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一化学试题(江苏省泰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泰州市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一化学试题(江苏省泰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1-16 11:05:00

文档简介

泰州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高一化学试题
双向数目表
序号
内容
教学要求
预计难度
1
第四章第四节(102)
了解硝酸的强氧化性
0.80
2
第一章第一节(4)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0.90
3
第一章第一节(6、7、8、9)
初步学会蒸发、蒸馏、过滤、萃取等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
0.85
4
第三章第二节(57)
了解钠、钾的焰色反应
0.85
5
第二章第一节(25)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0.80
6
第一章第一节(58、101)
了解浓硫酸的强氧性;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
0.70
7
第一章第三节(36)
能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逐步理解物质被氧化、被还原的概念
0.75
8
第三章第二节(48)
掌握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
0.70
9
第三章第一节(50)
第四章第一节(84)
第三章第一节(92)
了解钠与水、氯与水、二氧化氮与水、氨与水的反应
0.60
10
第四章第三节(91、93)
了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危害,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0.75
11
第四章第二节(84)
第四章第四节(97)
了解氨气与水的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
0.75
12
第一章第二节(32)
能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0.80
13
第一章第一节(9)
第四章第二节(85)
第四章第三节(91)
第四章第四节(98)
初步学会萃取法分离和提纯物质;了解氯气与碱的反应、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了解铵盐受热易分解
0.75
14
第三章第二节(58)
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
0.5
15
第一章第一节(33)
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0.85
16
第一章第一节(11、13、14)
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了解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0.70
17
第一章第一节(14、15)
了解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0.76
18
第三章第三节(64)
能列举钢、铝合金等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0.80
19
第一章第一节(16)
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0.80
20
第三章第一节(51)
了解铝与酸、碱反应的情况
0.50
21
第四章第一节(74、75、78)
第四章第三节(93)
第三章第二节(61)
知道硅在自然界以SiO2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了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危害,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了解Fe3+的氧化性,认识Fe3+和Fe2+之间的相互转化,了解Fe3+的检验
(1)0.65,0.65
(2)0.75,0.65
(3)0.80,0.75
22
第三章第一节(50)
第三章第一节(51)
第三章第二节(61)
了解钠、铝、鉄等金属与水、酸、碱、盐等物质反应的情况
0.70
(2)0.80,0.75
23
第四章第二节(84、85)
知道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了解次氯酸的强氧化性;了解氯气与水、碱的反应;能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1)0.65
(2)0.90
(3)0.6
(4)0.85
(5)0.70
(6) 0.70
24
第三章第二节(49、50)
了解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1)0.70
(2)0.4(3)0.45
整体目标
0.76
泰州市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高一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 钱仁慧(省靖江高级中学) 倪明 (泰州市二中)
审核人: 黄 波 (省泰州中学) 高兴邦(泰州市教研室)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Al-27 Mg-24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北京2008奥运会金牌为金镶玉,直径为70mm,厚6mm。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金牌中金属的成分提出猜想:甲认为该金属是由纯金制成;乙认为该金属是由金银合金制成;丙认为该金属是由黄铜(铜锌合金)制成。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取制造这种金牌的材质粉末少量进行实验,加入下面一种试剂来证明甲、乙、丙猜想的正误,该试剂应是
