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二中研修课教案
科 目: 初 中 化 学
课 题: 课题2氧气
执 教: 熊 理 平
时 间: 2008年9月25日
课题2 氧 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⑵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⑶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
⑴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⑵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⑵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难点:理解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教学用具
氧气(五瓶)、木条、硫、木炭、镊子、细铁丝、澄清石灰水、燃烧匙、火柴、小烧杯、胶头滴管。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平静心情,稳定情绪,做深呼吸,问吸入什么气体?它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同学们对它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氧气。
推进新课:
[展示]出示一瓶收集好的氧气
⑴请同学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
⑵你能猜想一下氧气水中的溶解情况吗?
⑶判断一下它的密度?
1、物质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不易溶于水,特殊条件下有三态变化。
[设疑]老师这瓶气体真是氧气吗?如何证明。
[演示]实验2—2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问:同学们知道如何检验氧气?
2、化学性质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演示]实验2—3
要求学生观察:反应前物质,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在空气中:①淡蓝色火焰;②放热;③有刺激性气味。
在氧气中:①明亮蓝紫色火焰;②放热;③有刺激性气味。
结论:
[演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①发白光;②放热;③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结论:
学生讨论:教材。
[演示]实验2—4
现象:⑴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⑵放热;⑶生成黑色固体。
结论:
思考:⑴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铺一层沙或少量水?
⑵火柴起什么作用?
引导总结:
⑴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⑵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提问:教材讨论部分。
回答:⑴都有新物质生成;
⑵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⑶反应物中都有氧气;
⑷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都是一种。
结论:
化合反应:由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就叫化合反应(多变一)。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分析氧化反应。
结论:
⑴氧气具有氧化性。
⑵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剧烈氧化,而生活中有许多与氧气的反应是缓慢氧化。
小结:通过学习,了解氧气的物理物质和化学性质,学习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课后延伸:我们了解了氧气,想知道怎样获得纯净的氧气吗?预习制取氧气。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