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 共21个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计算 共21个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08-15 11:33: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专题复习--有关pH计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有关pH计算:
(一)三种类型pH计算:
1. 电解质溶液加水稀释
(1)强电解质溶液的稀释;
(2)弱电解质溶液的稀释。
2. 不同浓度的强酸(或强碱)自相混合pH计算:
(1)酸I+酸II
(2)碱I+碱II
3. 酸碱混合溶液pH的计算:
(1)混合溶液呈中性:
(2)混合溶液呈酸性:
(3)混合溶液呈碱性:

(二)酸碱稀溶液pH值计算途径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一)运用好两个守恒关系:
1. 电荷守恒关系:阴阳离子电荷数相等,即溶液为电中性;
2. 物料守恒关系:即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在溶解前后保持不变。
此两种守恒关系,决定了溶液中离子间等式关系成立的基础。

(二)一种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1. 强酸弱碱盐溶液:主抓弱碱离子水解平衡;
2. 强碱弱酸盐溶液:主抓弱酸根离子水解平衡;
3. 弱酸溶液:主抓弱酸的电离平衡;
4. 弱碱溶液:主抓弱碱的电离平衡;
5. 强碱弱酸溶液的酸式盐溶液:主抓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和水解两种平衡。

(三)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1. 强酸与弱碱混合(或强碱与弱酸混合):
a. 恰好反应时,主抓两溶液混合生成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情况;
b. 当弱碱(或弱酸)剩余时,溶液的酸碱性由强酸弱碱盐(或强碱弱酸盐)水解和弱碱(或弱酸)的电离相对大小决定。
2. 强碱弱酸盐与强酸混合(或强酸弱碱盐与强碱混合);主抓两溶液混合后生成的弱酸(或弱碱)的电离。
当弱酸(或弱碱)与盐的浓度相同时,通常情况,弱酸(弱碱)的电离程度大于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的水解程度。
3. 强碱弱酸盐与弱酸混合(或强酸弱碱盐与弱碱混合)主抓题设中的条件。

【模拟试题】
有关pH计算:
1. 常温下,从pH=3的弱酸溶液中取出1mL的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溶液的pH为_________。
2. 常温下,等体积混合0.1mol/L盐酸和0.06mol/L氢氧化钡溶液后,溶液的pH为_________。
3. 在25℃时,若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强酸pH与强碱的pH之间的关系应满足____________。
4. 某温度时,水的KW=10-13,将该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硫酸溶液bL混合。
(1)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________
(2)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________
(3)若所得混合液的pH=10,则a:b=________
5. 常温下,某强酸溶液pH=a,强碱溶液pH=b,已知a+b=12,酸碱溶液混合后pH=7,则酸溶液体积V(酸)和碱溶液体积V(碱)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6. 分析下列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溶液,混合后pH的情况:
(1)pH=3的硝酸跟pH=11的氢氧化钾溶液:
(2)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
(3)pH=3的硫酸跟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
(4)pH=3的醋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
7. 常温下,把80mLNaOH溶液加入到120mL盐酸中,所得溶液的pH=2,如果混合前NaOH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它们的浓度是___________。
8. 常温下,一元碱A与0.01mol/L的一元强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为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为强碱,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0.01mol/L
B. 若A为弱碱,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0.01mol/L
C. 反应前,A溶液中[OH-]一定是0.01mol/L
D. 反应后,混合溶液中阴离子的浓度大于阳离子浓度
9. 室温时,0.06mol/L硫酸溶液与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_。
10. 在室温下将pH=3的强酸溶液和pH=12的强碱溶液混合,当混合溶液的pH=11时,强酸与强碱溶液的体积比是________。
11. 25℃,往V mLpH=a的H2SO4溶液中滴入pH=b的NaOH溶液10VmL时,溶液中与Na+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为1:2,则a与b之和为( )
A. 13 B. 14 C. 15 D. 不能确定
12. 现有25℃pH=13的Ba(OH)2溶液:
(1)该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2)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OH-]=_____________;
(3)与pH=13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1:4混合,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_;
(4)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H+]=___________;
(5)与某盐酸溶液按体积比(碱与酸之比)1:9混合后,所得溶液pH=11,该盐酸溶液的pH=_________;
(6)加入一定体积浓度为Cmol·L-1的Na2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pH=12,则C值为___________。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1. 在硫化钠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2. 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3. 在0.1mol/L氢硫酸溶液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4. 在0.1mol/LNaHCO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5. 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6. 浓度均为0.1mol/L的甲酸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7. 0.2mol/L醋酸钾溶液与0.1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溶液中下列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8. 0.1mol/LNaOH溶液与0.1mol/L氯化铵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9. 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mol/L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中,测得[CH3COO-]>[Na+],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试题答案】
有关pH计算:
1. 3~5 2. 12 3. pH(酸)+pH(碱)=15
4. (1)10:1 (2)9:2 (3)101:9
5.
6. (1)pH=7;(2)pH>7;(3)pH=7;(4)pH<7
7. 0.05mol/L 8. AB 9. 2 10. 9:2 11. A
12. (1)0.05mol/L;(2)10-11mol/L;(3)13;(4)2×10-13mol/L;
(5)2;(6)5.6×10-2mol/L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1. D 2. A 3. A 4. BD 5. B 6. A 7. D 8. B 9. AD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六:守恒法(下)
二. 重点、难点:
(一)组份质量守恒
即在反应中元素的质量守恒、原子个数守恒、物质的量守恒。
【典型例题】
1. 原子守恒
[例1] 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 B.
C. D.
解析:铜与适量浓硝酸反应可能有两种形式:(1)生成一氧化氮;(2)生成二氧化氮,因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不断降低从浓变稀,若铜全部以生成一氧化氮形式反应,则耗酸是
;若铜全部以生成二氧化氮形式进行,则耗酸
,根据平均值法选C。
[例2] 氯气跟白磷完全反应生成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其物质的量比为2:1,则生成物中五氯化磷的物质的量为( )
A. B. C. D.
解析:
设五氯化磷为,三氯化磷为,根据氯原子守恒有:
,解之,选A。
[例3] 将空气与二氧化碳按5:1体积比混合,跟足量的赤热炭充分反应,若反应前后的温度相同,则在所得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假设空气中氮氧体积比为4:1,其它成份可忽略不计)( )
A. 29% B. 43% C. 50% D. 100%
解析:
设空气,则为,为,为,则反应前氧原子共,由氧原子守恒可知,余,所以CO体积百分含量=,选C。
[例4] 为了配制一种培养液,需用含有和(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的混合液,每升混合液中含磷原子。现用溶液和固体配制混合液,问需该溶液多少亳升和多少克?
解:培养液中含P原子为:,其中为
,为:,若设消耗,据P原子守恒有:解得
据守恒可知消耗的质量为:。
2. 元素质量守恒
[例1] 在高温下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反应得到固体混合物,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铜和氧化铁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解:最终产物为铜和铁,减轻质量为氧元素质量。设氧化铁,氧化铜则为:,根据氧元素质量守恒有关系式:
,解之。氧化铜质量为。
[例2] 现有和组成的混合气体,欲用溶液,使该混合气体全部转化成盐进入溶液,需用溶液的体积是( )
A. B. C. D.
解:与溶液反应:
在足量时混合气体可全部被吸收转化成盐,根据钠元素和氮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且氮原子物质的量即为所需的物质的量,设需要溶液的体积为,则有:,选D。
3. 离子守恒
[例1] 粗盐中含有等杂质,取粗盐溶于水过滤除去不溶物,向滤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1)的氢氧化钠溶液(2)固体氯化钡(3)的碳酸钠溶液,发现白色沉淀逐渐增多,过滤除去沉淀物再加入过量的盐酸,使溶液呈酸性,加热蒸发得氯化钠晶体,求粗盐中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解析:
氯化钠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粗盐中的氯化钠,另一个是除杂过程中加入试剂生成的氯化钠。根据物质的量守恒可知,后者的氯化钠可直接由加入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量来确定,即除杂过程中加入试剂所生成的氯化钠有下式:
所以粗盐中氯化钠的百分含量=
[例2] 向密度为的盐酸溶液中逐滴滴入硝酸银溶液直到沉淀完全为止,过滤所得沉淀质量与盐酸质量相等,求盐酸摩尔浓度。
解析:
盐酸中氯离子摩尔数=氯化银中氯离子摩尔数,设盐酸质量为,浓度为,则氯化银质量为,有关系式:,解之:。
[例3] 有一未知浓度的盐酸。在加入溶液后,改用溶液滴定,结果用去溶液时混合溶液为7。则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B. C. D.
解析:
根据反应知的物质的量无变化,因加入后完全反应中和,所以的物质的量等于加入的物质的量即,又知盐酸和溶液体积相等,则浓度也必相等为,应选B。
[例4] 向一定量的的混合物中,加入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标准状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的铁的质量为( )
A. B. C. D. 无法计算
解析:
最后溶液中溶质全部是,根据守恒,物质的量为
,所以的质量为:。
[例5] 将和的混合物溶于水得溶液,其中
,若将该混合物在左右条件下充分灼烧,求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固体质量为多少。
解:混合物溶于水后,,转化成碳酸钠即,所以碳酸钠质量为:
(二)质量守恒法在溶液中的应用
[例1] 把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水后得到28%的KOH溶液,则后来溶液的摩尔浓度为( )
A. B.
C. D.
解析:此题隐蔽条件是:蒸发掉水分后溶液的百分比浓度恰好为原来的2倍,则原来溶液的质量是蒸发掉水质量的2倍,即为,根据蒸发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后来溶液摩尔浓度=,选A。
【模拟试题】
1. 与的混合物,加入盐酸中恰好完全溶解,经KSCN检验,溶液不显红色,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B. C. D.
2. 铁有可变化合价,将(草酸亚铁)隔绝空气加热使之分解,最终可得到铁的氧化物,则该铁的氧化物的组成可能是( )
A. B. C. D.
3. 把含和的混合液分为两等份:一份加了烧碱并加热,恰好把全部赶出;另一份需含的溶液,使沉淀反应刚好完全,则原溶液中的浓度是( )
A. B.
C. D.
4. 某固体样品含,将此样品与盐酸反应完全,再用溶液恰使剩余盐酸中和,则得到的溶液蒸干后,固体质量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5. 含某价金属离子()的溶液,恰好把完全沉淀,则值为( )
A. 1 B. 2 C. 3 D. 4
6. 将完全溶解在溶液中,然后加入
溶液,恰好使溶液中全部转化为,全部还原为,试求值( )
A. 2 B. 3 C. 4 D. 6
7. 已知某强氧化剂中的R元素能被还原到较低的价态。如果还原,需用的溶液,则反应后R元素的价态为( )
A. 0 B. +1 C. +3 D. +4
8. 某单质跟浓反应,若参加反应的单质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该元素在反应中所显示的化合价不可能是( )
A. +1 B. +2 C. +3 D. +4
【试题答案】
1. C 2. C 3. D 4. B 5. B 6. B 7. A 8. A
【励志故事】
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1.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溶液计算的考查点及试题例析

二. 教学要求:
1. 正确理解各浓度求算的概念式,溶解度、结晶等概念。
2. 注意溶解度的计算公式的变形和引申。掌握有关溶解度计算的思路、方法及技巧。

三. 知识分析:
该专题涉及到的主要是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求算及与溶解度之间的互求。在计算时一定要明确有关概念式:如,,同时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并注意单位的对应,及多种不同的途径均能得出正确答案。
溶解度曲线的有关要求。
(1)曲线上的点和上方的点为饱和溶液,而下方的点则为不饱和溶液。
(2)根据曲线的斜率来选取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3)注意曲线上溶解度点与质量分数的变换。
(4)会从曲线上选取有用数据计算。

【典型例题】
(一)溶解度、溶液浓度的表示及其换算关系: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有: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溶度公式如下:请注意单位的对应。
溶液质量 溶液密度 溶液的体积()
[例1] 在标准状况下,将气体(摩尔质量为)溶于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则此溶液的浓度为( )。
A. B.
C. D.
解析:溶液的质量为,
溶液的体积为,
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化简后为C。
物质的量浓度为,化简后为A。
答案:A、C

(二)结晶中的有关计算
结晶在工业生产和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常用方法有:冷却热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和加入溶质。
涉及到饱和溶液的(溶解度)计算,公式为:
[例2] 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是,若温度不变,将无水粉末撒入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并有晶体析出,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析:用极端法解题。
若全形成饱和溶液,;
若全形成,。
因既有,又有饱和溶液存在,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C

(三)溶液混合的有关计算
同一溶质不同溶度的两种溶液混合,求混合后溶液的浓度是根据混合溶质的质量,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不变解题。
[例3] 将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其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则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B. C. D.
解析:设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密度为,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密度为,等体积()混合后,则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当,;,;,。
乙酸、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答案:C、D
(四)溶解度曲线及有关计算
这类试题综合性强,要求会识图,从图中获取信息并处理信息。
[例4] 图为水—苯酚的图,横坐标为苯酚的质量分数,纵坐标为温度,曲线ACB表示不同温度下水与苯酚恰好达到互溶时的组成,请回答:
(1)指出点C,曲线AC、BC,曲线ACB与横坐标围成的部分分别表示的含义。
(2)时,试管内盛的液态苯酚,现逐滴滴加蒸馏水,并摇匀,叙述观察到的现象,(已知液态苯酚密度为,熔点为)。
(3)如果在时,将苯酚与水混合,系统分为两层,计算上下两层溶液的质量。(已知、横坐标分别为、)。
解析:本题考查了苯酚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及有关计算。苯酚在与水的任意比例互溶,从图中看出:
(1)C点表示苯酚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的最低温度;
AC:表示苯酚在水中溶解度曲线;
BC:表示水在苯酚中溶解度曲线;
ACB与横坐标围成的部分表示苯酚与水不互溶。
(2)时,苯酚是液态,是澄清的,当加水后出现浑浊,上层是苯酚的饱和溶液,下层是水的饱和溶液,再加水,上层溶液体积增大,下层减小,最后变澄清。
(3)时,苯酚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上层是苯酚的饱和溶液,下层是水的饱和溶液。设上层有苯酚,水为,则下层有苯酚,水为,对上层有:,下层有。联立得:,。所以上层溶液质量为,下层溶液质量为。

(五)溶解平衡与沉淀反应
我们学过盐与盐、盐与碱的反应大多是沉淀反应,而难溶的弱酸盐与强酸的反应是沉淀的溶解反应。沉淀的生成与沉淀的溶解是一对平衡,若控制条件,将使平衡向着我们期望的方向移动。
[例5] 已知难溶的盐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例如氯化银在水中的溶解平衡表示如下: ,在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和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为一常数,可用表示:,现把足量分别加入① 蒸馏水;② 的溶液中;③ 的溶液中;④ 的溶液中,充分搅拌后,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解析:根据题意:为一常数,双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故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①③④② 且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在溶液中。

【模拟试题】
1. 溶液中含,取溶液稀释到,则稀释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B.
C. D.
2. 某硫酸溶液的浓度是,质量分数是,则该溶液的密度是( )
A. B.
C. D.
3. 用溶液吸收,所得溶液中的和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是( )
A. B. C. D.
4. 把溶液加入到盐酸中,所得溶液的为。如果混合前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它们的浓度是( )
A. B. C. D.
5. 在标准状况下,将气体(摩尔质量为)溶于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B. C. D.
6. 若密度为的醋酸钙溶液里含,则离子的浓度是( )
A. B. C. D.
7. 把(密度为)加到等体积的水中,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B. C. D.
8. 在某温度下,某盐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在足量的此溶液中加入该无水盐,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析出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该盐晶体,则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的质量是( )
A. B. C. D.
9. 时,足量A的溶液分别蒸发一定量水后,再恢复至。若蒸发水时,无溶质析出,若蒸发水时,析出溶质,若蒸发水时,析出溶质。则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为(上述析出的溶质不带有结晶水)( )。
A. B. C. D.
10. 将时某种溶质的溶液分成等量的两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该溶质,结果只溶解就不再溶解了;另一份溶液降温至,析出溶质无水晶体,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则该物质在时的溶解度为( )。
A. B. C. D.
11. 在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密度为,取该溶液,加热蒸发掉水后,冷却至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则的溶解度是( )。
A. B. C. D.
12. 已知时的溶解度为,一定量的溶液中加入可以在恰好饱和,若改用,则需加晶体多少克恰得的饱和溶液( )。
A. B. C. D.
13.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试回答
(1)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从降到析出固体的质量大小顺序为: 。
(2)A的饱和溶液从降至析出A的质量为: 。
(3)若C中含有少量的A,提纯C选用的结晶方法为: 。
14. 某温度下把不带结晶水的物质B,溶解在水中得溶液M,把M分成两等份,做如下实验:
(1)把其中的一份加热蒸发掉水后冷却到原来的温度时,该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2)向另一份中加入B物质,该溶液也变成了饱和溶液。
则B物质的溶解度是 或 或 ,该温度下B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或 或 。
15. (MCE 98)下面是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计算时假定① 盐类共存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 ② 过滤晶体时,溶剂损耗忽略不计。)
① 取和加,加热溶解在时蒸发掉,维持该温度,过滤析出晶体,计算所得晶体的质量(),将滤液冷却至,待充分结晶后,过滤,计算所得晶体的质量(温)。
② 另取和,同样进行如上实验,时析出晶体是 (写化学式)。和得到的晶体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
16. (1)已知在常温下,的,求此温度下的溶解度。(设饱和溶液密度为)。(2)又知常温下,饱和溶液中,与间存在着。在该温度,将足量投入饱和溶液中,欲使溶液中达到,应调节溶液的为多少?


