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20分)
命题:戴忠诚 审核:李世花
注意事项:
1、考生请将答案全部填入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Mg:24 Al:27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 (选择题,共6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高岭土的组成可表示为Al2Si2Ox(OH)y,其中x、y的数值分别为
A、7、2 B、 6、3 C、5、4 D、3、6
2.、我国在世界上最先应用湿法冶金术冶炼的金属是
A.Fe B.Cu C.Ag D.Hg
3、下列工业生产,用石灰石作为原料的
①用海水为原料生产镁,②制硅酸盐水泥,③制普通玻璃,④冶炼生铁,⑤制漂白粉。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4、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入少量新制氯水,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A、Fe2+ B、Fe3+ C、Al3+ D、Cu2+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的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B.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具有金属光泽
C.硅和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起反应
D.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6、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 B.硫酸亚铁 C. 食盐 D.生石灰
7、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C.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
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铁粉
8、下列物质既可以通过金属与氯气反应制得,又可以通过金属与稀盐酸反应制得
A、FeCl2 B、FeCl3 C、CuCl2 D、AlCl3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0分;若正确答案有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每小题4分,共40分)
9、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 烧杯中有铜无铁 B、 烧杯中有铁无铜C、 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10、证明生石灰中既有石英又有石灰石的正确方法是:
A、加入过量的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B、加入过量的烧碱,观察是否有固体溶解
C、加热到高温,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是否有硅酸钙生成
D、先加入过量的盐酸搅拌,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剩余及气泡出现,若有不溶物则滤出,投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是否溶解
11.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用盐酸酸化了的AlCl3溶液中,若用y轴表示Al(OH)3沉淀量,x轴表示NaOH溶液的体积,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12、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7.8 g Na2O2中,含有离子的总数目为0.3 NA
B.1mol·L-1的AlCl3溶液中含Cl-数为3 NA
C.2.24L(标准状况)Cl2与足量NaOH溶液在常温下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A
D.0.2mol 铝粉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3 NA
13、由钠、镁、铝、锌四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成的合金共12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5.6L氢气(标准状况),那么此合金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Na B.Mg C.Al D.Zn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偏铝酸钠中通足量的CO2:
AlO2- + CO2 + 2H2O =Al(OH)3↓ + HCO3-
B、氯化铝溶液与足量氨水反应Al3+ + 4OH- == AlO2- + 2H2O
C、氯化铝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Al3+ + 3OH- == Al(OH)3↓
D、氧化铝和适量的烧碱溶液反应Al2O3 + 2OH- == 2AlO2- + H2O
15、把铝粉和氧化亚铁粉配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后, 再与足量盐酸反应;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气体的质量比是
A. 28∶9 B. 1∶1 C. 3∶2 D. 2∶3
16、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里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K+ MnO4- Cl- SO42-
B、Na+ AlO2- NO3- CO32-
C、Na+ NH4+ NO3- SO42-
D、Na+ SO42- S2- Cl-
17、某1 L的混合溶液中,含有1 mol Fe2+、2 mol Fe3+,加入2 mol还原铁粉,待反应停止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注: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A、7 mol·L-1 B、5 mol·L-1 C、4 mol·L-1 D、3 mol·L-1
18、物质的量均为0.01 mol 的Fe2O3 、Al2O3的固体混合物,先用适量的盐酸溶解,待完全反应后(设盐酸无剩余),再逐滴滴入5 mol·L-1 NaOH溶液,当恰好完全形成沉淀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
A、4 mL B、12 mL C、24 mL D、28mL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三、填空题(16分)
19. (6分) 某无色透明溶液,投入金属铝可放出H2。现有下列离子:Mg2+、Cu2+、Ba2+、H+、Ag+、SO42-、HCO3-、OH-、NO3-。试判断下列两种情况时,各有哪些离子可存在于此溶液中:
(1)当生成Al3+时, 可存在的离子有 ;(3分)
(2)当生成AlO2-时,可存在的离子有 。(3分)
20、(10分)制造普通水泥的原料有 ,所用的设备是 ;制造玻璃的原料有 ,所用的设备是 ;玻璃、水泥和 称为硅酸盐产品。
四、实验题(10分)
21,用以下装置完成CO还原Fe2O3 (红棕色粉末)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判断硬质玻璃管A中已开始发生反应的方法是________。
(2)反应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塑料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开始时,先通CO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原因是
。
实验结束时应(填写正确操作的序号)__________ 。
①立即停止通入CO
②先熄灭酒精灯,并继续通入CO
③熄灭酒精灯,同时停止通入CO
五、推断题(20分)
22.(6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 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1)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
(2)肯定不含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
23.(14分)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I、II、III、IV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 。
(2)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下列B、C、D、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
沉淀固体B ;C ; 沉淀D ;
溶液E 。
(3)写出①、④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 ;② ;
(4)写出②、③离子反应方程式
③ ;④ 。
六、计算题(10分)
24.向200mL 1mol·L-1 AlCl3溶液中,加入200mL 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得7.8g Al(OH)3沉淀,求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多少mol·L-1 ?
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答题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64分)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A
A
C
B
A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D
D
AD
D
AD
B
BD
C
C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三、填空题(14分)
19. (6分)
(1)当生成Al3+时,可存在的离子有 H+ Mg2+ SO42-; (3分)
(2)当生成AlO2-时,可存在的离子有OH- Ba2+ NO3-。 (3分)
20、(10分)
石灰石、黏土、石膏,(2分)水泥回转窑; (2分)
纯碱、石灰石、石英,(2分)玻璃熔炉; (2分)
陶瓷 。 (2分)
四、实验题(10分)
21,(10分)
(1))B中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 _。 (2分)
(2)A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色,B中溶液变浑浊。 (2分)
(3)防止CO逸出造成环境污染,降低实验的不安全因素。(2分)(4)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2分)
(填写正确操作的序号)____② ___ 。 (2分)
五、推断题(20分)
22.(6分)
(1)H+、NH4+、Al3+ (2分), 2:3:1 (2分);
(2)Fe3+ 、Mg2+ (2分)
23.(14分)
(1) 过滤 。 (2分)
(2)沉淀固体B Al2O3 ;C Al2O3和Fe2O3 ;
沉淀D Fe2O3 ;
溶液E K2SO4和(NH4)2SO4 (每空1分,共4分)
(3)写出①、④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Al2O3+2NaOH=2NaAlO2+H2O (2分)
②④2Al(OH) 3Al2O3+3H2O) (2分)
(4)写出②、③离子反应方程式
③②Al3++3NH3·H2O=Al(OH) 3↓+3NH4+ (2分)
④③AlO2-+H++H2O=Al(OH) 3↓ (2分)
六、计算题(10分)
24.(10分) 1.5 mol·L-1 3.5 mol·L-1
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答题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64分)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三、填空题(16分)
19. (6分)
(1)当生成Al3+时,可存在的离子有 ; (3分)
(2)当生成AlO2-时,可存在的离子有 。 (3分)
20、(10分)
, (2分) ; (2分)
,(2分) ; (2分)
。(2分)
四、实验题(10分)
21,(10分)
(1)__ _____ _。 (2分)(2) 。 (2分)(3) 。 (2分)(4) 。 (2分)
(填写正确操作的序号)__________ 。 (2分)
五、推断题(20分)
22.(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 ;
(2)___________ _。
23.(14分)
(1) 。
(2)沉淀固体B ;C ;沉淀D ;
溶液E 。
(3)写出①、④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 ;② ;
(4)写出②、③离子反应方程式
③ ;④ 。
六、计算题(10分)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