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常见的烃习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2-01 09: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有1个正确答案)
1、甲烷在高温下分解为乙炔(C2H2)和H2,该混合气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 )
A、2倍 B、4倍 C、8倍 D、16倍
2、在1.01×105Pa和120℃时,甲烷与氢气的混合气体10mL,完全燃烧并恢复到起始条件下,生成的混合气体为18mL,则原混合气体中甲烷与氢气的体积比是( )
A、1:4 B、2:1 C、2:3 D、1:5
3、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CnH4和bmolO2,点火燃烧后恢复到温度(120℃)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之比为( )
A、(a+b)/(2a+b) B、(a+b)/(a+2b) C、1:1 D、不能确定
4、能区别酒精、苯、甲苯和四氯化碳的物质是
A、溴水 B、酸性KMnO4溶液 C、直馏汽油 D、裂化汽油
5、已知萘(? )分子中的二溴代物的种数为10,则萘分子中六溴代物的种数为
A、8 B、9 C、10 D、11
6、一种气态烯烃和一种气态炔烃按1:3的体积比混合后,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此混合气体一定含有( )
A、乙烯 B、乙炔 C、丙烯 D、丙炔
7、据报道,近年某化学家合成了一种化学式C200H200的含多个碳碳三键的链状烃,则该分子中含碳碳三键数最多是
A、50 B、51 C、52 D、53
8、下列物质的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的是:①CH4;②C2H4;③C6H6(苯);④C2H6;⑤C2H2;⑥C6H5—CH3
A、②③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④⑥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有机物具有相同的式量,则甲与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质量相同的甲、乙两有机物完全燃烧,产生质量相同的水,则甲、乙两分子中所含氢原子的个数一定相等
C、从三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的事实可以说明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四边形
D、从邻二甲苯没有同分异构体的事实可以推测苯分子结构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10、引燃密闭容器中的乙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使其自然发生不完全燃烧,在120℃时测得反应前后压强比为0.36:0.52,判断此燃烧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
A、C6H14+9O2→CO+5CO2+72O B、C6H14+7O2→5CO+CO2+7H2O
C、C6H14+8O2→3CO+3CO2+7H2O D、2C6H14+15O2→8CO+4CO2+14H2O
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
11、烷烃A和炔烃B常温下均为气体,其中A所含碳原子数多于B,将A与B按一定比例混合。1L该混合气体燃烧后,在同温同压下得到3.6LCO2气体。则A和B混合时的体积比可能为
A、4 :1 B、3 :1 C、3 :2 D、1 :4
12、某气态烃1mol能与2mol HCl发生完全加成反应。若所得的加成产物每摩尔又与7molCl2发生取代反应,只生成一种仅含一个氢原子的卤代烃。则该气态烃可能是
A、丙炔 B、1—丁炔 C、丙烯 D、2—丁炔
13、下列物质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A、乙烯 B、丙烷 C、2—丁炔 D、苯
14、有关实验室制乙烯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要插入反应混合液中
B、酒精和稀H2SO4以1 :3的体积比混合
C、生成的乙烯中含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反应后期混合液体颜色加深,是由于浓H2SO4有脱水性的原因
15、某些烷烃可以由烯烃或炔烃加氢得到。下列烷烃中,只能由烯烃加氢得到的是
A、(CH3)3CCH2C(CH3)3 B、(CH3)3CCH(CH3)C(CH3)3
C、(CH3)3CC(CH3)2CH2CH3 D、C(CH3)4
16、下列四组实验的加热方式,其中一种与另三种不同,这一种是( )
A、制乙烯 B、制氯气 C、制氯化氢 D、制硝基苯