【试题答案】
1. C 2. D 3. A 4. C 5. A 6. D
7. C 8. D 9. B 10. C 11. C 12. C
13. ① A>B>C ② ③ 蒸发结晶
14. 或或;或或
15. (1)蒸发掉后溶液中质量为
析出的晶体质量,
冷却到,析出的晶体的质量为:

溶液中的质量为
析出的质量为:
析出的晶体总质量
(2)和
提示:两种原始溶液各种盐的物质的量都相等。
=
。因而溶解后得到的两种溶液中几种离子浓度完全相同,根据溶解度数据,时蒸发得到的是晶体,冷却后得到的主要是,但也有少量的,所以第(2)小题不必再计算,说明:和溶于一定量水中形成的溶液与和溶于同质量的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相同的,因此时溶液都存在、、、,且物质的量相等。若此时蒸发溶剂形成浓溶液,首先析出的溶质是这种溶质中溶解度最小的。
16. 解:(1)
(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三:十字交叉法(下)
【典型例题】
一. 在同位素计算方面的应用:
[例1] 铜有二种天然同位素和,铜元素的原子量是63.5,计算的摩尔百分含量约是
A. 20% B. 25% C. 50% D. 75%
解析:
二. 在反应热方面的应用:
[例1]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共,完全燃烧放热,则混合气体中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是( )
A. 1:1 B. 3:1 C. 1:3 D. 1:4
解析:
解法一:氢气放热是,丙烷放热,混合气体放热
,则有:
解法二:估算法:据放热数据推知丙烷含量应小于,因丙烷放热,丙烷放热等于,所以氢气的量大于,选B。
三. 在百分比浓度方面的应用:
[例1] 将50%的盐酸溶液与10%盐酸溶液混合成40%的盐酸溶液,求所取两种溶液的质量比。
解析:

[例2] 有浓度为15%的硝酸钠溶液,若将其浓度变为3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 蒸发掉溶液的 B. 蒸发掉溶剂
C. 加入硝酸钠 D. 加入硝酸钠
解析:
(1)设增加溶质,其浓度视为100%
则有:
(2)设蒸发掉的水,水的浓度视为0
则有:
四. 在摩尔浓度方面的应用:
[例1] 现有浓度为的两种硫酸溶液,欲配制5 mol/L的硫酸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取两种硫酸溶液的体积比是多少?
解析:
则二种硫酸溶液所取体积比为1:1。
五. 在混合气体求算方面的应用:
[例1] 甲烷与丙烷的混合气体密度与同温同压下乙烷的密度相等,混合气体中甲烷与丙烷的体积比是( )
A. 2:1 B. 3:1 C. 1:3 D. 1:1
解析:
解法一:平均摩尔质量为
解法二:推理法:由于甲烷、乙烷、丙烷为同系物,依次增加一个—,即甲烷比乙烷少一个-,丙烷比乙烷多一个—,所以甲烷与丙烷体积比为1:1。
六. 在固体混合物求算方面的应用:
[例1]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以何种质量比混合后,所得混合物与等质量的氢氧化镁溶于等量的盐酸?
解析:
中和氢离子需氢氧化铝的质量为26g,中和氢离子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0g,中和氢离子需氢氧化镁的质量为29g,则有:
11:3为在
所以
则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
[例2] 把100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同足量盐酸作用放出22.4L(标准状况)的二氧化碳,求原混合物中碳酸钠质量百分含量。
解析:
解:因为:所以二氧化碳物质的量即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所以混合物平均分子量为则有:
所以
[例3] 将铜和硝酸铜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称得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求原混合物中硝酸铜的质量百分含量。
解析:
解法一:设取混合物,由反应:
可知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可得氧化铜,其质量为80g,因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相等,则混合物其质量也为80g,即混合物平均分子量为80。
解法二:元素质量守恒法:设铜的质量为,硝酸铜质量为,则生成的氧化铜为100g,根据反应前后铜元素物质的量守恒有:
所以
七. 十字交叉法用于成盐问题:
[例1] 用2 mol/L磷酸溶液吸收11.2L(标准状况)的氨气,完全作用后产物是什么?其物质的量的比是多少?
解析:
解:
组成,基准物质为,根据十字交叉法有:
【模拟试题】
1. 乙烯和某气态烃的混和气体,完全燃烧时,耗去氧气的体积是该混和气体的4.5倍(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则原来与乙烯混和的气态烃可能是( )
A. B. C. D.
2.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A的密度为1.25 g/L,气体B的密度为1.875 g/L,A和B的混和气体在相同状况下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6.8,则混和气体中A和B的体积比为( )
A. 1:2 B. 2:1 C. 2:3 D. 3:2
3. 与的混和物同与之等质量的分别与酸完全反应时所消耗酸量相等。则和的质量比为( )
A. 17:4 B. 17:8 C. 1:1 D. 任意比
4. 把含的溶液与含的石灰水混和,充分反应后,蒸干水分得一固体,其组成为__________(写成分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
5. 的溶液配成10%的溶液,需12.5%的硫酸铜溶液多少克?
6. 部分氧化成后,S元素占混和物25%,求和的物质的量之比。
7. 向体积为1L的干燥容器里盛入氯化氢气体。测出容器里的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082,若用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当喷泉实验停止后,吸进容器里的液体的体积是多少?
【试题答案】
1. A 2. D 3. B
4. ;
5.(100g) 6.() 7.
【励志故事】
飞翔的蜘蛛
一天,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后来,我发现蜘蛛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
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织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奇迹是执着者创造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寒假专题一
碱金属知识的有关实验及计算专题

二. 知识结构:
1. 有关钠的知识
2. 有关钠的化合物:
3. 碱金属的知识:
(1)碱金属元素的相似性、递变性:
(2)有关特殊性:
(3)焰色反应:
(4)单质的保存方法:
(5)金属与

【典型例题】
[例1] 现有一定量含有杂质的试样。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定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固体、稀盐酸、蒸馏水)。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在实验中和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应选用的装置是(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标号) 。
(3)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填各接口的字母,连接胶管省略) 。
(4)若试样质量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标准状况),则试样的纯度为 。
解析:装置⑤ 中进行
反应产生(),水蒸气不影响排水量所以不需要干燥,产生的气体通入装置① 时要注意排水是短进长出,排出的水进入装置④ ,根据排水量测得的体积。
装置⑤ 中进行
产生的气体中混有挥发的氯化氢气体,并带出水蒸气,进入装置② ,浓中有少量水可溶解氯化氢气体,浓吸收水蒸气导出,通过装有试样的硬质玻璃管,导出的气体有生成的氧气与没有反应的气体,如不除去要影响排水量,通过⑦ 碱石灰吸收,导出气体排水,排出水的体积就是与反应产生的体积。
设试样中的质量为。
正确答案:
(1)

(2)⑤①④ 或 ⑤②⑥⑦①④;
(3)G接A、B接F或G接D、C接H、I接J、K接A、B接F;
(4)
[例2] 在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通入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得到沉淀。(1)能否用以上数据确定的质量?如果能,请列式计算。如果不能,还需测定什么数据?请列式计算(还需测定的数据,可用表示)。(2)能否用以上数据确定溶液的质量分数?如果能,请列式计算。如果不能还需做什么实验?测定什么数据?请列式计算(还需测定的数据可用表示)。
解析:
(1)能
~ ~ 或~ ~
(2)不能
另取溶液通入质量为的气体,反应完全后加入足量的溶液得沉淀。
① 若吸收只生成,则
~ ~
② 若吸收只生成,则
~ ~



【模拟试题】
一. 实验题
1. 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等杂质,可利用下图的仪器装置来测定纯碱中的质量分数。
图中:1. 空气 2. 某溶液 3. 纯碱 4. 稀 6. 碱石灰
其实验步骤是:
a. 按图所示仪器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b. 准确称量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D的质量(设为);
c. 准确称量一定量的纯碱(设为),并将其放进广口瓶内;
d. 从分液漏斗中缓缓滴入一定量稀硫酸,并从“1”处缓缓鼓入空气,至B反应器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e. 准确称量干燥管D的总质量(设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进行至操作时,要缓缓鼓入空气,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装置A中盛装的液体“2”应选用 。装置A的作用 。如果撤去装置A,直接向装置B中缓缓鼓入空气,则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在图中空白格内画出装置C及写出所用试剂。装置C盛放的试剂“5”是 。说明装置C的作用是 。如果撤去装置C,则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根据此实验,计算纯碱中的质量分数的数学式为 (用、、表示)。
(4)装置E的作用是 。
2. 实验室临时需要用溶液和来制取纯溶液。已知气体在通入溶液时极易因其过量而生成,且无明显现象。实验时可供选择的试剂有:① 未知浓度的溶液;② 盐酸;③ 硫酸;④ 盐酸;⑤ 大理石;⑥ 固体;⑦ 粉末。
实验室现有如下仪器:
铁架台、启普发生器、量筒、烧杯、乳胶管、玻璃导管、分液漏斗。
下表所列为有关物质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水):
(1)本实验应选用的仪器,除启普发生器、乳胶管、玻璃导管外,还应有 。
(2)为了保证制得的溶液尽量纯,应选用药品除①外,还应需要 。
(3)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直到制得纯溶液(仪器安装不必叙述)。
① 量取两份相同体积的溶液;
② ;
③ ;
④ 。
(4)如果将(3)中的步骤③ 去掉是否合理?为什么?

(5)根据给出的溶解度数据,若保证在配制过程中不析出晶体,所用溶液中含的质量分数的最大值为 。
3. 为了测定某种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而设计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包括水)的总质量为,将质量为(不足量)碱金属放入水中,立即塞紧瓶塞。完全反应后,再称量此装置的总质量为。则:
(1)列出计算该碱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学表达式 。
(2)无水的作用 。
(3)如果不用,求出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实际相对原子质量偏大还是偏小? ,理由是 。
4. 某学生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下列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胶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 )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实验室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试回答:
(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 和 。
(3)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B的作用是 。
(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 和 (填写字母编号)。
A.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 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 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 读数时不一定要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5. 已知氧化物有:普通氧化物,如;过氧化物,如;超氧化物,如(超氧化钾);臭氧化物,如(臭氧化铷)。其中后三种均能与水或反应产生。试分别写出、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如下图所示现已用平底烧瓶收集得到,在瓶内有一只扎紧在玻璃管末端的气球。打开塞子迅速往瓶里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立即塞紧塞子,一段时间后,气球就会自动膨胀起来。
① ② ③ ④

二. 计算题
1.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和两种固体共,将容器加热至经充分反应后,排除其中的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求容器中和各多少克?
2. 一块表面被氧化的钠,质量为,投入到水中,完全反应后放出氢气(标准状况),则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3. 纯碱是重要化工产品,工业上的侯氏制碱法是用食盐、水、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的。已知① 、、、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② 生产纯碱可分两个阶段:
<1> 向饱和食盐水中导入、,便有小苏打晶体析出:
<2> 煅烧小苏打晶体便得纯碱。
(1)写出制得纯碱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第Ⅰ阶段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的两种气体,应先通还是先通,还是两者同时通入?为什么? 。
(3)若时,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再向其中通入过量的。通过计算求:
① 可析出小苏打多少克?
② 是否有晶体析出?
③ 若降温至,可析出多少克晶体?
(溶解度:时,,;时)

【试题答案】
一. 实验题:
1.
(1)把反应器B中产生的气体送入干燥管D中;溶液;除去空气中的;偏大。
(2)浓;干燥;偏大。
(3)
(4)防止空气中水蒸气、二氧化碳进入干燥管D中。
2.
(1)烧杯、量筒
(2)④ ⑤
(3)② 制取,向其中一份中通入过量的气体;③ 小心煮沸溶液~ ;④ 将两份溶液混合,摇匀。
(4)不合理。若不先驱出溶液中溶解的气体就加入另一份溶液,有一部分消耗于与气体的反应,使不能完全转化为。
(5)
3.
(1)
(2)吸收水蒸气
(3)偏小,把蒸发水的质量当做的质量,增大的质量。
4.
(1)⑤③④⑥⑦②①⑧(⑥⑦可互换)  
(2)大理石、盐酸
(3)除去混在中未反应的;吸收中混有的。
(4)A、C
5. ,
①②

二. 计算题:
1.
解:①若过量
设质量为,则的质量为,
70
② 若过量,剩余加热分解成、、,最后固体全是
2. 解:金属钠的质量为,生成的质量为。
因只放出,所以被氧化的产物为氧化钠
设与水反应生成的质量为。
3.
(1)
(2)先通入,因,在通入时发生反应:
,使浓度大大增加,而溶解度不大,所以析出。反之析不出。
(3)析出;时不析出;时析出晶体

【励志故事】
鹅卵石的启示
一个年轻人在沙漠里散步,突然空中传来一个声音说:“捡一些石头放在口袋里吧,我保管明天你一觉醒来,会既高兴又后悔。”年轻人不相信会有什么事令人既高兴又后悔,就真的捡了许多鹅卵石放到口袋里。
第二天,当他醒来,他看到了什么?他的口袋闪闪发光,那些普通的石头已经全部变成了宝石。
他真是既高兴又后悔啊。高兴的是他真的拿了一些石头,而今它们全变成宝石了;后悔的是他当初没有多拿一些。
其实我们的奋斗岁月也像鹅卵石一样,起初看起来粗陋不堪,毫无价值,只有当我们走过那段岁月,开始收获辛勤的果实时,才明白努力并非没有意义,才后悔当初没有竭尽全力。
许多走过高考的人回忆起自己的人生都一致承认:高考那段时光是自己一生中最珍贵最有价值的时光,因为那时自己付出了。当你不堪承受学习中的辛苦,想要放弃时,想想这个故事吧!千万不要让自己到最后后悔比高兴要多。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高一化学计算复习

二. 教学目的
(一)温故知新,将化学教材多看看,发现平时没有关注的地方。
(二)总结化学解题方法
常用方法:① 守恒法 ② 差量法 ③ 极值法 ④ 二元一次方程组法 ⑤ 电中性法等
守恒法:
1. 把2.27gNaHCO3和Na2CO3·10H2O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其中
C(Na+)=0.2mol·L-,若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所得固体质量为( )
A. 0.84g B. 1.06g C. 1.43g D. 2.27g
2. 2.1g平均分子量为7.2的CO与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固体质量将增加( )
A. 2.1g B. 3.6g C. 7.2g D. 无解
3. 在甲、乙两个坩埚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NaHCO3,将甲坩埚充分加热后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盐酸,乙不经过加热直接加入足量盐酸,反应完全后,甲、乙两坩埚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
A. 1:1.6 B. 1.6:1 C. 2:1 D. 1:1
4. 已知在同温同压下,10mLA2气体和30mLB2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0mLC,则C的化学式为( )
A. AB    B. A2B C. AB2 D. AB3
5. 有一在空气里暴露过的NaOH固体,经分析知其含水7.65%,含Na2CO3 4.32%,其余是NaOH。若将1g该样品放入含有HCl 3.65%的盐酸中使其完全反应后,残酸再用50g2%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完全。蒸发所得溶液至干,计算所得固体质量是多少克?

极值法:
1. 常温下,向20L真空容器中通入amolH2和bmolO2(a、b都是正整数,且a≤4,b≤4),反应完全后,容器内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是( )
A. 5.6 g/L B. 9.6g/L C. 11.2g/L D. 56g/L
2. 标准状况下的H2、Cl2混合气体a L,经光照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恰好使溶液中b mol NaOH完全转化为盐,且气体完全吸收,则a、b的关系不可能为( )
A. b = a/22.4 B. b < a/22.4 C. b > a/22.4 D. b ≥a/11.2
3. 两种金属组成合金30克,与氯气完全反应,消耗氯气71克,则该合金的组成可能是( )
A. Mg、Fe B. Na、Al C. K、Zn D. Cu、Ag
4. 在一定条件下,11.6gCO2和H2O的混合气与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g,则原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5.8 B. 11.6 C. 18.8 D. 23.2
差值法:
1. 向某容器里通入VLCO2气体,并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得容器内气体为WL,则被吸收的CO2气体的体积为( )
A. (V-W)L B. 2WL C. 2(V-W)L D. VL
2. 通常状况下,将CO、O2的混合气体400mL置于密闭的容器内点燃,再恢复原状况,气体体积为300mL, 则原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可能是( )
A. 200mL B. 300mL C. 100mL D. 50mL
3. 2.8g铁片放入100mL硫酸铜溶液中,待固体的质量不再增加时,将固体取出,经冲洗、干燥、称重,质量为3.2g(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原硫酸铜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 )
A. 0.05mol/L B. 0.5 mol/L C. 0.1mol/L D. 1.5mol/L
4. 18.4gNaOH和NaHCO3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6g,计算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

二元一次方程组法:
1. CO和C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79g/L,则混合气体中两气体体积比
为( )
A. 1:2 B. 1:3 C. 1:4 D. 1:5
2. CuO和Cu2O的混合物中含Cu 88% ,则混合物中含CuO和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1:5 B. 3:2 C. 1:4 D. 5:1
3. 在标准状况下,11.2LCO和CO2混合气体质量为20.4g,求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和质量比?
4. KCl和KBr组成的混合物3.87g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得到干燥沉淀6.63g,则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50% B. 60% C. 40.3% D. 30%

电中性法:
1. 某次酸雨的分析数据如下,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NH4+) =2.0 x 10-5 mol/L C(Cl-) =6.0 x 10-5mol/L C(Na+) =1.9 x 10-5mol/L C(NO3-) =2.3 x 10-5 mol/L( )
C(SO42-) =2.8 x 10-5mol/L,则此次酸雨中H+浓度大约为( )mol/L
A. 1x 10-3 B. 1x 10-4 C. 1x 10-5 D. 1x 10-6
2. 在NaCl、MgCl2和MgSO4三种盐配成的混合液中,若Na+为0.1mol, Mg2+为0.25mol,Cl-为0.2mol,则SO42-为( )
A. 0. 5mol B. 0.15mol C. 0.2mol D. 0.25mol
3. 已知aM2+ + bO2 +4H+ ==cM3+ +dH2O,则系数c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模拟试题】
1. 某混合气体由CH4和CO组成,在标准状况下测得密度为1 g/L,则该混合气体中CH4和CO的质量比是( )
A. 1:1 B. 1:2 C. 2:3 D. 7:8
2. 在xR2++yH++O2==mR3++nH2O的离子反应中,对化学计量数m和R3+判断正确的是( )
A. m=4 R3+是氧化产物 B. m=2y R3+是氧化产物
C. m=2 R3+是还原产物 D. m=y R3+是还原产物
3. 将Na2CO3 10H2O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4.5g,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其中
Na+的浓度为0.4mol/L,若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加热至恒重,计算所得固体的质量为多少g?
4. 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两份,其配方如下:
KCl K2SO4 ZnSO4 ZnCl2
A 0.3mol/L 0.2mol/L 0.1mol/L /
B 0.1mol/L 0.3mol/L / 0.1mol/L
A. 仅[K+]相同 B. 仅[Cl-]相同
C. 完全相同 D. 完全不同
5. 将19.15 g KCl和NaCl的混合物溶于水,加入足量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43.05 g沉淀,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氯化钾和氯化钠各为多少克?
6. 把NaHCO3和Na2CO3混合物16.8g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剩余残渣为15.87g。计算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7. 将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500mL某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在低温进蒸发,得到不含结晶水的白色固体A。取三份质量不同的A样品分别与5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得到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固体A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组别 1 2 3
盐酸体积(mL) 50 50 50
A的质量 (g) 3.80 6.20 7.20
气体体积(mL) 896 1344 1344
(1)上表中第 组数据加入的50mL盐酸在反应后有剩余,理由是什么?
(2)试通过计算推断A的成份及成份的质量分数?
8. 现有Na2CO3、NaHCO3、Na2O混合物0.5mol,加热至质量不变,产生的CO2气体全部被Na2O吸收。向剩余物质中加入一定量2mol/L的HC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6.72L(标况下),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2mol/L AgNO3 400mL恰好完全反应,求:原混合物中三组分物质的量各是多少g?



【试题答案】
守恒法:
1. B 2. A 3. D 4. D 5. 5.85g

极值法:
1. A 2. D 3. AB 4. D

差值法:
1.C 2. AB 3. BD 4. 54.3%

二元一次方程组法:
1. B 2. A 3. 体积比1:4 质量比7:44 4. C

电中性法:
1. B 2. C 3. D

练习:
1. B 2. A 3. 2.12g 4. C
5. KCl——7.45g NaCl——11.7g
6. 85%
7. (1) 1 (2)Na2CO3——55.8% NaHCO3——44.2%
8. Na2CO3——10.6g NaHCO3——16.8g Na2O——12.4g

【励志故事】
人生的秘诀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 “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温馨提示: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二. 重点、难点:
1. 了解确定有机物实验式、分子式、结构式的方法。
2. 掌握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三. 具体内容:
1. 分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中原子种类及数目的式子
2. 最简式:表示物质化学组成和各成分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的式子(实验式)
说明:
(1)
(2)无机物一般地:分子式=最简式
有机物:
(3)分子式=最简式
(一)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1. 分子量的确定
(1)基本概念法
(2)相对密度法
(3)绝对密度法
(4)化学方程式
2. 分子式的确定:
(1)有机物中各元素物质的量
(2)最简式+分子量
(3)通式+分子量
① 原子数()、余数()

(4)化学反应推导
① 特殊物质,如,一定有甲烷
② 注意反应前后,,,结合阿伏加德罗定律进行列式
③ 有机物性质中的定量关系
如:反应,
烷烃等等
(二)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
分子式结构式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某氮的氧化物,经实验测定该化合物中氮与氧元素质量之比为,试确定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答案:
解析:
点评:要正确写出某物质的化学式,需要知道有关条件为:
化学式
[例2] 实验测定某碳氢化合物A中,含C 80%,含H 20%,求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答案:
解析: ∴
点评:确定无机物分子式的方法不适用于有机物,在有机物中存在着最简式相同但分子式不同的现象,若要确定分子式,还需要另一个条件:分子量。
[例3] 补充条件,经测定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解析:
方法一: ∴
方法二: ∴ 即
点评:对于一种未知物用一般的化学实验方法直接测定其分子原子数目是比较困难的,但如果知道了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中元素原子数目就很容易通过计算得出。因此,利用实验测得分子的元素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并通过计算确定物质的分子式就成为化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
[例4] 某有机物15.5g完全燃烧生成11.2L(标准状况)和0.75mol水,该有机物蒸气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2.14,则其分子式为 。
答案:
解析:
方法一:
确定是否含氧元素:
∴ 含氧元素,其质量为
因此,有机物中含C、H、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分子式即为
方法二:由,,,可确定C、H、O原子最简式比为,最简式为。
由分子量62,结合最简式,可解。
分子式即
点评:有机物分子式确定有多种方法。寻找有机物中C、H、O的物质的量,即可确定分子式。
[例5] 若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的烃,其分子式可能为 或 。
答案:或
解析:
减少C原子个数,增加H原子个数,变形为:
点评:商余法是已知分子量推导烃分子式的计算方法。但需注意,余数量为0,则需要减少整数,来增加余数。
所得分子式要符合实际的分子组成
[例6] 两种气体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后得到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有乙烯 B. 一定有甲烷
C. 一定没有甲烷 D. 一定没有乙烷
答案:BD
解析:
平均分子式为
∴ 一定有甲烷,原子为4,则另一种烃的原子数也为4,可能有,。
点评:平均分子式法是按照一般的过程确定下分子式后,需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要注意特殊物质。
[例7] 某气态烃在氧气里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体积为的混合气体(所有气体体积都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的),则该气态烃可能是( )
A. 甲烷 B. 乙烷 C. 丙烷 D. 丁烯
答案:B
解析:
点评:利用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是最常用的分子式确定的方法,使用中注意结合差量法,十字交叉法,平均值等解题方法。
[例8] 有三种饱和一元醇A、B、C,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按其物质的量之比为混合,取混合物16.2g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计算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按形式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答案:
A: B: C:
解析:
——
2 1
x 0.1mol
由饱和一元醇通式,可得分子式。
点评:化学性质中有很多确定的定量关系应用于计算中,不仅考查计算能力,也是对物质典型性质的掌握及运用等综合能力的反映。
【模拟试题】
1. 若某链烃的化学式为,该物质稳定存在,分子内不存在一个C原子连接两个双键的结构,则该有机物分子内最多含有的双键数为( )
A. 100 B. 101 C. 99 D. 102
2. 取一定量的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不可能是( )
A. B. C. D.
3. 已知某有机物爆炸时,物质的量膨胀为原有机物的7倍左右,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 B. C. D.
4. 取某有机物2mol,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结果消耗5mol,生成4mol,生成6mol。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5. 某烃类有机物式量为120,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能使酸性(aq)褪色。经测定,知其一氯代物只有2种,则这种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结构简式为

