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九年年级化学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
南京市上元中学 朱雪琴
教学设想
1、教材分析
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
内容分析:本单元的盐和上单元的酸和碱在内容上是同一个体系,应该是必然的呈现。在上一单元中已经提出了盐的概念,学生对生活中食盐也较为熟悉,现阶段的学生对元素化合物学习思路和方法已进经形成,所以本课时的学习应酸碱盐的学习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本节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食盐入手,引出化学中盐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食盐的用途、存在、功能及食盐提纯实验,用化学视角来探究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方法:课前信息搜索、分组协作学习、师生归纳总结、实验探究
2、教学思路与设计
食盐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学生对食盐较为熟悉,课本中安排的内容似乎也似乎没有多少难点,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也容易没有兴趣,甚至很可能会轻视食盐的学习。所以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并在认知上产生冲突是本节课设计的关键。因此形成的思路为:
1) 课外搜索食盐的各种信息,引发学生对食盐知识的关注。
2) 说明生活中的盐和化学上的盐不同,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
3) 视频展示食盐的功能、用途、自然界的存在及盐厂加工流程,激发兴趣,拓宽认识。
4) 通过粗盐提纯的探究实验,引起学生对定量实验的进一步思考,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一、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加深了解“盐”概念。了解氯化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用途以及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学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能够设通过粗盐提纯实验,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并能定量地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氯化钠的知识,拓宽视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氯化钠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可服务于生活”。 通过粗盐提纯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及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创设情景 引发学生思考——笔者通过两则“工业用盐”中毒新闻,引起学生对盐的关注和思考:难道食盐和盐都有不同?接着提出“生活中的盐”和“化学中盐”的定义,此时的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回顾和书写,又使学生对盐的认识更具体了。
充分检索食盐信息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是善于归纳问题的指导者,更是教学活动的调节者和组织者。食盐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多,教材只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例子。学生多渠道收集四方面的资料,例: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等,学生学习兴趣、参与度、主动性可有效地提升,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课堂气氛。食盐的功能和存在可以动画及视频的形式给予,学生从中懂得了“我为什么要吃盐?”“盐从哪里来?”等生活常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一块内容较 “零乱”,要注意梳理,找出规律性的核心内容。
实验探究 掌握混合物分离的方法——粗盐的提纯实验是初中化学中对学生要求较高的实验,定量操作、细致入微的观察、定性分析,从而“发现”问题,探究原因,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实验探究成功做好铺垫:实验前组织学生对活动和探究中的问题讨论,上学期中一些基本操作安排回顾,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时数;实验中新仪器和新操作方法的适时指导、实验步骤的呈现等,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实验后的分析,在总多问题中形成探究主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例如:粗盐提纯实验后的探究主题为:
探究主题
你制得的精盐“多”吗?
你制得精盐“白”吗?
实验时间能缩短吗?
这三个探究主题包括了实验过程中所有的问题,使学生分析和思考变得有条有理。
三、教学设计流程
了解盐和食盐
教师:由课题引出盐、食盐、工业用盐等话题。
⑴南京某高校女生连吃多根火腿肠昏迷
⑵某地误食工业用盐致多人死亡。
学生:观看课件,讨论,渐入盐的世界。
教师:如果他们多一点盐的知识该有多好啊,也许惨剧就不会发生。
食盐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我们真的了解它吗?
学生:各组汇报交流调查体会及要点,并展示采集到的水样。学生从亲身经历中认识到饮用水必须净化。下列是部分活动剪影(另附)。
教师:由课题引出盐、食盐、工业用盐等话题。
⑴南京某高校女生连吃多根火腿肠昏迷
⑵某地误食工业用盐致多人死亡。
学生:观看课件,讨论,渐入盐的世界。
教师:如果他们多一点盐的知识该有多好啊,也许惨剧就不会发生。
食盐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我们真的了解它吗?
学生:引起对盐知识的兴趣。
教师:让学生回忆盐的概念。
学生: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主持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并填写下列练习:
1.常见的金属离子:
2.常见的酸根离子:
3.请写出3种常见盐的化学式:
。
教师:食盐和盐是什么关系?
学生: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食盐是这类物质的一种。
教师:生活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很多,例如碳酸钠、碳酸氢和碳酸钙等。本节课我们先来讨论有关食盐的知识。
食盐的用途
教师:这晶莹雪白的食盐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您对食盐又知多少?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食盐知识大竞猜。
1.说一说食盐常见的用途。
2.食盐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3.食盐从哪里来?
4.食盐知识竞猜评价表
教师:通过播放录象,向学生介绍食盐的生理功能、用途、在自然界的分布。(过渡)人们通过晾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再次加工提纯可得精盐。
粗盐提纯
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 粗盐中可能含有那些杂质?
2. 可通过那些方法除去杂质?