17、下列物质中一定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①C2H4 ②C6H6 ③C2H2 ④C3H8 ⑤C7H8
A、②④ B、①③⑤ C、④ D、②④⑤
18、一列物质中既能起加成反应,也能起取代反应,同时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都褪色的是( )
A、C6H6(苯) B、C2H6 C、C6H5—CH3(甲苯) D、C6H5CH=CH2
19、如图所示是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
全燃烧后所得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总物
质的量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混合物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有乙烯
C、一定有丙炔 D、一定没有乙烷
20、由多种烷烃组成的不同批号的石油气,当它们
质量相等时,在同温同压下气化可得到相同体积的可燃性
气体。下列叙述中可以确定的是
A、这些不同批号的石油气中,碳元素的质量百分数相同
B、它们有相同的气体物质的量分数
C、在同温同压下,它们有相同的气体密度和液体密度
D、它们等质量时完全燃烧所需空气的体积不同
三、填空题:(共37分)
2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分)
(1)实验室制乙烯 。
(2)用甲苯制TNT: 。
(3)用丙烯制聚丙烯: 。
22、(6分)在进行石油分馏的操作实验中,(1)现有下列仪器: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还缺少的仪器是 。(2)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 处。(3)碎瓷片的作用是 。
23、(4分)一种电石为原料合成的烃,其公学式为C4H4,它是合成一种橡胶的中间体,它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它的一种链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每个碳原子均达到饱和,且构成的空间构型中碳原子间的夹角都相同,该结构中碳原子间的键角应是 。
24、(4分)在1200C和1.01×105Pa时,某烃和过量O2的混合气体点燃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状态时,体积比反应前有所减少。则该烃的分子式为 ,写出制备这种烃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5、(5分)现有C2H6、C3H4、C6H6、C3H6四种有机物。质量相同时:(1)在相同状况下体积最小的是 ;(2)完全燃烧时消耗O2最多的是 ,生成CO2最多的是 ,生成H2O最多的是 ;(3)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
26、(6分)某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6;在CCl4溶液中A跟Br2不起反应。但是在光照下,Br2可以跟A起取代反应,取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35的只有两种:产量较多的一种是B;产量较少的一种是C。另外,还可得到相对分子314的产物多种。
(1)与出结构简式:A 、B 、C 、D 。
(2)相对分子质量是314的有 种。
27、(6分)某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则该烃的分子式为 。若10.2g该烃与足量溴水充分混合,消耗单质溴32g ;若5.1g该烃与足量H2完全反应,消耗H25.6L(标准状况)。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写出该烃5.1g与含单质溴8g溴水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 。
三、计算题:(共13分)
28、(6分)标准状况下10ml某气态烃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后再冷却到标准状况,气体体积比原来减少30ml,试求该烃可能的分子式。
29、(7分)一定量的常温下为气态的烯烃、CO和H2的混合气,与过量O2混合。在1200C、1.01×105Pa的条件下点燃,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状态(1200C,1.01×105Pa),气体体积不变。求此烯烃的分子式及原混合气体中的该烃的体积分数。
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B
C
BC
A
C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C
BD
B
BD
B
D
C
D
AD
A
三、填空题:(共37分)
21、(6分)(1)CH3CH2OH CH2=CH2↑+H2O