6. 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
(1)A的分子式为 。
(2)若将①②两位置上的C原子换成N原子,则A式变为尼古丁,尼古丁的分子式为 。
7. 1.00g某有机物A完全燃烧后得到1.69L气体(标准状况)和,该有机物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3.66。
(1)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2)根据下述实验现象及结论,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① 它不能使溴水褪色。② 它能使酸性溶液褪色。③ 它能发生硝化反应,当引入1个硝基时,只能得到1种硝基化合物。
8. 3.6g某烃A的蒸气和发生取代反应,控制条件使其生成一氯代物,将反应生成的气体用溶液中和,当完全反应时消耗溶液,试解答下列问题:
(1)求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
(2)实验测得烃A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求烃A的分子式,写出符合分子式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3)若烃A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试确定烃A的结构简式。
9. 将某烃B在标准状况下与(过量)完全反应,再将生成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粉末,增重,并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则:
(1)该烃的分子式为 ;
(2)若该烃能使溴水褪色,试写出其可能的结构简式 。
10. 经测定毒品摇头丸的主要成分是苯丙醇胺,其只含C、H、O、N四种元素,质量分数分别是0.7152、0.0861、0.1060、0.0927;并知其式量小于200,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苯丙醇胺的式量为 ,化学式是 。
(2)写出苯丙醇胺或其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其分子内含有、和,和不在同一C原子上)
11. 经测定乙醇的分子式是。由于有机化合物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推测乙醇结构可能是下列两种之一:
(I) (II)
为确定其结构,应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质进行定性、定量实验。现给出乙醇、钠反应装置图(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甲得到一组实验数据:
乙醇的物质的量 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乙醇的结构应为 (用I、II表示),理由为 。
(2)学生乙分别准确称量乙醇进行多次实验,结果发现已排到量筒内的水的体积作为生成氢气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后都小于。如果忽略量筒本身及读数造成的误差,那么学生乙认为是由于样品乙醇中含有少量水造成的,你认为正确吗?答:
(填“正确”或“不正确”)。如果你认为正确,请说明理由;你认为不正确,那么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应是什么?答: 。
(3)学生丙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有:① 装置气密性良好;② 实验开始前准确确定乙醇的量;③ 钠足量;④ 广口瓶内必须充满水;⑤ 氢气的体积的测算方法正确、数值准确。其中正确的有 (填序号)。
(4)学生丁不想通过称量乙醇的质量来确定乙醇的量,那么他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

(5)实验后四名学生从乙醇的可能结构分析入手对乙醇和钠的关系进行讨论,如果乙醇的物质的量为,那么对钠的物质的量取值要求必须是 。
12. 已知某有机物X有如下性质:① X不和反应;② X的蒸气对H2的相对密度为46.0;③ 取1.84gX与过量的金属钠完全作用后,生成672(标准状况)气体;④ 一定质量的X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使两者的质量分别增加和。试求X的结构简式。
13. 已知某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为80.0%CH4、15.0%和。请计算:
(1)0.500mol该混合气体的质量和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2)在一定条件下催化氧化可以生成、(水和其它反应产物忽略不计)。取一定量经催化氧化后得到一种混合气体,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已知反应中消耗了20.0%,计算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本题计算过程中请保留3位有效数字)。
14. 常温下,一种烷烃A和一种单烯烃B组成混合气体,A或B分子最多只含有4个碳原子,且B分子的碳原子数比A分子的多。
(1)将1L该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在同温同压下得到2.5LCO2气体。试推断原混合气体中A和B所有可能的组合及其体积比,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组合编号 A的分子式 B的分子式 A和B的体积比()
(2)时取1L该混合气体与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当恢复到120℃和燃烧前的压强时,体积增大6.25%。试通过计算确定A和B的分子式。
【试题答案】
1. 提示(归纳法):由下列物质的结构式,可以归纳出分子内的C原子数与最多可容纳的双键数的关系:
……
因此,从结构来看,中最多可有100个双键。而从不饱和度方面分析,。故中最少应有1个三键。这样还剩余残基的不饱和度为99,可以是99个双键。
答案:C
2. 解析:该有机物可能为烃,也可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该有机物中:
答案:A
3. 解析:(3倍)
(3倍)
(11倍)
(7倍)
答案:D
评注:甲烷、乙炔、甲苯的爆炸反应需要参加反应,硝化甘油为烈性炸药,其爆炸为无参加反应的爆炸,炸药爆炸的产物一般为、,C以何形式出现,视分子内O的多少而定,可能生成、CO,也要能生成C,有时还会生成O2。
本题若不会写硝化甘油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亦可通过排除法得出答案。
4. 解析:设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由题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A
5. 提示(商余法):,、、的式量都是120,不为烃,已超饱和,只有符合题意。
,该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使酸性褪色,应为苯的同系物。从分子中去掉6个C,还有3个C,这3个C原子可结合H原子形成3个甲基,或1个乙基和1个甲基,或1个正丙基(或异丙基)。但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则结构应较为对称,经判定只有1,3,5——三甲苯符合题意(Cl在侧链或苯环上)
答案:
6. 提示:
(1)(公式法)A的C原子数和不饱和度分别为:12、5,则H原子数为:
,其分子式为。
(2)(等价代换法):将A分子中的2个CH原子团换为N,得尼古丁的化学式:。
答案:(1) (2)
7. 提示:
,有机物A(106g)中含C、H物质的量分别是:
A分子式为。
(2)由①②可知A为苯的同系物,其结构有四种:邻、间、对二甲苯和乙苯,由③可确证A为对二甲苯。
答案:(1) (2)
8. 提示:
(1)
设A的分子式为,则
(2)(商余法):……2,则A的分子式为
,戊烷有三种。
(3)结构越对称,其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越少。
答案:
(1)72
(2)(戊烷)(2—甲基丁烷)(2,2—二甲基丙烷)
(3)
9. 提示(守恒法):烃燃烧生成和(),将、、的混合物通过足量,逸出的气体是。根据质量守恒得:
B为,能使溴水褪色,是烯烃。
答案:
(1)
(2),
10. 提示(设“1”法):设苯丙醇胺分子中只含1个N原子,则:
151就是苯丙醇胺的式量,其分子内的O、H、C原子数分别为:
苯丙醇胺的分子式为,其不饱和度为,恰为1个苯环的不饱和度,则侧链可为丙基,丙基上可连和
答案:
(1)151;
(2),,,
,,,,,(从中任选一种)
11. 提示:
(1)被置换出H的物质的量为:
即每个乙醇分子中仅有1个H原子被取代了出来,这个H原子应较特殊,不同于其他5个H原子。
(2)不会是由于乙醇中含水造成的,因为定量钠与足量水或乙醇反应产生等量的氢气:
造成测量体积小于实际体积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水未全部排入量筒,少量水存在于导管中的结果;也可能是由于反应放热,乙醇蒸发,随流入水中的结果。
(3)定量实验的目的是测定乙醇中有没有特殊的H原子,若有,每摩乙醇中含几摩这样的H原子。因此必须取定量的乙醇与过量的进行反应,并要准确测定生成的体积,所以装置的气密性很重要。
(4)
确定乙醇物质的量,不想称量乙醇质量,则可测量乙醇的体积,但须知道乙醇的密度。
(5)钠须过量,应大于(或)
答案:
(1)I,由实验结果可知乙醇分子中有氢原子可被取代,有氢原子不能被取代,说明在分子中有1个氢原子的位置与另5个氢原子位置不同,故对照(I)式和(II)式可知(I)式合乎实验结果。
(2)不正确,广口瓶与量筒间玻璃导管中水柱体积未算;或反应放热,乙醇蒸发。
(3)①②③⑤ (4)所用乙醇的密度 (5)大于(或大于)
12. 分析: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由①、③可知X为醇类
故X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OH,即X中含3个氧原子。
故④得:一定质量的X完全燃烧生成
生成,含
所以,碳和氢的原子个数比为,可设X的分子式为,由相对分子质量92得,故X为,结构简式为:
13. 解析1:从消耗的物质的量入手。
(1)
混合气体的密度
(2)从消耗的物质的量入手。
设反应前为,其中有转化成,即生成和
。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解得:
故的体积分数
解析2:从生成的物质的量入手。
(2)设反应前为,反应后生成,生成()mol
~
2x x
~
反应后
平均分子量
解析3:从生成和的物质的量入手
(2)设反应前为,反应后生成,
反应后总气体的物质的量
即 解之:
14. 解析:本题采用平均组成法可巧推巧算。
设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为
(1)~
1L 2.5L
混合烃只能由碳原子数小于2.5的烷烃(和)和碳原子数大于的单烯烃(和)组成(因单烯烃B的碳原子数比烷烃A多)。它们的组合有四种可能:① 、,② 、,③ 、,④ 、。其体积比用十字交叉法表示如下:
C原子数
组合①
组合②
组合③
组合④
(2)燃烧后体积增大:
即混合烃平均1个分子含6.5个氢原子。由平均值的原则及(1)的组合可得、;、两个组合符合此条件,究竟哪个组合成立,可用验算法试之,也可用十字交叉法试之。
验算法:先验算CH4、C4H8这一组合。因为燃烧后气体体积不变。
由两烃的体积比为知,燃烧后体积增加为,舍去,所以只能是与符合。验算如下:
因。即,。由二者燃烧反应的体积变化可知:增加;增加,则二者共增加:(符合题意)
十字交叉法(不合题意)
(符合题意)
所以符合该条件的A为;B为。显然,十字交叉法比一个一个地验算要节省很多时间,既省时又准确。
【励志故事】
没有鳔,就运动肌肉
鱼在水里流动,需要不断调节沉浮。而鱼一般有一个储气的器官——鳔,需要上浮时鳔膨胀,需要下沉时鳔收缩,非常自如。同是水中生物,鲨鱼就没有鳔,为了完成沉浮,它只能依靠肌肉的运动。由于重力的作用,只要它停下来,身子就会下沉,所以它只能做大海里的行者,永不停息地游弋。
作为水中运动生物,没有鳔可以说是不幸的。然而正是由于这一先天的不足,才成就了鲨鱼的“海洋霸主”地位。因为不停地游动,它身体异常强壮,从而成为了极具战斗力的水中杀手。而那些有鳔的鱼类,生存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却无一不成了鲨鱼的猎物。
某些条件不如别人,不见得就是坏事。只要奋力拼搏,不断创造条件,劣势也能变成优势,在这种意义上来说,不足有时反而能成就强者——在克服不足的过程中,人会变得日益强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二. 教学目的:
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正确规范的解题格式
3.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计算的能力

三. 重点、难点: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四. 知识分析:
(一)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二)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关系
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粒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这些微粒按一定数目关系进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这些微粒之间的数目关系。这些微粒之间的数目关系,也就是化学计量数的关系。A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符号为,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符号为……,它们的单位为1。
例如:
化学计量数之比
1 : 1 : 2
扩大倍
物质的量之比
化学计量数之比 : :
扩大倍
:():()
物质的量之比
小结: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即:

(三)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例:某浓度的溶液恰好与(标准状况)完全反应,计算:
(1)生成的的物质的量
(2)该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
——化学方程式
2 L 1 ——关系量
——已知、未知量

(1) —列比例
——计算结果
(2)
答: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为,该溶液 ——答话
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解题思路:
1. 根据题意书写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 明确已知条件
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参加反应的纯净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因此,不纯物质的量必须换算成纯净物的量,未参加该反应的物质要设法除去等等。
3. 建立已知与未知量的正比例关系。求出未知量
注意事项:
1. 全面分析,挖掘隐含条件,找出已知与求解的联系,形成正确而简捷的解题思路。
2. 一般要以“物质的量”为中心展开计算。
3. 解题规范化:解、题设、方程式(或关系式)、关系量、比例式、结果、答话。解答过程还要有必要的语言过渡。
4. 计算过程必须代入单位:上下单位要相同,左右单位要相当。
5. 检查答案的合理性、全面性,有效数字。

【典型例题】
[例1] 为测定氯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在氯水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溶液,把游离出来的碘单质按下列反应进行定量分析:,耗去了、的硫代硫酸钠溶液,试问氯水中溶解了多少克氯气?
解析:本题可以根据方程式逐步计算,但较为繁琐,若采用关系式法,就会使计算过程大为转化。
答案:
解:根据化学方程式
推出关系式:
1 1 2
答:氯水中溶解了。
[例2 ] 已知在70℃的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完全后测得溶液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现有,将其通入到足量70℃的溶液中,反应完全后得到溶液。
(1)写出在70℃的水溶液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总反应方程式。
(2)计算完全反应后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除外)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第(1)问,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来确定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而确定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
答案:
解:(1)设生成为,为,则生成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得失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即生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据此可写出总的化学方程式为:
(2)
代入方程式求得:;;
所以三种物质的浓度为:;;
点评:本题运用了得失电子守恒进行了计算
[例3] 取和,溶于水,在此混合物中逐渐加入盐酸,反应明显分三个阶段进行,若加入为,溶液中、、分别为、、,试计算在值增大的不同阶段,值范围和对应的、、值,并将其结果填入下表中:
加入



解析:认真审题,可知此题隐蔽着两个解题必需的隐含条件。
其一,将、、溶于水要发生反应:
其二,反应的顺序。加入后,先与反应,再与反应,最后与反应。
只有找出了上述两隐含条件,才能顺利地作答。
答案:
1 1 1
可知过量,剩余为,因此,该混合溶液中含,,
第一阶段,加入的只与反应。
根据可知,时,生成为(用计算),仍为,,。
第二阶段,加入的与发生反应方程式为,此反应共消耗,生成最多为,由于第一阶段还需,所以时,溶液中生成(守恒),剩余为,生成
第三阶段,加入继续与发生反应,反应为:
,此反应共消耗,加入前两阶段的量,所以,溶液中生成,剩余。
[例4] 将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气体,此时的分解率为,在反应后的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又收集到气体(设元素全部以存在于溶液中)。试填写:
(1) (用表示)
(2)当 时,取最小值,且最小值为 。
(3)当时,加热后所得残留固体的质量为 。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并结合数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答案:(1)参加分解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剩余
,根据化学方程式:
(2)因为,当时,有最小值
(3)当时,
加热后剩余固体质量
点评:将化学问题抽象为数字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这是化学计算题考查的重要能力之一。

【模拟试题】
1. 用和含为的浓盐酸充分反应(共热),在不考虑挥发的情况下,得到的氯气( )。(东华杯竞赛题)
A. 等于 B. 等于
C. 小于 D. 大于
2. 等质量的下列金属能从足量的稀硫酸溶液中置换出氢气最多的是( )。
A. 铜 B. 钾 C. 铝 D. 铝镁合金
3. 把通过一定质量的固体过氧化钠后,收集到气体(标准状况),则这气体的质量是( )。(北京市宣武区练习题)
A. B. C. D.
4. 将由金属钠、氧化钠和过氧化纳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混合气体。将该混合气体电火花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钠、氧化纳、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B.
C. D.
5. 在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钯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天津市竞赛题)
A. 银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
B. 钯离子只有一部分沉淀
C. 碘化钯难溶于水
D. 碘化钠和硝酸钯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6. 在三个密闭容器内分别装有:和;和;和,其中每种物质均为。将它们加热至℃,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写出各容器内残留的固体物质名称及其物质的量,A 、B 、C ,如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硫酸与残留物完全反应,则消耗硫酸的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填编号)。(上海市高考题)
7. 将一定质量的氯气通入溴化钾溶液中,再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干燥的固体物质。经测定该固体物质中含有溴离子,其质量分数为。则:
(1)反应中通入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
(2)反应前溴化钾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北京市抽样题)
8. 把氯气通入氨水中发生如下反应:。用的和的混合气体(,)通入浓氨水后,逸出的气体(除氨后)体积为(,)。问反应中有多少克氨被氧化(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9. 将过氧化钠和共同溶于水中,并将的盐酸逐滴加入上述溶液中,最后得到溶液。
(1)按顺序写出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算出最后溶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10. 将金属钠在空气中小心加热,使其燃烧,得到燃烧产物。
(1)求燃烧产物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
(2)将燃烧产物全部溶解在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浙江省台州市调考题)
11. 与稀盐酸的反应是分以下两步进行的:;。在浓度为的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后,测得溶液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计算原混合溶液中和的物质的量浓度。(重庆市诊断题)
12. 过氧化钙是一种安全无毒无害的氧化物,通常含有部分,且带有数量不等的结晶水。为分析某过氧化钙样品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 称取样品,灼热使之完全分解,生成、和,得到的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② 另取样品,溶于稀盐酸,加热煮沸,使生成的完全分解。然后将溶液中的完全转化成沉淀,经过滤、洗涤后,将沉淀溶于热的稀硫酸,用溶液滴定,共用去溶液。化学方程式为:
(1)写出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3)计算样品中的值。(全国高考题)
13. 将和的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溶液A。在A中加入足量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过滤得沉淀B和滤液C。在C中加足量溶液,又生成沉淀。向B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沉淀增加。计算:
(1)氯化钡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试题答案】
1. C 2. C 3. D 4. D 5. C
6. A:和;B:;C:和;
7.(1) (2)
8.
9.(1)




(2):;:;:
10.(1) (2)
11. ;
12.(1) (2) (3)
13.(1) (2)

