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学业水平测试卷1(必修1)
化 学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O:16 Cl:35.5 Fe:56 Cu:64 Ag:108
第I卷(选择题 共69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大题17题。每题3分,共51分)。
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氧化物 B.化合物 C.碳酸盐 D.钠盐
2.下列气体与酸雨的形成无关的是
A.NO2 B.CO2 C.SO2 D.NO
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氢氧化钠 B.蔗糖 C.碳酸钠 D.二氧化碳
4.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H+、K+、OH- B.H+、NH4+、Cl-
C.Na+、H+、HCO3- D.Cu2+、NO3-、OH-
5.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Na2O→NaOH B.SO3→H2SO4 C.Al2O3→Al(OH)3 D. NO2→HNO3
6.光纤通信是一种新型通信技术,目前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已投入使用,光纤通信的光学纤维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
A.碳 B.石英 C.锗 D.硅
7. 右图是 10ml 量筒的一部分,数字XY之间相差 1ml
若 X=5,则量筒所盛液体的体积是
A. 5.7 ml B. 4.4 ml C. 4.3 ml D. 6.3 ml
8.下列物质既可以由金属与氯气反应生成,又可以由金属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 A.CuCl2 B.FeCl3 C.FeCl2 D.AlCl3
9.其中一个物质的漂白性与其它物质不一样的是
A.HClO B.O3 C.Na2O2 D.SO2
1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B.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水分子的个数为NA
C.16 g臭氧(O3)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NA
D.1 L 1 mol/L 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个数为NA
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12.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Fe2(SO4)3、AlCl3、MgSO4、NH4Cl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稀盐酸 B.BaCl2溶液 C.AgNO3溶液 D.NaOH溶液
13.在体积为V升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摩NO和b摩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14.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15.在3Cl2+6KOHKClO3+5KCl+3H2O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①Cl2是氧化剂,KOH是还原剂②KCl是还原产物,KClO3是氧化产物③反应中每3个Cl2分子中有5个电子转移④被氧化的氯原子是被还原氯原子物质的量的5倍⑤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是被氧化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的5倍。
A.①⑤ B.③④ C.①④ D. ②③
16.元素X的单质及X与Y形成的化合物能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发生转化。则X为
A.Fe
B.Cu
C.S
D.C
17.下列除杂质选用试剂和主要操作都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试剂 主要操作
A SiO2 Fe2O3 盐酸 过滤
B NaHCO3 Na2CO3 盐酸 加热
C Fe Al 氢氧化钠 分液
D Fe(NO3)2 Ba(NO3)2 硫酸 过滤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每题3分,共18分)
1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Ba2++SO=BaSO4↓
B. 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CO2+CO+H2O =2HCO
C. 金属钠投入水中 Na + 2H2O = Na+ + 2OH- + H2↑
D. 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2Cl2+2OH- = 3Cl-+ClO-+H2O
19.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下列方法中最简单有效的是
A.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B.加热煮沸
C.加入足量的盐酸 D.观察是否产生丁达尔现象(效应)
20.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灯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C.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浓度的食醋,产生气泡速率较快的是小苏打
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21.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因素考虑,用铜制取硝酸铜,方法最佳的是
A.Cu Cu(NO3)2 B.Cu Cu(NO3)2
C.Cu CuCl2 Cu(NO3)2 D.Cu CuO Cu(NO3)2
22.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 SO的离子个数比为
A.3∶2 B.1∶4 C.3∶4 D.1∶2
23.将22.4g铁粉逐渐加入到含HNO30.8mol的稀硝酸中,反应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x)随消耗铁粉的物质的量(y)变化关系中正确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1分)
三、本大题包括5题,共31分。
24.(5分)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编号为⑧、⑩仪器的名称分别为 、
(2)在分液操作中,必须用到上述仪器中的 (填编号)
(3)能做反应容器且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上述中的 (填名称)
25.(5分)通过以下方法均可制得硫酸铜。
方法1:铜屑在空气中灼烧后,在加热条件下与稀硫酸反应
方法2: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请写出制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方法1:
方法2:
请原料利用率、环境保护等角度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26.(6分)下列物质A~F是我们熟悉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A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B单质是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重要原料;单质C在B中可以安静的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生成的化合物E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E的分子式是_________; 画出组成B单质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2)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
(3) 检验F溶液中阴离子方法是______________;检验D溶液中阳离子的试剂是
27.(7分)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
(1)①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 ,作用是 。
②装置D和E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
③装置F的作用是 。
(2)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8.(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镁铝合金样品的组成,取16 g样品,把300 mL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均过滤出固体并洗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0.6 5.2 4.0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合金样品中,不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填物质名称)
(2)第1次反应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
(3)实验时,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出卷人:邗江红桥高级中学 严文君
模块学业水平测试卷1(必修1)
化 学(答 案)
第I卷(选择题 共6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B D B C B C D D B C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C C A A A B D C D D 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1分)
24.(1)容量瓶 冷凝管 (各1分) (2)⑥② (2分) (3)试管 (1分)
25.共5分。
(1) Cu + O2 = CuO (1分)、 CuO + H2SO4 = CuSO4 + H2O (1分)
Cu + 2H2SO4 (浓) = CuSO4 + SO2↑ + 2H2O (1分)
(2)方法2中有部分硫酸被还原成了SO2,若要生成等量的硫酸铜,要消耗较多的硫酸,原料利用率低(1分),且产生的SO2 会对环境造成污染(1分)。
26.(1)HCl ;略。(各1分)
(2)Fe + 2HCl = FeCl2 + H2↑;2Fe2+ + Cl2 = 2Fe3+ + 2Cl— (各1分)
(3)取样,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含有该离子;(1分)
KSCN溶液(1分)
27. (1) ① 无水硫酸铜(1分) 证明有水蒸气产生(1分)
②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 (2分)③吸收氯气(2分)
(2) Ag-+Cl-=AgCl↓(1分)
28.(1)镁(2分) (2)6.72(3分) (3)2 mol·L-1(3分)
x
y
XY3
置换
化合
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