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日常生活事例引入新课,通过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两个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新知,在实验过程中分工合作,共同进步。在相互交流中合作学习。通过两个教师演示实验: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镁带燃烧实验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展示习题使学生达到学以至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使学生体会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和种类和数目不发生变化,从而得出质量守恒的原因。并通过快速抢答,幸运闯关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 题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授课人 许成群 学 校 河南省罗山县第二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说出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会对有关实验进行操作并能对现象、结果进行分析和初步归纳(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研究,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2.通过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合作实验操作以及合作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参与、倾听、分享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内涵的理解,体会化学变化中“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观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 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难 点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教学方法 分组实验法、科学实验探究法
仪器、药品 锥形瓶、带玻璃管的塞子(上系气球)、托盘天平、胶头滴管、小试管、烧杯、镊子、火柴、酒精灯、滤纸、块状石灰石、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白磷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设问]想一想、猜一猜:一斤黄豆能生长出多少斤豆芽 [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进行科学探究1、提出问题:黄豆生长成豆芽后质量是增大、变小、还是不变?2、猜想与假设:黄豆生长成豆芽后质量增大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4、动手实验:5、分析实验现象6、得出结论[设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增大、减少、还是不变?让我们来进行科学探究二、科学探究 体念新知[引导]学生写出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科学探究过程多媒体展示1、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2、猜想与假设: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是变大的3、设计实验方案:4、动手实验5、分析实验现象6、得出结论分组探究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多媒体动画展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过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生实验多媒体展示实验报告内容反应前砝码的总质量是_________克,天平左端物质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砝码的总质量是_________克,天平左端物质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克.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组探究实验二: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多媒体动画展示硫酸铜溶液与铁的反应多媒体展示实验报告内容反应前砝码的总质量是___克,天平左端物质的总质量是__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反应后砝码的总质量是___克,天平左端物质的总质量是_克.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指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板书]质量守恒定律多媒体展示: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较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三、师生互动 巩固新知[设问]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反应后天平都保持平衡呢?演示实验一: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要求学生回答实验的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并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吗?演示实验二:镁燃烧实验要求学生回答实验的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引导]你能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吗?前面我们学习了水电解实验,下面我们来看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多媒体动画展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引导学生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回答课件中水分子的个数、氢分子的个数、氧分子个数计算出两个水分子、两个氢分子、一个氧分子的相对质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质量守恒四、学以致用、能力提升多媒体展示习题(一)快速抢答(二)幸运闯关五、教学相长,师生互问我学会了什么…………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六、作业布置,预习新知 思考并回答问题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4、动手实验:5、分析实验现象6、得出结论相互交流讨论依据科学探究的过程写出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科学探究过程并在投影仪上展示阅读课本上已设计的两个探究实验探究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二:硫酸铜溶液与铁的反应仔细观看课件展示动手实验,分工合作,填写实验报告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回答实验的现象相互交流讨论并回答: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不发生变化仔细观看课件展示填写实验报告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回答实验的现象相互交流讨论并回答: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不发生变化观看多媒体课件展示思考观看演示实验过程回答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投影仪上展示相互交流讨论并回答观看演示实验过程回答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投影仪上展示相互交流讨论并回答观看多媒体课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回答出两个水分子、两个氢分子、一个氧分子计算出两个水分子、两个氢分子、一个氧分子的相对质量分别是36、4、32相互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积极参与,展示自我谈感想和收获 以日常生活事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并会运用科学探究的过程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验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通过合作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参与、倾听、分享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通过化学史知识对学生进行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培养学生敢于展示自我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通过形象的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强化对定律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学生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的。
【板书设计】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1、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结论: 不变2、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结论:(根据学生的回答,用简图表示) 不变3、盐酸+碳酸钙氯化钙+水+二氧化碳结论: 不变4、镁+氧气氧化镁结论: 不变 总结规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教学后记】本节课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挖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综观整节课,比较突出的环节在学生利用实验方案进行分组探究的过程,尤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小组内不断改进,最终获得成功。水电解微观过程的展示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学生对水电解过程中原子种类和数目的分析,并通过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PAGE
1
罗山县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