【励志故事】
成功的法则
一个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金表遗失在谷仓里,他遍寻不获,便在农场门口贴了一张告示,要人们帮忙,悬赏100美元。
人们面对重赏的诱惑,无不卖力地四处翻找,无奈谷仓内谷粒成山,还有成捆成捆的稻草,要想在其中找寻一块金表如同大海捞针。
人们忙到太阳下山仍没有找到金表,他们不是抱怨金表太小,就是抱怨谷仓太大、稻草太多,他们一个个放弃了100美元的诱惑。只有一个穿破衣的小孩在众人离开之后仍不死心,努力寻找,他已整整一天没吃饭,希望在天黑之前找到金表,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
天越来越黑,小孩在谷仓内坚持寻找,突然他发现一切喧闹静下来后有一个奇特的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顿时停止寻找。谷仓内更加安静,滴答声响十分清晰。小孩循声找到了金表,最终得到了100美元。
成功的法则其实很简单,而成功者之所以稀有,是因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法则太简单了,没有坚持,不屑于去做。这个法则叫执著。成功如同谷仓内的金表,早已存在于我们周围,散布于人生的每个角落,只要执著地去寻找,专注而冷静地思考,我们就会听到那清晰的滴答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五:守恒法(上)
根据某些量守恒的关系进行解题,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解题快速是中学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典型例题】
一. 电荷守恒法:
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溶液不显电性。
[例1] 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镁三种盐配成的混合液,若钠离子为,镁离子为,氯离子为,则硫酸根应为( )
A. B. C. D.
解:设为,据电荷守恒有:,解之,选C。
[例2] 硫酸铁溶液中为,则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 )
A. B.
C. D.
解:以溶液中电荷守恒为标准,则有:,左端表示溶液中所含正电荷总数,右端表示溶液中所含负电荷总数,解上式得:
,选B。
[例3] 在铁与氧化铁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标准状况下放出氢气,同时铁和氧化铁均无剩余。向溶液中滴入KSCN未见颜色变化。为了中和过量的硫酸,且使完全转化成氢氧化亚铁,共耗的氢氧化钠溶液,问原硫酸的摩尔浓度是多少?
解:反应的过程很复杂,但最终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就剩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设硫酸根物质的量为,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由于来源于原稀,所以。
答:原硫酸溶液摩尔浓度为。
[例4] 往溴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结果溶液中有溴离子被氧化成溴单质,求原溴化亚铁溶液的摩尔浓度。
解:由于还原性,既然有溴单质生成,则全变为。设原溶液中有,则生成,剩余,生成,根据电荷守恒有:,
则。
[例5]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将燃烧后的产物全部溶解在浓度为盐酸溶液中,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多余的酸,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过量碱把氨全部释放出来,用足量盐酸吸收,经测定氨为,求镁带物质的量。
解:据方程式:
将燃烧产物溶于盐酸后,再用溶液中和多余的酸,此时溶液中氯离子物质的量为,氨离子物质的量为,钠离子物质的量为,设镁带为,则也为,根据电荷守恒有:,解之。
二. 质量守恒法:
在化学反应前后由于各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所以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一)质量守恒法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1. 总体质量守恒
[例1] A、B、C三种物质各,它们发生反应时生成新物质D,若增加C,A与C恰好完全反应,则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多少?
解:因A与C分两次完全反应,两次参加反应的A与C之间的比相等。设第一次参加反应A的质量为,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第一次反应的质量为,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
[例2] 将A,B,C置于一密闭容器内加热,反应后分析得知,混合物中除含A,C外,还有一种物质D。已知A、B、C、D的分子量依次是30、20、44、18求上述化学方程式的表达式(分别用A、B、C、D表示)
解:设反应后生成D质量为,有下式:
由质量守恒可知A、B质量减少的总和等于C、D质量增加的总和,即
。解得,所以
[例3] 向一定量的未知浓度的氯化钡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使完全沉淀,其结果是生成溶液的质量与所加入的硝酸银溶液的质量相等,求氯化钡的质量分数浓度?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所生成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的硝酸银溶液质量相等”推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氯化银沉淀的质量相等。设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其质量分数浓度为,则:
解得
[例4] 取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热制氧气,反应开始时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当反应进行到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质量百分含量为25%时,求氯酸钾分解的百分率?
解法一:设二氧化锰质量为,则反应前混合物总质量为,氯酸钾质量,反应后生成物总质量为,反应前后质量差为,设分解掉氯酸钾质量为,
解之得,氯酸钾分解百分率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1. 在密闭容器中,分解后所得气体密度是相同状况下密度的倍,求分子量为( )
A. B. C. D.
2. 将的混合气体,通过稀后溶液质量增加了,气体体积缩小为(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测得),剩余气体能使带余尽木灰复燃。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 )
A. 28.1 B. 27.7 C. 28.8 D. 29.9
3. 金属R和硫反应能生成金属硫化物,而相同质量的金属R和氧反应,也能生成金属氧化物,R原子量为( )
A. 56 B. 59 C. 64 D. 65
4. 将含和的混合气体充入有的密闭容器中,电火花点燃,反应结束后,容器内于150℃时压强约为,将残留物溶于水,无气体溢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混合气体中和体积比为2:1
B. 原混合气体中和体积比为1:2
C. 残留固体中只有
D. 残留固体中只有和
5. 某无水混合物由硫酸铁和硫酸亚铁组成。测知该混合物中含硫,则其含铁量为( )
A. B. C. D.
6. 有三种盐的混合溶液,溶液中含有,其物质的量分别为的,则为( )
A. B. C. D.
7. 过磷酸钙含44%,以表示的百分含量是( )
A. 44% B. 22% C. 26.7% D. 31.2%
8. 实验室的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空气中的,假如有2%的变成了,若以此溶液滴定盐酸,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则滴定结果是盐酸的浓度(设加酸后产生的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
A. 偏低1% B. 偏高0.5% C. 偏高1% D. 无影响
【试题答案】
一.
1. D 2. C 3. C 4. BD
5. D 6. C 7. C 8. D
【励志故事】
今天你要做什么?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
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创造自己的将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初升高化学衔接:中学化学计算题常见方法及策略
二. 知识要点及例题:
(一)化学计算中的转化策略
1. 由陌生转化为熟悉。
在解题过程中,当接触到一个难以解决的陌生问题时,要以已有知识为依据,将所要求解的问题与已有知识进行比较、联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将陌生转化为熟悉,再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1] 现有25℃的硫酸铜饱和溶液300克,加热蒸发掉80克水后,再冷却到原来的温度,求析出CuSO4·5H2O多少克(已知25℃时,CuSO4的溶解度为20克)。
解析:结晶水合物的析晶计算难度大,是由于带有结晶水晶体的析出,会导致溶剂水量的减少,从而使结晶水合物继续从饱和溶液中析出,这样依次重复,最终使晶体的总量趋向于定值。由此可见,结晶水合物的析出过程实质上是无数次结晶的总结果。作为一个数学问题,这类题目可以应用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求和知识解决,但初中学生尚未学过,故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若仔细分析题意,可抓住析晶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求解。
原饱和溶液中溶质CuSO4的质量=300g×20g/120g=50g。水的质量=300g-50g=250g。
设析出CuSO4·5H2O质量为x.
CuSO4·5H2O ~ CuSO4 ~ 5H2O
250 160 90
x 160/250x 90/250x
20g/100g=(50g-160/250x)/(250g-80g-90/250x)
解得x=28.2克
[例2] 溶质质量分数为3x%和x%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
A. 2x%         B. 大于2x%
C. 小于2x%       D. 无法计算
解析: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课本上无例题,教师授课时也未必补充,题目新颖,陌生度大,似有无从下手之感。若把题中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想象成熟知的等质量混合(化陌生为熟悉),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x%。硫酸越浓,密度越大,故等体积混合时,较浓硫酸的质量比混合溶液的质量一半要多,所以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大于2x%。
答案:B。
2. 由局部转化为整体。
复杂的化学问题,往往是由几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若将这些小问题孤立起来,逐个分析解决,不但耗时费力,且易出错。如能抓住实质,把所求问题转化为某一整体状态进行研究,则可简化思维程序,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3] 有一包FeSO4和Fe2(SO4)3的固体混合物,已测得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则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
解析:这是一道利用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常见题。学生熟知的解题模式是先分别求出两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再相加得到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进而算出硫元素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但运算复杂,计算量大。如果克服思维定势,开拓思路,把S和O组成的原子团(SO4)看成一个整体(化局部为整体),由于铁元素占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为31%,则另一部分(即SO4),质量分数为69%,由于
SO4 ~ S
96 32
69% ?
所以硫元素占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为 69%×32/96=23%。
[例4] 有一放置在空气中的KOH固体,经测定,其中含 KOH 84.9%,KHCO3 5.1%,K2CO3 2.38%,H2O 7.62%。将此样品若干克投入 98克10%的盐酸中,待反应完全后,再需加入20克10%的KOH溶液方能恰好中和。求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多少克。
解析:此题信息量大,所供数据多。根据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逐一分步求解,计算繁杂,失误率高。如果抛开那些纷繁的数据和局部细节,将溶液看成一个整体(化局部为整体),则无论是KOH、K2CO3还是KHCO3,与盐酸反应最终均生成KCl。由于KCl中的Cl-全部来自于盐酸,故可得关系式:
HCl ~ KCl
36.5 74.5
98克×10% ?
所以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质量=98克×10%×74.5/36.5=20克
3. 由复杂转化为简单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经说过:“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各个击破,复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不攻自破了。华罗庚教授所说的“退”,就是“转化”,这种“退”中求进的思维策略常被用于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
[例5] 向1000克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干燥后得到蓝色固体19.6克。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盐酸,最后得到6.4克固体,求原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题目,根据题意,可将该题分解成容易作答的四个小题(化复杂为简单):
(1)得到19.6克氢氧化铜,有多少克硫酸铜参加了反应?(32克)
(2)与铁粉反应生成6.4克铜,有多少克硫酸铜参加了反应?(16克)
(3)(1)、(2)中硫酸铜的总质量是多少克?(48克)
(4)根据(3)的结果,原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4.8%)
将一定难度的综合题分解为数个简单题,实现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转化,使本来感觉很难的题目转化成了简单易做的题目。这样做,易学易懂,不仅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对后继化学课程的学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 由隐含转化为显露。
有些题目从表面看来似缺条件而无法求解,实际上解题条件就隐含在语言叙述、化学现象、化学原理之中。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充分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化隐为显,架设由未知到已知的“桥梁”。
[例6] 将镁粉和碳酸镁的混合物置于氧气中灼烧,直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经测定,灼烧后所得固体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同,求原混合物中镁粉和碳酸镁的质量比。
解析:整个题目全用文字叙述,没有一个可供直接利用的具体数据。仔细审视题意,抓住关键词语,将“灼烧后所得固体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同”转化为(化隐含为显露)“Mg吸收的O2质量等于MgCO3分解放出的CO2质量”,即可由2Mg~O2和MgCO3~CO2,导出44Mg~16MgCO3。这一关系式表明,在原混合物中镁粉与碳酸镁的质量比是
44×24:16×84=11:14。
5. 由文字转化为图示。
有些化学计算题,叙述冗长,信息点多,一时难以理顺各种关系。若能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示信息,则可使题意简明清晰,过程具体形象,从而发现解题的途径。
[例7] 把47克氧化铜与炭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后冷却。已知反应中炭已消耗完,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6克。向此固体中加入100克4.9%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将滤液蒸发掉46克水,再冷却到t℃时,溶液恰好饱和(无晶体析出)。求:(1)原混合物中含多少克炭;(2)t℃时,CuSO4在水中的溶解度。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关于溶解度计算三个重要知识点,头绪多,综合性强,思维能力要求高。若将文字信息转换成图示信息,则能帮助我们理清脉络,找到解题的关键点。图示如下:
CuSO4饱和溶液
设原混合物中含炭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y。
2CuO + C 2Cu + CO2↑
160 12 44
y x 47g-36g=11g
x=12×11g/44=3g,y=160×11g/44=40g
所以剩余氧化铜的质量=47g-3g-40g=4g。
设反应生成的CuSO4质量为z
CuO + H2SO4 = CuSO4 + H2O
80 98 160
4g 100克×4.9% z
z=4g×160/80=8g
设t℃时,CuSO4在水中的溶解度为S。
S/100g=8g/[100克×(1-4.9%)—46g]
S=16.3g
(二)化学计算中的常用解题方法和技巧
1. 守恒法
[例8] 某种含有MgBr2和MgO的混合物,经分析测得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4%,求溴(Br)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析:在混合物中,元素的正价总数=元素的负价总数,因此,Mg原子数×Mg元素的化合价数值=Br原子数×Br元素的化合价数值+O原子数×O元素的化合价数值。
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克,其中Br元素的质量为a克,则
(克)
故Br%=40%。
[例9] 将44.4克碱式碳酸铜粉末加热一段时间,经测定铜元素的质量占试管内的80℅.试求(1)求此时试管中氧化铜的质量 (2)若将试管内的剩余固体全部溶于100克盐酸溶液,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根据铜元素质量守恒计算出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与原固体的质量之差即为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由此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试管中氧化铜的质量等。
答: 44.4克碱式碳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44.4克×128/222=25.6克,当其质量占试管内的80℅时,固体剩余物的质量=25.6克/80%=32克。则产生的气体的质量=44.4克-32克=12.4克。设此时试管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
x=32g
说明此时试管中的固体都是氧化铜。将其全部溶于100克盐酸溶液中设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
CuO +2HCl =CuCl2 +H2O
80 135
32g y
y=54g
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4g/(32g+100g)×100%=40.9%
[例10] 有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2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 )
A. 10g B. 15g C. 30g D. 20g
解析:根据一定质量的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计算出碳的质量,这些碳最终都进入白色沉淀中的,根据元素质量守恒和关系式可计算白色沉淀的质量。碳元素的质量=12g×30%=3.6g
C ~ CaCO3
12 100
3.6g m=30g
答:选C。
2. 巧设数据法
[例11] 将w克由NaHCO3和NH4HCO3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排出气体后质量变为w/2克,求混合物中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
解析:由2NaHCO3Na2CO3+H2O↑+CO2↑ 和NH4HCO3NH3↑+H2O↑+CO2↑可知,残留固体仅为Na2CO3,可巧设残留固体的质量为106克,则原混合物的质量为106克×2=212克,故m(NaHCO3)=168克,m(NH4HCO3)=212克-168克=44克。

3. 极值法
[例12] 取3.5克某二价金属的单质投入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金属仍有剩余;若2.5克该金属投入与上述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加入该金属还可以反应。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24 B. 40 C. 56 D. 65
解析: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克×18.25%=9.125克,9.125克盐酸溶质最多产生H2的质量为=0.25克。由题意知,产生1克H2需金属的平均质量小于3.5克×4=14克,大于2.5克×4=10克,又知该金属为二价金属,故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28,大于20。答案选A。
4. 十字交叉法
[例13] 取100克胆矾,需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铜溶液
解析:结晶水合物(CuSO4·5H2O)可看成CuSO4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100%=64%。设加水(溶质质量分数可看成0%)的质量为x,则 x=60克
[例14] 向100g 8%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所得溶液经小心蒸干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为13.7g,则通入CO2气体的质量 。
解析:CO2与NaOH反应可能NaOH过量生成Na2CO3尚余NaOH,随CO2的通入量不同还可生成NaHCO3或Na2CO3或Na2CO3与NaHCO3混和物,设全部生成Na2CO3,则m(Na2CO3)=10.6g<13.7g,若全部生成NaHCO3,则m(NaHCO3)=16.8g>13.7g,则二者均有,,可求CO2,质量为:
答案:4.6g
5. 估算法
有些选择题涉及计算,像这类计算题大多不用计算出确切的数值,只要大约估算一下,再依据题目中的条件,就可得出答案,这样不但不会出现计算失误,也为解决后面的问题争取了大量的时间。
[例15] 将13.2克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NH4)2SO4样品,在加热的条件下,与过量的NaOH反应,可收集到4.3升NH3(密度为17克/22.4升),则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A. NH4HCO3、NH4NO3 B.(NH4)2CO3、NH4NO3
C. NH4HCO3、NH4Cl D. NH4Cl、(NH4)2CO3
解析:假设样品为纯(NH4)2SO4
则由(NH4)2SO4→2NH3
13.2g 3.4g
3.4克/(17克/22.4升) =4.48 升
可知,能产生4.48升NH3,大于4.3升。因此样品中的杂质造成样品NH4+的含量小于纯(NH4)2SO4中NH4+的含量。这就要求选项的两种物质中至少有一种物质的NH4+含量小于(NH4)2SO4中NH4+的含量,都大于是不可能的。可将备选答案化学式变形后进行估算:,,。部分“式量”:(HCO3) 2=122,(NO3)2=124,Cl2=71,CO3=60,而中,SO4=96,故答案选D。
[例16] 将4.9克氯酸钾与1.62克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约是:
A. 1.62克 B. 2.98克 C. 4.60克 D. 6.52克
解析:此题要计算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就要先算出氯酸钾受热分解放出的O2质量,然后反应前总质量减去生成O2的质量,就是答案,很容易看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就是介于1.62克和6.52克之间,所以首先排除了A和D那么剩下的B和C选哪一个呢。这就可以用估算法:2KClO3~3O2
245 96
4.9 M
根据此关系式也很容易可以看出:M是小于1.92克的。所以剩余的质量一定大于2.98克很明显故选C。
6. 差量法
[例17] 4.0克+2价金属的氧化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完全转化为氯化物,测得氯化物的质量为9.5克,通过计算指出该金属的名称。
解析:反应后物质质量增加是由于参加反应氧化物的质量小于生成氯化物的质量。设金属氧化物化学式为RO,式量为m,
则RO → RCl2 质量增加
m 55
4.0克 (9.5-4.0)克
m=40。故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16=24,属于镁元素。
[例18] 某有机化合物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取该有机物6.4克,将其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的石灰水被完全吸收,经过滤,得到20克沉淀物,滤液的质量比原石灰水减少了4克。
求:
(1)原6.4克有机物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2)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解析:根据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的石灰水被完全吸收,经过滤,得到20克沉淀物可计算出燃烧后生成的CO2的质量,也就可知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即为原有机物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因为有机物燃烧产生CO2和水,进入石灰水时生成CaCO3沉淀,所以滤液的质量比原石灰水减少的质量即为m(CaCO3沉淀)-m(有机物燃烧生成的水)— m(有机物燃烧生成的CO2),由此可计算出m(有机物燃烧生成的水),也就可知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即为原有机物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最后根据有机物的质量可求出其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再确定出其化学式。
答:设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x,则根据化学方程式有:
∴ 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x= 44×20/100= 8.8 g
因为,该有机物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石灰水反应,而水并不参与反应,而是被石灰水溶液吸收。所以,反应后滤液减重的质量=离开溶液的物质的质量-进入溶液的物质的质量=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有机物燃烧生成的水的质量-有机物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即:
20g-8.8g-有机物燃烧生成的水的质量=4g
∴ 有机物燃烧生成的水的质量=7.2 g
∴ 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8.8 g×12/44=2.4g,氢元素的质量=7.2g×2/18=0.8g
∴ 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6.4g-2.4g-0.8g=3.2g
∴ 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1.2/12):(0.4/1):(1.6/16)=1:4:1
∴ 当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4O时,其相对分子质量恰为32,符合题目要求,所以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4O
【模拟试题】
1.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25克胆矾(CuSO4·5H2O)或蒸发掉55克水均可得到饱和溶液,求该温度时硫酸铜的溶解度。
2. 在化合物X2Y和YZ2中,Y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50%,则在化合物X2YZ3中,Y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 已知某混合物由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组成。经测定,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m,求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4. 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置一只烧杯,烧杯内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盐酸(盐酸均过量)调节天平至平衡。现向左边烧杯中投入纯锌7.8克,若要使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右边的烧杯中应加入多少克碳酸钙固体?
5. 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氮的氧化物是城市污染源之一,其中有一种含氮约为46.7%,它是( )
A. N2O B. NO2 C. NO D. N2O5
6. 将质量分数为P%的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得到质量分数为q%的硫酸,则下列关于P、q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q<p<2q
B. p<2q
C. p=2q
D. p≥2q
7. 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m克,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n克,共用去氢气w克。则被还原得氧化铜的质量为( )
A. 40w克 B. 80n/64克 C. 5(m-n)克 D. m克
8. X、Y元素的原子量之比为2:1,由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X、Y元素的质量比为2:3,其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a,则化合物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B. C. D.
9. 将一些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克14℅的硫酸溶液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该蓝色溶液中加入铁粉20克,充分反应后过滤仍得到干燥固体物质20克,求(1)原加入的氧化铜粉末的质量是多少?(2)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某溶液中含有Na+,Mg2+,SO42-三种离子,设Na+个数为n Na+, Mg2+个数为n Mg2+,
SO42-个数为n SO42-,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n Na+ + n Mg2+ = nSO42- B. 2n Na+ = nSO42--n Mg2+
C. n Mg2+ = n Na+ + nSO42- D. nSO42- = 1/2n Na+ + n Mg2+
11. 已知乙醇在O2不足时燃烧得到CO、CO2 和H2O。今有23克乙醇与定量的O2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XC2H5OH+8O2=YCO2+ZCO+9H2O,反应后生成H2O质量为27克。
求:(1)系数的值;(2)反应生成CO的质量。
12. 氢氧化铜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则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13. 托盘天平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各盛有100g9.8%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在左盘烧杯里放入5.6gFe片,右盘里放入一定量的其他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右盘放入的物质可能是 ( )
A. 5.4gCuO粉末 B. 5.6gCu片 C. 5.6gMg条 D. 5.6gZn片
14. 一定质量的氧化镁刚好与10倍质量的稀硫酸反应,则该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15. 某5.6g不纯的铁片(含有下列一种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0.21g氢气,则铁片中含有的金属杂质可能是( )
A. Zn B. Ag C. Al D. Cu
16. 有80克稀硝酸溶液,取其中一半,跟100克的氢氧化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取另一半稀硝酸跟50克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将溶液蒸发掉56克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求氢氧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7. 将质量分数为P%的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得到质量分数为q%的硫酸,则下列关于P、q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q<p<2q
B. p<2q
C. p=2q
D. p≥2q
18. 以知X和Y两种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反应,设X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x,Y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y,当X和Y 按质量比Ax:Ay反应后,溶液的pH〉7,如果X和Y按质量比为2Ax :Ay,则反应后的pH=7,X、Y应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NaCl和Ba(OH)2 B. HCl和Ba(OH)2
C. HCl和NaOH D. NaOH和H2SO4
19. 向一定质量的用氢氧化钡与氢氧化钠固体配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纯碱溶液,经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沉淀过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与配制混合液的固体总质量相等,则配制的混合溶液所用的氢氧化钡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试题答案】
1.
解析:设想将原来的不饱和硫酸铜溶液分解成两部分(化复杂为简单):一部分是饱和溶液,另一部分是55克水,而在这55克水中若溶解25克胆矾(内含16克CuSO4和9克H2O),则也恰好成为该温度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
S=25g
2. 25%
3. 1-39/23m
4.
解析:
Zn ~ H2
65 2
7.8g 0.24g
左边烧杯实际增重为7.8克-0.24克=7.56克。
CaCO3 ~ CO2 质量差
100 44 56
(13.5g) 7.56g
5. 估算:A的含氮量为28/44,很明显>56%(把分母看作50则它的值是56%);B的含氮量为14/46,略大于28%,不会是46.7%;D的含氮量为28/108,也很明显<28%,那么答案就是C了(14/30这个值接近50%)
6. A
分析:形式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小,所以q1/2p,∴q7. C
提示:氧元素质量守恒,参加反应得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即为生成水中氧元素质量,也就是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m-n)克。
CuO ~ Cu ~ O
80 16
5(m-n)克 (m-n)克
8. B
9. 设原加入的氧化铜粉末的质量是x,
CuO + H2SO4 = CuSO4 +H2O,
80 98 160
x 98x/80 2x
CuSO4 + Fe = FeSO4 + Cu
160 56 152 64
2x 112x/160 304x/160 128x/160
则与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100克×14℅-98x/80=14-98x/80
设与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y。
H2SO4 + Fe = FeSO4 + H2
98 56 152
14-98x/80 y 152y/56
y=56(14-98x/80)/98=8-7x/10
所以112x/160+8-7x/10= 128x/160,解得x=10g,y=1g。
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304x/160+152y/56=21.7g
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1.7g/(21.7g+100g×(1-14%))=20.15%
10. D
11. 解:设反应生成CO为m克。
3C2H5OH+8O2=4CO2+2CO+9H2O
3×46 56 9×18
m 27
解得m约=9.3克
答:反应生成CO9.3克。
12.
解析:设参加反应的H2SO4质量为x,则根据化学方程式有:
Cu(OH)2+ H2SO4= CuSO4 +2H2O
98 98 160 36
x x 160x/98
∴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 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的质量=- x
∴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9%
13.
解析:要保证天平仍然平衡,必须要求加入两盘的质量与两盘减少的质量之差是相等的。
在左盘烧杯里放入5.6gFe,与100g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gH2,所以左盘烧杯实际增重5.4g。向右盘加入5.4gCuO粉末时,增重5.4g;加入5.6gCu时,增重5.6 g;加入5.6gMg时,生成0.2gH2,增重5.4g;加入5.6gZn时,Zn不足生成H2少于0.2g,增重大于5.4 g。答:AC。
14.
解析:设氧化镁的质量为x,则稀硫酸的质量为10x。
MgO + H2SO4 = MgSO4 + H2O
40 98
x 98x/40
则该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98x/40)/10x·100%=24.5%
15. C。
16. 答:一半稀硝酸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并蒸发掉56克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
=(40g+50g-56g)×25%=8.5g
设稀硝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HNO3+NaOH=NaNO3+H2O
63 85
40xg 8.5g
x=15.75%
设氢氧化钾的溶质质量分数为y.
HNO3 + KOH=KNO3+H2O
63 56
40g×15.75% 100g×y
y=5.6%
17.
解析:形式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小,所以q1/2p,∴q18. B。当X和Y 按质量比Ax:Ay反应时,二者的分子数之比为1:1,此时溶液显碱性,当X和Y 按质量比2Ax:Ay反应时,二者的分子数之比为2:1,此时反应后溶液为中性,说明是一元酸与二元碱之间的反应,所以B正确。
19.
解析:∵m(BaCO3)=m(NaOH)+m[Ba(OH)2],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生成BaCO3的Ba(OH)2的质量,即可推知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得出氢氧化钡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
设生成的沉淀的质量m,氢氧化钡与氢氧化钠固体中氢氧化钡的质量为x。
Ba(OH)2 +Na2CO3 = BaCO3↓+2NaOH
171 197
x m
∴ x=
∵ 沉淀的质量与配制混合液的固体总质量相等,即
m(BaCO3)=m(NaOH)+m[Ba(OH)2]
∴m(NaOH)= m(BaCO3)-m[Ba(OH)2]=m-=
∴m(NaOH):m[Ba(OH)2]=26:171

