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溶液1(山西省晋中地区和顺县)

文档属性

名称 饱和溶液1(山西省晋中地区和顺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12-26 20:32:00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溶解度(1)
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以及二者的转化;了解饱和溶液
和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矛盾双方在一
定条件中相互转化的 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
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应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抽象的方法
教学目的
一.可溶物在一定量的水中能否无限溶解
现象 加入一匙固体 再加入一匙固体 再加入一匙固体
氯化钠
硝酸钾
结论
取两只试管各加10毫升水:
固体消失
有晶体存在
有更多晶体存在
固体消失
固体消失
有晶体存在
1.可溶物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溶解;
2.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不一样;
再加水,能使固
体都溶解吗?
再加热,能使固
体都溶解吗?
3.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
二.溶液的分类: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溶质不能无限溶解的溶液;
1、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看什么?
3.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
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溶质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
某物质溶于水后,各阶段所得溶液如图……
t(时间)
由c、b知,b中物质还在溶解,b为不饱和溶液;
由d、c知,c中物质不再溶解,c、d为饱和溶液。
1.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2.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103克。此说法对否?为什么?
3.“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确?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硝酸钾饱和溶液
加入少量
高锰酸钾
说明:
1.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能
继续溶解高锰酸钾
2.此液为硝酸钾饱和溶液
高锰酸钾不饱和溶液
[练习] 20度时,将33克食盐放入100克水中,食盐全部溶解,此时溶液质量为 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盐又恰好全部溶解,则溶质为 克,现在溶液恰好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为 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盐,溶液的质量是 克。
133
36
136
136
再加硝酸钾
指出下列各题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1.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2.装有饱和溶液的瓶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的固体;
3.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将其中的溶
剂倒出一些;
4. 在同一温度下,同体积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
会比另一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
5.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
不一定,有可能刚好达到饱和.
依然是不饱和溶液.
不一定,这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有可能不同.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下页
动 动 手
10毫升水 + 2克食盐:振荡,
现象:
溶液类型:
10毫升水 + 0.2克熟石灰 :振荡,
现象:
溶液类型:
食盐溶解
食盐的不饱和溶液
熟石灰不完全溶解
熟石灰的饱和溶液
浓度大
浓度小
[总结一]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总结二] 同一物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比不
饱和溶液要浓。
[练习] 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1)非常浓的溶液;
2)增加该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3)非常稀的溶液;
4)增加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二.浓稀溶液与饱和溶液的关系:
浓溶液 稀溶液
加溶剂
加溶质;
蒸发溶剂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加溶剂
升温
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温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接近饱和溶液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达不到目的的是:
1)降低溶液温度; 2)加入溶质硝酸钾;
3)升高溶液的温度; 4)蒸发溶液中的溶剂。
三. 溶液的相互转化:
6.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氯化钾溶液,用什么简单的方法
把它们区分开
讨 论
蒸发.
通电
加氯化钾
7物质的溶解性与—— , —— , ——有关。
讨 论
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很浓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
C.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2.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固体,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液质量增大;
C.固体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加.
3.一定温度下,从500克的饱和溶液中倒出100克
溶液,剩余的溶液里,下列数值比原溶液减少的是①溶质的质量; ②溶剂的质量;
③溶液的密度; ④溶液的质量;
⑤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浓度);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 ④. D.①②③④⑤
讨 论
[课堂小结]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区别、判断方法
和 相互转化;
2、饱和溶液和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的关系。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加溶剂
升温
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