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必修)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必修)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1-21 22: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扬州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高二化学(必修)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试卷1至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试号填在第II卷的密封线外和机读卡上。
2. 将第I卷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机读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第II卷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3. 考试结束,请将机读卡和第II卷交给监考人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第I卷(选择题,共69分)
一、本大题共23题,每题3分,共69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
1.我国卫生部于2008年9月发布了“受三聚氰胺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性化工产品,婴幼儿大量摄入会引起泌尿系统疾患。下列描述属于三聚氰胺化学性质的是
A.三聚氰胺为白色晶体
B.快速加热会升华
C.常温下溶解度小,溶于热水
D.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生成氰化物
2.铀主要有两种同位素, 关于U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92 B.中子数为235 C.核外电子数为143 D.质量数为92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个质子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
B.氯化氢的电子式为:
C.甲烷的比例模型:
D.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4.当今化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的C60,它可以看成是金刚石的
A.同素异形体 B.同分异构体 C.同位素 D.同系物
5.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u B.HCl C.NaCl溶液 D.CO2
6.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HCl B.H2O C.NaOH D.HNO3
7.全部由第二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A.NO2 B.H2O C.Na2O D.MgCl2
8.下列实验方法或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必须验纯
B.检验FeCl3溶液中的Fe3+离子,可用KSCN溶液
C.用淀粉溶液检验溶液中的碘单质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一定要将滴管伸入试管内
9.用固体NaOH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在烧杯中溶解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容量瓶使用前未干 D.洗涤液未转移入容量瓶中
10.对于反应MnO2 + 4HCl(浓) MnCl2 + 2H2O + 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MnO2是氧化剂
C.HCl是还原剂 D.若生成7.1 g Cl2,则转移0.1 mol电子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的反应:Na+H2O=Na++OH-+H2↑
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C.氢氧化铝中和胃酸:Al(OH)3+3H+=Al3++3H2O
D.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
12.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燃烧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B.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D.化石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1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mol-1 。关于1 mol 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1 mol O2 B.含有6.02×1023个SO2分子
C.质量为64 g·mol-1 D.该物质的体积为22.4 L
14.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番茄里,如右图所示,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铜片是
A.正极 B.电子流出的一极
C.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 D.逐渐溶解
15.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A(g)+3B(g)2C(g)。在10 min内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由1 mol降到0.6 mol,则C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02 mol·L-1·min-1 B.0.04 mol·L-1·min-1
C.0.08 mol·L-1·min-1 D.0.4 mol·L-1·min-1
16.下列有机物发生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用乙醇、乙酸与浓H2SO4混合加热
17.在下列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u2+、Na+、SO42-、Cl- B.K+、Na+、HCO3-、NO3-
C.OH-、CO32-、Ca2+、Na+ D.Mg2+、Na+、OH-、CO32-
18.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从强到弱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A.半径:Al > Mg > Na B.酸性:HClO4 > H2SO4 > H3PO4
C.碱性:NaOH > Mg(OH)2 > Al(OH)3 D.稳定性:HF > HCl > HBr
19.在下列所示的转化关系中,X不可能是
A.N2 B.S C.H2 D.C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可使溴水褪色
B.淀粉和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和水作用转化为葡萄糖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也不溶解
D.油脂不属于酯类化合物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常显黄色的原因是浓硝酸中溶有少量NO2
B.氯水和二氧化硫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漂白粉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
