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对照记忆手册(2.1空气)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化学对照记忆手册(2.1空气)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11-10 11: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2.1空气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舍勒和普里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的方法制取了氧气,拉瓦锡最早得出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组成的)
1实验过程(能简要的说明)。
(1)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集气瓶水面以上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如图3—1所示)。
为什么要在集气瓶的底部放一些水?防止热的燃烧物渐落炸裂集气瓶,有利于燃烧后温度的降低。
(2)在导管中灌满水。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在燃烧匙内装少量红磷,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集气瓶中水位的变化情况。
为什么导管中要灌满水?防止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小于1/5
2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热、冷却后打开夹子后有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3实验原理:红磷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物质五氧化二磷固体
方程式如下:4P + 5O2 2P2O5导致集气瓶中的气体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左瓶中。
4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有时实验结束时水面上升不到第一个刻度?
红磷不足、没有等冷却就读数、导管中没有灌水、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为什么有时实验结束时水面上升超过第一个刻度?
夹子没有加紧、红磷燃烧太旺才塞塞子、塞塞子的速度太慢、开始导管的夹子没有夹紧
5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其他结论:红磷在空气中能够燃烧、氧气具有氧化性、氮气不溶于水、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常温下不与水反应、产物是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能溶于水
6其他问题的研究:
红磷为什么要过量?能比较完全的将氧气完全耗尽
红磷的用途:①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军事上制造烟雾弹
②燃烧消耗氧气比较彻底→灯泡中除氧剂
红磷燃烧时化学反基本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实验中药匙中药品的选择:说明可否用下列药品代替红磷,如果不可以说明原因:
镁带:不行镁带消耗氧气同时也消耗氮气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木炭:消耗氧气同时生成等体积的气体二氧化碳,压强不变化水不流入集气瓶中。
硫粉: 消耗氧气同时生成等体积的气体二氧化硫,压强不变,水不流入集气瓶中
结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时药品必须具备的特点是:
①空气中可燃②只消耗空气中的氧气③不生成气体产物
二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其他的替代实验研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2.1空气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____和__________先后用不同的的方法制取了氧气;__________最早得出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组成的)
1实验过程(能简要的说明)。
(1)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集气瓶水面以上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如图3—1所示)。
为什么要在集气瓶的底部放一些水?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在导管中灌满水。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在燃烧匙内装少量红磷,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集气瓶中水位的变化情况。
为什么导管中要灌满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____________、______、打开夹子后____________,约占集气瓶水面以上容积的______
3实验原理:红磷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物质____________固体
方程式如下:__________________导致集气瓶中的气体压强___,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左瓶中。
4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
有时实验结束时水面上升不到第一个刻度,为什么?
红磷不足、没有等冷却就读数、导管中没有灌水、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有时实验结束时水面上升超过第一个刻度,为什么?
、 、 、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
其他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其他问题的研究:
红磷为什么要过量?__________________
红磷的用途:①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军事上制造烟雾弹
②燃烧消耗氧气比较彻底→灯泡中除氧剂
红磷燃烧时化学反基本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药匙中药品的选择:说明可否用下列药品代替红磷,如果不可以说明原因:
镁带: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时药品必须具备的特点是:
①空气中可燃②只消耗空气中的氧气③不生成气体产物
二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其他的替代实验研究:
1.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 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右图 所示装置。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 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左边液面下 降右面的液面上升 。(实验刚刚开始时为什么右边的液面先上升?红磷燃烧放出热量,导致左管的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将水压入右管)
(2)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上升到第1刻度。
(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不溶于水、 不可燃、不支持燃烧
2.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2Cu + O2 2CuO这一性质后,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有20mL空气(如下图所示)。然后给装有铜丝的下班管加热,同对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中。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型气的体积约减少了1/5,这是因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注射器的目的是让氧气与铜丝充分接触。
(3)改进后的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有:A_两个针管之间有空气造成减少的气体增多,数据变大
