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2模块考试练习(广东省深圳市)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必修2模块考试练习(广东省深圳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06-28 08: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2)综合练习2008/6
一、单项选择题
1、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
A、石油产量 B、乙烯产量
C、天然气产量 D、硫酸产量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烃类的是 ( )
A、C2H4O B、C4H10 C、C6H6 D、C8H10
3、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的饱和链烃的通式为 ( )
A.CnH2n+2 B.CnH2n C.CnH2n-6 D.CnHn
4、下列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发生反应的是 ( )
A.O2 B.F2 C.N2 D.Cl2
5、元素X的原子核外M电子层有3个电子,元素Y2-离子核外共有18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为 ( )
A.XY2 B.X2Y C.X2Y3 D.X3Y2
6、在下列物质中加入一小块钠,不产生氢气的是 ( )
A、水 B、乙醇 C、乙酸 D、煤油
7、2007年5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2007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D、将煤与水蒸气反应使之转化为水煤气
8、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 ( )
①实验室制取硫酸铜,用氧化铜代替铜与浓硫酸反应
②实验室进行海带提取碘的实验时,将氧化剂氯气改为双氧水
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9、一定条件下,在2 L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A + 3B = 2C + D,开始时往容器中充入2 molA和3 mol B,2分钟后,测A的物质的量为1.6 mol,则以C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
A、0.1 mol L-1 min-1 B、0.2 mol L-1 min-1
C、0.4 mol L-1 min-1 D、0.6 mol L-1 min-1
10、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18O2,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在达到平衡时,18O存在于( )
A.、只存在于氧气中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 D、SO2、SO3、O2中都有可能存在
11、因能跟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是 ( )
A、甲烷 B、乙烯 C、乙醇 D、四氯化碳
12、已知aXm-和bYn+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a<b B、a>b C、n>m D、m>n
13、下列物质中,属于不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
A、NaOH B、MgCl2 C、Na2O2 D、CO 2
14、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 ( )
A、BeCl2 B、NaCl C、MgF2 D、K2O
15、下列混合物不能用分液法分离的是 ( )
A、苯和水 B、水和四氯化碳
C、乙醇与碘水   D、乙酸乙酯和Na2CO3溶液
16、如图所示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铜为正极,铜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B、铜为正极,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C、铜为负极,铜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D、铜为负极,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二、不定项选择题
17、己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
A、第3周期 B、第2周期 C、ⅤA族 D、ⅦA族
18、某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CO2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可能是    ( )
A、C2H6 B、C2H4 C、C6H6 D、C2H4O2
19、2005年2月23日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对含有苏丹红食品检验监管的紧急通知》,要求清查在国内销售的食品,特别是进口食品,防止含有苏丹一号的食品在市场中销售使用。关于苏丹红一号(分子式为C16H12N2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用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 B、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C、它是一种氧化物 D、它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20、某微粒用表示,下列关于这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含中子数 = A - Z B、所含质子数 = A - n
C、所含电子数 = Z - n  D、质量数 = Z + A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是由反应物、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
D、吸热反应是指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22、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
A、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
B、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的铜丝伸入乙醇
C、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D、乙醇、乙酸和浓硫酸混合共热
23、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 )
A、和 B、CH3CH2Cl和CH2ClCH2Cl
C、CH3CHCH2CH3和CH3CH2CH2CH2CH3 D、CH2=CH2和
CH3
24、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
A、酸性:HClO4>H2SO4>H3PO4
B、碱性:NaOH>Mg(OH)2>Al(OH)3
C、稳定性:HBr>HCl>HF
D、氧化性:F2>Cl2>S
25、在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的原子中,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 )
A、核电荷数为3的元素 B、核电荷数为14的元素
C、核电荷数为6的元素 D、核电荷数为16的元素
26、山梨酸(CH3—CH CH—CH CH—COOH)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则该酸能发生的反应是           ( )
① 加成反应 ② 酯化反应 ③ 中和反应 ④ 氧化反应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具有离子键,可能具有共价键
B、ⅠA族和Ⅶ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
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
