□,A) eq \o\ac(□,A) eq \o\ac(□,A) eq \o\ac(□,A) eq \o\ac(□,A) eq \o\ac(□,A) eq \o\ac(□,A) eq \o\ac(□,A) eq \o\ac(□,A) eq \o\ac(□,A) eq \o\ac(□,A) eq \o\ac(□,A) eq \o\ac(□,A) eq \o\ac(□,A)
eq \o\ac(□,B) eq \o\ac(□,B) eq \o\ac(□,B) eq \o\ac(□,B) eq \o\ac(□,B) eq \o\ac(□,B) eq \o\ac(□,B) eq \o\ac(□,B) eq \o\ac(□,B) eq \o\ac(□,B) eq \o\ac(□,B) eq \o\ac(□,B) eq \o\ac(□,B) eq \o\ac(□,B) eq \o\ac(□,B) eq \o\ac(□,B) eq \o\ac(□,B)
eq \o\ac(□,C) eq \o\ac(□,C) eq \o\ac(□,C) eq \o\ac(□,C) eq \o\ac(□,C) eq \o\ac(□,C) eq \o\ac(□,C) eq \o\ac(□,C) eq \o\ac(□,C) eq \o\ac(□,C) eq \o\ac(□,C) eq \o\ac(□,C) eq \o\ac(□,C) eq \o\ac(□,C) eq \o\ac(□,C) eq \o\ac(□,C) eq \o\ac(□,C)
eq \o\ac(□,D) eq \o\ac(□,D) eq \o\ac(□,D) eq \o\ac(□,D) eq \o\ac(□,D) eq \o\ac(□,D) eq \o\ac(□,D) eq \o\ac(□,D) eq \o\ac(□,D) eq \o\ac(□,D) eq \o\ac(□,D) eq \o\ac(□,D) eq \o\ac(□,D) eq \o\ac(□,D) eq \o\ac(□,D) eq \o\ac(□,D) eq \o\ac(□,D)
得分
得分
得分
得分
得分
得分
PAGE
第 1 页,共 2页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8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必须在试卷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填写自己所在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3.将第I卷和第II卷的答案均填写在试卷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4.答题时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O-16 Mg-24 P-3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1分)
以下1至17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1分。
1.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应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倡导人们在购物时使用纸袋或布袋,不用塑料袋的目的是防止白色污染
B.对废电池集中处理是为防止电池中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的主要项目是:SO2、NO2、CO2及可吸入颗粒物
D.加强工业用水净化系统工程的改造,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2.下列变化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变化时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形成
B.变化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C.变化时释放出能量
D.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分子种类增加了
3.背景材料:⑴2007年11月26日,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发布。月球的月壤中含有丰富的3He,月海玄武岩中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和大量的二氧化硅、硫化物等。 ⑵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强烈地震。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我们知道地球的表层大多是岩石,而大多数岩石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3He和4He互为同位素
B.石英、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正长石KAlSi3O8表示为K2O Al2O3 3SiO2
D.高岭石Al2(Si2O5)(OH)4表示为Al2O3 2SiO2 2H2O
4.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OH溶液保存在配有玻璃塞的细口瓶中
B.金属钠通常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C.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并置于阴凉处
D.在盛液溴的试剂瓶中加水,形成“水封”,以减少溴挥发
5.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1g 白磷分子(P4)中含有P—P键个数为1.5NA
B.C60结构如右图,720gC60单质中含有的C-C键个数为NA
C.1.0L 1mol/L氨水中,NH3·H2O的分子数为NA
D.32g氧气与足量钠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6.下列含氧酸的酸酐:①H2SO3 ②H2CO3 ③H2SO4 ④H3PO4 ⑤H2SiO3 ⑥HNO3 不能由单质跟氧气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只有③⑥
7.门捷列夫在19世纪中叶,曾根据他所发现的周期律,预言过第四周期ⅣA族元素X(当时他称为“类硅”),下列有关“类硅”元素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XH4不稳定,但有强还原性   
B.可用焦炭在高温下从XO2中冶炼X
C.X的单质的熔点比硅低
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子式为X(OH)4,其酸性比H2SiO3强
8.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2 B.同温度、同体积的N2和H2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 D.同体积、同压强的N2O和CO2
9.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0.某干燥的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NH3、NO、NO2、SO2、N2中一种或几种,通过浓硫酸,气体体积减少,后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减少,再与空气接触,气体变为红棕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有NH3、NO、SO2 B.一定没有Cl2、O2、NO2
C.可能有N2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1.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气态化合物V L(标准状况)溶于m g水中,得到的溶液的浓度为a%或c mol·L-1,密度为g·cm-3,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 B.