【励志故事】
驴的哲学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
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
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
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温馨提示:就如驴子的情况,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二.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掌握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
2. 使学生掌握多步反应的计算

三. 教学重点:
反应中的过量计算,多步反应的计算

四. 教学难点:
多步反应中反应物与最终产物间量关系式的确定。

五. 教学过程:
根据大纲要求,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反应物中某种物质过量的计算;混合物中物质的质量百分组成的计算;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纯度、产率和利用率的计算以及多步反应的计算。
(一)反应物中某种物质过量的计算
在生产实践或科学实验中,有时为了使某种反应物能反应完全(或充分利用某一物质),可使另一种反应物的用量超过其理论上所需值,例如要使燃烧充分,往往可以通入过量的氧气或空气。比如要使某种离子从溶液中完全沉淀出来,往往要加入稍为过量的沉淀剂等。
解这类题时首先要判断这两种反应物的量是否符合化学方程式中该两种反应物的关系量之比,如不符合则要根据不足量的反应物的量进行计算。
具体步骤:
1. 写出反应方程式;
2. 判断哪个反应物过量;
3. 根据不足量求解。

(二)多步反应的计算和有关物质的纯度、产率、利用率
在化学反应中,所表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转化量都是以纯净物的量来表示的。而实际上原料和产品往往是不纯净的,这就存在着不纯物和纯净物间的换算,其换算的桥梁是物质的纯度(以百分数表示)。
另外,在实际生产中难免有损耗,造成原料的实际用量大于理论用量,而实际的产量又总是小于理论产量,这就是原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的产率问题。有关这类计算的公式如下:
物质的纯度 = 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
原料的利用率 = 理论原料用量 / 实际原料用量
产率 = 实际产量 / 理论产量
物质的纯度、原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的产率都是低于100%的。大部分工业生产,要经过许多步的反应才能完成的,这时进行产品和原料之间量的计算时,不必逐步计算,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找出原料和产品的直接关系量,进行简单的计算即可。解多步反应的计算题,确定有关物质的关系式是关键,若从原子(离子)守恒、电子守恒等角度去思考、分析、判断,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业生产计算常用的关系式有:
由黄铁矿制硫酸: FeS2 ~ 2S~2H2SO4
由氨催化氧化制硝酸:NH3 ~HNO 3 (最后反应为 4NO2+O2+2H2O = 4HNO3)

(三)混合物中两种成分的物质的量、质量和百分比的计算
这类题目有较强的综合性。解题时不仅要掌握化学计算的有关概念和熟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还要认真审题。分析题给的每项条件和各组分之间量的关系,找出解题途径。经常采用的方法有“关系式法”、“差量法”及“联立方程法”,以求得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

【典型例题】
[例1] 容积为10 mL的试管,充满和的混合气体。把试管倒立于水槽中,水逐渐充满试管。求混合气体中和各几毫升?若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尚有1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各为几毫升?
解析:
(1)试管充满水,说明、与恰好完全反应,根据
可知,,分别占和。
(2)当试管中尚有1mL气体时,则分为两种情况。
① 过量,剩余气体为,体积是1mL

②过量,剩余气体为,体积为1mL
解法一:可认为中一部分与反应生成了和;另一部分与、反应仅生成了:
3           1    
          1   

解法二:由反应的总结果来考虑问题。
设原混合气体中的体积为(mL),有
反应前后,氧原子必然“守恒”,有:
解得:

所以
答案:略。
这种从氧原子守恒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去追究反应的具体过程,而是从“初始物质→终了物质”的量的关系去设计思路,显然使计算大大简化了。这种“守恒”的思想也可以设计为其它方式,例如电子守恒。
解法三:考虑在反应中,电子的得失总数应相等。
设:原混合物中有气体(mL)
(相同状态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失电子: 失
得电子: 得
(Ⅱ) 得
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有:
解得:

答案:略。
[例2] 工业上用氨氧化法制硝酸时,如果由氨氧化成一氧化氮的转化率为95%,由一氧化氮制成硝酸的转化率为90%,求1吨氨可以制得52%的硝酸多少吨?
解题分析:该题是有关多步反应的计算,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找出有关物质的关系式进行计算,简化计算过程。注意运用转化率和纯度的计算公式。
解:该题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1)4NH3 + 5O2 ==4NO↑+ 6H2O
(2)2NO + O2 == 2NO2
(3)3NO2 + H2O == 2 HNO3 + NO↑
其中(3)式产生的NO在工业生产中是被循环使用的,继续氧化生成NO2,直至全部被水吸收为止。因此NO2变成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最后得出的关系式为:NH3∽HNO3 。
解:设制得52%的硝酸为x吨。
NH3————————HNO3
17 13
1×95%×90%
(吨)
答:可以制得52%的硝酸6.1吨
[例3] 在标准状况下,20.8mL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气,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并充分反应后,再缓缓通入倒扣在水中充有22.4mL一氧化氮试管中,当反应完毕时,试管里恰好充满液体,试问原混合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多少mL?
分析:这道气体混合物的计算题,涉及多个化学反应,在审题、析题时,要分析这些化学反应,并找出各物质之间量的相互关系,这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当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通过时,只有二氧化碳跟发生化学反应
伴随这一化学反应的发生,气体体积将会缩小,从气体缩小的气体体积,可以计算出混合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
从里出来的气体只有氧气,通入倒扣在水槽中的一氧化氮,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把①、②两个反应相加,得到的总反应式是:

从③式可以看出与的体积关系是:
4V 3V
也就是说在同温同压下,4体积与3体积恰好完全反应,被水充分吸收后余气体积等于零。本题中22.4毫升与通入的反应被水吸收后,试管里恰好充满液体,说明与通入的的体积之比为4:3,由此可以求出经反应后的体积,再由混合气与的体积之差,计算出混合气中的体积和的体积。
解答:设经后的氧气体积为mL,原混合气中二氧化碳为mL,氧气为mL
答:(略)
[例4] 把3.20g纯铜放入盛一定量浓硝酸的烧瓶中,立即发生化学反应,当铜全部溶解时,共生成气体1.12L。
(1)求在此化学反应中耗用硝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mol?
(2)求生成气体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分析:铜跟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3.20g的Cu的物质的量是0.05mol,若铜反应完毕并全部生成时,所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为:
这与试题给出的气体体积1.12并不符,这是因为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时,开始阶段硝酸还原为二氧化氮;随着反应进行,硝酸的浓度逐渐下降,硝酸还原的主要产物是一氧化氮,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上述两个反应生成的和的体积之和为1.12L(标准状况),消耗铜的质量之和是3.20g,列出联立方程逐步求解。不过,这种解法较为麻烦。简便的解法立足于把铜与浓、稀硝酸的两个化学反应视为一个整体,把硝酸分解为氧化剂硝酸和作为酸的硝酸两个部分,找出这两个反应的产物与硝酸耗量间的定量关系。生成、耗用的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
将、可以用(或2)表示,则生成气体与氧化剂之间的定量关系是:
生成耗用的与耗用Cu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
由此可以设计出最优化解题思路。
解答:3.20gCu的物质的量为0.05mol,1.12L(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1)设作为氧化剂耗用的为mol,作为酸的为mol。
从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可以得出:
又从,可以得出:
这一反应耗用的物质的量为:
(2)设为mol,则为
依电子守恒可得:
所以,在与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各占50%。
[例5] 标准状况下,将盛满、、混合气的集气瓶,倒置于水槽中,结果水进入并充满全瓶,无气体剩余,设溶质只在瓶内水中未向水槽中扩散,则广口瓶中得到的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范围是(设浓度为)( )
A. B.
C. D.
分析:本题可能有的反应为:
………… ①
………… ②
………… ③
气体全溶于水,则可能是其中的1种,也可能2种,3种皆有。按常规解法则甚为困难。题中所选是浓度的取值范围,可用极限思维为思路求解。设混合气全部是和的混合气,按①式反应,则设瓶的容积为,其中为4mol,生成为4mol,浓度为:
再设混合气全部是和,按②式反应,设瓶的容积为,其中为4mol,生成也是4mol,则浓度为:
可见生成硝酸的浓度在至之间。
解答:B
点拨:根据生成4mol设溶液体积再运算时,思路较清楚。例如求满盛的烧瓶做喷泉实验后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反应:
设烧瓶容积为,生成2 mol,因有剩余,所以溶液体积为。浓度为:

【模拟训练】
一. 选择题:
1. 100g 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爆炸后生成液态水,剩余10g气体,则原气体中H2和O2的质量分别为( )
A. H2 -20g、 O2 -80g B. H2 -30g 、O2-70g
C. H2 -40g、 O2 -60g D. H2 -10g、O2-90g
2. 在密闭容器内盛有H2 、O2、Cl2的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点燃,三种气体正好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26%,则容器中原有H2 、O2、Cl2的分子个数比是( )
A. 9:4:1 B. 9:6:1 C. 13:6:1 D. 10:6:1
3. 28g铁放入100mL 0.1mol/L CuSO4溶液中,析出铜的质量为( )
A. 32g B. 6.4g C. 0.64g D. 3.2g
4. 0.62g磷在点燃条件下与0.04mol氯气反应,产物为( )
A. PCl3     B. PCl5   C. PCl3 和Cl2  D. PCl3 和PCl5
5. 将空气与CO2按5:1体积比混合,跟足量的赤热焦炭充分反应,若反应前后的温度相同,则所得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 )
(假设空气中N2、O2体积比为4:1,其他成分忽略不计)
A. 29% B. 43% C. 50% D. 100%
6. 用CO还原1.0g某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杂质不参加反应)样品,生成的CO2跟足量的石灰水反应,得到1.36g沉淀。该赤铁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 )
A. 36% B. 73% C. 80% D. 78%
7. 在氧气中灼烧0.44g硫和铁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硫全部转变为二氧化硫,把这些二氧化硫全部氧化转变为硫酸,这些硫酸可以用20mL 0.5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则原化合物中硫的质量分数为( )
A. 18% B. 46% C. 53% D. 36%
8. 用1L 1.0mol/L 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3 B. 2:1 C. 2:3 D. 3:2
9. 向200mL 0.1mol/L的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CO2,结果得到白色沉淀1g,则通入的CO2可能是( )
A. 1mol B. 0.44g C. 0.672L D. 8.8g
10. 32g Fe与16g硫粉放入试管内加热,反应完全后将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作用,能制取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为( )
A. 11.2L B. 12.8L C. 33.6L D. 1.6L
11. 将两种金属的混合粉末1.5g投入足量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 H2,则该金属混合物不可能是( )
A. Cu和Zn B. Mg和Ag C. Al和Fe D. Mg和Al
12. 把25.6g KOH和KHCO3的混合物在250℃煅烧,冷却后发现混合物的质量减少4.9g,则原混合物中KOH和 KHCO3组成为( )
A. KOH的物质的量>KHCO3的物质的量
B. KOH的物质的量<KHCO3的物质的量
C. KOH和KHCO3的物质的量相等
D. KOH和KHCO3以任意物质的量之比混合

二. 填空题:
13. 今有H2、Cl2混合气100mL(标准状况),其中一种气体体积为45mL,光照使两种气体发生反应后恢复到标准状况。为了说明反应后气体中H2或Cl2有剩余,使剩余气体通过100mL滴有蓝色石蕊试液的水,并使剩余气体干燥后恢复到标准状况,若:
(1)溶液无变化且气体体积为 mL,证明剩余为 ,理由是 。
(2)溶液变红后又褪色,证明剩余气体为 ,理由是 。

三. 计算题:
14. 燃烧2t含硫48%的黄铁矿,在理论上能生成多少吨98%的硫酸?(设还有2%的硫留在炉渣里。)
15. 某化肥厂用NH3制备NH4NO3。已知:由NH3制NO的产率是96%,NO制HNO3产率是92%,HNO3跟NH3反应生产,则制HNO3所用去的氨气的质量占总耗氨质量(不考虑生产中其他损耗)的 %。



【试题答案】
1. A、D 2. C 3. C 4. D 5. C 6. B 7. D
8. A 9. B、C 10. B 11. A、D 12. B
13.
(1)10;H2 ;H2 不溶于水
(2)Cl2;Cl2溶于水生成HCl、HClO有酸性和漂白性
14. 1.57t;15.53%