D、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28、元素a、b的活动性比氢强,a还可以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将a、b用导线相连放入CuSO4溶液中不正确的是 ( )
A、a棒发生氧化反应,b棒发生还原反应
B、导线上有电流通过,电子方向由b到a
C、b棒上析出氢气
D、a极质量减少,b极质量增加
29、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g)+3B2(g)2AB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内A2、B2、AB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3 :2
  B、容器内每减少1mol A2,同时生成3 mol B2
  C、容器内每减少1mol A2,同时生成2 mol AB3
D、容器内A2、B2、AB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30、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三、(本题包括2小题)
31、已知: 2CH3CHO + O2 2CH3COOH
根据以下转化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2)写出化合物A和C中官能团的名称:
A中含官能团的名称 ;C中含官能团的名称 ;
(3)上述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     ;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③:      
⑤:      
3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请填写下列空白:
主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族
1 ①
2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⑨
4 ⑩
(1)在这些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填元素符号),在这些元素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填原子结构示意图);
(2)元素①、④的单质反应生成化合物的稳定性 (填 =、< 或 >)元素①、⑧的单质反应生成化合物的稳定性,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3)写出元素⑤和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用电子式表示②与③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⑤与⑧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
四、(本题包括2小题)
33、人们对苯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煤气灯中首先发现苯,并测得其含碳量,确定其最简式为CH;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制得苯,并将其命名为苯;之后,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等确定其分子量为78,分子式为C6H6。
(2)已知:乙烷(C2H6)、乙烯(C2H4)、乙炔(C2H2)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3、CH2=CH2、CH≡CH。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烃,请按碳四价原则写出C6H6的一种含叁键且无支链链烃的结构简式 。
(3)苯不能使溴水褪色,性质类似烷烃,任写一个苯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烷烃中脱水2 mol氢原子形成1 mol双键要吸热,但1,3—环己二烯()脱去2 mol氢原子变成苯却放热,可推断苯比1,3—环己二烯 (填稳定或不稳定)。
(5)1866年凯库勒(右图)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
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
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 事实
(填入编号)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6)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碳碳之间的键是 。
34、实验室通过简单的“试管实验”,即可探究某些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请你选用下列试剂,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下表。
试剂:CaCO3、H2O、氯水、H2SO4溶液、NaOH溶液、AlCl3溶液、MgCl2溶液、NaBr溶液、Na2SiO3溶液
实验方案(只需填写选用的试剂) 实验现象 结论
1 金属性:Mg﹥Al
2 非金属性:S>Si
3 非金属性:Cl>Br
35、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第1步:灼烧。
操作是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该过程中将使用到的硅酸盐质实验仪器有____________(填代号,限填3项)。
A、试管 B、瓷坩埚 C、坩埚钳 D、铁三角架
E、泥三角 F、洒精灯 G、烧杯 H、量筒
(2)第2步:获取含Iˉ的溶液。
操作是 。
(3)第3步:将Iˉ氧化为I2。
操作是依次加入合适的试剂。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 (填代号)。
A、浓硫酸 B、新制氯水 C、KMnO4溶液 D、H2O2溶液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步:碘单质的检验。操作是取少量第3步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如果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海带中含碘。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2)答案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A A B C D B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D B A B C C A
二、
题号 17 18 19 20 21
答案 AD BD C AC CD
三、
题号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D A C AB D AD BC B A
四、
31、 (1) CH2=CH2
(2) 羟基、羧基 (3) ① ②
(4) ② CH2=CH2+ H2O→CH3CH2OH
③ 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⑤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32、1)Na、Al、K   C
(2) >  HClO4
(3) Al(OH)3 + NaOH = NaAlO2 +2H2O
(4)
五、
33、(8分)(2)CH≡C-CH=CH-CH=CH2
(3)
(4)稳定 (5)a、d
(6)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键
34、(1)AlCl3溶液、MgCl2溶液、NaOH溶液 ,MgCl2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2)H2SO4溶液、Na2SiO3溶液,Na2SiO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
(3)氯水、NaBr溶液,、NaBr溶液中滴入氯水,溶液由无色变橙色;
35、 (1) BEF;
(2)将灰烬转移到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棒充分搅拌,煮沸,过滤;
(3) D; (4) 过氧化氢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
E
乙烯
+H2O

A
B
C
⑤ 浓硫酸

O2 和Cu
△ ③ ②
O2、催化剂
△ ④
+Cl2
△ ①
D
催化剂
△ ④
浓硫酸

PAGE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