D.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固体颜色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2.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分离乙酸和乙醇 B.制取少量蒸馏水 C.转移溶液 D.分离碘酒中的
碘和酒精
23.把NaHCO3和Na2CO3混和物6.85 g溶于水制成100 mL溶液,其中c(Na+)=1 mol·L-1。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溶液蒸干后,所得固体质量为
A.2.93 g B.6.85 g C.5.85 g D.无法确定
扬州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高二化学(必修)
卷别
第Ⅰ卷
第Ⅱ卷
总分
积分人
核分人
题号
一(1-23)
24
25
26
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69分)
一、 选择题(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1分)
24.本大题包括“(一)化学与生活”和“(二)有机化学基础”两个模块各1题,每个模块15分。每位考生只需选择一个模块作答,若两个模块均作答,则以第一个模块计算成绩。
(一)化学与生活
得分
评卷人
24.(15分)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以下是探讨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有关问题:
(1)发育出现障碍,患营养缺乏症,这主要是由于摄取蛋白质不足引起的。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2)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若膳食结构不合理,摄入某种微量元素不足,就会引起某些疾病,例如人体铁元素摄入量不足可能会导致 , 可用于防治坏血病的维生素是:________________。
(3)2008年9月报道了三鹿集团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重大安全事故,三聚氰胺为三个氰胺分子加聚而成如右图所示的环状物,则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
Ⅱ.近年来,江苏省酸雨污染较为严重,防治酸雨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酸雨的特征是pH<5.6,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酸雨落至地面后pH在一定时间内变小然后稳定于某一数值,原因是H2SO3受空气影响造成的,其化学方程式为:

Ⅲ.(1)洪涝地区欲将江河水转化为可饮用的水。请排列合理的处理步骤
①化学沉降 ②消毒杀菌 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
(2)加热煮沸除杀菌消毒作用外,还有一个主要目的是 ,
最后使之转化为 沉淀。
(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为防止在大灾之后疫病流行,全国各地向灾区运送了大量的各种消毒剂、漂白剂等。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更强,在水处理过程中本身被还原成Fe3+,同时达到①②两目的。
请解释其原因
(二)有机化学基础
得分
评卷人
24.(15分)Ⅰ.化合物A是一种酯,它的分子式为C4H8O2,有下图转化关系。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
(2)B的结构简式是
(3)D中含有的官能团(填名称)
(4)写出B和C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Ⅱ.聚苯乙烯是一种发泡塑料,可用于包装材料等。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2-CH(C6H5)] n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聚苯乙烯的单体是(写结构简式): ,
该单体可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有 (写两种)
(2)试推测聚苯乙烯是 型分子(填“线型”或“体型”),它能否溶解于
CHCl3, (填“能”或“否”),它具有 性(填“热塑”或“热固”)。
得分
评卷人
25.(6分)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试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甲针筒内物质
乙针筒内物质
甲针筒的现象
1
10 mL FeCl2溶液
10 mL Cl2
2
10 mL 某气体
10 mL NH3
产生白烟,无气体剩余
3
30 mL NO2
10 mL H2O(l)
剩有无色气体,活塞自动向内压缩
(1)实验1中,甲针筒的现象是
请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2) 实验2中, 甲针筒内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3)实验3中,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得分
评卷人
26.(10分)将含有Ag+、Mg2+、Al3+、Na+等离子的100 mL稀溶液,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分离。填写下列空白(各步可使用的试剂限于在NaOH、CO2、NaCl中选择)
(1)沉淀A是 ,沉淀C是
(2)加入试剂①是 ,②是
(3)滤液D中通入过量的③,发生的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沉淀C洗涤、灼烧后所得固体质量为4.0 g,则原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若在100 mL 1.0 mol·L-1的AlCl3溶液中加入1 mol·L-1 的NaOH溶液,可得到3.9 g Al(OH)3沉淀,则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 mL。
扬州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二化学(必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69分)
一. 选择题(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A
C
A
D
C
A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C
D
B
A
B
C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B
A
C
B
D
B
C
第II卷(31分)
(一)《化学与生活》
24.(15分)Ⅰ.(1)α-氨基酸或氨基酸 (2分)
(2) 缺铁性贫血(1分) 维生素C (1分)
(3) C3N6H6 或 (H2CN2)3 (2分)
Ⅱ.2H2SO3+ O2 = 2H2SO4 (2分)
Ⅲ.(1)③①②④ (2分)
(2)降低水中的暂时硬度 (1分) Mg(OH)2和CaCO3 (2分)
(3)铁酸钠的强氧化性使之能杀菌消毒;铁酸钠被还原成Fe3+后会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起到净水的作用。(2分)
(二)《有机化学基础》
24.(15分)Ⅰ.(1) 乙酸乙酯 (2分) (2)CH3COOH(2分)(3)醛基 (2分)
(4)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2分)
Ⅱ.(1) CH2=CH(C6H5)(2分) 加成、氧化、取代、还原等(写2种得2分)
(2)线形(1分) 能(1分) 热塑性(1分)
25. (6分)(1)溶液变为黄色 (1分) 2Fe2+ +Cl2 =2Fe3+ + 2Cl- (2分)
(2)HCl(或HBr、HI等) (1分) (3)3NO2 + H2O = 2HNO3 + NO (2分)
26.(10分)(1)AgCl (1分) Mg(OH)2 (1分)
(2)NaCl (1分) NaOH (1分)
(3)AlO2- + CO2 + 2H2O = Al(OH)3 ↓ + HCO3- (2分)
(4)1.0 mol·L-1 (2分)
(5)150 或350 (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