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设计(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文档属性

名称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设计(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7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07-09 10: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1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设计
南安侨光中学 柯丽明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安排在《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之后,是继学习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之后,再学习能量的另一种转变形式。本节内容是在《化学2》基础上的加深与发展,介绍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内容安排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由于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学好本节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在《化学2》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基础知识,知道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本节内容是在《化学2》的基础上,介绍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
2、通过实验与分析,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3、通过实验现象及分析,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化学反应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勤于思索。
3、在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并享受探究带来的快乐,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2、增强联系实际学习化学,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写出简单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
【教学难点】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理解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启发教学法、比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请根据你的经验推测Zn 和CuSO4溶液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并设计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学生活动] 设计并完成探究一:
步骤:
①向一只小烧杯中加入1.0mol/LCuSO4溶液30mL,测量此时溶液的温度。
②加入适量(约半药匙)锌粉,测量溶液的温度,观察温度的变化。
探索发现:
温度计:
热化学方程式:
能量转化形式:
[过渡] 该反应过程放出了能量,除了将该反应放出的能量转化为热能之外,还能通过该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什么能量?请同学联系高一所学过的知识加以说明。
[学生活动] 回答:还可以通过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教师活动] 现在请大家用所提供的试剂与仪器,动手连接一套原电池装置。
[学生活动] 完成探究二:
按照下图,动手连接一套装置,观察电流计指针是否发生偏转。
现象及分析: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计中有电流通过,反应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师生互动] 通过观察原电池装置总结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①两种活性不同的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溶液 ③形成闭合回路
[练习] 判断下列装置能否形成原电池
A B C D E F
[设疑] 若F中两烧杯中的电解质溶液用能够使阴阳离子移动的装置连接起来,能否形成原电池?
[解析] 盐桥:在U型管中装满用饱和KCl溶液和琼脂做成的冻胶,在盐桥中,离子能发生移动。
[学生活动] 完成探究三:
按P12图1-8组装好仪器,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40ml1.0mol/LCuSO4溶液40ml1.0mol/LZnSO4溶液将连接导线和电流计的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中,将盐桥插入两只烧杯内的电解质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取出盐桥,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结论
连接盐桥,电流计指针 化学能转化为
锌片
铜片
[交流与讨论] 请从得失电子和电流形成原因的角度来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负极( 电极) 电子,发生 反应,
正极( 电极) 电子,发生 反应。
电子从 极流出,经外 流回 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 极,阴离子移向 极。
2.原电池电极反应,电池反应的书写
负极(锌电极):Zn - 2e- = Zn2+
正极(铜电极):Cu2+ + 2e- = Cu
电 池 反 应 :Zn+ Cu2+ = Cu+ Zn2+
3.盐桥:在U型管中装满用饱和KCl溶液和琼脂做成的冻胶
作用: 盐桥中,K+移向 溶液,Cl-移向 溶液,使两电解质溶液均保持 ,氧化还原反应得以继续进行。
[小试牛刀] P13 活动与探究
[想一想] 化学反应HCl+NaOH =NaCl+H2O能设计成一个原电池吗 试试看。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紧紧围绕新课程理念—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学生体验到了合作学习的好处,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本人认为本节课已基本达到有效的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一、把握好教材内容
课程标准: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对课标的理解:本节教材,不仅仅是前面必修课学习的复习,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角度有了一定的变化,本节主要从电流产生的原因来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既是复习,又是加深。
二、制定好教学策略
1.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Zn 和CuSO4溶液的反应为例让学生探究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设疑:化学能还能转化为什么能量?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课教学。
2.为学生创设好学习、探究的环境。
①以5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进步;②提供必要的试剂和药品供学生选择,既有课本安排实验的进行,又有自己设计实验、自我探究的过程;③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课堂教学的辅助。
用课件来演示构成条件、电极反应、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练习题。①电子板书突出重点;②
电子动画突破难点。
由于学校实验设备不足,5人为一组,有的学生抢着做实验,有的学生没积极参与,只是在旁边观看,导致少数学生并未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2007年12月12日侨光中学公开周教学活动,公开课教学设计,授课班级高二年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