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梧桐中学高二理科化学期未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梧桐中学高二理科化学期未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07-02 07: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建省梧桐中学高二理科化学期未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Pt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Pt和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B. Pt和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C. Pt和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D. Pt和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2. 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
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Cl2
D.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1.5 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D.0.10mol Fe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10nA
4.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 NH3·H2O+CO2=NH+HCO
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C.用稀HNO3溶液FeS固体:FeS+2H+=Fe2++H2S
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OH—+H++SO=CaSO4+H2O
5、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4+、NO3— 、K+、SO42— B、CO32_、NO3—、HCO3—、Na+
C、Na+、ClO—、AlO2—、NO3— D、MnO4—、K+、Na+、SO42—
6.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7.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变质
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8. 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对处长人类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O3,则R元素的名称为( )
A 硫 B 砷 C 硒 D 硅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B、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
C、1molOH—的质量是17g D、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
10、用人工方法在舞台上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的方法是 ( )
A、燃烧白磷 B、燃烧镁粉 C、施放干冰 D、浓盐酸浓氨水同时喷晒
11.FeSO4和Fe2(SO4)3 的混合物中含硫的质量分数为a%,则含铁的质量分数为 ( )
A.2a% B.3a% C.1-2a% D.1-3a%
12、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  
A、Cl2 → NaClO B、Fe2+ → Fe3+ C、H2S → S D、Na2SO4 →Na2SO3
13、利用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制备和收集少量相应气体,能采用右图实验
装置的是①浓氨水与固体NaOH ②浓硫酸与食盐 ③稀硝酸与铜片 ④
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 ⑤镁条与稀硫酸 ⑥电石与水
A、①②⑥ B、②④ C、①②③⑥ D、全部
14、在水溶液中,YO3n-和S2-发生如下反应:YO3n- + 3S2- +6H+ = Y- + 3S↓+ 3H2O,则YO3n-中Y元素的化合价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
A、+4、6 B、+7、7 C、+5、7 D、+5、5
15、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作腐蚀液,有关反应为2FeCl3 + Cu =2FeCl2 + 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烧杯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有铜无铁; B、有铁无铜 C、铁、铜都有 D、铁、铜都无
16、下列各种晶体熔化时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
A、NaCl B、干冰 C、SiO2 D、C6H5ONa
17、把足量的铁粉投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金属粉末的质量与原来加入的铁粉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H+和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 :4 B、2 :7 C、1 :2 D、3 :8
18、下列阳离子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 )
A、Cu2+ B、H+ C、Na+ D、Ag+
19、下列四种物质中,只能跟盐酸反应,不能跟烧碱反应的是( )
A、NaHSO4 B、Na2S C、Al(OH)3 D、NH4Cl
20、X、Y、Z是位于周期表前三周期的相邻的三种元素。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这三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31,最外层电子总数为17,则X、Y、Z分别是( )
A、Mg、Al、C B、N、O、S C、C、F、S D、Si、Al、Be
第II卷
请在答题纸上完成下列各题!
二、非选择题
21.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方程式中的M、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⑴写出M溶于稀H2SO4和H2O2混合液的化学方程式: 。
⑵某同学取X的溶液,酸化后加入K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 。
⑶写出Cl2将Z氧化为K2EO4的化学方程式: 。
⑷由E制备的E(C2H5)2的结构如右图,其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但早期人们却错误地认为它的结构为:。核磁共振法能够区分这两种结构。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正确的结构有 种峰,错误的结构有 种峰。
22.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aA+bBcC(s)+dD。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 mol,B减少了 mol,C增加了 mol,D增加了n 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
 (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
态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
为___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3.A、B、C、D、E均为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提示:RCH=CHR'
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反应生成RCOOH和R'COOH,其中R和R'为烷基)。
回答下列问题:
(1)直链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90,A分子中碳、氢元素的总质量分数为0.814,其余为氧元素,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
(2)已知B与NaHCO3溶液完全反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在浓硫酸的催化下,B与足量的C2H5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
(3)A可以与金属钠作用放出氢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D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的有__________种,其相应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理科化学期末考答题纸
第I卷
全部单选,请先将答案转抄在下表,然后涂卡!
第II卷
21.⑴ 。
⑵ 、 。
⑶ 。
⑷正确的结构有 种峰,错误的结构有 种峰。
22.(1)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3.(1)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种,其相应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期未化学试卷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C A C B D C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B C B B A D B B
21⑴Cu + H2O2 + H2SO4 == CuSO4 + 2H2O
⑵4Fe2+ + O2 + 4H+ == 4Fe3+ + 2H2O 2Fe3+ + 2I— == 2Fe2+ + I2
⑶10KOH + 3Cl2 + 2Fe(OH)3 == 2K2FeO4 + 6KCl + 8H2O
⑷1 3
22(1)2,1,3,2  (2)气,固或液,气  (3)放热
23(1)C5H10O
(2)HOOC—CH2—COOH,
HOOC—CH2—COOH + 2C2H5OHC2H5OOC—CH2—COOC2H5 +2H2O;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3)HO—CH2—CH2—CH=CH—CH3
(4)2;CH3CH2CH2COOH、CH3CH(CH3)COOH
高二_____班
座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打印技巧
1.本资料页面设置为:
页边距:上边距2厘米、下边距1.5厘米、左右边距2.42厘米。
纸 张:16开、
分 栏:一栏
2.如果你是家庭用户,用A4打印机打印。请选用16开纸,直接打印就可以
3.如果你是教师用A3打印机打印制作学生试卷。请将页面设置为:
页边距:上边距2厘米、下边距1.5厘米、左右边距2.42厘米、横向。
纸 张:8开
分 栏:两栏、宽度40字符。
二、欢迎来我的首页,在这里您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我上传的所有作品,欢迎交换意见。
1.我的首页:http://www.21cnjy.com/user/72weihong/
2.精品资料: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72weihong&flag=J&softType=0
3.普通资料:http://www.21cnjy.com/user/72weihong/home_list.asp
温馨提示:请你将上述网址复制到地址栏敲回车,就可以访问到我的主页、精品资料、普通资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