C. D.
12. 甲、乙为短周期元素的单质,丙、丁为氧化物,它们存在如右图的关系,下列各组的甲、乙一定符合的是
A. 钠和氢 B. 氧和硫 C. 碳和硅 D. 碳和镁
13.将SO2气体通入BaCl2 溶液中,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再通入一种气体,产生一种白色沉淀,该气体不可能是
A. Cl2 B. NH3 C. CO2 D.O3
14.硅酸盐与二氧化硅一样,都是以硅氧四面体作为基本结构单元。硅氧四面体可以用投影图表示成:其中○表示氧原子,中心黑点表示硅原子。硅氧四面体通过不同方式的连接可以组成各种不同的硅酸根离子。试确定在无限长的单链阴离子中(见图),硅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A. 1:2 B. 1:3 C. 2:5 D. 2:7
15.下面是一些常见分子的比例模型。其1个分子中只含有2对共用电子对的是
A. B. C. D.
16.超临界液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化学工业中可取代氟利昂等溶剂、发泡剂。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临界二氧化碳是新合成的一种物质
B 临界二氧化碳由CO2分子组成
C 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物质后,可在常温常压使二氧化碳挥发将其除去
D 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17. 科学家在研究化学物质时,常常对物质进行分类,以便对同类物质的组成和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下列4组物质:①Mg、O2 、N2、NO;②NaOH、Na2CO3、CH4、KCl;③H2CO3、H2SO4、NH3·H2O、H2SiO3;④CaO、SO2 、CO2、SiO2。从物质的基本分类看,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它物质不属于同一类,这4种物质分别是
A.Mg、Na2CO3、H2CO3、CaO B.O2、NaOH、H2SO4、SiO2
C.NO、CH4、NH3·H2O、CaO D.NO、KCl、H2SiO3、SO2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7分)
18.(本题共10 分) I .如下图所示,A、B、C是实验室常用的三种制取气体的装置,提供的药品有:大理石、浓盐酸、稀盐酸、锌粒、二氧化锰、氯化铵、熟石灰.现欲利用这些药品分别制取NH3、Cl2、H2、CO2四种气体,试回答以下问题.
(1)选用A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 选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
通常选用C装置制取的气体有
(2)写出利用上述有关药品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制得干燥的氨气,可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 (填序号)
a. 生石灰 b. 浓硫酸 C. 五氧化二磷 d. .碱石灰
II. (3)实验室制取的一氧化氮气体利用右图装置选用必要试剂如何进行收集?
III.(4)现安装一套实验室利用液一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有人设计了五步操作,请你安排出正确而简捷的程序,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 )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 )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高度,固定铁圈,放好石棉网.
( )用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加入一种液体反应物,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另一种液体反应物,并将导气管放入气体收集器中.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利用对固定装置进行微热的方法来检查气密性.假定瓶口漏气而需要更换橡皮塞).