【励志故事】
攀山的启示
刘延国 李雪梅

顺着山谷去爬一座白云缭绕的大山,没想到不少人还带着七八岁的孩子。登山,大人都爬着费劲,何况孩子。可是孩子们欢呼着,兴奋着,叽叽喳喳,总是走在大人的前面。山谷蔚秀,岚云清流,野花杂树,芳草萋萋,石阶深深,引得孩子们欢呼雀跃。到了山上,还要走十多里山路去一座寺庙,孩子们一听更是兴致勃勃,走在前面开路。
一天下来,走了四十里路,大人们个个累得腰酸腿疼、东倒西歪,孩子们却兴奋地仰着小脸问:“什么时候还来这里玩呢?”大人们纳闷:平常在城里走路,孩子们走几里就嚷着腿疼,爬山走这么远的路,孩子们怎么都不嚷累呢?
鸟语花香的美景,将孩子们引入幽境;目不暇接的新奇,让他们兴奋;柳暗花明的境遇,充满悬念和爽心。
看来,兴趣是生命飞翔的翅膀,它能将枯燥和沉闷转化为鲜活生动和美丽轻盈。培养你的生活情趣吧,它能激发你的潜能,开发你的智慧,磨炼你的意志,陶冶你的性情,使你克服重重困难,攀上成功的顶峰,永远保持着一颗年轻向上的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化学计算(二)
化学计算中的几种方法
综合计算
二. 知识重点
1. 差量法:化学计算中引用“等比定理”,把那些有增、减量(统称“差量”),变化的反应式列成比例的一种计算方法。
2. 估算法:利用估算法可以省时、省事,简捷严谨。
3. 十字交叉法:凡能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的命题,均可用十字交叉法。一般做选择题,填空题可使用。
4. 守恒法:一切化学反应都存在着物料平衡(质量守恒、原子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存在着电子守恒;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还存在电荷守恒。利用守恒法解题可简化计算过程。
5. 平均值法:
6. 极值法:
【典型例题】
[例1] 把25.6g KOH和KHCO3的混合物在250℃时煅烧,冷却后发现混合物的质量减少4.9g,则原混合物中KOH和KHCO3的组成为( )
A. KOH的物质的量>KHCO3的物质的量
B. KOH的物质的量<KHCO3的物质的量
C. KOH的物质的量=KHCO3的物质的量
D. 两者以任意物质的量之比混合
解析:该题可根据化学反应物质质量的变化综合使用差量法和估算法求解。
说明:KHCO3过量又发生分解反应
答案:B
[例2] 一定条件,将3molX和2molY混和通入6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则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变压强增5%,减,则n值是( )
A. 3 B. 4 C. 5 D. 6
解析: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达平衡时温度不变体积不变:,X的浓度减小说明反应正向进行,压强增大说明反应前气体物质的量之和小于反应后物质的量之和,,则。
答案:D
[例3] 向100g 8%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所得溶液经小心蒸干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为13.7g,则通入CO2气体的质量 。
解析:CO2与NaOH反应可能NaOH过量生成Na2CO3尚余NaOH,随CO2的通入量不同还可生成NaHCO3或Na2CO3或Na2CO3与NaHCO3混和物,设全部生成Na2CO3,则,若全部生成,则,则二者均有,,可求CO2,质量为:
答案:4.6g
[例4] 已知Cl-与Ag+反应生成AgCl,每次新生成的AgCl中又有10%见光分解为单质Ag和Cl2,Cl2又可在水溶液中歧化为HClO3和HCl,而这样形成的Cl-又与剩余的Ag+作用生成沉淀,这样循环往复,直到最终。
现有含1.1mol NaCl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求最终能生成多少克难溶物(Ag和AgCl)?若最后溶液体积为1L,求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解析:该题是循环反应题,应找出题中所给的物质的内在量的关系利用守恒法求解,则要简捷很多。
①“Cl”守恒:
② 电子守恒:
③ 找Ag与AgCl的物质的量关系:
解得:,,
由于电荷守恒则:,
,,
答案:难溶物为167.94g,0.12mol/L。
[例5] 将5.6g Fe投入浓HNO3中,产生红棕色气体A,把所得溶液减压蒸干得20g 和的混合物,将该固体在高温下加热,得和气体B,A、B气体混合通入水中,求还有多少毫升气体不能溶解(标况)。
解析:该题可利用始态到终态关系快速求解。
始态 终态
由上述变化分析产生的最终气体应为NO,因,铁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只有N元素,且由题目分析A——NO2,两种铁盐分解得O2和NO2,溶于水后不溶气体只可为NO,利用电子守恒:,。
答案:2240mL
[例6] 在31.8g CaCO3和MgCO3的混和物中滴加足量的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完全通入10mL 3mol/L的NaOH溶液中,待完全反应后,小心减压,降温蒸发,所得溶液能蒸得固体34.9g,求原混和物中CaCO3的质量。
解析:
利用极端假设法:设31.8g混和物全都是CaCO3,则产生CO2 0.32mol,若31.8g混和物全部都是MgCO3,则产生CO2 0.38mol。
而实际生成CO2量介于0.32~0.38mol之间,又因则,此时产物应是Na2CO3和NaHCO3。
解:
2 1
0.6mol
1 62g
答案:原混和物中
【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60分钟)
1. 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的气体(标准状况下),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无红色出现,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 )
A. 11.2g B. 5.6g C. 2.8g D. 1.4g
2. 将ag Fe、Mg合金溶解在一定量的稀硝酸中,当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bL(设HNO3的还原产物只有NO)。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得到沉淀物。若用守恒法求沉淀物的质量,用到的守恒关系依次是( )
A. 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
B. 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C. 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
D. 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电子守恒
3. 将10.416g纯铁丝溶于过量的盐酸,在加热下用5.050g KNO3去氧化溶液中的Fe2+,待反应完全后,剩余的Fe2+还需要24mL 0.3mol/L的KMnO4溶液才能完全氧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通过计算确定KNO3的还原产物,并写出KNO3与Fe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在一定条件下,使H2和O2的混合气体26g充分发生反应。所得产物在适当温度下跟足量的固体Na2O2反应,使固体增重2g。求原混合气体中O2和H2的质量。
5. 已知KNO3、、三种硝酸盐的热分解反应方程式如下:



今有某固体可能由上述三种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适量该固体充分加热,得到一定量气体。若该气体经水充分吸收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为吸收前的1/6(忽略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回答:
(1)该固体是否可能只是由一种盐组成的?若可能,指出是哪种盐。
(2)若固体是混合物,指出它的可能组成(物质的量之比)。
6. 在2L和的混和溶液中,加入30g纯铁粉,最后得到的溶液以及26g固体沉淀物。求原混和溶液中和的物质的量浓度。
7. 100g 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和20g NaOH固体混合后加热到250℃,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并冷却,称量剩余物为108g,求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8. 已知CuSO4的溶解度:100℃时为75.4g,0℃时为14.3g。100℃的CuSO4饱和溶液200g,将其蒸发掉50g水后再冷却至0℃,析出的晶体的化学式是 ,质量是 。
9. 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mol的稀盐酸,将两个烧杯分别置于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调平后向两边分别加入W1g铝,W2g镁,充分反应后,若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试确定W1的范围以及与之相应的W1与W2的关系。
10. 将a mol H2S和1mol O2置于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维持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101kPa),在120℃下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分别为d1和d2。若a的取值不同,则H2S的氧化产物可能有如下三种情况:
(1)全部是SO2,此时a的取值范围是 。
(2)全部是S,此时a的取值范围是 ,并且d1 d2(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3)部分是SO2,部分是S,此时a的取值范围是 。反应所生成的SO2的物质的量为 mol,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mol。(以含a的代数式表示)
【试题答案】
1. C 2. C
3. NO;
提示: (电子守恒)氮元素得3mol
电子由价价 应为NO
4. 若O2过量:
若H2过量:
5.
(1)AgNO3
(2)或三种盐的混和物其中KNO3与的物质的量比为1:1,AgNO3任意。
6.
提示:
2mol 3mol 56g
1mol 1mol 8g
7. 49.75g(元素守恒)
8. ;130.51g
提示:求出100℃时200g饱和溶液中的质量:
再求蒸发50g又降至0℃时析出晶体质量:
9. (利用差量相等法)
10.
(1) (2);大于 (3);;
【励志故事】
超越比模仿更高明
在清代乾隆年间,有两个书法家,一个极认真地模仿古人,讲究每一笔每一划都要酷似某某,某一横像苏东坡的,某一捺像李白的,自然,一旦练到了这一步,他便颇为得意。另一个则正好相反,不仅苦苦地练,还要求每一笔每一划都不同于古人,讲究自然,直到练到了这一步,才觉得心里头踏实。
有一天,第一个书法家嘲讽第二个书法家,说:“请问仁兄,您的字有哪一笔是古人的?”后一个并不生气,而是笑眯眯地问他:“也请问仁兄一句,您的字,究竟哪一笔是您自己的?”第一个听了,顿时张口结舌。
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但仅仅模仿是不够的,只有超越才能更好。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讨论法
由于“3+X”考试模式的采用,以往高考中在压轴题上出现的大型讨论题恐怕已不多见,但作为平时训练,我们接触一下这类题仍然有助于透彻理解化学原理及基本定律,对于逻辑思维的培养有其它类型题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解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吃透题意;“抓已知,挖隐含”,寻找已知与求解之间的各种关系,确定突破口和整体思路。综合运用各种基本计算方法,力求解法简便,规范。

二. 教学要求:
了解讨论法的一些基本思路,讨论题的基本类型以便遇到这种题时沉着冷静,逻辑清晰地完整作答。

【典型例题】
类型一:利用数轴讨论
[例1] 现有和炭粉的混合物其将它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反应完全后,冷却得到残留固体。
① 写出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 若氧化铜在混合物中物质的量的比值为问为何值时,残留固体为何种物质?
写出残留固体的物质的量与值之间的关系,将结果填入下表:(可填全,少填或多填)
值 残留 固体
分子式 物质的量(mol)




解析:
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混合物中为,C为
发生反应①,恰好完全反应时,须:

发生反应②,恰好完全反应时,须:

列数轴可分为五种情况:
1. :发生反应①,炭过量,剩余和
2. :发生反应①,恰好完全反应,剩余
或或
3. :两个反应都发生,两种反应物均无剩余,剩余
4. :发生反应②,恰好完全反应,剩余

5. :发生反应②,过量,剩余、
将2、3、4三种情况合并为一种情况:生成物都是
答案:
值 残留固体
分子式 物质的量(mol)
、 、,共
、 、共
点评:
利用数轴法讨论的解题步骤:
1. 写出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
2. 确定变量。
3. 根据方程式用恰好完全反应找临界点。
4. 在数轴上利用临界值划分讨论域。
5. 分域求结论。
数轴法解讨论题是最常用的一种思路。从解题过程不难看出,讨论的引出实际上是由于反应物的量不确定造成的,因此,分区讨论后其实是在进行过量计算——用完全反应的物质的量代入方程式进行计算。
类型二:利用极值进行讨论
[例2] (1999上海高考题)接触法制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少量的,为防止污染空气,在排放前设法进行综合利用。
(1)某硫酸厂每天排放(换算成标况下体积)尾气中含(体积分数)的。问用氢氧化钠溶液、石灰及氧气处理后,假设元素不损失,理论上可得多少千克石膏()
(2)如果将一定体积的尾气通入的溶液使其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含溶质。试分析溶液的成分,并计算确定各成分的物质的量。
(3)工厂在尾气处理制石膏的过程中,中间产物是亚硫酸氢钠。调节尾气排放的流量,以取得与间物质的量的最佳比值,从而提高亚硫酸氢钠的产量。现设,,分别表示、、的物质的量,且,试写出在不同取值范围时,的值或与、间的关系式,并填写下表:



解析:这道压轴题取材于接触法制的过程中对废气中的处理。这种处理既消除了对空气的污染,又使得到综合利用,整题设计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情景展开化学计算中的讨论。
(1)设的质量为,根据元素守恒:

172
(2)此问可用极值法求解。
若溶液中溶质全部为
2 126
若溶液中溶液全部为
1 104

∴ 该溶液溶质为与混合。
设生成和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解得
故混合液中为,为
(3)通入溶液中可能发生以下反应


当时,反应按①进行,全部耗尽,生成物只有,故
当时,反应按②进行,全部耗尽,生成物全部是,由守恒
当,①②两个反应平行进行,与两者均耗尽,生成与混合物。
由守恒得:
由S守恒得:
,解得
代入方程得:
答案:(1) (2)
(3)
0
点评:这是由课本知点延伸到生产实际的计算题
第(1)问:关系式法基本计算,考查基本功。
第(2)问:由于生成物的不确定性,用到了极值法确定组成。
第(3)问:数轴法分成讨论。
类型三:利用不定方程进行讨论
[例3] 常温某气态烃与的混合气体,充分完全燃烧后,将生成物通过浓后气体变为(气体体积都是相同状况下测定),则该气态烃不可能是:
① 甲烷 ② 乙烷 ③ 丙烷 ④ 乙烯 ⑤ 乙炔
A. 仅⑤ B. ①和④ C. 除③外 D. 除⑤外
解析:根据题意烃不可能剩余,可能剩余或恰好完全反应,设烃的分子式为,其体积为,则的体积为()。
体积减少
1
若过量,则反应耗体积以小于原的体积,若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耗的体积等于原的体积,依题意有:
解得
讨论:
时,,分子式可以是
时,,分子式可以是和
时,,分子式可以是
时,,不能成立
答案:D
点评:有些题由于条件不是非常充分,只能建立不等式,再联系化学知识缩小范围甚至确定可能的结果。

【模拟试题】
一. 选择
1. 某单质银硝酸反应,若参加反应的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则酸元素在反应中所显示的化合价是( )
A. B. C. D.
2. 标准状况下,将盛满、、混合气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完全溶解,无气体剩余,其产物不扩散,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数值大小范围为( )
A. B.
C. D.
3. 由气态烃和气态炔烃组成的混合气体,(标况)质量为,该混合气体中与的体积比不可能是( )
A. B. C. D.

二. 填空与计算
4. [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将和置于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维持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101千帕),在120℃下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分别为和。若的取值不同,则的氧化产物可能有如下三种情况:
(1)全部是,此时的取值范围是 。
(2)全部是S,此时的取值范围是 ,并且 (填小于、大于或等)。
(3)部分是,部分是S,此时的取值范围是 ,反应所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为 ,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以含的代数式表示)
5. [1999年石家庄高三模拟题] 氯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在温室下可以化合生成一种新的气态化合物A,为了测定A的组成进行以下实验,取、混合气体总体积5L,测定反应后所得气体体积随在原混合气体中所占体积分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实验测知当所占体积分数为或时,反应后的总体积均为4L。
(1)通过分析和计算求得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试讨论当的取值范围不同时,反应后总体积随的变化的函数关系。
6. 有、混合溶液400mL,经测定其中浓度为,投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残渣经洗涤干燥后,质量为。则:(1)原混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的数值 。(3)的数值越大,说明混合溶液中含量 。(4)的最大值应为 ,最小值(以,表示)应为 。
7. 铁粉放入600g稀中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且稀硝酸被还原生成,求:
(1)稀的质量分数;
(2)被还原的的物质的量。
8. 1999年福州市高三质检题(1)和的混合物109mg和足量水作用,得到300mL溶液,其中含溶质120mg。试计算原混合物中和的质量及所得溶液在常温下的。
(2)若和的混合物质量为,和足量水作用得到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较原混合物增加了,试写出的数值大小(以含的代数式表示之)。
9. 标准状况下,与某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混合后点火爆炸,将所得气体用300mL,溶液完全吸收,经测定所得溶液中含溶质7.6g。
(1)求原混合物气体中另一种烃的分子式及其体积分数。
(2)若上题推导的烃其体积与混合气体总体积的比为,而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求的函数关系式(用表示)。
10. 1999年北京海淀区模拟题 电子工业常用一定浓度的溶液腐蚀敷有铜箔的绝缘板,制成印刷线路板。有关反应为
现将一块敷有铜箔的绝缘板浸入某溶液A中,一段时间后,将该线路板取出,向所得溶液B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得固体;将固体滤出并从滤液C(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中取出,向其中滴入溶液时,溶液中的恰好完全沉淀。请计算:(1)溶液A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假若铁粉不再溶解,向溶液B中加的铁粉质量至少应大于 ;
(3)讨论当剩余固体的组成不同时和可能的取值范围,并填入下表:
剩余固体的组成 的取值范围 的取值范围(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只有铜
有铁且有铜
11. 往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然后在低温和减压下蒸干水份得白色固体A求:
(1)固体A的质量与通入的气体的关系,并指明固体的组成。
(2)当白色固体A的质量为,求通入硫化氢的体积(标准状况)

【试题答案】
一. 选择
1. 解:单质类别为不确定因素,据此展开讨论。
若R为金属:
1
1 4 解得
若R为非金属:
时,产物为,非金属不与成盐,所以耗即为

答案:B、D
2. 解:若混合气体全部是和,设体积为,
据方程式,得为所得溶液浓度为
若混合气体全部是和,据方程式:
,得浓度为
答案:B
3. 解:,∴一定有
设占的体积分数为,则炔烃占的体积分数为,则有:
(1)当时,,则有:
(2)当时,,则有:
(3)当时,,则有:
答案:D

二. 填空与计算
4. (1) (2) 大于 (3), ,
5. (1)或或
(2)当时,
当时,
6. 设混合液中和物质的量分别为、。由,由题意: ①
整理得 ②
解联立方程①②得,
(1)的浓度:
的浓度:
(2)由题意,锌粉过量,则:
,即
(3)为,若值越大,含量越大
(4),得
,得
所以
则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1),
(2)(3)越大 (4),
7. (1)若恰好跟反应生成。设为,被还原的为。
56
40
则,解得
得的质量分数:
56
,解得
所以被还原的为
(2)若过量,而过量的恰好将全部转变为。设为,被还原的为
总反应式:
,解得
所以的质量分数为:
,解得
所以被还原的为
若过量,但过量的只能将部分还原成,则的质量分数在20%~30%之间,被还原的在~之间。
8. 解:(1)利用守恒:
设混合物中和物质的量分别为和

解之得
则质量为
物质的量为:,


(2)这是一道字母型计算题。利用极值法分别计算两种情况,即把混合物分别看成是或的纯净物,计算出这两种物质与水作用后,所得溶质的增加量()。
① 假设为,与足量水作用后得到的溶液中,所含溶质为:解得
② 假设为,与足量水作用后得到的溶液中,所含溶质为:
解得
当为和的混合物时,范围为
9. (1)溶质为四种可能:① 和的混合物;② 和的混合物;③ ;④ 。
若全部为
若全部为

∴ 溶质为和的混合物。
设和物质的量分别为和。
解得
所以

若全部为,
∴ 另一种烃的碳原子数必小于2,只能为1,只可能是。
设物质的量为,有,解得

(2)首先应对溶质进行分析。
由(1)已知溶质为和的混合物。设和物质的量分别为和
解得,
那么
化简
10. 此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大且有一定难度的题,要准确快速地解出此题,需读懂题中信息,弄清各步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运用基本解题方法:
(1)这一问涉及的化学反应有三个:,,。中间还有反应过量问题,但只要弄清楚在这三步反应中始终守恒,可以很快求出的量。

∴得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由题意“铁粉不再溶解”知反应完全,解答此问可利用关系式法。设需粉质量为关系式:~~
解得
则向溶液B中加入的铁粉质量至少应大于。
(3)此问的讨论,涉及反应中铁粉反应已完和过量两种情况。
① 剩余固体只有铜(即粉反应完),由第(2)问知,设所得的最大质量为。由关系式:~~
解得
即的取值范围:
② 剩余固体有铁且有铜(即铁反应过量),由上面知。而最大值为剩余的铁与生成的铜质量之和,即,最小值为大于生成铜的质量。所以取值范围为。
11. 解:可能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若恰好按①反应,则需
若恰好按②反应,则需
(1)时,过量,A为和混合物
根据质量守恒:
(混合物)=
=
=
(2)时,A为,发生反应①
生成,质量为
(3),反应①、②皆发生,且和均无剩余,A为和混合物,设生成,
根据守恒:
根据守恒:

