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中简答题的备考策略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化学中简答题的备考策略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12-03 18: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中简答题的备考策略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教学方式得到了更新,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自主、探究和合作式学习方式已逐渐成为课堂学习模式的主流,与之相对应的中考命题也必然发生显著的改变。从近年各地中考化学试卷来看,客观性试题总量不断减少,其所占分值也不断减少;主观性试题总量不断攀升,其所占分值也大幅增加,尤其以简答题最为突出。中考中简答题的命题方式灵活多样,能力考查全面,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这就给同学们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在学习中同学们应尝试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知识与能力的铺垫。
一、总结归纳,追根求源,提高知识的整合能力
知识的形成总要经历由点到线、由线成面的过程,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能否将零碎的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因此,找出知识间的联系,并将其整合成知识网络是解答简答题的能力之本。
例1. 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探究性实验中,将一种金属投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发现反应剧烈并有大量气泡产生。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探究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并简述推测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你所推测的气体,试设计实验进行检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该题将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与化学基本原理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对同学们的分析、归纳、推理、实验设计等能力要求很高。题中的实验现象说明该金属的活动性很强。同学们可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测:金属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只来自水,而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氧气,还可能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这些都是合理的推测。
根据推测,设计实验加以验证。第(2)问要解决的问题是证明哪种推测是正确的。此问可运用已学过的氢气和氧气的有关知识来回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若气体燃烧或发出轻微爆鸣声,则此气体是氢气;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此气体是氧气;若气体发出尖锐爆鸣声或爆炸,则此气体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答案:(1)氢气(或氧气,或氢气、氧气的混合物)由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金属与水反应所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或氧气,或氢气、氧气的混合物)(2)取一支小试管用排水法收集满未知气体,松开拇指迅速将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若气体燃烧或发出轻微爆鸣声,则此气体是氢气;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此气体是氧气;若气体发出尖锐爆鸣声或爆炸,则此气体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二、置身社会,联系实际,达到生活即学习的境界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思想正引领着我们在行动中思索,以思促学、以学达行,从而创造新价值。因此,置身社会,联系实际,达到生活即学习的境界是解答简答题的知识之源。
例2. 2005年5月,我国科考队在重测珠穆朗玛峰高度时,发现由于全球气温升高,珠峰冰川消融区面积正在扩大。大自然又一次发出了警告: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研究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高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1)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拒绝纸质贺卡,而使用电子贺卡。拒绝纸质贺卡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再举出一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X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X+H2O。化工原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成果“低温还原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其原理是在440℃和8.08×107Pa的条件下,用金属Na和CO2反应生成金刚石。在一般条件下,金属Mg在CO2中燃烧,所发生的反应与上述原理一致。写出金属Mg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如果实验室中金属Mg着火,可选用的灭火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B. 沙子
分析:这是一道集科学、技术、社会于一体的综合试题。通过对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控制措施以及科学技术运用的考查,暗示了化学与社会的关系,昭示了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社会也能威胁人类的生存,同时也明确地告诉同学们作为一名公民应尽的义务,增强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生活处处皆学问”的哲理。
答案:(1)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了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大量消失(2)节约纸张就可以节约造纸所消耗的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节约纸张就可以减少造纸所消耗的木材,从而保护森林,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3)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用纸等(4)(或)(5) 置换 B
三、拓宽视野,发散思维,强化对探究性简答题的研究
探究性简答题的基本特征是利用题设所给情景,要求同学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检索和延伸,着重考查同学们的思维发散与收敛能力。因此,拓宽视野,发散思维,强化对探究性试题的研究是解答简答题的措施之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