( )在蒸馏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
19. (本题共14 分) I 已知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A单质是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气体,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 C和D可形成两种固态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淡黄色固体;B和C可形成多种气态化合物。A、B、C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放出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E。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B单质的电子式 ;C和D形成淡黄色固体化合物电子式
(2)A、B、C三种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名称举两例
(3) E分子的空间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II.(4)已知A是黑色固体,C和F是无色气体,D是红棕色气体。
①写出C和D的化学式 、 。
②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本题共6分) ⑴.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做出的开拓性贡献。表面化学领域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众多纷杂的化学过程,如钢铁为何会生锈,燃料电池如何作用以及某些反应的催化剂是如何发挥其功能的,甚至可以解释臭氧层的消耗等。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作用是使CO、NO反应生成可能与大气环境中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物质充分燃烧。写出CO 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作氧化剂的物质是
⑵“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
实验室欲制备0.3mol Cu(NO3)2晶体,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 同学的方案更合理,此同学可节约2mol/L的稀硝酸 mL
21.(本题共11分) ⑴ 课本上叙述:“……碳、硅、锗、锡的+4价化合物是稳定的,而铅的+2价化合物是稳定的。” 据此判断:锡的+2价化合物(如SnCl2)应具有较强的(填“氧化”或“还原”,下同) 性,铅的+4价化合物应具有较强的 性。
PbO2与浓盐酸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我国古代炼丹中经常使用到红丹,俗称铅丹。在一定条件下铅丹(用X表示)与硝酸能发生如下反应:X+4HNO3===PbO2+2Pb(NO3)2+2H2O。
铅丹的化学式是 ,此铅丹中铅的化合价是 。
由此反应可推测PbO是(填“酸”或“碱”,下同) 性氧化物,PbO2是 性氧化物。
⑶砷酸钠在酸性条件下跟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亚砷酸钠(Na3AsO3)、碘单质和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是
22.(本题共7分) 材料是科学技术的先导,没有新材料的发展,就不可能使新的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
⑴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⑵目前应用最多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材料是
⑶氮化硅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已知氮化硅的结构中,原子间以单键相连,且N原子和N原子,Si原子和Si原子不直接相连,同时每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请写出氮化硅的化学式__________
⑷镓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1,砷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3。砷化镓属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它能直接将电能转变为光能,砷化镓灯泡寿命是普通灯泡的100倍,而耗能只有其10%,推广砷化镓等发光二极管(LED)照明,是节能减排的有效举措。已知砷化镓的结构如右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最外层电子数As<Ga B.最高正化合价:As>Ga
C.半导体SiC与砷化镓的电子数相等 D.砷和镓都属于主族元素
②砷化镓是将(CH3)3Ga和AsH3在700℃进行反应制备得到同时有甲烷(CH4)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AsH3空间形状为:
23.(本题共9分) ⑴在25℃,101kPa条件下,将15 L O2通入10 L CO和H2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① 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
V(CO)= L, V(H2)= L。
② 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
V(CO)︰V(H2)= ︰ 。
③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a的取值范围是
⑵经研究测定,镁与不同浓度的硝酸反应,生成气体产物的含量随HNO3浓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溶液中的产物有Mg(NO3)2,NH4NO3和H2O。某同学拟用1.2g镁与100mL硝酸反应制取二氧化氮,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 mol/L。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纯净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PAGE
第 1 页,共 6页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 2C 3C 4A 5D 6D 7D 8C 9B 10D 11C 12C 13C 14B 15C 16A 17C
18.(本题共10 分) (1)NH3 H2、CO2 Cl2
(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分) a d
(3)将装置中盛钓满水后使一氧化氮从口进将水经管压出进行收集 (2分)
(4) .(2) (1) (5) (4) (3) .(2分)
19. (本题每空2分 共14 分) I (1) ∶NN∶ ;
(2) 硝酸铵 亚硝酸铵(或其他合理答案)
(3) 极性
II(4)① CO2 NO2 ②C+4HNO3(浓)CO2↑+4NO2↑+2H2O
20.(本题共6分) ⑴2NO +2CO===N2+CO2 (2分) NO
⑵乙 100mL (2分)
21.(本题共11分) (1)还原、 氧化 PbO2+4HClPbCl2+Cl2↑+2H2O(2分)
⑵ Pb3O4 +2,+4 碱、 酸
⑶AsO43- +2I- +2H+ === AsO33- + I2↓ + H2O(2分) 2
22 (本题共7分) ⑴SiO2; ⑵Si ⑶Si3N4
⑷ ①BD(多选少选均不给分)
②(CH3)3Ga+AsH3 GaAs+3CH4
(或:
)。 ③三角锥形,
23.(本题共9分)(1) ① 5 5 ②(a-10)︰(20-a) ③10<a<20
⑶12mol/L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