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启东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合调研考试试卷高二化学(选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如东、启东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合调研考试试卷高二化学(选修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07-21 06: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如东、启东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合调研考试试卷
高二化学(选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选 择 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采用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作为屋顶材料。下列对ETFE及其单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ETFE是一种高分子材料
B.ETFE的单体中所有原子均共面
C.ETFE的单体通过加聚反应合成ETFE
D.ETFE的链节一定为“-CH2-CH2-CF2-CF2-”
2.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3.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A.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
B.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
C.核磁共振氢普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D.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4.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反应的颜色变化正确的是
①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② 淀粉溶液遇单质碘变蓝色;③ 高锰酸钾溶液遇乙炔气体变紫色;④ 氧化铜遇热的乙醇变无色;⑤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遇葡萄糖热溶液变砖红色;⑥ 苯酚遇三氯化铁溶液变红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⑤ D. ②③⑥
5.下列有机物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氧化、酯化、消去反应的是
6.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C=C数为4NA
B.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
C.0.1molCnH2n+2中含有的C-C键数为0.1nNA
D.标准状况下,2.24LCHCl3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7.含N、P等元素的废水排入水体,能引发蓝藻的疯狂生长。实验分析得知某蓝藻的组成为(质量分数):C-35.80%,O-49.50%,P-0.87%,H-7.37%,N-6.31%。该蓝藻的实验式为:
A.C106H263O110N16P B.C106H263O111N15P
C.C106H262O111N17P D.C105H262O110N14P
8.某分子式为C10H20O2的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的转化过程:
则符合上述条件的酯的结构可有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
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
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对有机反应中有机物化学键变化的认识有助于理解有机反应的实质。对下列有机反应中化学键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或“ ”表示化学键断裂处,“ ”表示生成的化学键)
A.乙醇催化氧化:
B.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C.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D.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10.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除去乙烯中含有的乙烷
B.用NaOH、AgNO3溶液可检验氯乙烷水解生成的Cl-
C.用稀H2SO4、Ag(NH3)2OH溶液可检验淀粉水解的产物为葡萄糖
D.用金属钠、碳酸钠可验证水、乙醇、乙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
11.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类基本营养物质,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单糖都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B.油脂皂化是取代反应,硬化是加成反应
C.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都具有两性
D.饱和Na2SO4、CuSO4溶液均可用于蛋白质的盐析
12.断肠草(Gelsemium)为中国古代九大毒药之一,据记载能“见血封喉”,现代查明它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其中的毒素很多,下列是分离出来的四种毒素的结构式,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①与②、③与④分别互为同分异构体
B.①、③互为同系物
C.①、②、③、④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等物质的量②、④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前者消耗氧气比后者少
13.已知苯环上由于取代基的影响,使硝基邻位上的
卤原子的反应活性增强,现有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如右图: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
