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中学2010届高考化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2)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镇江中学2010届高考化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09-21 08: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镇江中学化学学业水平测试 省镇中高二化学备课组
高考化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2)
(化学2必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P—31 N—14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共69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奥运会突出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理念。绿色奥运是指
A.加大反恐力度,并讲求各国运动员的营养搭配,使他们全身心投入比赛
B.严禁使用兴奋剂,使运动员公平竞争
C.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
D.奥运场馆建设均使用天然材料,不使用合成材
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产量 B.乙烯产量 C.天然气产量 D.汽油产量
下列环境问题与化石燃料无关的是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水华 D.温室效应
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通常化学还原剂制得的金属组是
A.Na、Ag 、Al B.Na、K 、Zn   C.Fe、Cu、Ag D.Na、Ca、K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D.用乙醇在铜或银作用下氧化得乙醛
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
B.点燃前都不要验纯
C.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并有黑烟生成
D.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
某人坐在空调车内跟在一辆卡车后面,观察到这辆车在起动、刹车时排出黑烟,由此可推断这辆车所用的燃料是
A.汽油 B.液化石油气 C.天然气 D.柴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气东输”就是将新疆等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到长江三角洲
B.乙烯和苯是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有机物,它们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C.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基本营养物质,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和氯乙烯都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材料
下列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且在自然界中原来并不存在的是
A.淀粉 B.纤维素 C.聚乙烯 D.蛋白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都属于酯
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下列的水果存放方法最合适的是
A.放入敞口的容器中
B.放入密封的容器中
C.放入充有少量乙烯的密封容器中
D.放入有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的密封容器中
下列各组中的两组有机物不属于同分异构的是
A.葡萄酒与果糖 B.CH3CH2COOH和CH3COOCH3
C.正丁烷和异丁烷 D.淀粉和纤维素
近年来,在我国部分海域中出现了大面积的“赤潮”,给当地渔业造成了重大损失,赤潮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海洋灾害之一。下列关于赤潮发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氯化合物直接排入大海,引发赤潮的发生
B.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含氟制冷剂大量使用导致臭氧层破坏的结果
C.含氮磷大量污水直接排入大海,导致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是赤潮发生的直接原因
D.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海洋温度升高,引发了赤潮的发生
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下列实验的是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 ②鉴别食盐和小苏打 ③蛋壳是否含碳酸钙 ④白酒中是否含甲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天然气做燃烧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D.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在饮食中必须控制油脂的摄入量
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乙烯通入溴水中
C.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D.氯气通入NaBr溶液中
乙醇(CH3CH2OH)和二甲醚(CH3OCH3)的关系是
A.同分异构体 B.同素异形体 C.同位素 D.同一种物质
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在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其蕴藏量是地球上煤和石油的几百倍,因而是一种等待开发的巨大能源物质。有关可燃冰的下列预测中错误的是
A.高压、低温有助于可燃冰的形成 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可燃冰的微粒间可能存在着离子键 D.构成可燃冰的原子间存在着极性共价键
下列反应中, 属于加成的是
A.C2H5OH C2H4↑+ H2O
B. 2CH3CHO + O2 2CH3COOH
C.CH3—CH=CH2 + Br2 ─→CH3—CHBr-CH2Br
D. +Br2 + HBr
下列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为植物油
B.尝一尝,能食用的为植物油
C.点燃,能燃烧的为矿物油
D.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煮,不再分层的为植物油
某有机物的结构为下图所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①可以燃烧;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能跟NaOH溶液反应; ④能发生酯化反应;
⑤能发生加聚反应;⑥能发生水解反应
A.①④ B.只有⑥ C.只有⑤ D.④⑥
下列各烃中,完全燃烧时生成CO2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的是
A.C2H6 B.C2H4 C.C2H2 D.C6H6
美丽的“水立方”(Water Cube)是北京奥运会游泳馆。设计灵感来自于有机细胞的天然图案以
及肥皂泡的形成。在这个中心的蓝色气泡墙之内,钢结构的基本单位是一个由12个正五边形和2个正六边形所组成的几何细胞。覆盖这个框架的是半透明的气泡,称为PTFE膜(聚四氟乙烯),它能为场馆带来更多的自然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TFE可以使溴水褪色 B.PTFE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的
C.PTFE的单体是CF2=CF2 D.PTFE化学稳定性、耐磨性良好
选择题答案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第Ⅱ卷(共31分)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
(7分)⑴ 以金属矿石为原料来提炼金属,一般需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是 ;第二步是 ;第三步是 。
⑵ 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方法:①焦炭法 ②水煤气(或氢气,或一氧化碳)法 ③活泼金属置换法 ④电解法,四种主法在工业上均有运用,请举出使用上述方法冶炼金属的例子各一个(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 ;
② ;
③ ;
④ 。
(3分)衣服上沾有动、植物油污,用水洗不掉,但可用汽油洗去,这是因为大多数有机物难 __ ____而易 _ __。有机化工厂附近严禁火种,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有机物________ __。
(7分)A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并能进行如图所示的多种反应。
⑴ 写出A的化学式       。
⑵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                         ;
反应④:                         。
⑶ 比较反应①与钠和水反应的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                              ;
不同点:                              。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8分)“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⑴ 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方程式 。
⑵ 浓硫酸的作用是:① ;② 。
⑶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⑷ 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
⑸ 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
(6分)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右实验:
请完成下列空白:
⑴ 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
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_____________。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⑵ 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⑶ 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2)
(化学2必修)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B C D A C D C C D D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D C C A A A C C D B B A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
24.(本题共7分) ⑴ 富集、除杂 冶炼 精炼
⑵ CuO+H2Cu+H2O Fe2O3+3CO2Fe+3CO2
4Al+3MnO23Mn+2Al2O3 2NaCl2Na+Cl2↑
25.(本题共3分) 难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 易于燃烧
26.(本题共7分) ⑴ C2H6O(1分)
⑵ ② CH3CH2OH+3O2 2CO2 +3H2O (各2分)
④ 2CH3CH2OH+O2 2CH3CHO +2H2O
⑶ 相同点:都有无色气泡产生,都有热量放出;(各1分)
不同点:乙醇与钠反应时,钠沉在液面下,反应也更平稳。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7.(本题共8分)⑴ 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2分)
⑵ ①催化剂;②吸水剂(2分)
⑶ 冷却,酯在其中的溶解度更小有利于酯分离,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酸有利于闻到酯香味(2分)
⑷ 倒吸(1分) ⑸ 分液(1分)
28.(本题共6分)⑴ BDE
⑵ 过滤 蒸馏
⑶ 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⑷ 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
—CH2
CH=CH2
CH2OH
—COOH
点燃 ②
A
B
浓硫酸、乙酸
△ ③
C
Na

E
红热的铜丝 ④
D
wujguo 第1页 2008-09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