(2) CH3 +3HNO3 +3H2O
(3)nCH3CH=CH2 〔 CH2=CH 〕n
22、(6分)(1)石棉网,锥形瓶,蒸馏烧瓶   (2)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3)防止液体暴沸
23、(4)HC≡C—CH=CH2;60°
24、(4分)C2H2,CaC2+2H2O→Ca(OH)2+CH≡CH↑
25、(5分)(1)C6H6(2)C2H6,C6H6,C2H6(3)C2H6
??26、(6分)(1)
A: (CH3)3C—C—C(CH3)3 B: (CH3)3C—C—C—CH2Br
C: (CH3)3C—C—C(CH3)3
27、(6分)C8H6,???C≡CH, C≡CH+Br2→ CBr=CHBr
三、计算题:(共13分)
28、(6分)C3H8,C4H8
29、(7分)C3H4,50%;C4H8,33.3%
一、选择题
1.甲烷在空气里的爆炸极限是甲烷的体积分数为5%─15%。因此,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用户必须注意天然气的泄漏。若空气中的甲烷与O2恰好完全反应而强烈爆炸,这时空气中存在的甲烷的体积分数应接近(设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21%) ( A )
A. 9.5% B. 10% C. 10.5% D. 12.5%
2.我国“长征2号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分子式为C2H8N2),氧化剂是N2O4,燃烧产物若只有N2、CO2和H2O时,该反应中被氧化的氮和被还原的氮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
A. 1∶2 B. 1∶1 C. 3∶4 D. 4∶3
3.某容器中装入8 g物质X和17 g物质Y,加热使之全部气化,压强为 4.5×105 Pa;在同一体积容器中装入2 g X和7 g Y,在相同温度下气化,压强为1.5×105 Pa 。X和Y可能是 ( B )
A. 乙炔、苯 B. 甲烷、甲醇 C. 乙烷、乙炔 D. 乙烯、乙醛
4.已知1 mol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需用氧气5 mol,则x、y的可能关系式是 ( A )
A. x=8-y B. x=12-y C. x=10-y D. x=11-y
5.充分燃烧3 L由甲烷、乙烯和丙炔组成的混合气体,生成7 L CO2和4.82 g水(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则原混合气体中甲烷、乙烯和乙炔的体积比可能是 ( B )
A. 1∶1∶1 B. 1∶2∶3 C. 3∶2∶1 D. 3∶1∶2
6.甲烷和丙烷的混合气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乙烷密度相同,混合气中甲烷和丙烷的体积比是(MCE88.4) ( D )
A. 2∶1 B. 3∶1 C. 1∶3 D. 1∶1
7.丁烷催化裂化时,碳链能同时按两种方式断裂,各生成一种烷烃和一种烯烃。已知丁烷裂化时的转化率为75%,若将裂化气中分离出来的烷烃取出V mL,测其质量是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氢气质量的15倍,则裂化气中分子量较小的烯烃所占的体积分数是 ( A (
A. 14.3% B. 16.7% C. 28.6% D. 33.3%
8.甲烷和乙炔的混合气体20 mL,完全燃烧需45 mL氧气(同温同压下),则此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乙炔的体积比是 ( B )
A. 2∶1 B. 1∶1 C. 3∶2 D. 3∶1
9.丁烷裂化时碳链按两种方式裂化成两种烷烃和两种烯烃,若丁烷的裂化率为90%,裂化生成的两种烯烃质量相等,则裂化后得到的分子量最小的气体占混和气体的体积百分含量最接近于 ( B )
A. 18% B.19% C. 36% D. 50%
10.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 (g)+O2 (g) = 2H2O (l)+571.6 kJ
C3H8 (g)+5O2 (g) = 3CO2 (g)+4H2O (l)+ 2220.0 kJ
实验测得氢气和C3H8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 kJ,则混合气体中氢气与C3H8的体积比是(MCE89A.16) ( B )
A. 1∶3 B. 3∶1 C. 1∶4 D. 1∶1 E. 4∶1
11.据报道,1995年化学家合成了一种分子式为C200H202含多个碳碳叁键(-C≡C-)的链状烃,则分子中含碳碳叁键最多可以是 ( B )
A. 49个 B. 50个 C. 51个 D. 不能确定
12.有一系列有机物按以下顺序排列CH3CH=CHCHO CH3CH=CHCH=CHCHO CH3(CH=CH)3CHO …… 在该系列有机物中,分子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最接近于 ( B )
