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

文档属性

名称 沁园春 长沙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9-20 12: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 长沙毛泽东 沁园春:词牌名。词,又称为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乐府等,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指词所涉及的内容如: 长沙。词可以分上下两段,叫做“片”或者“阕”。
不同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特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这时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泽东,这首词大概是毛泽东离开长沙时所作。
沁园春 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在一个深秋的季节里,橘 子洲头,伫立着一位英姿 勃发的年轻革命家,他正深 情在注视着滚滚北去的湘江波涛,凝重的目光里似乎折射出心头翻腾的无限遐思……整体感知1、思考: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根据内容给各幅画面加个小标题。
2、分别找出描绘这四幅图的句子?
3、哪几幅图是写壮景,抒豪情?
明确:湘江秋景图(看“字”所领7句)
中流击水图(最后三句)明确:描述了四幅画面: 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远眺: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近观: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静动看问:谁主沉浮景中寓情
情中显志上阙染:活画出山上层层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景色十分壮美, 很容易让人想到<山行>中的诗句“停车坐爱 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争:活现出江面上千 帆竟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击: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的矫健雄姿 。翔:以鸟不展翅膀盘旋回飞的姿态,来写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的神态,可谓一字传神。炼字下阕忆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同学青春年少
风华正茂峥嵘 岁月记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我辈破浪锐进
奋然前行豪迈 气概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有表现力
如:“万”写出了山之多;“遍”写出了山之广;
“漫”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用“击”而不用“飞”,准确的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
用“翔”而不用“游”,精当的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对比手法的运用词中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
1、“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是颜色的对比;
2、“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
3、“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处对比。
4、“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压迫(未在词中点名)是暗含的对比。景中寓情、情中显志《沁园春 雪》上阕描绘北国的风光,下阕评估论今,抒发壮志豪情。这首词上阕描绘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通过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霜天竞自由)等意象,形象的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阕回忆了往夕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与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的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几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中国的革命青年。小结艺 术 特 色动人画卷 深远意境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语言精练 表现力强使用典故 推陈出新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同为写秋景,李清照在词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古来文人写秋景,总有“悲秋”情绪,李清照便在此类。本词中,词人描绘了一幅西风瘦菊、佳节冷落、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抒发了词人悲秋伤别的愁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