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和酮 糖类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醛和酮 糖类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12-03 15: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三节醛和酮 糖类
(第一课时) 讲课人:刘伟华 1、了解醛、酮的结构特点,能够预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2、理解醛、酮的主要化学性质,对比醛、酮性质上的差异。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醛和酮的化学性质复习回顾:写出乙醛和丙酮的结构式基础知识掌握:醛和酮的区别是什么?
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的通式是什么?
甲醛、乙醛、苯甲醛、丙酮的结构简式及用途
讨论1、以上二种物质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根据醛羰基和酮羰基中碳的氧化数预测两类物质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都有可能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碳氧双键能和哪些试剂发生加成反应?并判断试剂的断键方式。氢氰酸(H-CN),氨气(H-NH2),氢气(H-H)思考:一、加成反应醛酮与氢气的加成反应还可以归为那种反应类型?思考:二、氧化反应复习:回忆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实验现象。产生砖红色沉淀1.试管内壁应洁净(新试管最好)
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加热。
3.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
4.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防此生成易爆炸的物质)实验一:醛、酮与银氨溶液的反应步骤一:取两只洁净试管,各加入两滴管硝酸银溶液,逐滴加入氨水溶液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消失为止。步骤二:向银氨溶液中各加入6滴乙醛和丙酮溶液。放入热水浴中加热。实验二:醛、酮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步骤一:向两只洁净试管中加入两滴管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6滴硫酸铜溶液,振荡。步骤二:向上述试管中各加入4滴乙醛和丙酮溶液,酒精灯加热。实验三:醛、酮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步骤一:取两只洁净试管,各加入两滴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步骤二: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加入一滴管乙醛和丙酮溶液。1、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2、银镜反应C小结:醛、酮的鉴别方法。银氨溶液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2、下列配制银氨溶液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 mL AgNO3溶液,再加入过量浓氨水,振荡,混合均匀
B.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 mL浓氨水,再加入AgNO3溶液至过量
C.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 mL稀氨水,再逐滴加入2%AgNO3溶液至过量
D.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AgNO3溶液1—2 mL,逐滴加入2%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D小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