合并共热,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
的量为a(不考虑醇羟基和硝基与氢氧化钠的反
应),则a是
A.5mol  B.6mol C.7mol  D.8mol
14.主链为n个碳原子的烷烃(n≥4),用二个甲基去取代主链碳上的氢原子,且二个甲基不能取代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这样所形成的主链仍为n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可能为
A. B.(n-1)2 C.(n-3)(n-1) D.(n-3)(n-2)
非 选 择 题
15.(12分)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四
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试管Ⅱ,再测试管II中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试管Ⅰ中的试剂 试管Ⅱ中试剂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A 2mL乙醇、2mL乙酸、1mL 18mol/L浓硫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5.0
B 3mL乙醇、2mL乙酸 0.1
C 3mL乙醇、2mL乙酸、6mL 3mol/L硫酸 1.2
D 3mL乙醇、2mL乙酸、盐酸 1.2
⑴ 干燥管的作用为 ▲ 。
⑵ 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比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 ▲ mL和 ▲ mol/L。
⑶ 分析实验 ▲ (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硫酸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是 ▲ 。
⑷ 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 。
16.(10分)下图是除莠剂2,4-D以及结构改变后的物质2,4,5-T的结构简式: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2,4-D和2,4,5-T ▲ (填“是”或“不是”)同系物;2,4-D和2,4,5-T分子中,C原子成键的杂化方式共有 ▲ 种;
⑵ 2,4-D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多可能有 ▲ 个;
⑶ 2,4,5-T的核磁共振氢普共有 ▲ 个峰,峰面积之比为 ▲ ;
⑷ 2,4—D的同分异构体中有一类属于碳酸完全酯化后的碳酸酯,且分子内含有苯环、2个氯原子化学环境相同。这样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 种。
17.(10分)有机合成的思路就是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化合物的分子骨架,并引入或转化所需的官能团。请各用一个有机化学方程式表示在有机物中引入相应官能团的方法(请注明反应条件,且:如果反应类型相同,则要求反应物含有不同的官能团;如果反应物含有相同的官能团,则要求反应类型不相同)。
⑴在有机物中引入官能团
反应① ▲ ;反应② ▲ ;反应③ ▲ 。
⑵在有机物中引入官能团“-X”:
反应① ▲ ;反应② ▲ ;反应③ ▲ 。
⑶在有机物中引入官能团“—OH”:
反应① ▲ ;反应② ▲ ;反应③ ▲ ;反应④ ▲ 。
18.(10分)有机化学的不断发展能使人类社会充分合理的利用能源、使用材料,使人类社会走科学、可持续发展之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今年6月1日起,我国商品零售场所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商场使用的塑料购物袋的材料聚乙烯的单体主要来自于 ▲ ;
⑵ 以煤的深加工产品为原料,可以合成工程塑料ABS,ABS的结构简式为
请写出合成ABS的单体的结构简式 ▲ 。
⑶ 当今世界汽车技术的主题是安全、节能、环保和智能化。为满足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及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内燃机工作者不得不寻求汽油的替代燃料。研究表明,甲醇、二甲醚(CH3OCH3)的混合液体最有可能成为汽油替代品。
已知下列数据:
(一)部分燃料的燃烧热和热值
燃 料 CH3OH C2H5OH CH3OCH3 汽油(C8H18)
燃烧热(kJ/mol) 726.5 1 366.8 1 453.0 5 472.0
热 值(kJ/L) 1.8×104 2.0×104 2.1×104 3.6×104
(二)部分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C-O C-H C-C O-H
键能(kJ/mol) 351 414 347 460
① 二甲醚和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但二甲醚的燃烧热略高于乙醇,原因是 ▲ ;
② 某汽车制造厂拟生产以甲醇、二甲醚的混合液体替代汽油为燃料的汽车。若混合液体中甲醇、二甲醚的体积比为1∶2,则要使一辆汽车在相同状况下行驶相同的路程,
汽车的油箱应扩大为原来的 ▲ 倍(忽略液体混和时液体体积的变化和油箱扩大后汽车质量的变化);
③ 若采用上述混合液体替代汽油为汽车燃料,为使燃料充分燃烧,进入内燃机气缸的燃料和空气的比例应作相应的调整。在不改变内燃机气缸燃料进入量的情况下,用上述混合液体替代汽油时,汽车内燃机的空气进入量应 ▲ (填“增多”或“减小”。燃料在进入内燃机喷油器时已经气化)。
19.(8分)有机物分子中官能团之间相互影响,使得有机物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的活
性发生变化而更易发生某些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苯、苯酚与Br2反应的产物分别为一元取代物和三元取代物,说明羟基的存在使苯酚中苯环上的 ▲ ;
⑵ 事实证明,苯酚的卤代反应与反应环境有关,在酸性环境中生成一元取代物,在碱性环境中生成三元取代物(如下)。可能的原因是 ▲ ;
⑶ 写出苯酚在酸性条件下分别与下列物质发生卤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次氯酸 ▲ ;
② (CH3)3COCl ▲ 。
20.(12分)以乙烯、丙烯为初始原料合成抗高血压药物维普罗斯托(Viprostol)中间体化合物④的合成线路如下:

II、氧化性:K2Cr2O7>KMnO4>CrO3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反应①中原子利用率为 ▲ ;
⑵ 写出化合物②的键线式: ▲ ;
⑶ 卤代烃和Mg在无水乙醚中生成的化合物RMgX被称为格林试剂,格林试剂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运用。反应③的格林试剂RMgBr中,R-的结构简式为 ▲ ;
