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第一课时(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第一课时(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12-22 18: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立德 践行 慎教 善导
【科目】化学 【班级】 【日期】 2007-9-18
【教者】杨艳 【课题】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课时数】2 【类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的构成微粒之间有空隙;
2、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进行想像和推理;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学目标: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学难点:运用有关物质的微粒知识进行想像和推理。
复习旧知:
1、 为什么用酒精擦手,会感觉十分凉爽?
2、 久未使用的酒精灯为何不易点燃?
3、 洗衣时,将某些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可能会使浅颜色的衣服上染上深颜色。为什么?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话,且微粒是在不断的运动,并且运动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那么这些微粒还具有哪些性质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实验。
微粒之间有空隙。
实验一: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的变化。
100mL +100mL>200mL
现象:总体积小于200毫升。
提问: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让学生形成微粒的表象。
举例:半桶黄豆和半桶黄沙混合后会得到满满一桶吗?
教师:不会。因为物质之间有空隙。混合时它们互相挤占了对方的空隙,所以总体积变小。同样构成物质的微粒也一样。有一定间隙。
当不同种微粒混合时,会挤压一些空隙,致使总体积变小。
板书:微粒之间有空隙。
回头说明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200毫升的原因。
实验二: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P61
1、 水很难压缩;
2、 空气易被压缩;
3、 石头呢?
提问:1、为什么水和空气都可以被压缩?2、为什么空气比水更易压缩?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隙,不同的物质之间的空隙大小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气体最大,液体较大,固体最小。
其实,物质“三态变化”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空隙发生了大小变化。
随堂练习:
1.水变成水蒸气,这是因为…………………………………………………………………【 】
A.构成水的微粒变成了其它的微粒 B.构成水的微粒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去了
C.构成水的微粒被分解了 D.构成水的微粒被阳光吸收了
2.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本质变化的是……………………………………【 】
A.酒精和水的互相混合 B.糖溶解在水中
C.食盐水蒸发获得食盐固体 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
3.下列各组物质混合,混合后的体积等于混合前的各种物质的体积之和是……………【 】
A.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 B.20mL酒精和20mL酒精混合
C.20mL水和20mL盐水混合 D.20mL盐水和20mL糖水混合
4.下列关于构成物质的微粒,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易挥发是由于构成酒精的微粒易发生变化的缘故
B.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体积大小发生变化的缘故
C.坐在教室里嗅到从窗外飘进来的桂花香气,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D.食盐溶于水后,水变成了咸的原因是食盐和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有咸味的物质
5.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下列现象不能用上述两点知识解释的是……………………………………………………………………………………………【 】
A.气体受压,体积缩小
B.樟脑丸放在衣箱中逐渐变小
C.大豆和芝麻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者的体积之和
D. 热变成碘蒸气,遇冷后又变成固体碘
6.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 的,微粒之间有 。
7.100mL的水和100mL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 200mL(“>、=、<”),原因是 。
8.如图所示,在一个透明密封的容器内,盛有红棕色的溴蒸气,
现把活塞从A处推至B处时,看到的现象是
其原因是
9.氧气和液氧的状态不同,但却有相同的化学性质,这是为什么?
10.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⑴墙里开花墙外香。
⑵酒精或水银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小结:
作业。
教学后记:此部分教学速度一定要慢,不能速度太快,否则,对于学困生掌握此部分的内容就会有难度,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17班的速度可以快些。
第 1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