解得

(4)时,发生反应②,A为。
根据守恒,质量为
第2部:情况1时,
情况2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化学计算部分(一)
阿伏加德罗常数在计算中的意义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有关溶液问题
二. 知识重点:
1. 物质的量与阿德加德罗常数
(1)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3)任何物质中所含粒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为)
(4)使用物质的量时应指明粒子名称及种类
(5)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将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联系起来。
2. 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
3. 阿伏加德罗定律
(1)含义:三同定一同
(2)由定律引出的几种比例关系:
同温同压下:
同温同体积:
4. 有关溶液问题
(1)溶解平衡在计算中的作用。
(2)溶解度的概念、影响因素。
(3)溶液浓度的几种表示方法。
① 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 物质的量浓度
③ 几种浓度,溶解度等的换算
【典型例题】
[例1]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的22.4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分子数为
B. 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C. 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
D. 在的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
解析:该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考查范围较宽泛,解该题时应注意选项中的隐藏条件,易存在的失误点,① 将标况下液体当成气体对待,② 将弱电解质当成强电解质对待,③ 将惰气分子当成双原子分子,④ 还应注意同位素的关系等。
例:A选项将辛烷当成气体,B选项正确,C选项正确,D,
电离出离子数为。
答案:AD
[例2] 若以和分别表示浓度为和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 )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间和密度的相互关系,若以、分别表示浓度和氨水的密度,以M表示的摩尔质量,那么对于体积为VL的氨水而言,其溶质的质量可表示为如下等式:
和,因,则
由于氨水的密度随着浓度增加而减小,即,故
答案:C
[例3] 将、、三种气体分别装在三个相同容器里,当温度和密度相同时,三种气体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体积时:,因密度相等,则质量相等时各气体所含物质的量随摩尔质量的不同而不同。
答案:B
[例4] 将标准状况下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 )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标况下一气体溶于水时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方法。对照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可分别求得溶质氯化氢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进而求得物质的量浓度,注意不能用水的体积当成溶液的体积。
答案:D
【模拟试题】
一. 阿伏加德罗常数: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B. 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电子数目为
C. 甲烷的质量与个甲烷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
D. 标况下,甲烷和乙炔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
E. 标况下,己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为
F. 磷酸1L中含氢离子数为
G. 和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
H. 铁与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
I. 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一定为
J. 标况下,氩气所含原子数为
K. 中所含中子数为
L. 1L甲烷完全燃烧产生分子数为
M. 晶体中所含碳硅键数目为
N. 重水就是个重水分子的质量总和
二. 阿伏加德罗定律:
2. 依照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 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3. 常温下,在密闭容器里分别充入两种气体各,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时,压强降低为开始时的。则原混合气体可能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4.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X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时,压强为
。如果在相同温度下,把更多的气体X充入容器,使容器内压强增至,这时容器内气体X的分子数约为( )
A. B. C. D.
5. 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 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
C. 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 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6.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4个容器中分别装有4种气体。已知各容器中的气体和容器的容积分别是a. CO2,;b. ,;c. ,;d. ,。则4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B.
C. D.
7. 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另一个装有和的混合气体,两瓶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是( )
A. 质量 B. 原子总数 C. 碳原子数 D. 密度
8. 在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
A.
B.
C.
D.
(1)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和气体总压强()分别符合关系式和的是 ;符合关系式和的是 (请填写反应的代号)。
(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和气体体积()分别符合关系式和的是 ;符合和的是 (请填写反应的代号)。
三. 有关溶液及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9. 已知35%溶液的密度为,5%溶液的密度为,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 大于20% B. 等于20% C. 小于20% D. 无法估算
10. 已知25%的乙醇溶液的密度为,5%的乙醇溶液的密度为。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5%,下列关于和关系的表达正确的是( )
A. B. C. D. 无法估算
11. 质量分数为的某物质的溶液与质量分数为的该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蒸发掉水,得到的溶液每毫升质量为,物质的量浓度为。则溶质的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B.
C. D.
12. 氢氧化钙在时的溶解度为,在时的溶解度为。取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Wg蒸发掉水后,再冷却至,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 D. ,
13. 下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将食盐溶于水中,降温至时,可析出氯化钠晶体
B.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31.6%
C. 时,水中溶解硫酸铜达饱和。当降温至时,可析出30g硫酸铜晶体
D. 时,将硝酸钾和食盐同时溶于水中,蒸发时,先析出的是氯化钠
【试题答案】
1. C、D、G、I、M、N 2. CD 3. A 4. C 5. A、B
6. C 7. C
8.(1)B;C (2)D;A
提示:
(1)恒温恒容时,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气体时,因质量守恒则密度不变,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成正比
(2)恒温恒压时,
9. A 10. C
提示:当两份同种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1和W2时,等质量混和后质量分数应为,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为:
二者关系:;当、时或、时,,则,如第9题,否则,如第10题。
11. C
12. D
提示:注意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则;当将时饱和溶液蒸发水后,有析出,此时溶液仍饱和,降温至时溶解度增大,时析出可能全部溶解或部分溶解,则中值必小于,但不一定小于,则选D。
13. D
【励志故事】
没有鳔,就运动肌肉
鱼在水里流动,需要不断调节沉浮。而鱼一般有一个储气的器官——鳔,需要上浮时鳔膨胀,需要下沉时鳔收缩,非常自如。同是水中生物,鲨鱼就没有鳔,为了完成沉浮,它只能依靠肌肉的运动。由于重力的作用,只要它停下来,身子就会下沉,所以它只能做大海里的行者,永不停息地游弋。
作为水中运动生物,没有鳔可以说是不幸的。然而正是由于这一先天的不足,才成就了鲨鱼的“海洋霸主”地位。因为不停地游动,它身体异常强壮,从而成为了极具战斗力的水中杀手。而那些有鳔的鱼类,生存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却无一不成了鲨鱼的猎物。
某些条件不如别人,不见得就是坏事。只要奋力拼搏,不断创造条件,劣势也能变成优势,在这种意义上来说,不足有时反而能成就强者——在克服不足的过程中,人会变得日益强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关系式法
关系式就是用来表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关系的式子,找出有关物质量间的关系,列出比例式,迅速求解的方法,即关系式法。
【典型例题】
(一)对于涉及多步反应的习题可根据各方程式中反应物、产物的联系推出关系式
[例1] 工业上常用漂白粉跟酸反应放出的氯气质量对漂白粉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漂白粉的优劣。漂白粉与酸的反应式为:
+,现为了测定一瓶漂白粉的进行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样品,加水研磨后转入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取出加入过量的碘化钾溶液和过量的稀硫酸静置,待漂白粉放出的氯气与碘化钾完全反应后,用0.100mol/L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生成的碘,反应如下:滴定时用去硫代硫酸钠溶液,试由上述数据计算该漂白粉的。
解析:
设漂白粉样品生成氯气,由反应和
可得关系式:,则有,得,故
[例2] 金属锡的纯度可通过下述方法分析,将试样溶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
,再加入过量三氯化铁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最后用已知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滴定生成的亚铁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现有金属试样,经过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 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
,求试样中锡的质量分数(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
解析:
关系式:~~~
的质量分数:
[例3] 环境监测测定水中溶液解氧的方法是( )
① 取水加入固定剂溶液和碱性溶液(含氢氧化钾)中,立即塞好塞子并振荡摇匀,使之充分反应。
② 测定:开塞后迅速加入硫酸使之生成碘,再用b 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消耗,有关反应方程式为:


,求水中溶解氧的量(以g/L为单位)
解析:
设水中溶解氧气,根据上述反应方程式得出关系式
得,1L水中溶解氧气的量为:
,质量=。
(二)从主要元素的原子守恒推关系式
[例1] 在氧气燃烧硫和铁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硫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把这些二氧化硫全部氧化成三氧化硫并转变为硫酸,这些硫酸可用10mL,0.5mol/L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则原化合物中硫的百分含量为( )
A. B. C. D.
解析:
通过各步反应方程式可得出:
设化合物中硫的质量为
得,所以原化合物中硫的百分含量为:
所以选C。
[例2] 某硫铁矿厂每天用含二硫化亚铁的硫铁矿生产硫酸,如果在沸腾炉内损失的硫,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问每天能生产的硫酸多少吨?
解析:
解:设生产硫酸,根据各步反应方程式,且硫守恒得关系式:
120 :

则有:解得:

(三)并列反应等系数关系式法
并列化学反应某两种物质系数比相同或某些量值相同,利用这些系数或量值可解有关混合物的计算。此法巧妙、简便。
[例1] 将一定质量的碳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测得容器内压强增大倍,则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为( )
A. B. C. D.
解析:
解:由压强增大倍知该值落在压强不变与压强增大1倍之间,发生下列并列反应:
因碳与二氧化碳,碳与一氧化碳系数比均为,所以(混合气),所以,选B。
[例2] 铁粉与硫粉的混合物,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再迅速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可得气体(标准状况),试分析所得气体的成分和各成分所占的体积百分比?
解:所得气体的物质的量为的物质的量。
(1)若S粉过量,气体全部为占
(2)若粉过量:则
[例3] 今有氢气和一氧化碳(体积比为1:2)的混合气体,当其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体积为( )
A. B. C. D.
解析:
解:由反应方程式:知氢气、一氧化碳气体需氧气的体积均为自身体积的二分之一,与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体积比无关,因混合气为,耗氧则为L,选D。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1. 将和的混和物,用足量稀溶解后可得硫,原混和物中质量可能是( )
A. B. C. D.
2. 分析磁铁矿时,将铁沉淀为,再灼烧至,若灼烧后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试样中的百分含量,则需取试样为( )
A. B. C. D. 3.4g
3. 工业上以焦炭、水、空气为原料制时,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理论上碳与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B. C. D.
4. 超氧化钾()常用于急救器中,它能吸收生成碳酸盐和氧气。现用金属钾在一定条件下与充分反应生成,若此超氧化钾完全吸收,则生成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A. B. C. D.
二. 填空题:
5. 向混有的铁屑中加入足量的稀,直到固体完全溶解,若得到的溶液中不含,产生的与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则原混和物中与的质量比是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
6. 某化肥厂用制备,已知:由制的产率是,制
的产率是,跟反应生成,则制所用去的的质量占总耗质量(不考虑生产的其它损耗)的________%。
三. 计算:
7. 工业上将氨全部转化变成硝酸。已知用去空气中的氧气,需氨气多少?若硝酸的产率,生成多少浓度为的硝酸?
8. 某试剂厂生产的化学试剂,国家规定其二级品含量不低于,三级品不低于。现称取样品将其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使之酸化,并加入适量溶液充分反应,最后用0.100 mol/L 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如下:
,滴定达终点时用去,试通过计算说明此样品属于哪一级产品?
【试题答案】
一. 1. AB 2. B 3. B 4. D
二. 5.
(1)
(2)
(3)
6. 52.5
三. 7. , 8. 为三级产品
【励志故事】
把今天当干草
一次,去新疆旅游,住在一户牧民家。牧民家里养了一头骆驼,骆驼面前放着一堆干草。我问牧民,为什么骆驼不吃鲜润的青草而吃苦涩的干草?牧民说:骆驼是忧患心理很强的动物,它害怕主人第二天就让它穿越沙漠,而胃中的干草要比青草耐饥,一头成年骆驼一晚可以慢慢咽下几十斤干草。
平时,我们只看到骆驼穿越沙漠时那惊人的耐力,却很少知道骆驼为此付出的艰辛和所做的准备。
像骆驼一样,常怀忧患之心,把今天当作干草,不是贪图享乐,而是品味艰辛,不断增强自己承受坎坷、挫折和苦难的能力,只有这样,你才能穿越人生的荒漠,抵达成功的绿洲。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二:十字交叉法(上)
十字交叉法在化学计算中具有实用性强、能迅速求解的特点,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取代设未知数列方程的传统方法,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 适用范围
十字交叉法立足于二元一次方程的求解过程,并把该过程抽象为十字交叉的形式,所以凡能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来求解的命题均可用此法。
三. 表达式的推导
如果用表示十字交叉的二个分量,用表示二个分量合成的平均量,用,则有:
若把放在十字交叉的中心,用与其交叉相减,用二者差的绝对值相比即可得到上式。
四. 二个分量的确定和平均量的确定
以基准物质一定量为依据(通常以、一定质量为依据)进行分量和平均量的确定。基准物质是指在分量和平均量确定时提供一定量做为依据的物质。在确定这些量的过程中一定要遵照统一的基准。
五. 比的问题
1. 谁与谁的比
二元混合物产生的二个分量与相应平均量的十字交叉所得比值,是基准物质在二种物质中或二个反应中的配比。
2. 什么比
基准物质以什么物理量为前提进行分量和平均量的确定得出的即是什么比,以物质的量为前提得出的是基准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以一定质量为前提得出的是基准物质质量之比。
例:铁、锌合金8.85g溶于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制得氢气0.3g,求合金中铁、锌的质量。
解析:
,此比值不是在混合物中的质量比,而是达到题干所给数据要求,基准物质所必须遵循的在反应中产生量的配比,由于基准物质以物质的量为前提,所以此比值为物质的量之比。设
的质量为。
六. 对于量的确定和比的问题可分为二种情况
1. 混合物中二种物质间不发生反应
基准物质 谁的比、什么比
某物质的质量 混合物的质量 某物质
可燃物耗氧量 可燃混合物的耗氧量 某可燃物
可燃物放热或吸热的值 可燃混合物放热或吸热的值 某可燃物
某物质中含某一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 混合物中含某一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 某物质 二种物质物质的量之比
产生某物质所需某反应物的质量 产生某物质所需混合物的质量 某物质
某物质与其它物质反应所耗其它物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数 混合物与其它物质反应所耗其它物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数 某物质
某化合物中含某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质量 混合物中含某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质量 某元素 二种化合物中所含某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物质的量之比
失去电子某物质的质量 失去电子混合物的质量 电子 二种物质失去电子物质的量之比
1L溶液中含某溶质的物质的量(即摩尔浓度) 1L混合溶液中含某溶质的物质的量 溶液 二种溶液体积比
100g溶液中所含某溶质的质量数(即百分比浓度) 100g混合溶液中所含某溶质的质量数 溶液 二种溶液质量之比
2. 在过量的反应物继续反应所涉及的反应中,以某反应物做为基准物质进行量的确定,最后得出的是某反应物在二个反应中所耗之比。
例: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解析:此题涉及反应:
(1)若以与
(2)
七. 系数处理问题
在求分量时,根据题给条件在原物质分子量前会产生系数,这时根据分量和平均量应用十字交叉求出的只是基准物质在产生二个分量物质中的配比,要想迅速求得混合物中二种物质的比值,需在所求得的基准物质的比值前乘以在求分量时原物质分子量前产生的系数,其实质是把基准物质之比转化为所求物质之比。
例1:由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物153.5g,溶于水配成1L溶液,此溶液中,则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解析:以含
例2: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硫酸反应,求混合物中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
解析:需
根据十字交叉原理有:
例3:将的混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中和盐酸。则原混和物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错解:
74g 2mol
37g 1mol
56g 1mol
又题中平均每摩尔盐酸能中和碱
※这种解法错误的原因是:因为46.5是每摩尔盐酸平均耗碱量,所以1:1实际上是两种碱耗用盐酸的摩尔比。
※另一种常出现的错误是找出差量后,不知其含义,为此,在应用时要对照前面的表格,理解并熟练运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十字交叉”出的比值是基准中产生分量的物质的分配比,该比值与两个分量和乘积须有物理意义。
【模拟试题】
1. 氖的天然同位素有两种,已知氖元素的原子量为20.179,则的原子数之比是( )
A. 3:1 B. 9:1 C. 10:1 D. 1:5
硅元素有三种同位素,硅近似原子量为28.1,自然界中的原子百分含量为92%,则的原子个数比为( )
A. 3:5 B. 3:1 C. 2:3 D. 3:2
2. 由组成的混和气体,平均分子量是36,则此混和气体中的质量百分数是( )
A. 38.9% B. 50% C. 61.1% D. 77.8%
3. 今有混和化肥,经测定含氮40%,则混和物中和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4:3 B. 1:1 C. 3:4 D. 2:3
4.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和气体共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混和气体中氢气与丙烷的体积比( )
A. 1:3 B. 3:1 C. 1:4 D. 1:1
5. 在相同条件下,乙烯和乙炔的混和气体完全燃烧用去了,则该混和烃中,乙烯与乙炔的体积比为( )
A. B. C. D.
【试题答案】
1. C;C 2. B 3. A 4. B 5. A
【励志故事】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温馨提示: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有关化学计算

二. 知识重点
1. 对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掌握
2. 对几个量之间关系的应用(、、、、的关系)
3. 掌握常见的几种计算技巧
(1)差量法:
(2)十字交叉法:
(3)极端值法:
(4)守恒法:
(5)估算法:

【典型例题】
[例1] 有和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并恢复到原状况,体积变为,原混合气体中和的体积比为( )
A. B. C. D.
解析:该题可利用的体积差进行计算
2 1 2 1
参加反应的 生成
再利用极值分析:设反应完全,则原
设反应完全,则原
答案:D
[例2] 气体和空气混合后点燃,若反应前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20℃,),试讨论当a的取值范围不同时,燃烧后气体的总体积V(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假定空气中和的体积比为,其他成份可忽略不计)。
解析:因在中燃烧有两种情况,其一,充足时,
;其二,不充足时,。当介于~之间。
当、均会存在,所以解此题应先找两个极端值,再考虑燃烧后总气体的变化规律。
不足:
2 1 3

当不足即
充足:
2 3 2 3
当充足即
充足时,决定反应后气体体积大小的是,视为生成的又与反应,气体体积无变化。则结果同。
[例3] 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A. B. C. D.
解析:此题可用估算法判断,若两种同位素各占50%,则
而题中所给可知的一种核素所占比例大于50%,只有A选项符合。即,故选A。
[例4] 在、和
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依次为、、,则它们的关系为( )
A. B. C. D.
解析:因
利用守恒即可知沉淀质量的多少。
则: 故选C
[例5] 已知35%的溶液的,的溶液的,若将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无法计算
解析:此题的解题方法很多,包括常规法,估算法和十字交叉法,在这里主要介绍十字交叉法,设混合后质量分数为m
35
m
5
解得 故应选A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1. 有四种不含结晶水的物质:① ,② ,③ ,④ 。各取在高温条件下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与的相对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④>③>①>② D. ③>②>①>④
2. 要把盐酸(密度为)稀释成盐酸(密度为),需要加水的体积约为( )
A. B. C. D.
3. 标准状况下有① ,② 个,③ 气体,④ 。下列对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体积:④<①<②<③ B. 密度:①<④<③<②
C. 质量:④<①<③<② D. 氢原子数:④<②<③<①
4. 若某氖原子的质量是a g,原子质量为b g,用c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这种氖原子的摩尔质量为
B. w g 该氖原子形成的氖分子数是个
C. w g 这种氖气中含有电子数个
D. 相等质量的这种氖气和它形成的单质物质的量之比为
5. 将质量分数为的溶液和质量分数为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为,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无法估计
6. 用密度为,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稀;① 当用浓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a%;② 当用浓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b%,那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无法确定
7. 在的溶液中加入100溶有的溶液,再加入溶有的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B. 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 最终得到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
D. 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二. 填空题:
8. 在常温常压下,将和两气体按体积比混合,所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9. 将某金属投入的某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并产生氢气,则此金属化合价为 ,酸为 元酸。

三. 计算题:
10. 在一定条件下,跟可以发生反应生成和。现有和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中,若经还原得到的比经氧化得到的多。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若以上反应进行完全,试计算原反应混合物中与的物质的量可能各是多少?
11. 常温下将的溶液跟的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的混合溶液,试计算:(1)该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2)该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在水中需溶解多少摩尔,才能使其浓度恰好等于上述混合液的浓度。
12. 在标准状况下,分别向甲、乙、丙三只容器中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再加入不同质量的同种镁铝合金粉末,得到的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甲 乙 丙
合金质量(mg)
气体体积(mL)
求:(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
13. 现有含和的混合液,要加入密度为含质量分数的溶液,使和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变为和。求:(1)溶液的总体积。(2)应加密度为溶液的体积。(3)根据现有条件及计算结果能否确定需加水的体积。
14. 将和的混合物溶于水制成溶液,向此溶液中加入
溶液,把所生成沉淀过滤,往溶液中投入足量的铜片,待反应完全后,测得溶液中(设反应前后溶液总体积不变)。求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15. 往、、、组成的混合气体中通入,一定条件下使其充分燃烧。燃烧后混合气体体积减为。将其通过足量的溶液后,逸出,测得该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1。求原混合气体中四种气体的体积。(上述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B
2. A
提示:(稀) (稀)
3. AD 4. BD
5. B 提示:
因 整理得:
假设溶液的密度,不随浓度的改变而变,则上式可变型为;但实际
越大则越大,可知上式中,所得(混)>
6. B
提示:等V混合
等m混合
因 则
7. B

二. 填空题:
8. 28 9. +3;二

三. 计算题:

10.
被还原,被氧化
被还原—被氧化
若过量:
若过量:
提示:
故选B
11. (1)(混)
(2)
(3)
12. (1)
(2)
提示:由表中可见丙中金属过量,可利用产生的气体体积与消耗盐酸的关系,求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而甲中产生气体少,可知金属为不足量,可利用气体体积与合金的质量关系求出Mg的质量分数。
13. 分别求出原溶液中各物质的量浓度:,

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1)利用稀释规律:(混) V(混)
(2)
(3)不能。因不知混合后溶液的密度。
14.
15. 所余气体为和,
,原混合气体中

设参加反应的
2 1 3
2 1 2 1


【励志故事】
学会感动
4.两套换洗的衣服。其中有一件军装上装;那是大卫爸爸年轻时当兵穿过的,整整40年了。大卫向观众展示时,很有些骄傲地说:因为它漂亮啊!
5.一双未洗的普通的运动鞋;那甚至不是一双品牌球鞋,大卫将它拿出来的时候,说什么也不让崔永元碰一下,他说:"这鞋很臭的!"
6.一件以饭盆、口杯、牙刷、剃须刀为阵容的生活必需品。
7.一面随身带着的鲜艳的五星红旗。
当美国青年丁大卫将一面中国国旗打开,向现场的观众展示时,偌大的演播厅里鸦雀无声,现场乐队深情地奏响了《我的祖国》的旋律。崔永元问大卫:你怎么会时时将五星红旗带在身边?
丁大卫说:我时时带着它,就是为了提醒自己,我现在是在中国,我要多说美丽的中文,有人到我房间里来,看着墙上挂着的五星红旗,也会缩小我们之间的差距。再说,看到这面国旗,我就会告诫自己:你现在是一位中国教师,你要多为中国教书育人。
(待续)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寒假专题——化学平衡

