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下)南京市伯乐中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复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0809(下)南京市伯乐中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复习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2-28 14: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第 1 页 共 5 页
08/09(下)南京市伯乐中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复习学案
一、知识结构
二、知识提炼
㈠酸碱指示剂:跟 或 的溶液起作用而 的物质。石蕊和酚酞是两种常见的指示剂,它们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显示的颜色如下表:
溶液试液 酸(或酸性)溶液 碱(或碱性)溶液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小结:酸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质
㈡常见的酸
1.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
盐酸(化学式 ) 硫酸(化学式 )
物理性质 ①色、味、态: ②挥发性: ③溶解性: ①色、味、态: ②挥发性: ③吸水性: ④溶解性:
化学性质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溶液使石蕊溶液变 ,无色酚酞溶液变 。
与某些金属反应 Zn+ HCl= Zn+ H2SO4=
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Fe2O3+ HCl= Fe2O3+ H2SO4=
与某些碱反应 Cu(OH)2+ HCl= Cu(OH)2+ H2SO4=
与某些盐反应 CaCO3+ HCl= BaCl2+ H2SO4=
用途 ① ② ① ②
2.浓硫酸的特性与稀释:(1)浓硫酸具有的特性:① ;② ;③ 。(2)浓硫酸的稀释:一定要把 沿着器壁慢慢注入 中,并不断 ,切不可将 倒进 里。
㈢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俗称、性质和用途等见下表
化 学 式 NaOH Ca(OH)2
俗 称 、 、 、
物 理 性 质
化学性质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溶液使石蕊溶液变 ,无色酚酞溶液变 。
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NaOH+CO2=NaOH+SO2= Ca(OH)2+CO2=Ca(OH)2+SO2=
与酸反应 NaOH+HCl=NaOH+H2SO4= Ca(OH)2+ HCl=Ca(OH)2+ H2SO4=
与盐反应 NaOH+FeCl3=NaOH+CuSO4= Ca(OH)2+Na2CO3=
制 法 Ca(OH)2+Na2CO3=2NaCl+2H2O2NaOH+H2↑+Cl2↑ CaO+H2O=
用 途
㈣溶液的导电性
HCl=H++Cl-
水溶液能导电 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故酸有相似的H2SO4=2H++SO42- 化学性质。
NaOH=Na++OH-
水溶液能导电 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故碱有相Ca(OH)2=Ca2++2OH- 似的化学性质。
(补充:盐: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 和 的化合物。)
㈤中和反应: 与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如: 。
【我会解释】(08·黑龙江鹤岗)婷婷被蚊子叮咬后,痛痒难忍(蚊虫分泌一种蚁酸)。妈妈给她买了一种“绿药膏”,其成分中有稀氨水,抹上后果然有效。请你说说其中的化学原理,并据此谈谈同类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至少答两点)

㈥溶液的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溶液的酸碱性用 来检验。溶液的酸碱度用 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范围 溶液的酸碱性 滴入石蕊溶液 滴入酚酞溶液 举 例
PH>7 溶液显 性
PH=7 溶液呈 性
PH<7 溶液显 性
【我能完成】(08·广东揭阳)测定pH值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测定时,用
蘸取待测溶液,滴在 上,然后再与 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值。若用此法测得土壤的pH值小于5,可以施用适量的 来改良土壤。
三、拓展练习
1.(08·福建三明)下列物质久置空气中质量都会改变,其原因只和水蒸气有关的是…………( )
A.固体烧碱 B.浓硫酸 C.生石灰 D.洁净的铁钉
2.(08·广东揭阳)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B. C. D.
3.(07·湖北荆州)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火碱液
pH 3 9 7 10 13
蚊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内注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应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火碱液 D.食醋
4.下列做法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2HCl+FeO=FeCl2+H2O
B.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H2O+CaO=Ca(OH)2
C.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H2SO4=MgSO4+2H2O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2CO+O22CO2
5.人类口腔内唾液的pH在进食过程中和进食后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从进食开始至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10分钟至40分钟酸性逐渐减弱并趋于正常。与上述事实符合的函数图像是( )
6.(08·江苏无锡)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其中变化的是……………………………………………………………( )
7.右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
8.(1)请按(2)小题的要求在下表中各填入一种相应类别物质的化学式:
类 别 单 质 酸 碱 盐
化学式
(2)用上表的四种具体物质,各写一个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置换反应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和反应 。
9.(08·广东梅州)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氢氧化钠溶液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变质,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已变质则检验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使氢氧化钠溶液的pH减小,可采取的方法有:
①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要求各种方法中所选的物质类别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7·湖北荆州)小华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刚好完全反应,他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准确,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 。
(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选择甲、乙中的一个作答):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 恰好中和
乙 第二种可能性
《第十单元 酸和碱》复习学案参考答案
【我会解释】(08·黑龙江鹤岗)稀氨水与蚁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农业上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或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等),处理工厂排放的废水。(或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排放的废水)阅卷说明:
(1)稀氨水显碱性和蚁酸发生了中和反应;合理答案均给分 (2)医药上治疗胃酸过多;洗发液洗发后可用酸性护发素护发;用NaHCO3蒸馒头,只要体现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反应均给分 (3)原理1分,应用每点1分。
【我能完成】(08·广东揭阳)pH试纸 玻璃棒 试纸 标准比色卡 熟石灰或消石灰Ca(OH)2
三、拓展练习
1.B 2.D 3.A 4.B 5.B 6.CD 7.D
8. 8.(1)
类 别 单 质 酸 碱 盐
化学式 Fe H2SO4/HCl NaOH NaCl
(2)①Fe+ H2SO4= FeSO4 +H2↑ ②HCl+ NaOH= NaCl+ H2O
9.(08·广东梅州)(1)盐酸(或CaCl2等) 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生成) (2)①加水稀释 ②加盐酸(或其他合理答案) 通入CO2(或其他合理答案)(每空1分)
10.(07·湖北荆州)(1)2NaOH+H2SO4=Na2SO4+2H2O (1分) (2)硫酸过量 (1分)
(3)选择甲: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试液不变色 (各2分,共4分)
或: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 无气泡产生
或: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 无气泡产生
选择乙: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试液变红色 (各2分,共4分)
或: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或: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 有气泡产生
一、回顾反思
学完本单元,你可以参考如下的问题或线索,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整理、归纳本单元的知识,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1.盐酸、硫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2.怎样正确使用浓酸和浓碱?
3.通过比较酸、碱的组成及性质等特点,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4.什么是中和反应?举出一些应用实例,并加以说明。
5.怎样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怎样测定溶液的PH?PH与溶液的酸碱度有什么关系?
6.对土壤和雨水进行PH测定有何实际意义?试举例说明。
盐酸
7
pH
A B C D
盐酸质量
酚酞
石蕊
二氧化碳
0
盐酸质量
0
0
0
盐酸质量
氯化钠质量

二氧化碳质量

溶液质量

盐酸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