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张PPT。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 可燃物燃烧产生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键与能量之间的密切关系,明确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储存与化学反应吸收还是放出能量的关系。
2、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从本质(微观结构)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科学的能量变化观。电子转移不稳定稳定更稳定复习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金属钠氯气旧键断裂新键形成NaCl晶体比Na+、Cl-稳定,说明了什么? 说明NaCl晶体具有的能量比Na+、Cl-单独存在时具有的能量低。 讨论表示为: △H=E生— E反 也就是说Na+、Cl-间形成离子键时释放了能量。从物质本身包含能量的角度看: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反应放出能量
E反 E生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反应吸收能量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关系 H + H → H–H ; ?H=-436kJ/molH-H → H + H ; ?H=+436kJ/molCH4 → C +4H ; ?H=+1660kJ/mol 形成1mol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或断开1mol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叫做键能 1、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 +4H → CH4 ; ?H=-1660kJ/mol 当E反 > E生 反应吸收能量
当E反 < E生 反应放出能量2、从键能的角度看:
反应物 生成物
化学反应: 旧化学键断裂 新化学键形成
吸收能量E反 放出能量E生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表示为: △H=∑E反— ∑E生 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能量不会自然产生,也不会自然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能量是守恒的,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放热 实验2-1铝和盐酸的反应 实验2-2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 怎样表示这些反应呢??(放热)(吸热) 作业:P. 33 1、2、3、4 实验2-3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P.30 思考与交流 请记录实验数据下来计算每生成1摩尔水放出多少热量?课件36张PPT。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2.1 化学反应与热能很早以前,人们就对化学反应孜孜不倦的探索, 究竟化学反应的魅力何在?1. 化学反应产生出的许多新物质,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2. 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 推动人类社会不断的进步。思考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白磷的燃烧氨的燃烧
化学反应 伴随着热量的放出
结论:CaCO3 CaO + CO2高温CuO + H2 Cu + H2O加热C + H2O CO + H2高温产生水煤气的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生产生石灰的反应高温加热以上反应需要吸收一定能量,才能发生。注意反应条件一、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分组实验 1:盐酸与铝片的反应 分组实验 2:Ba(OH)2· 8H2O与NH4Cl的反应 反应放出热量。有气泡放出,温度升高。有刺激性气味,烧杯底部很冷,烧杯下面的玻璃片被冻在一起。反应吸收热量。分组实验 3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HCl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HNO3与K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强酸和强碱发生反应时放出热量。思考与交流测量中和反应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保温隔热的效果一定要好。2、酸碱浓度要准确。3、温度计要读准,水银球要全浸在4、实验操作时动作要快,以尽量溶液中,且要稳定一段时间再读。减少热量的散失。5、中和热:
是指酸碱中和反应生成 1mol H2O(液态)所释放的热量,即放出热量为57.3kJ Al、Mg与HCl的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放出热量 Ba(OH)2· 8H2O
NH4Cl晶体反应。吸收热量1.化学反应 归纳与整理化学能和热能可以相互转化质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2.两个定律 2、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伴有能量变化,常表现为热量 变化(还有光能、电能等)。 小 结放热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吸热反应:有热量吸收的化学反应 1、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成是能量的“贮存”或“释放”的过程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
看学材P27巩固练习:1.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A.生石灰 B.酒精C.固体NaCl D.固体NaOH2.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Ba(OH)2 · 8H2O与NH4Cl反应B.镁与稀盐酸 C.灼热的炭与CO2D.甲烷与O2反应巩固练习:3. 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 NaOH与HCl反应 B. C和CO2共热C. 碳酸钙的分解 D. 制备水煤气的反应4、1molBa(OH)2 和1mol H2SO4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则Q为它们的中和热错其中和热为1/2 Q例题:1、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放出热量Q1、Q2的大小A:2H2(g)+O2(g)=2H2O(g)+Q1
2H2(g)+O2(g)=2H2O(l)+Q2分析:反应物的状态,数量和生成物的数量都相同,但由于气态水转化为液态要放出一定数量的热量∴Q2>Q1B: S(g)+O2(g)=SO2(g)+Q1
S(S)+O2(g)=SO2(g)+Q2例题:1、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放出热量Q1、Q2的大小两式数量相同,S由固态吸收热量转化为气态,在氧化燃烧生成SO2。其放出热量的总和小于由气态S直接燃烧所放出的热量C: C(S)+1/2O2(g)=CO(g)+Q1
C(S)+O2(g)=CO2(g)+Q2
例题:1、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放出热量Q1、Q2的大小固态C氧化为CO,释放出热量Q1,CO是气体燃料,和O2反应生成CO2,又释放热量Q3,两次释放热量的总和Q1+Q3,等于固态C氧化为气态CO2释放的热量Q2,∴Q2>Q1D: H2(g)+Cl2(g)=2HCl(g)+Q1
1/2H2(g)+1/2Cl2(g)= HCl(g)+Q2状态相同,但数量后式仅是前式的一半,释放的热量也应是前式的一半,Q2<Q1思考与讨论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有的反应放出热量,有的反应却需要不断的加热,吸收热量反应才能进行。这是为
什么呢?这些能量又是如何变化的呢?能量从哪来又到哪里去了呢?二、化学键和化学反应 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键能的关系 分子或化合物里的原子之间是通过 相结合的,而化学键是与能量联系在一起的。化学键断开旧键 — 吸收能量形成新键 — 放出能量H-H= H+H 吸收 436kJ/molH-F= H+ F 吸收 565kJ/mol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在25℃和101kPa的条件H+H = H-H 放出 436kJ/molH+F = H-F 放出 565kJ/mol问题 如何知道一个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呢?一个简单的计算: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即:由1mol的H2和1mol的F2,会释放出
2 × 565kJ-436kJ-155kJ=539kJH2 + F2 2HF kJF - F F + F 吸收155kJ/molH-H H + H 吸收436kJ/mol吸收还是放出热量?放出539H + F H-F 放出565kJ/mol例如[小结]2. 化学键断裂会 ,
化学键形成要 。1. 各种物质储存了 。4. 化学反应过程是旧化学键 和新
化学键 ,并伴随能量变化。3. 化学键在断裂(或生成)时
吸收(或释放)的能量 。5.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 。化学能释放能量吸收能量不同不同断裂形成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若?H2 - ?H1﹤0反应吸热?H2?H1?H2?H1键断裂吸收的能量Ht?H2键生成释放的能量若?H2 - ?H1﹥0反应放热?H1Ht2、各种物质都储存化学能不同物质储有化学能不同反应物能量高生成物能量高生成物能量低反应物能量低〉 〈 放出能量吸收能量