A.硫酸铜溶液 B.稀硝酸 C.盐酸 D.硝酸银溶液
2.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3.下列各种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试管、④分液漏斗、⑤天平、⑥量筒、⑦胶头滴管、⑧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⑦   B.①④⑧    C.②⑥⑦ D.④⑥⑧
4.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所用的铂丝,每次用完后都要
A.用滤纸擦干净后才能使用
B.用水多洗几次
C.用稀盐酸洗涤后,再灼烧到无颜色时为止
D.先用稀盐酸洗涤,后用水洗涤
5.用右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中错误的是
X
Y
Z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A
溶液
分散系
混合物
B

金属元素
元素
C
强电解质
电解质
化合物
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6.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A.CO2通入石灰水 B.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C.硫酸中加入锌粉 D.HCl溶液滴入NaHCO3溶液
7. 对于反应:TiCl4+4Na == 4NaCl+T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说明钠是强还原剂,可用于冶炼金属 B.该反应中Ti元素被氧化
C.该反应条件是TiCl4在熔融状态或在水溶液中 D.TiCl4是还原剂
8. 鉴别Na2CO3与NaHCO3两种无色溶液的最好方法是
A.加稀硫酸 B.加热 C.加CaCl2溶液 D.加Ca(OH)2溶液
9.下列四个反应中水起的作用与其它不相同的是
① Cl2+H2O、②Na+H2O、③NO2+H2O、 ④Na2O2 +H2O。
A.① B.② C.③ D.④
10.最近的病毒学家研究发现,一氧化氮对“非典”病毒的抑制作用明显。下列关于NO的说法正确的是
A.NO是酸性氧化物 B.NO只能通过人工合成
C.NO是大气污染物,会形成酸雨  D.NO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11.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C12(饱和食盐水) 无色喷泉
B.NH3(H2O含石蕊) 蓝色喷泉
C.HCl (H2O含石蕊) 红色喷泉
D.SO2(NaOH溶液) 无色喷泉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钙溶于盐酸:CO32- + 2H+ == H2O +CO2↑
B.盐酸加到氢氧化铁中:H++ OH-== H2O
C.铜和稀硝酸的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
D.Ba(OH)2和(NH4)2SO4溶液 混合加热:Ba2++ SO42- == Ba SO4↓
13.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4.能用来分离Mg2+ 和Al3+的试剂是 [提示:NaAlO2+HCl+H2O=Al(OH)3↓+NaCl]
A.氨水 B.NaOH溶液和盐酸 C.氨水和盐酸 D.NaOH溶液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1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5.在无色溶液里能大量共存,但加入盐酸后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Fe3+、K+、Ag+、NO3-、 B.Mg2+、Na+、CO32-、SO42-
C.NH4+、Al3+、Cl-、NO3- D.Na+、K+、CO32-、C1-
16.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4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 NA
B.标准状况下,2.24L水所含的分子数为0.1 NA
C.OH-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
D.71g氯气与过量的铁粉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C. 把100mL3mol·L-1的H2SO4跟100mLH2O混合,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1.5mol·L-1
D.把100g20%的NaCl溶液跟100gH2O混合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
18.利用铝合金制作钥匙是利用铝合金的
A.熔点低 B.不易腐蚀 C.硬度大 D.密度大
1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A.所用NaOH已吸潮 B.定容前溶液未冷却
C.称量时砝码位置放错 D.向容量瓶加水时眼睛一直仰视液面
20.在托盘天平右盘上放一个盛有100mL3 mol·L-1NaOH溶液的烧杯,左盘上放一个盛有100mL3 mol·L-1盐酸的烧杯,调节天平至平衡,然后在两烧杯中各加入等质量的铝片,反应完全后,则天平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左盘下沉  B.右盘下沉  C.仍保持平衡  D.无法判断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1.(10分)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能源、环境、材料以及日常生活等都离不开化学。
⑴ 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请你举出两种含硅的材料名称 、 。