A. 95.6% B. 92.3% C. 85.7% D. 75.0%
13.某混合气体由两种气态烃组成,取2.24 L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4.48 L二氧化碳(气体体积都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和3.6 g水。则这两种气体可能是 ( BE )
A. CH4和C3H8 B. CH4和C3H4 C. C2H4和C3H4
D. C2H4和C2H6 E. C2H2和C2H6 (92年上海高考题28)
14.有两种气态脂肪烃的混合气体,它们都能使溴水褪色,且分子中碳原子数均小于5。1体积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可得3.6体积的CO2和3体积的水蒸气(体积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测定),这两种烃的分子式及体积比为 ( C )
A. C2H4与C4H8,体积比为17∶53 B. C2H2与C4H8,体积比为17∶58
C. C3H6与C4H6,体积比为2∶3 D. C2H4与C4H8,体积比为17∶23
15.在标准状况下,C2H4和CO混合气体100 L,充分燃烧时耗用等体积的O2,则CO与C2H4的体积比是 ( B (
A( 1∶4 B. 4∶1
C. 2∶1 D. 1∶2
16.有一系列稠环芳香烃,按如下特点排列:
则该烃的系列化合物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大的是 ( C (
A( 93(7% B( 99(97% C( 97(3% D( 无法计算
解析:由芳香烃的结构特点,不在结点上的碳原子上连有一个H原子,因此可确定它们的分子式依次为C10H8,C16H10,C22H12,……,进而可确定其分子式通式为C4+6nH6+2n。因此,碳元素的含量为:
C%=×100%=×100%
当n ( ( 时,C%有极大值,最大C%极限值为:
(C%(max=×100%=97(3%
另解:可写成:C10H8+(C6H2(n。忽略C10H8,得(C6H2(n,最简式为C3H,由于最简式同,组成含量同,故可得:×100%=97(3%
17.将乙醛溶解在乙酸中,此溶液中H占质量的8%,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
A( 8% B( 55% C( 60% D( 62(5%
解析:C占8%×6=48%,O占1―8%―48%=44%,

乙醛%=×100%=55(03%, 乙酸 =0(533 0(093
18.某类烃的含氧衍生物完全燃烧时,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1∶2(同温同压下(。对这类有机物的判断错误的是 ( D (
A( 含相同碳原子数的各化合物,其分子量之差为18的正整数倍
B( 含相同氢原子数的各化合物,其分子量之差为28的正整数倍
C( 分子量最小的化合物化学式是CH2O2
D( 分子量最小的化合物化学式是CH2O
解析:由CxHyOx+O2 ( xCO2+H2O,等式两端氧原子数相等得:z+x=2x+, x+=z,当氧原子数为1个时不能成立;当z=2,x=1时,有y=2,分子式为CH2O2;
当z=3,x=2时,有y=2,分子式为C2H2O3;当z=4,x=3时,有y=2,分子式为C3H2O4。
由此可以得出分子通式为:CnH2On+1或写成部分分子式的形式为:(CO(n·(H2O(m或(H2( m·( CO2(n 。由此通式即可说明选项A和B。
19.取2(06 g氨基乙酸乙酯与60 mL 0(5 mol / L NaOH溶液共热,再慢慢蒸干,则固体残渣是 ( D (
A( 纯净物,3(26 g B( 纯净物,1(64 g
C( 混合物,1(95 g D( 混合物,2(34 g
解析:氨基乙酸乙酯0(02 mol,NaOH为0(03 mol(为1(2 g(,后者过量,反应后0(02 mol(为0(92 g(乙醇跑了,得混合物为氨基乙酸钠和NaOH。按照质量守恒定律可得:2(06 g+1(2 g-0(92 g=2(34 g。学生的问题是把反应理解成强热,从而得到甲烷;或不知NaOH过量,得纯净物;或以为氨基要与NaOH反应。
20.各取下列每组混合物12 g,不管各成分体积含量是多少,完全燃烧时总能得到17.6 g CO2的组是 ( CD )
A. 苯和己炔 B. 乙醇和乙醚 C. 葡萄糖和甲酸甲酯 D. 乙酸和甲醛
解析:n(CO2)=0.4 mol,=0.4,,本题要求碳原子数与分子量之比为。A中,苯为,己炔为;B中,乙醇为,乙醚为;C中,葡萄糖为,甲酸甲酯为;D中,乙酸同甲酸甲酯,甲醛为。故应选C、D。
21.取下列混合物24 g,不管怎样混合(任意比值),完全燃烧时总能得到35.2 g CO2的是 ( CD )
A. 苯和乙炔 B. 乙醇和乙醚 C. 葡萄糖和甲酸甲酯 D. 乙酸和甲醛
解析:=0.8 mol,C、D中,(CH2O)n:=0.8 mol;A中,(CH)n:=1.8 mol。(也可以采用上题方法:碳原子数与分子量之比为。(
22.将2 g甲醛溶于3 g醋酸中,再加入4 g ((羟基丙酸和3 g果糖,混合均匀后取其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得产物的量一定为 ( AD (
