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三国演义》片头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共120回。描述了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历史。这部著作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杨修之死 罗贯中
1、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
鸡肋( ) 恃才放旷( )
禀请( ) 谮害( )
叱退( )心恶之( )
佯惊( ) 拈弓( )
曹丕( ) 麾军( )
高阜( )
lèi
shì
chì
wù
yáng
pī
huī
fù
niān
检测预习:
bǐng
zèn
2、你知道这些字词的意思吗?
适疱官进鸡汤( )
汝怎敢造言( )
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
植然其言( )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
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 )
方忆杨修之言( )
为首大将乃魏延也。( )
魏延诈败而走( )
以今夜号令( )
数犯曹操之忌( )
刚好
制造谣言
按……去做
只要……就……
常常
是
凭借
多次
头
才
跑
文本研读:
1、杨修为什么事被杀?
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
的哪几件事?曹操分别有什么
心理反应?
道破“鸡肋”含义,
“造言乱军”
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1、杨修为什么事被杀? 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
曹操分别有什么心理反应?
1、改建花园大门
2、分食塞北酥饼
心甚忌之
心恶之
3、点破“梦中杀人”
愈恶之
4、告发曹丕阴事
愈恶之
5、教曹植斩门吏
大怒,亦不喜植
6、为曹植作“答教”
大怒,杀修之心
生活小事
宫廷斗争
二、插叙(4—9)
一、杨修被杀(1-3)
三、失利葬修(10-12)
讨论1:
关于杨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
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
说说理由。
曹操 妒贤嫉能。
杨修 恃才放旷,
是咎由自取。
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也。
--明·李贽
杨修深深卷入到了曹丕和曹植的争夺
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得势的情况下,
他必将成为这场权力之争的牺牲品。曹
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要杀
他。
这表明曹操杀杨修在他自汉中退兵
之后三四个月,即公元219年秋,操病重
之际。
公元217年,操立曹丕为魏太子。
讨论2:你认为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析。
虚伪奸诈
心胸狭窄
生性多疑
嫉贤妒能
杨修:
曹操:
才思敏捷
恃才放旷
卖弄聪明
历史上的曹操:
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用人唯才,抑制豪强。
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
精兵法,善诗歌。
鲁迅: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至少是一个英雄。
《三国》的作者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拥刘反曹,
因此对曹操的揭露有不少是虚构的。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
似伪,状诸葛亮之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
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正确区分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
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
<龟虽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的名句:
巩固扩展
阅读材料,说说杨修和纪晓岚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做法?
清朝时,皇帝命纪晓岚编《四库全书》,纪晓岚故意屡次在一些字眼上犯错,让皇帝指出,皇帝觉得很高兴,“连纪晓岚这样有学问的人都让朕指出错来”,龙颜大悦,纪晓岚更得到重用。
纪晓岚是一个怎样的人?与杨修的恃才放旷是否一样?
《三国演义》片尾曲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
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黄尘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你带不走
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兴亡谁人定啊
盛衰岂无凭啊
一页风云散啊
变幻了时空
聚散皆是缘哪
离合总关情啊
担当生前事啊
何计身后评
长江有意化作泪
长江有情起歌声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
在驰骋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