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储存氯气的钢瓶,为防止腐蚀,装氯气前必须( )
A、清洗干净 B、充入惰性气体 C 、充分干燥 D 、除去铁锈
2、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Cu(Fe)------------ 加盐酸,过滤;
B、NaCl溶液(碘)----CCl4,萃取、分液;
C、Cl2(HCl)-----------饱和食盐水,洗气;
D、CO2(HCl)---------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3、下列溶液中不存在氯离子的是( )
A、氯水 B、氯化氢水溶液
C、漂白粉水溶液 D、氯酸钾水溶液
4、在自来水的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桶装出售。为辨别真伪,可用下列哪一种试剂来鉴别( )
A、酚酞试液 B、硝酸银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5、能正确表示下列离子反应的方程式的是( )
A 、氯气与水反应:Cl2+H2O == 2H++ Cl - +ClO -
B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O2 + 2OH--== CO32-- + H2O
C 、实验室制氯气:MnO2+4H+ +4 Cl - ==Mn 2++2 H2O +2Cl2↑
D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 - ==Cl -+ClO -+ H2O
6、在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表现氧化性的物质是( )
A、HCl B、MnCl2 C、KMnO4 D、Cl2
7、下图A处通入Cl2,当关闭B阀时,C处湿润的红布条没有明显变化,当打开B阀时,C处的湿润红布条逐渐褪色,
则D瓶中装的溶液是( )
A、浓H2SO4 B、NaOH溶液
C、水 D、饱和食盐水
8、在氯水中加入KI溶液,振荡,再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液体呈紫红色
B、液体分两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C、液体分两层,上层紫红色,下层无色
D、液体分两层,上下均为紫红色
9、有甲、乙、丙、丁四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H2、Cl2、HCl、HBr中任意一种气体。若将甲和丙两气体混合,见光爆炸。若将丙、丁两气体混合后,瓶壁上出现深红棕色的液滴。则乙气体是( )
A、H2 B、Cl2 C、HCl D、HBr
10、海带中含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步骤: ①通入足量Cl2; ②将海带焙烧成灰后加水搅拌 ;③加CCl4振荡 ;④用分液漏斗分液;
⑤过滤 。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①③④ C、①③⑤②④ D、②①③⑤④
11、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甲+乙→沉淀;甲+丙→沉淀;乙+丙→沉淀;丙+丁→沉淀;乙+丁→无色无味气体。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依次是( )
A.BaCl2? Na2CO3? AgNO3?盐酸 B.BaCl2? Na2CO3?盐酸? AgNO3C.Na2CO3?盐酸? AgNO3? BaCl2 D.AgNO3?盐酸? BaCl2? Na2CO3
12、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 、Na+、HCO、NO B.Na+、SO 、Cl-、ClO-
C.H+、Mg2+ -、SO、NO D.Ag+、K+、NO、Na+
13.常温下,能跟硅反应的物质是( )。
A.烧碱溶液 B.浓硫酸 C.浓硝酸 D.氢氟酸
14.可以用于除去氯气中水蒸气的干燥剂是 ( )
A. 碱石灰 B.浓硫酸 C.无水氯化钙 D.固体烧碱
15.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NaCl+NaClO+H2O,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
A.1:1 B.1:2 C. 2:1 D. 3:2
16、有A、B、C、D、E 5瓶溶液,分别是HCl、CaCl2、Na2CO3、AgNO3、KI溶液,现将瓶内溶液各取少许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结果见图(图中“↓”、“↑”、“─”符号分别表示生成沉淀,气体和无明显变化),由以下实验结果判断各瓶内所装溶液是: (填溶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B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7、在没有通风橱下收集氯气时,为了防止氯气污染,设计了如下装置图,图中A、B是可控制的弹簧夹。
试回答下列问题:(已知:氯气在饱和
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
(1)、烧杯中盛放的液体是
其作用是____ _ ,
水槽中应盛放的液体是_____ __________。
(2)、简述操作过程:(从氯气已经产生开始,填如何控制A、B)
在收集氯气之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氯气纯度合乎要求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讲授“氯气的性质和用途”,某老师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其中A是连有注射器针头的橡皮管,针头已插入并穿过橡皮塞)进行教学。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丙中的现象是 ;丁中的现象中 。
分离戊中液体的方法是 。
(2)橡皮塞连通后,分液漏头中的气体压强P1和烧瓶中气体压强P2的关系为:P1 P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连接橡皮管的目的是 。
(3)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已知氯气与冷水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l2+H2O HCl+HClO
①你认为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什么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用实验验证你的推论,写出实验的操作方法、假设和推论。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C2.D3.D4.B5.D6.C7.B8.B9.C10.B11.A12B.13.AD14.BC15A
二.非选择题
16、A、HCl B、CaCl2 C、Na2CO3 D、AgNO3 E、KI Ca2++ CO3 2-== CaCO3 ↓
17.(1)、NaOH溶液;尾气吸收;饱和氯化钠溶液
(2)、夹紧A,打开B; 夹紧B,打开A;
18、(1)无明显现象;红色布条褪色;用梨形分液漏斗分液。(2)等于;有利于球形分液漏斗里浓盐酸能顺利流入烧瓶里。(3)MnO2+4HCl(浓)==MnCl2+Cl2↑+2H2O。(4)①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HClO②实验验证方法:丙中干燥的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在干燥的有色布条上滴加盐酸,布条不褪色,说明盐酸及水没有漂白性;丁中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有漂白性,而氯水中有Cl2、HCl、H2O、HClO四种物质,前三者均无漂白性,说明具有漂白作用的是HC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