A( 水1(8 g B( CO2 2(24 L C( 水7(2 g B( CO2 0(1 mol
解析:由于四者的最简式相同,可以用同一通式表示:(CH2O)n。总质量为12 g,取是3 g,最简式的式量为30,故式量的物质的量为0(1 mol。由式量的性质可知燃烧后生成CO2和水都是0(1 mol,故应选AD。
19.有一系列有机物按以下顺序排列CH3CH=CHCHO CH3CH=CHCH=CHCHO CH3(CH=CH)3CHO …… 在该系列有机物中,分子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最接近于 ( B )
A. 95.6% B. 92.3% C. 85.7% D. 75.0%
27.取2(06 g氨基乙酸乙酯与60 mL 0(5 mol / L NaOH溶液共热,再慢慢蒸干,则固体残渣是 ( D (
A( 纯净物,3(26 g B( 纯净物,1(64 g
C( 混合物,1(95 g D( 混合物,2(34 g
解析:氨基乙酸乙酯0(02 mol,NaOH为0(03 mol(为1(2 g(,后者过量,反应后0(02 mol(为0(92 g(乙醇跑了,得混合物为氨基乙酸钠和NaOH。按照质量守恒定律可得:2(06 g+1(2 g-0(92 g=2(34 g。学生的问题是把反应理解成强热,从而得到甲烷;或不知NaOH过量,得纯净物;或以为氨基要与NaOH反应。
28.某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简式: 。在该高分子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接近于 ( A (
A( 92(3% B( 95(6% C( 85(7% D( 75(0%
解析:与乙炔的含碳量相同。
二、填空题
1.亚麻酸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nHmCOOH,取0.1 mol亚麻酸可以和76.2 g碘发生加成反应。则亚麻酸为__________(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其中n值和m值的关系2n ( m =________ 。若充分燃烧0.1 mol亚麻酸,生成的水与CO2共3.3 mol。则n值为________,m值为________。
1. 不饱和; 5; 17; 29
2.99年5月28日,比利时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二恶英污染事件”,成为继疯牛病危
机之后欧洲最大的一起食品污染案。已知二恶英的结构式为 ,其分子式是 。
化学式为CnHm的烃,若m<2n+2,则该烃就有一定的不饱和度,其计算方法为:,有机物分子中若含氧、碳原子,则一般与该分子的不饱和度无关。据此判断二恶英分子的不饱和度为 。
2( C12H4O2Cl4;9 (=9(
3.经测定谷氨酸的同系物——天门冬氨酸中含氧百分率为48.1%,若用0.01 mol天门冬氨酸与足量盐酸反应,将所得的盐配成100 mL溶液,取10 mL用0.2 mol / L烧碱溶液滴定,当完全反应时耗碱液15 mL。则天门冬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3. 133;C4H7NO4
解析:天门冬氨酸与NaOH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3,
由于R—CH(NH2·HCl(COOH会消耗0(001 mol NaOH,故应为0(001∶0(002=1∶2,天门冬氨酸分子中应有两个羧基。
相对分子质量为:=133(06,为C4H7NO4。
4.在烃的分子结构中,若每减少2个氢原子,则相当于碳碳间增加一对共用电子。试回答下列问题:(市00一诊30(
(1( 分子式为CnH2n+2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为 ;
(2( 分子式为CnH2n(6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为 ;
(3( Cn可看作是烃减氢后的产物,若某物质分子中碳碳间的共用电子对为160。则符合该条件的碳单质的分子式为 ;符合该条件的单烯烃的分子式为 。
答:(1( n(1 (2( n+3 (3( C80;C160H320
解析:可由简单的实例,如甲烷、乙烷分析得出。烷烃分子中碳碳间的共用电子对为n(1,烯烃和环烷烃为n,炔烃和二烯烃为n+1,苯的同系物为n+3。对于(3(,可分析环己烯C6H12来看CnH2n的情况,减n个H,则增加了个碳键;减2n个H,则增加了n个碳键,故需减去个碳原子才能保持共用电子对数不变。
5.常温常压下,某气态烃20 mL和100 mL过量的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再冷却至原来状态,残留气体为70 mL,此烃若可能是烷烃、单烯烃或炔烃,则肯定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答:当此烃为烷烃时,是C2H6,当此烃为烯烃时,是C3H6。
解析:利用公式:a(1+)=(V求解。20(1+)=20+100-70=50,y=6,当此烃为烷烃时,是C2H6,当此烃为烯烃时,是C3H6。此烃不可能是炔烃,因为C4H6在该条件下燃烧时,氧气不足。