B铜丝不足没有将氧气完 全消耗掉
3、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其他实验:
②图中所示实中的白磷为什么会燃烧?与空气接 触达到着火点(白磷的着火点是40℃)。
②图中所示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活塞开始向右动,然后向左动最后停留在4刻度处。
开始时为什么活塞会向右移动然后向左移动?白磷刚刚燃烧时产生热量导致针管中的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将活塞压向右边,当装置冷却后温度降低氧气减少,双方面导致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将活塞又压向左面。
③图所示中实验现象什么样?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热,开始时液面下降,等装置冷却后液面上升到液面以上容积的1/5
三空气的准确的组成是
1.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 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右图 所示装置。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 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刚刚开始时为什么右边的液面先上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
(4)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2Cu + O2 2CuO这一性质后,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有20mL空气(如下图所示)。然后给装有铜丝的下班管加热,同对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中。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型气的体积约减少了___,这是因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进后的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有: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其他实验:
②图中所示实中的白磷为什么会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所示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始时为什么活塞会向右移动然后向左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示中实验现象什么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空气的准确的组成是
四 氮气的性质与用途:
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不活泼。
氮气的用途 根据的性质 氮气的用途 根据的性质
灯泡的保护气 化学性质不活泼 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化学性质不活泼
食品包装袋填充气 化学性质不活泼 制冷剂 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粮食储存 不供给呼吸、化学性质稳定 制造氮肥
五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空气中含有的稀有气体有:氦(符号He)氖(符号Ne )氩(符号Ar )氪(符号Kr)氙(符号Xe)最早被发现的稀有气体是Ar
它们所有的共同的特点是: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稀有气体的用途 根据的性质 稀有气体的用途 根据的性质
霓虹灯 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 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强光灯 氙气通电发强光 氦气填充升空气球 不可燃、密度很小
氙气麻醉剂 氦氖气激光技术
六、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表3—1 几种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空气污染物 主要来源 危害 治理方法 总的治理
二氧化硫 燃烧煤等燃料、硫酸厂排放的尾气等 形成硫酸型酸雨 使用型煤处理后排放 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 植树造林、种草
氮氧化物 工业窑炉和机动车辆等排放的废气等 形成硝酸型酸雨 使用清洁能源、
一氧化碳 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天然气)的不完全燃烧、森林火灾等 使人中毒 汽车排气管加催化净化装置将排除的CO和NO2转化为N2和CO2
可吸入颗粒 地面扬尘、燃煤排放的粉尘等 影响健康 植树造林、种草、汽车加尾气净化装置
氟利昂 含氟的制冷设备如冰箱、冰柜等 增加皮肤癌患者 生产无氟制冷设备
七、臭氧 化学式为O3
距离地面25km的高空有一层有一种及其稀少的气体叫臭氧,形成了一层薄膜叫臭氧层。虽然含量及其稀少但是作用却很大。它吸收太阳光中的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但是近来的空气污染尤其是冰箱等冷冻设备里面的氟里昂对臭氧层的破坏很严重。造成臭氧层变薄甚至空洞。导致人们的皮肤癌患者增多。
四 氮气的性质与用途:
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____色____味的____体,______水,密度比空气______。
化学性质:不____也不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
氮气的用途 根据的性质 氮气的用途 根据的性质
灯泡的保护气 ____________ 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不活泼 制冷剂 ____________
粮食储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造氮肥
五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空气中含有的稀有气体有:氦(符号___)氖(符号___)氩(符号___)氪(符号Kr)氙(符号Xe)最早被发现的稀有气体是
它们所有的共同的特点是: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稀有气体的用途 根据的性质 稀有气体的用途 根据的性质
______ 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 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____________
_________ 氙气通电发强光 氦气填充升空气球 ______、______
氙气麻醉剂 氦氖气激光技术
六、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表3—1 几种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空气污染物 主要来源 危害 治理方法 总的治理
二氧化硫 燃烧___等燃料、___厂排放的尾气等 形成______ 使用______、______ 开发新能源如___能、___能、___能___能等 植树造林、种草
氮氧化物 工业窑炉和机动车辆等排放的废气等 形成硝酸型酸雨 使用清洁能源、
一氧化碳 ______(指煤石油天然气)的不完全燃烧、森林火灾等 ______ 汽车排气管加______装置将排除的CO和NO2转化为N2和CO2
可吸入颗粒 ______、______的粉尘等 影响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氟利昂 含氟的制冷设备如冰箱、冰柜等 增加皮肤癌患者 ____________
七、臭氧 化学式为O3
距离地面25km的高空有一层有一种及其稀少的气体叫臭氧,形成了一层薄膜叫臭氧层。虽然含量及其稀少但是作用却很大。它吸收太阳光中的绝大部分的____,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但是近来的空气污染尤其是冰箱等冷冻设备里面的____对臭氧层的破坏很严重。造成臭氧层变薄甚至空洞。导致人们的____癌患者增多。





氧气占21%
N2占78%
其他成分 0..3%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占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氧气占___
N2占___
其他成分 0..3%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占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