二. 教学要求:
1. 掌握化学平衡的基础知识和平衡移动的规律
2. 了解化学平衡几种常见题型计算

三. 重点、难点:
1. 平衡状态的判断
2. 等效平衡条件
3. 化学平衡计算

四. 知识分析:
1. 化学平衡基础知识
化学平衡:
(1)定义:
(2)特征:
(3)化学平衡移动:
① 原因:反应条件改变引起正、逆反应速率不等
② 结果:速率、各组分含量发生变化
③ 方向
(4)影响因素:
① 浓度:增大反应物(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 压强:增大(或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或扩大)的方向移动
③ 温度:升高(或降低)温度,平衡向吸热(或放热)方向移动
④ 催化剂:同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
2.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本质特点是,即单位时间内某一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它的消耗速率。表现在外部的特点是:①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② 各物质的浓度不变;③ 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④ 总物质的量不变;⑤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变;⑥ 如温度、体积固定,反应容器内的总压不变。(说明: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分子数相等的可逆反应如 ,不能用 ④ ⑤ ⑥判断)。
3. 等效平衡的规律
在一定条件下(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对同一可逆反应,只要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而达到化学平衡时,同种物质的百分含量相同,这样的平衡称为等效平衡,此类平衡的规律是:
(1)在定温定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2)在定温定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的相同,两平衡等效。
(3)在定温定压下,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4.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有: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平衡浓度)、转化率、产率、组分的质量分数以及气体的平均分子量、气体体积、密度、压强等。其计算关系有:
(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① 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② 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反应物的转化率
转化率=
(3)产品的产率
产率=
(4)计算模式
起始物质的量(mol) m n 0 0
转化物质的量(mol) ax bx cx dx
平衡物质的量(mol) m-ax n-bx cx dx

【典型例题】
1. 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判定
[例1] 2000年杭州测试题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 单位时间内生成,同时生成
② 单位时间内生成,同时生成
③ 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
④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⑤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⑥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再改变
A. ① ④ ⑤ ⑥ B. ① ② ③ ⑤ C. ② ③ ④ ⑥ D. 以上全部
解析:① 生成,就是消耗,即生成的速率等于消耗的速率,能表示,正确。
② 表示同一方向的反应速率,不能表示,不正确。
③ 只要发生反应,或者说不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速率之比均为,它不能反映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不正确。
④ 温度、体积一定,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说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表明已达平衡。
⑤ 颜色的深浅决定于有色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颜色不变,说明的浓度不再改变,对固定容器来说,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能说明已达平衡,正确。
⑥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变,说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表明已达平衡,正确。
答案:A
点评: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也可由“假设法”得解,如本题假设没有达到平衡,则、、的量均在发生变化,显然它们的浓度、质量分数以及整个体系的颜色、物质的总量、压强、平均分子量也应在变化,故这些量不变时能说明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2. 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比较或它的逆向思维
[例2] 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和,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 ,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的转化率为,则乙容器中的转化率( )。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无法判断
解析:本题是一道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比较问题。比较时,选乙容器为标准状态,设乙容器压强保持;甲容器体积不变,由于 的正反应是个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达到平衡时,甲容器压强小于,减小压强,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甲容器中的转化率比乙容器的转化率低。(或:由于乙容器中压强大于甲容器中的压强,而增大压强,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乙中的转化率大于甲中的转化率)
答案:B
点评:比较同一可逆反应不同平衡状态的有关量的大小,一般的方法是:先选取某平衡状态为标准平衡状态(参照标准),然后分析另一状态转变为标准平衡状态时的条件变化而引起平衡移动的结果,进行比较判定。
[例3] 2000年济南调考试题 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加入、,发生反应:A(气)+B(气) 2C(气)达到平衡时,C的质量分数为W。在相同条件下,按下列情况充入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质量分数仍为W的是( )
A. B.
C. 、 D. 、
解析:这是一道可逆反应平衡状态比较的逆向思维题,即等效平衡的条件选择问题。本题中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如果给反应体系加压,使体积缩小,或者按比例加大或减小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平衡将不会发生移动,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将保持不变(浓度要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本题中加入的各种物质如果完全转化为A和B,只要就可以了。
选项A和B均不符合要求,因为本题中初始加入的A和B的物质的量与方程式系数不一致,单纯从C开始,无法达到的状态;C符合要求;D中经转化相当于和,加上加入的,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答案:C、D
3. 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及其应用
[例4] 1997年上海高考试题 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是 。
已知F(固)的溶解度比上面的矿化产物更小,质地更坚硬。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当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后能防止龋齿的原因: 。
根据以上原理,请你提出一种其他促进矿化的方法: 。
解析:该题是以生活中保护牙齿这一学生熟悉的实例,让学生运用平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此题紧贴生活健康知识,使学生受到保护牙齿、预防龋齿的教育,同时又考查化学平衡理论的知识。
根据题意,牙齿表面的一层硬的物质存在如下平衡;
进食后产生有机酸,电离出与结合生成,破坏上述平衡使其向脱矿方向移动,牙齿受到腐蚀。当用含氟牙膏刷牙时,,产生了质地更坚硬的固体物质,使牙受到保护。从在唾液中的平衡可以看出,加入或加入都可促进矿化。
答案:生成的有机酸能中和使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加或加等。
点评:运用平衡理论,解决与化工生产、社会生活、科研等相关的化学实际问题是今后高考命题的热点,学习时除了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4.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例5] 2000年南京测试题 把6气体和气体混合放入4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气)+B(气) 2C(气)+(气)经达到平衡,此时生成C为,测定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B. B的转化率为20%
C. 平衡时A的浓度为 D. 恒温达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85%
解析:本题是一道有关化学平衡的基础计算题,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各量的含义。

,所以。
3A(气)+B(气) 2C(气)+2D(气)
起始量(mol) 6 5 0 0
变化量(mol) 3 1 2 2
平衡量(mol) 3 4 2 2
B的转化率为:
平衡时A的浓度:
,所以
答案:C、D
点评: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题,若涉及到化学反应方程式,运用以上计算模式,会使思路显得格外清晰,不易出错。
[例6] 2000年长沙模拟试题 在一定温度下将CO和水蒸气各放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达到平衡后测得为再通入水蒸气,达到新的平衡后,的物质的量是( )
A. 等于 B. 等于
C. 大于小于 D. 大于
解析:本题在中学知识范围内不能求出的物质的量,只能从可逆反应的特点结合平衡移动理论求出物质的量的取值范围,其解题方法是极限法。

【模拟试题】
1. 1999年广东高考试题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X(气)+3Y(气) 2Z(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Z生成的速率与Z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生成,同时生成
C. X、Y、Z的浓度不再变化
D. X、Y、Z的分子数比为
2. 2000年上海高考试题 对于反应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2体积和足量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
B.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
C. 平衡时,消耗速率必定等于生成速率的两倍
D. 平衡时,浓度必定等于浓度的两倍
3. 反应(气)+(气) (气)+(气)经后达到平衡,测得此时A的浓度减少了,而C的浓度增加了。又测得平衡反应速率,达到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给体系加压,平衡不移动,那么该反应可表示为( )。
A. 2A(气)+6B(气) 3C(气)+5D(气)
B. 3A(气)+ B(气) 2C(气)+2D(气)
C. 3A(气)+ B(气) 2C(气)+D(气)
D. A(气)+3B(气) 2C(气)+2D(气)
4. 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 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 B.
C. D.
5. 乙酸蒸气能形成二聚分子: 。现欲测定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应采用的条件为( )。
A. 高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低温、低压 D. 高温、高压
6. 2001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将气体和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气)+B(气)2C(气)
若经(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现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 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② 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③ 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 时物质B的浓度为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 ③ B. ① ④ C. ② ③ D. ③ ④
7. 2000年西安检测题 在等温、等容条件下有下列气体反应:
2A(气)+2B(气) C(气)+3D(气)。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① A和B的起始浓度均为;② C和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 和② 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相同
B. ① 和② 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不同
C. 达到平衡时① 途径的反应速率等于② 途径的反应速率
D. 达到平衡时① 途径混合气体密度为② 途径混合气体密度的
8.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
2A(气)+B(气) xC(气),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若维持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按、和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为,则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9. 2000年天津测试题 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里充入,发生如下反应: ,达到平衡后,再向该容器充入,达平衡后与原平衡比较错误的是( )
A.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B. 的转化率提高
C. 压强为原来的2倍 D. 颜色变浅
10.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 B(气)+C(固),且达到化学平衡。当升高温度时其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 )。
A. 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为非气态
B. 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为气态
C. 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
D. 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非气态

【试题答案】
1. A、C 2. B、C 3. B 4. A 5. A
6. B 7. A、D 8. B、C 9. C、D 10. A、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十字交叉法运用——1

二. 教学要求:
1. 能够理解十字交叉法的原理,此法的适用范围。
2. 较为熟练的使用十字交叉法。

三. 知识分析:
凡能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的命题,即二组分的平均值,均可用十字交叉法。此法把乘除运算转化为加减运算,给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应用时一定要注意交叉量的含义。尤其要注意在知道质量平均值求体积或物质的量的比时,用此法并不简单。高考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也应用于综合计算之中,适用范围列表如下:
例如
含义 类型 、 、
1 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
2 同位素原子量 元素原子量 同位素原子的百分组成
3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混合液浓度 体积分数
4 质量分数 混合液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
5 密度 混合密度 体积分数
6 用于某些综合计算:如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典型例题】
1. 有关分子量、平均分子量计算中的应用。
[例1] 在容积为1L的干燥烧瓶中用向下排空气法充入后,测得烧瓶中的气体对的相对密度为,若将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当喷泉停止后进入烧瓶中溶液的体积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解析:
故烧瓶为含为:
氢气不溶于水,当喷泉停止后,烧瓶内溶液应为
2. 有关同位素原子量及平均原子量的应用。
[例2] 晶体硼由和两种同位素构成,已知晶体硼与反应全部转化为硼烷
气体,可得标况下,则晶体硼中和两种同位素原子个数比为( )
A. B. C. D.
解析:
由知:
的摩尔质量
即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选C
3. 有关溶液的稀释,加浓及浓度计算的应用。
[例3] 某温度下,22%的溶液,加水稀释后,其浓度变为14%,求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设原溶液的质量为
4. 有关消耗量、差量计算。
[例4] 把和的混合物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的溶液,把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最后得到卤化银,求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析:— —
(1)若皆为,可得沉淀

(2)若皆为,可得沉淀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1. 将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和的混合物,取该燃烧产物溶于水制成溶液,取出用的盐酸中和,用去,由此可知该产物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A. B. C. D.
2. 硅元素有、、三种同位素,硅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自然界中的原子百分含量为,则和的原子个数比为( )
A. B. C. D.
3. 今有和混合化肥,经设定含氮40%,则混合物中和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B. C. D.
4.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实验测得和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热,则混合气体中与的体积比是( )
A. B. C. D.
5.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A的密度为,气体B的密度为,A和B的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则混合气体中A与B的体积比为( )
A. B. C. D.
6. 与的混合物同与之等质量的分别与酸完全反应时所消耗酸量相等。则和的质量比为( )
A. B. C. D. 任意比

二. 填空题:
7. 把含的溶液与含的石灰水混合,充分反应后,蒸干水得一固体,其组成为 (写成分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

三. 计算题:
8. 的溶液配成的溶液,需的硫酸铜溶液多少克?
9. 部分氧化成后,元素占混合物,求和的物质的量之比。
10. 向体积为1L的干燥容器里充入氯化氢气体,测出容器里的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若用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当喷泉实验停止后,吸进容器里的液体的体积是多少?
11. 把溶液浓度变为,需加入多少克?或蒸发多少克水?或与多少克的溶液混合?
12. 已知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求和、微粒组成的晶体中含的质量是多少?
13. 一定量的和一定量的混合,反应完全后,其气体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氖气的两倍,求混合前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14. 和的混合物与盐酸反应所消耗盐酸的量同等质量的和同浓度盐酸反应所消耗的量相等,则混合物中和的质量比是多少?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B 2. B 3. B 4. B 5. D 6. A

二. 填空题:
7.

三. 计算题:
8.
9.
10.
11.
解:纯溶质的含量为100%,水的溶质含量为0
设需纯,蒸馏,需25%



需加纯
或蒸发
或与质量为的溶液混合
12.
解:
∵ 中含为,则其中的物质的量为:
质量为
13.
解:反应后混合气体的
∴ 混合气体可能是和或与
(1)若是与




(2)若是与


答:当过量时:
当过量时:
14.
解:可先求出混合物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



学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一:差量法
化学反应中任何两个量的差与其中任何一个量成正比关系;任何两个量的和与其中任何一个量成正比关系,应用以上关系解题的方法即差量法或和量法。
【典型例题】
[例1] 把氯气通入浓氨水中,发生下列反应,把1.12L氯氮混合气(90%氯气和10%氮气)通过浓氨水,实验测得逸出气体(除氨气和水蒸气)体积为0.672L(50%氯气和50%的氮气)问有多少克氨被氧化?(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解析:
解:设反应中有x g 氨被氧化,根据方程式8 mol氨有2 mol被氧化,
解之:
[例2] 在500mL l 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块铁片反应一段时间后,将铁片取出洗净干燥后称量,铁片质量增加了,问析出了多少克铜?反应后硫酸亚铁摩尔浓度是多少?
解析:
解:设有铜析出,有y mol硫酸亚铁生成,根据反应方程式有:
解之mol,硫酸亚铁的摩尔浓度=mol/L。
[例3] 把盛有等质量盐酸的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分别置于托盘天平两端,将一定量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都溶解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加入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的质量比是多少?
解析:
解:设加入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的质量分别为。反应后两烧杯中净增加质量相等,设净增加质量都为,则有:
解之
所以铁与碳酸钙质量比为:。
[例4] 把含杂质(不可燃)的黄铁矿试样在氧气中燃烧后得残渣。此黄铁矿的纯度为( )
A. 85% B. 80% C. 72% D. 16%
解析:
解:设试样中含二硫化铁,根据反应方程式:
: 理论质量差量
: 实际质量差量
解之
此黄铁矿的纯度=选C。
[例5] 向一定量的碘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直到黄色沉淀不再产生为止,结果所生成的溶液和原碘化钾溶液的质量相等,由此可知,加入的硝酸银溶液的百分比浓度是多少?
解析:
解:设原溶液有x mol碘化钾,则加入x mol硝酸银和y mol水,因此原溶液中减少的是离子的质量,增加的是加入的离子和水的质量,减增两量相等有:,解得,所以硝酸银的百分比浓度=
[例6]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重质量为。求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
解析:
解:依据反应方程式设混合物中含有碳酸氢钠:


解之:,原混合物中含碳酸钠的质量:
碳酸钠质量百分含量=。
[例7]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碳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共,将容器加热至经充分反应后,排除其中的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问容器内碳酸铵和氢氧化钠各多少克?
解析:
解:可能发生下列反应:
由此可知剩余固体物质可能是:
讨论拐点:
: 106

若即过量,有
质量
若:,则过量,剩余物为
——
80 : 106

质量为:。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1. mol某元素单质直接与反应后质量增加,这种元素是( )
A. P B. Mg C. Na D. Fe
2. 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加热烘干称量,质量为,则变质率是( )
A. B. C. D.
3. 把一定质量的碳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反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测得容器内压强比原来增大了倍。则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为( )
A. B. C. D. 无法确定
4. 将氧化铜加强热,部分分解为得固体,则剩余固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B. C. D.
5. 加热碳酸氢铵并使产物维持气态,①若将混和气体依次通过和浓,增重,浓硫酸增重;②若将混和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则浓增重增重(每次气体完全被吸收),则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A. 、、、 B. 、、、
C 、、、 D. 、、、
6. 将一定量的铁粉和硫粉的混和物共热,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加入足量稀,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原混和物的组成可能是( )
A. 质量等于,铁和硫的物质的量相等
B. 质量等于,铁和硫的物质的量是铁大
C. 质量大于,铁和硫的物质的量是铁大
D. 质量小于,铁和硫的物质的量是铁大
二. 计算题:
7. 把含有脉石的黄铁矿样品在中灼热后,得到残渣,求黄铁矿的纯度。
8. 把氯气通入含的溶液中,反应后加热蒸干混和物,得固体,问反应后生成食盐多少?
9. 将和的混和物在空气中灼烧到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冷却后称其质量与原混和物质量相等。求原混和物中单质的质量百分含量。
10. 有块重的极薄的铁片,浸入溶液中,一会儿,取出铁片,洗净,称重,铁片及其表面的铜共重,求溶液中的物质的量。
11. 把锌放入未知浓度的稀中,反应停止后,锌有剩余,取出锌,称量溶液质量为,求反应前稀的质量分数。
【试题答案】
一. 1. B 2. B 3. B 4. B 5. C 6. A、D
二. 7. 8. 9. 10. 11.
【励志故事】
毛毛虫思路
毛毛虫有尾随的习惯。法国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毛毛虫在一个花盆边围成一个圆圈爬行,离花盆不远处放有食物。结果,毛毛虫一个随一个爬了六七个小时,没有一个人离开圆圈,最后又累又饿而死。
只要有一个毛毛虫破除尾随的习惯向其他方向爬行觅食,就可以避免惨剧的发生,其它的毛毛虫就会跟着它一起找到食物。
人也是这样,绝不能一条巷子走到底,要善于另辟蹊径。
数学家欧拉为探求12次方程的计算方法夜以继日地算瞎了双眼,而数学家高斯只用了1个小时就找到了这种计算方法。大家惊叹不已,高斯说:“一切都不用奇怪,要是我不改变计算方法,我的眼也会瞎的。”人们以“毛毛虫思路”为借鉴,激发求异思维。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十字交叉法的运用——2

二. 教学要求:
较为熟练运用十字交叉法在有机综合计算中。

三. 知识分析:
见上周内容。

【典型例题】
[例1] 将烷烃、烯烃按体积比混合,气体体积是相同状况下等质量体积的1/16,则混合气体的组成为( )
A. 甲烷、乙烯 B. 甲烷、丁烯
C. 丙烷、丙烯 D. 乙烷、丙烯
解析:混合气体
A. 、分子量均小于32 错
B. 甲烷、丁烯
16 24
32 错
56 16
C. 、分子量均大于32 错
D. 30 10
32 对
42 2
[例2] 在、120℃时,1LA、B两种烷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足量中充分燃烧后得到同况同压下和,且A分子中比B少2个碳原子。试确定A和B的分子式和体积比?
解析:1L混合气燃烧得和,可知混合气体中含碳原子,氢原子,即平均分子式为,故有下列两种组成:
(1)若A为,B为碳原子数≥3的烷烃,B是



1 0.5
2.5
3 1.5
H原子数: 4 1
7 符合题意
8 3

(2)若A为,B为,则:
C原子数:2 1.5
2.5
4 0.5
H原子数:6 3
7 符合题意
10 1

[例3] 饱和一元醇A和B。B分子碳原子比A多1,取A和B混合物与足量金属反应,产生标况下试确定A和B的结构式;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解析:
根据饱和一元醇与产生的物质的量关系得:
——
2
可知A和B的总物质的量为
由于饱和一元醇中只有甲醇的分子量可推知,A为甲醇,则B为乙醇。
32 6
40
46 8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1. 丁烷、甲烷、乙醛的混合气体在同况同压下和的密度相同,则三种气体的体积比为( )
A. B. C. D.
2. 在苯和苯酚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0%,则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 B. C. D.
3. 在相同条件下,和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用去了,则该混合烃中与的体积比为( )
A. B. C. D.
4. 乙烯和某气态烃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耗去氧气的体积是该混合气体的倍(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则原来与乙烯混合的气态烃只可能是( )
A. B. C. D.

二. 计算题
5.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的、和的混合气体经点燃完全反应后,测知反应后混合气体不再含和,试求原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组成范围。
6. 碳原子数为和的两种气态烯烃的混合物,对氢气的同体积质量比为,求这两种气态烃的分子组成及体积分数。
7. 和的混合气体,一定条件下恰好能跟完全反应生成,则混合气体中和的体积比为多少?
8. 完全燃烧乙烯和某种气态烃的混合气体,恢复到常温常压时,发现所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原混合气态烃质量的倍。试求某气态烃的分子式及体积分数。
9. 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20mL,完全燃烧后生成了30mL水蒸气和40mL二氧化碳(同温同压),求该混合烃的可能组成及体积比。
10. 有A、B两种烯烃,已知B分子中比A分子中少一个碳原子,A、B的混合气体对的相对密度为24,则B的分子式为 ,在该混合气体中A的体积分数为 。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C、D 2. A 3. B 4. A

二. 计算题
5.
6. :60% :40%
7.
8. :82%
9.
10. 解:
烯烃的通式为,分子量为
混合烯烃
设B分子式为,分子量
则A分子量为
则有 即
为正整数,只有3符合
∴B为 分子量为42
A为 分子量为56
56 6
48
42 8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