6.400K、101kPa时,1(5 L某烃蒸气能在a L O2中完全燃烧,体积增大至(a+3(L(相同状况(。
(1( 该烃分子组成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2( 当a=10 L时,烃可能的分子式为 ;
(3( 某烃为C7H8时,a的取值范围是 。
答:(1( 分子中氢原子数为8 (2( C3H8,C4H8 (3( a≥13(5
解析:(1( 1(5(1+(=([(a+3(((a+1(5(],y=8 (2( 由于1 mol烃耗氧为6(67 L,故碳原子数最多为4 (3( 由3C7H8+27O2 ( 21CO2+12H2O知,当烃为1(5 L时,O2为13(5L。
7.400K、1.01×105 Pa时,2 L烃A的蒸气能在m L氧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后体积增至(m+4) L(体积在同前的条件下测定)。请回答:
(1) 烃A在组成上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当m = 15时,该烃可能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A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8.在沥青蒸气里含有多种稠环芳香烃,其中一些可视为同系物,如A、B、C……等,它们含有偶数个苯环结构:

(A1( (B( (C( (A2(
(1( 该系列化合物中,相邻两化合物间递增的CmHn值中的m和n是:m=  ,n=  。
(2( 该系列化合物里碳的最大质量百分含量是 。
(3( 又知A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气的加成产物有六种,已知其中的四种的结构简式为:
① ② ③ ④
另两种的结构简式为 和 。
8( (1( 6;2 (2( 97(3% (3(

9.根据烷、烯、炔烃的燃烧的反应式,有人总结出以下规律:
对于烷烃有:n(烷烃(=n(H2O (-n(CO2(;对于烯烃有:n(H2O (-n(CO2(=0;对于炔烃有:n(炔烃(=n(CO2(-n(H2O(。请填空回答:
(1( C2H6和C2H4混合气1(0 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4 L水蒸气(相同条件下(,则混合气中C2H6和C2H4的体积比是 (填序号(。
A( 3∶1 B( 1∶3 C( 2∶3 D( 3∶2
(2( 某混合气由烯烃和烷烃或烯烃和炔烃组成。组成中可能是两种气体,也可能是多种气体。将1(0体积混合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3(0体积CO2和3(7体积水蒸气(相同条件下测定(。
① 判断混合气由 和 两类烃组成。
② 上述判断的理由是: (简要文字(。
③ 上述两类烃的体积比为 。
9( (1( C (2( ① 烷烃和烯烃 ② 因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题中所示规律可变化为:烷V(烷烃(=V(H2O (-V(CO2(;烯V(H2O (-V(CO2(=0;炔V(炔烃(=n(CO2(-V(H2O(。又因为V(H2O (>V(CO2(,所以混合气中是烷和烯两类烃 ③烷∶烯=7∶3
10.标准状况下,乙烷与某烃的混合气体1.344 L, 与足量的氧气混和点火爆炸后,所得气体通入240 mL 0.500 mol / L NaOH溶液中,使逸出气体不含CO2。把吸收CO2的溶液在减压低温的条件下蒸干得到固体7.60 g(不含结晶水)。 求原混合气的成分及各组分的体积。
10. 若固体为碳酸氢钠,其质量为84 g / mol×0.500 mol / L×0.240 mL= 10.08 g
若固体为碳酸钠,其质量为106 g / mol×0.5 mol / L×0.500×0.240 mL= 6.36 g
因为10.08>7.60>6.36
所以固体产物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设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
2X + Y =0.120 mol
106 g / mol×X + 84 g / mol×Y = 7.60 g
解得 X = 0.04
Y = 0.04
CO2 — Na2CO3 NaHCO3 — CO2
0.04 0.04 0.04 0.04
所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 0.08 mol
原混合气体共有 =0.06 mol
0.06 mol混合气体中共含碳0.08 mol
已知乙烷分子中含2个碳原子,设未知烃分子中含m个碳原子,未知烃为n mol, 则乙烷为(0.06-n) mol,列式:
m×n + 2(0.06 - n) = 0.08
(2 -m)n = 0.04
因为 n>0,(2 ( m)>0,m为正整数
所以,m = 1,n = 0.04 mol
故未知烃为甲烷。
甲烷体积为 0.04 mol×22.4 L / mol= 0.896 L
乙烷体积为 1.344 L- 0.896 L= 0.448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