放热反应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吸热反应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总结:三、化学反应提供的热能对人类社会意义
利用热量进行生活、生产、和科研。
利用热能使许多化学反应得以发生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进行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 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一定是热量2、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煤气DC巩固练习:1、化学反应中,断裂化学键需要 ,形成化学键将 化学反应是吸收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决定于 。2、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来自于 ,不同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同,其原因是 。3、两位同学讨论放热和吸热反应。甲说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乙说反应中要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你认为他们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4.不同物质不仅组成 、结构 ,所包含的化学能也 。5.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 。当 时,有部分能量释放出来,当 ,反应物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变为声上生成物。科学视野1、生物体中的能量变化
2、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柴草时期。
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多能源结构化学仍是主要角色之一。课件32张PPT。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什么是化学能?
化学反应中吸收或者释放的能量就叫做化学能
化学反应中到底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呢?
能量的转化必须遵守:1、能量守恒定律:
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
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2、质量守恒定律:自然界的物质可以发生转化,
但是总质量保持不变。
(质量与能量是相互联系的 E=mc2, 故又称质能守恒定律)
一、化学键与化学能的关系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 );
例如:断开1mol H-H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
形成1mol H-H键要放出436kJ的能量。 从化学反应中的
化学键的断开与形成来考虑 吸收能量 放出能量 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
( )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来考虑先看实例:反应物的总能量高生成物的总能量低生成物的总能量高反应物的总能量低能量﹢﹢能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那么一个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还是
放出能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或者从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的相对大小考虑 或者……反应物的能量之和E反(断开化学键E断)生成物的能量之和E生(生成化学键E成)(1)若E反> E生,放出能量。(2)若E反< E生,吸收能量。或者(1)若E断> E成,吸收能量。(2)若E断< E成,放出能量。 1、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
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 ;
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 。吸收能量放出能量 一个化学反应是 释放能量还是
吸收能量取决于: 练习: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或者( …... ) 2、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
总能量,化学反应 能量。
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
总能量,化学反应 能量。放出吸收3、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
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
能发生C4、判断:
(1)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2)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3)一个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
条 件没有直接联系,与反应物及生 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通常表现为
热量的变化-吸热或放热。实验2-2 现象:
1、玻璃片(小木板)会与小烧杯
粘结在一起
2、有少许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3、有水生成结论: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实验2-2玻璃棒的作用:搅拌,使混物
充分接触反应物成糊状的原因:结冰粘结 结论: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实验2-1 铝与盐酸反应,放出
大量气泡,温度升高该反应是
放热反应实验2-3结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后温度升高室温室温 ?思考与交流(若要准确测定中和热)
你在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用隔热装置,尽量减少热量散失;(2)酸碱的量要准确:n=C×Va、浓度要越精确越好
b、量体积的容器越精确越好,最好用移液管(3)温度计越精确越好(4)注意控制反应时间(5)多做几次,取平均值中和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
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6)…….几种典型的放热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燃烧、金属和酸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生石灰和水反应等。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等 吸热反应:
煅烧石灰石,焦炭和CO2生成CO、
铵盐溶解等等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 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结果是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反应CD形成化学键 断开化学键
放出的能量 吸收的能量>放出能量形成化学键 断开化学键
放出的能量 吸收的能量<吸收能量(2)在反应H2 + Cl2 =2HCl中,已知H-H
键能为436kJ,Cl-Cl键能为247kJ,
H-Cl键能为431kJ,判断该反应是( )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吸收179kJ热量 D.放出179kJ热量BD提示:
Q=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反应物的键能之和
Q= 2×431 -(436+247)=179 kJ生成物反应物练习:3、甲烷燃烧要放出热量,水的分解要吸收
能量,试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解析:
形成4molH-O键和2molC=O键释放的能量
比断裂4molC-H键和2molO=O键所吸收的能
量高,因此放出热量。CH4 + 2O2 == 2H2O + CO2
2H2O == 2H2 + O2 断裂4molH-O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2mol
H-H键和1molO=O键放出的能量高,因此要
吸收能量。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在反应中,
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
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
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2Q1 + Q2 > 4Q3 B. 2Q1 + Q2 < 4Q3
C. Q1 + Q2 < Q3 D. Q1 + Q2 = Q3B提示:2H2 + O2 == 2H2O
Q=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反应物的键能之和 生物体中的能量转化 人体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与体外的燃烧本质相同,都是放热反应。只是二者条件不同(前者在体温条件和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的),且前者更加合理有效。科学视野 科学视野1、社会发展与能源利用2、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柴草时期中国古代制陶图化石能源时期多能源结构时期作业:1、P33 第1、2、3、4、6做在书上
2、第5、7题做在作业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