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文档属性

名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9-21 20: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理解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
3.体会本文议论语言的准确性。
4.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
二、教学重点:
1、学会借助题目找中心论点;
2、 结合课文体会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的运用。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你知道20世纪最伟大的10大科技发明是哪些吗?
(飞机、坦克、火箭、机器人、原子弹、太阳能电池、激光、个人电脑、人造心脏、克隆技术)
同学们,你是否意识到当代这些重大的科技发明中没一项是咱中国人的,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什么近代中国的科技为什么落后了呢?中国学生 “高分低能”,中国人的创造和实践能力不足,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何在?今天让我们和继杨振宁后再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丁肇中教授一起探寻这个极有价值问题。
2、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圈出自己读不准的字或是写的时候可能写不准的字; 边读边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什么观点。
——字:肇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中心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议论文题目的作用:论题; 论点)
3、再读课文,了解结构及本文的论证方法。
A、 默读课文,思考本篇文章的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 怎么样学习 格物致知
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本论) 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含义
解决问题(结论): 提出希望
B、自读思考,结合课文实例探讨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王阳明“格竹”以失败而告终
举例论证 对竹的研究
以自身经验为例
引用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4、三读课文,体会议论文文体特点
议论文行文结构的严密性
用语的准确性:表限制性的词语; 关联词的运用
如,“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中“不论……,还是……,都……”表条件关系,强调怀疑求真的态度和和实践精神的重要性。
5、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A、怀疑求真的态度和和实践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实现历史性突破的重要前提,你能结合自身或所知道的知识来谈谈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吗?
警句古诗: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别——狄德罗
……
小故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
B、自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习题:
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
(1)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绝境.
(2)如果你已经陷入绝境,那么就证明你已经得到了上帝的垂爱,将获得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你已经取得了成功,你要由衷感谢的不应是你的顺境,而应是你的绝境.
(3)顺境中,你收获的仅仅是代表财富的东西,然而大部分时间里,你是在不断地丧失,丧失着生命中原始的豪迈与激情.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让你完成从呼啸山林的兽中之王到懒猫的转化,让你经历从将军到囚徒的蜕变.
(4)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5)置身人生绝境,你必然会饱受痛苦的煎熬,忍受非人的折磨.它迫使你不得不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反观自身的内心和灵魂,扫清思想上的障碍,触摸心灵中最脆弱的部分,对生命进行深层的,近乎本质的思考,正视这突如其来的人生绝境,把它当做一块磨炼人的砺石,锤炼自己,激发生命活力.
(6)越王勾践面对亡国的人生大耻,痛定思痛,卧薪尝胆,终成复国大业;音乐巨匠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的人生厄运,告诫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演奏出了辉煌的《命运》绝响;海涅面对手足瘫痪,视力微弱的人生绝境,信念不倒,笔耕不辍,吟唱出了誉满人间的不朽诗篇……由此可见,在绝境中成功者往往会突破思想上的樊篱,超越世俗常规,书写连自己都不曾想过的神话.
(7)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8)其实,要想取得成功,仅有清醒的认识还不够,要把想法变为现实,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忍耐了一分钟,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走了一步路……因而,在不断地努力中成功者就多了一分坚强,多了一条途径,多了一次机遇……而失败者在逆境中怨天尤人,在绝境中慨叹命运不济,最终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
(9)所以说,绝境是你错误想法的结束,也是你选择正确做法的开始.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
(10)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分感悟;多一次绝境,就多一次机遇,多一次超越.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②、第(6)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6、课堂小结
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本文思路清晰,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
7、作业布置:找找《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这篇文章中还运用哪些其它的论证方法
自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习题:
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
(1)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绝境.
(2)如果你已经陷入绝境,那么就证明你已经得到了上帝的垂爱,将获得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你已经取得了成功,你要由衷感谢的不应是你的顺境,而应是你的绝境.
(3)顺境中,你收获的仅仅是代表财富的东西,然而大部分时间里,你是在不断地丧失,丧失着生命中原始的豪迈与激情.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让你完成从呼啸山林的兽中之王到懒猫的转化,让你经历从将军到囚徒的蜕变.
(4)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5)置身人生绝境,你必然会饱受痛苦的煎熬,忍受非人的折磨.它迫使你不得不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反观自身的内心和灵魂,扫清思想上的障碍,触摸心灵中最脆弱的部分,对生命进行深层的,近乎本质的思考,正视这突如其来的人生绝境,把它当做一块磨炼人的砺石,锤炼自己,激发生命活力.
(6)越王勾践面对亡国的人生大耻,痛定思痛,卧薪尝胆,终成复国大业;音乐巨匠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的人生厄运,告诫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演奏出了辉煌的《命运》绝响;海涅面对手足瘫痪,视力微弱的人生绝境,信念不倒,笔耕不辍,吟唱出了誉满人间的不朽诗篇……由此可见,在绝境中成功者往往会突破思想上的樊篱,超越世俗常规,书写连自己都不曾想过的神话.
(7)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8)其实,要想取得成功,仅有清醒的认识还不够,要把想法变为现实,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忍耐了一分钟,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走了一步路……因而,在不断地努力中成功者就多了一分坚强,多了一条途径,多了一次机遇……而失败者在逆境中怨天尤人,在绝境中慨叹命运不济,最终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
(9)所以说,绝境是你错误想法的结束,也是你选择正确做法的开始.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
(10)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分感悟;多一次绝境,就多一次机遇,多一次超越.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②、第(6)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