教师:投影学生讨论结果:
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铝)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化学试剂将杂质反应掉,同时不产生新的杂质
除去不可溶性杂质的方法-过滤法(溶解、过滤、蒸发)
教师:今天,我们主要是在实验室中练习除去泥沙的方法。投影出过滤应注意的内容:
1.叠好的滤纸放入漏斗后,应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否则过滤速度太慢。
2.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口稍低,倾倒液体时,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下,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盛有待过滤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中部: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一边,防止滤纸破损,滤液浑浊,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
学生:观察教师的一些示范动作。
教师:在粗盐提纯中还要涉及到新的操作-蒸发在蒸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投影、示范并讲解:蒸发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蒸发时应注意:
1. 蒸发皿应放在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停止加热后,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2. 蒸发溶液时要注意倒入蒸发皿的溶液以不要超过蒸发皿的三分之二为宜,防止加热至沸腾时易飞溅。
3. 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学生: 观察教师的一些示范动作。
教师:了解了上述操作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实践粗盐的初步提纯。
(投影)实验探究
实践:粗盐的初步提纯
步骤:
1.溶解
2.过滤
3.蒸发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将实验结果与同学们交流,并填写成果检验与反思
教师:搜集实验信息 。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1.“盐”不多的可能原因: 损耗在相关仪器和用品上。例如:烧杯、滤纸、玻璃棒、蒸发皿、泥沙……; 不恰当的操作。例如:称量错误、蒸发时液滴的飞溅等。
2.“盐” 不“白”的可能原因:一般是由错误操作造成的!
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滤纸,导致滤纸破裂; 滤液高于滤纸;烧杯中原留有杂质
… …
3.实验时间过长的可能原因:
粗盐水没有经稍沉淀就过滤将5g粗盐全部倒入10mL水中;水量超过10 mL;……
教师:总结实验体会:(投影)
1.实验前:
后果和可能有的一定要明确实验目的
了解每一步操作的意义
2.实验中:
操作要规范
认真观察,及时发现问题
3.实验后:
对结论要反思和探究
学生:回顾本节主要内容。做习题4。
学案设计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学案)
一、盐
1.常见的金属离子:
2.常见的酸根离子:
3.请写出10种常见盐的化学式:
。
二、食盐
1.说一说食盐常见的用途。
2.食盐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3.食盐从哪里来?
4.食盐知识竞猜。
请给自己评价
我好优秀啊! 我懂得还真是挺多的! 我还可以,但要加油了!
三、实验探究
实践:粗盐的初步提纯
友情提醒:实验用品够了吗?
步骤:
1.溶解
计算10 mL 水中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称取粗盐/g 剩余粗盐/g 溶解粗盐/g
2.过滤
如需二次过滤,请和老师联系。
3.蒸发
一定要注意使用玻璃棒!
四、成果检验与反思
1.我的盐白吗?
好白哦! 比粗盐干净多了!只是还有一点点泥 好象与原来一样
2.我的量多吗?
溶解的粗盐 回收的精盐 提纯精盐的产率
3.解开疑难
也许你已经是提纯食盐的能手了,小民在做提纯粗盐实验时遇到了许多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
①.在溶解时为什么不加足量的水呢?
②.滤液浑浊的原因有哪些?
③.蒸发时为什么不能把水蒸干?
④.有没有加快过滤速度正确方法呢?
相关链接
阅读资料(相关网址):
①http://www./ywp668/jkhx5-01.htm 食盐与健康
②http://www./info/detail.asp id=3720 食盐鲜为人知的医药功能
③http://www./shownews.asp newsid=888 食盐与亚硝酸钠的区别是什么?
④http://www./yyzl/dyjyt.html 碘盐及其用途
⑤http://www./ywp668/jkhx5-02.htm 小苏打与健康
⑥http:///system/2000/12/25/000048262.shtml 亚硝酸钠当食盐 内蒙古临河29人中毒
⑦http:///czhx/index.htm 人教网-初中化学
教后反思:
1.学生反映:原来不知“食盐”和“盐”的不同,不知“食盐”有那么多的用途,也不知实验应该这样探究,学了这节课后,对我触动很大,改变了我的学习方法。
2.同组教师反映:原来在教这节课时,只是按照书本内容直叙,师生互动非常被动,听了这节课,感受颇深,也想回去试试。
3. 我的体会和反思: 初中化学到了第十一单元已接近尾声,教材在编排上没有按知识体系进行,所以从传授角度出发,会深刻地感觉到内容显得比较散。在备这节时,我也曾对这节课内容的平、散、乱而感到为难,如何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是我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最后将第一模块“了解盐和食盐”定位为“震撼”;第二模块“食盐的用途”定位为“有趣”;第三模块 “粗盐提纯”定位为“探究”,每个时段都有吸引他们的地方,课上得也比原来精彩,我尝到了精心设计课的甜头。
”
了解“盐
的概念
采集样本
认识“盐”的功能用途 途途
定量探究粗盐提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