⑷ 上述合成线路中,与反应④的反应类型相同的反应还有 ▲ ;反应④中使用CrO3而不使用K2Cr2O7,可能的原因是 ▲ ;
⑸ 化合物①~④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 。
21.(10分)150℃时,只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A 8.8 g 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生成的混合气体缓慢通过盛有足量无水CuSO4的干燥管,干燥管中的固体增重10.8g,剩余的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试剂瓶中的物质增重8.8g,最后的气体缓慢通过盛有灼热CuO的硬质试管,硬质试管中的物质质量减少4.8g。请通过计算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 本题中,A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⑵ 参加反应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
⑶ 若A的结构满足下列条件:
① 能和Na反应但不能和NaOH反应;② 能进行催化氧化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则A的结构简式为 ▲ ;
⑷ C是A的同分异构体。红外光谱显示,C和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比A少一个甲基。
从C合成 的反应流程图为 ▲ (请注明反应条件)。
例:由乙醇合成聚乙烯的反应流程图可表示为
CH3CH2OHCH2=CH2CH2-CH2
如东启东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合调研考试试卷
高二化学(选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D 3.C 4.C 5.A 6.B 7.A 8.B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
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
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AC 10.D 11.AD 12.BD 13.D 14.AC
15.⑴ 防止倒吸 ⑵ 6 6 ⑶ AC 浓硫酸吸收反应中生成的水,降低了生成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⑷ 大量乙酸、乙醇末经反应就脱离反应体系或温度过高发生其他反应
(每空2分。本题共12分)
16.⑴ 不是 2 ⑵ 17 ⑶ 4 1∶1∶2∶1 ⑷ 3
(第⑶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本题共10分)
17.(顺序不限,反应方程式符合下列条件即可)
氯代烃消去 醇的消去 炔烃与氢气不完全加成
醇与卤代烃的取代 不饱和烃与卤素或卤化氢加成 烷烃或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取代
烯烃与水加成 卤代烃的水解 酯的水解 醛的还原
(每空1分。本题共10分)
18.⑴ 石油裂解
⑵ CH2=CHCN CH2=CH-CH=CH2
⑶ ① 等量乙醇和二甲醚完全燃烧,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时二甲醚吸收的能量低
② 1.8 减小
(每空2分。本题共10分)
19.⑴ 邻、对位氢活性增强 ⑵ 在碱性环境中苯酚分子中邻、对位氢活性增强,更易发生取代反应

(每空2分。本题共8分)
20.⑴ 100% ⑵
⑶ CH2=CH-
⑷ 反应①、反应② 保护C=C不被氧化
⑸ 化合物③
(每空2分。本题共12分)
21.⑴ C5H11OH+6O2→2CO2+3CO+6H2O
⑵ 13.44L

⑷ (CH3)2CHCH2CH2OH (CH3)2CHCH=CH2 (CH3)2CHCHBrCH3
(CH3)2CHCH(OH)CH3
(第⑷小题4分,其余每空2分。本题共10分)
答题过程中出现的其他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括选择题(第1~第14题,共48分)、非选择题(第15~21题,共72分)共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2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监考老师。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座位号、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考试证号相应的数字方框涂黑。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方框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请用2B铅笔作图,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A.CH3-CH-CH3 2-乙基丙烷
CH2CH3
B.CH3-CH=C-C2H5 3-甲基-3-戊烯
CH3
C. 2,4-二硝基苯酚
OH
NO2
O2N
D.CH3-CH-CH-CH3 2,3-丁二醇
OH OH
A.CH3-CH-CH2-CHO
OH
D.CH2=C-CH-C-CH3
CH3
CH3
OH
CH3
B.CH≡C-CH-COOH
Cl
O
C.HOOC-CH2-C-CH-COOH
NH2
C10H20O2
B
C
D
E
反应条件A
H2SO4
氧化
氧化
CH3-CH-O-H→CH3-C=O
H H
CH3-C-O-H+HO-C2H5→CH3-C-O—C2H5
O
O
H H H H
H-C-C-Br→H-C=C-H
H H
H H
CH3-C=O+H-H→CH3-C-O-H
H
虎茸草素 异虎耳草素 异佛手相 6-甲氧基白芷素
① ② ③ ④
2,4—D 2,4,5—T
Cl
-OCH2-C-OH
O
Cl
Cl
-OCH2-C-OH
O
Cl
Cl
“-C=C-”:
CN
[CH2CHCH2CH=CHCH2CH2CH]n。
Br2
碳酸钠
Br2
冰醋酸,回流
OH
OH
Br
Br
Br
OH
Br
(CH2=CHCH3)
H3O+
HBr
过氧化物
Br
Mg
无水乙醚
BrMg
O
H2C-CH2
CH2=CH2
O2/Ag、△
反应①
OH
O2/Ag、△
反应②
RMgBr
反应③
OH
CrO3
反应④
O
化合物①
化合物④
化合物②
化合物③
已知:I、CH2=CH2 CO2
KMnO4
(CH3)2CHCCH3
O
CH2=CH
+HOCl →
OH
OH
Cl
+H2O
+(CH3)3COCl →
OH
OH
Cl
+(CH3)3COH
CHO
CH3
CH3-C-CH2-OH
CH3
HBr
浓硫酸
加热
(CH3)2CHCCH3
O
[O]
NaOH/H2O
加热
PAGE
第 4 页,共 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