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对照记忆手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化学对照记忆手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11-06 09: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实验前应该掌握的知识
㈠知识点介绍:二氧化碳、氧气特性及其应用(这是重点)
⑴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且初中只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存在。
鉴别题解析:
如何验证某种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操作过程: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
现象及结论:如果变浑浊→结论:有二氧化碳
如果不变浑浊→结论:没有二氧化碳气体
如何验证一瓶气体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 验操 作:用胶头滴管将适量澄清石灰水滴入集气瓶中振荡观察。
现象及结论: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该瓶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如果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结论:该瓶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气体。
⑵ 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而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
⑶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此可以检验是否是氧气或是否有氧气生成;同种物质燃烧和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物质燃烧越剧烈;物质的燃烧越剧烈说明氧气的浓度越大。
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时间 实验项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点燃前 形状和气味 取来蜡烛观察 蜡烛是圆柱形的白色固体,有气味
硬度、密度溶解度 用小刀切割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①容易切下②漂浮于水中③长时间后形状不变 ①石蜡的硬度小较软②密度小于水的密度③不溶于水
点燃时 蜡烛燃烧是否生成水? 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上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蜡烛燃烧时有水生成
蜡烛燃烧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将上述实验操作时用的烧杯取下来正放,迅速往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点燃后 熄灭后的白烟是否可燃?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熄灭后从灯芯上冒出的白烟。观察现象 白烟燃烧,火焰迅速的窜到灯芯并且把灯芯引燃 白烟可燃(白烟是固态的石蜡小颗粒)
习题训练:简述蜡烛燃烧时的各种变化。
刚刚点燃石蜡时,石蜡由固态石蜡变成液态石蜡、液态石蜡再变成气态石蜡上述的两个变化均无新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着变化,是物理变化;最后燃烧的是气态的石蜡。气态的石蜡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是化学变化。
易错点和易忽略点导析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实验前应该掌握的知识
㈠知识点介绍:二氧化碳、氧气特性及其应用(这是重点)
⑴ 二氧化碳能使____________变浑浊,而且初中只有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来检验____________是否存在。
鉴别题解析:
如何验证某种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
如何验证一瓶气体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 验操 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___而且二氧化碳的密度___于空气,所以二氧化碳可以用来___
⑶ 氧气能_______________,以此可以检验是否是氧气或是否有氧气生成;同种物质燃烧和氧气的______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物质燃烧______;物质的燃烧越剧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时间 实验项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点燃前 形状和气味 取来蜡烛观察 蜡烛是圆柱形的白色固体,有气味
硬度、密度溶解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②___③______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点燃时 _____________? 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上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___生成 蜡烛燃烧时有水生成
蜡烛燃烧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_
点燃后 熄灭后的白烟是否可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烟可燃(白烟是__________________)
习题训练:简述蜡烛燃烧时的各种变化。
刚刚点燃石蜡时,石蜡由固态石蜡变成______、液态石蜡再变成_________上述的两个变化均无新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______发生着变化,是___变化;最后燃烧的是___的石蜡。气态的石蜡______,有新物质_________和______生成,是______变化。
易错点和易忽略点导析
易错点1:关于蜡烛燃烧的现象描述时说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是错误的
错误原因:现象和结论不分。对应的现象是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的气体和烧杯内壁出现水珠。对应的结论是: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关键认真读题。
2:有些同学认为放热不是现象因为眼睛看不到;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现象,因为能看得到。 这个同学的想法是错误的。
错误原因:观察不仅仅局限于眼睛→视觉还包括触觉,嗅觉,听觉。五个感观中就不包括味觉,因为化学实验中准许品尝。
3:“烟”、“雾”、“气”三种概念不分描述时出现错误
烟→ 是固体小颗粒 雾→是指小液滴聚集到一起 气→气体
易错题1、水槽内盛有少量新制的澄清石灰水,点燃木板上的两支蜡烛,用玻璃罩将其扣在水槽内,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蜡烛熄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面上升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观察气体颜色、气味状态 1、收集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各两瓶,观看并闻各瓶气体 两种气体均没有气味和颜色 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均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2、取一瓶盛空气与一瓶刚收集的人呼出的气体,分别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 盛有空气的一瓶气体没有变化,盛有人呼出的气体的瓶子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人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
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3、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与人呼出气体的两个集气瓶中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烧的木条一会儿熄灭 人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是否相同 4、将干燥的玻璃片放在空气中,对着干燥的玻璃片进行呼气 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变化,被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 人吸人的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
四、实验总结
对待科学问题的方式: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落实到实验报告中:探究项目、探究步骤、探究现象、探究结论
四者关系是: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易错点1:关于蜡烛燃烧的现象描述时说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是______的
错误原因:______和______不分。对应的现象是生成了能____________气体和烧杯内壁出现______。对应的结论是:生成了______和___。关键认真读题。
2:有些同学认为放热不是现象因为眼睛看不到;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现象,因为能看得到。 这个同学的想法是___的。
错误原因:观察不仅仅局限于眼睛→视觉还包括___觉,___觉,___觉。五个感观中就不包括___觉,因为化学实验中准许品尝。
3:“烟”、“雾”、“气”三种概念不分描述时出现错误
烟→ 是___小颗粒 雾→是指_________ 气→气体
易错题1、水槽内盛有少量新制的澄清石灰水,点燃木板上的两支蜡烛,用玻璃罩将其扣在水槽内,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观察气体颜色、气味状态 1、收集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各两瓶,观看并闻各瓶气体 两种气体均没有气味和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2、取一瓶盛空气与一瓶刚收集的人呼出的气体,分别____________,振荡观察 盛有空气的一瓶气体______,盛有人呼出的气体的瓶子中_______ 人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
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3、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与人呼出气体的两个集气瓶中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木条__________;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烧的____ 人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__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是否相同 4、将干燥的玻璃片放在空气中,对着干燥的玻璃片进行呼气 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__,被呼气的玻璃片上有______ 人吸人的空气中水蒸气含量__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
四、实验总结
对待科学问题的方式: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落实到实验报告中:探究项目、探究步骤、探究现象、探究结论
四者关系是: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___、___、______过程及其______;
固态石蜡
液态石蜡
气态石蜡
______和__
液化
汽化
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_变化
固态石蜡
___石蜡
___石蜡
______和__
液化
汽化
燃烧
___变化
____变化
探究结论
探究现象
探究步骤
探究项目
紧 扣
探究___
探究___
探究___
探究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