⑵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最直接的危害是造成大气污染,如“温室效应”、“酸雨”等都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有关。为了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的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
国际上最新采用“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吸收法”,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⑶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补充Fe2+,通常以硫酸亚铁的形式,而硫酸铁则无这种药效。当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这层糖衣的作用是 。如果药片已经失效,应如何检验?写出主要操作与现象: 。
22.(10分)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A、B、C的化学式和E、H、乙的名称:
A 、 B 、 C
E 、 H 、 乙
⑵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3.(10分)某校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日常生活中的 氯气用途进行了调查,了解到氯气可广泛地应用于衣物的漂 白、水体的杀菌和消毒等。
⑴氯气可以用于漂白、消毒的原因是氯气能与水作用形 成 具有 性的次氯酸,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⑵在调查某室外游泳池夏季池水消毒情况时,小组成员了 解到,该游泳池每周一上午8∶00换水,然后通入氯气消毒,通常游泳池水的含氯量控制在0.5 mg/L至1.0mg/L之间时,效果最好。上图是该小组测定的每天19∶00时游泳池中水的 含氯量,有哪几天使用游泳池不卫生 ;
⑶你认为哪几天的天气炎热、阳光强烈 ,
说出一种理由是 ;
⑷在对游泳池水中通入氯气消毒时,当发生氯气泄漏,应立即关闭氯气罐,还应采取下列自救方法 。(选填序号)
A.用湿润的毛巾捂住口鼻跑向低处
B.用浸湿小苏打或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跑向高处
C.用浸湿浓氨水的毛巾捂住口鼻匍匐跑至安全处
D.用浸湿食盐水的毛巾捂住口鼻顺风跑至安全处
⑸小型游泳池通常使用漂白液(NaClO溶液)而非氯气来消毒池水,试举出使用漂白液而非氯气的一项理由 ;
⑹请写出你知道的能用于自来水消毒的消毒剂(至少写两种) 、 。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4.(10分)小苏打、胃舒平、达喜都是常用的中和胃酸的药物。
⑴ 小苏打每片含0.420g NaHCO3,2片小苏打和胃酸完全中和,被中和的氢离子是
mol。
⑵ 胃舒平每片含0.234g Al(OH)3。中和胃酸时, 6片小苏打相当于胃舒平 片。
⑶ 达喜的化学成分是铝和镁的碱式盐,难溶于水,其化学式为Al2Mg6(OH)16CO3·4H2O,中和胃酸时,该盐能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离子,放出CO2气体,试完成其离子方程式     。
(要写出相关计算过程)
泰州市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高一化学试题答案
(说明:本答案仅为参考答案,其它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B
C
D
D
A
C
B
C
11
12
13
14
A
C
D
B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1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5
16
17
18
19
20
D
AB
D
C
B
AC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1.⑴(共2分)玻璃、水泥、陶瓷、光导纤维等(任意两种) (2分)
⑵(共4分)CaO + SO2 == Ca SO3 (1分)
2Ca SO3 + O2 == Ca SO4 (1分);
SO2 + Na2 SO3 + H2O== 2 NaHSO3 (2分)
⑶(共4分)保护FeSO4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2分);
取少量研碎的药片放入试管中,加适量的水溶解,然后滴加数滴KSCN溶液(1分),反应后溶液显红色(1分),则表明该药片已部分或全部失效。
22.(1)A:Na B:Al C:Fe
E:盐酸 H:氢氧化铁 乙:氯气 (各1分,共6分)
(2)反应①:2Na + 2H2O == 2Na++2OH-+ H2↑ (2分)
反应⑤:2FeCl2 + Cl2 == 2FeCl3 (2分)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3.(1)强氧化 (1分); Cl2 + H2O == H+ +Cl- + HClO (1分)
(2)星期六、星期日 (1分)
(3)星期四、星期六 (2分);阳光强烈HClO更易分解,致含氯量下降明显 1分)
(4)B (1分)
(5)NaClO更稳定,便于储存和运输(1分);
(6)氯水、漂白粉、二氧化氯、双氧水、过氧乙酸、臭氧及高铁酸钠等(2分)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4.(10分)
(1)(共3分)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1分)
 84g 1 mol
     2×0.420g n(HCl) 解得n(H+) == n(HCl) ==0.010mol (2分)
(2)(共5分)Al(OH)3+3HCl=AlCl3+3H2O NaHCO3+HCl=NaCl+H2O+CO2↑
得关系式:
Al(OH)3 ~ 3NaHCO3    (2分)
78 g 3×84g
n×0.234g 6×0.420g 解得n=3.3片 (3分)
(3)Al2Mg6(OH)16CO3·4H2O + 1 8H+ == 2Al3+ + 6Mg2+ + CO2 ↑+ 21H2O(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