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六中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理科第四周月考化学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广州市第六中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理科第四周月考化学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3-09 11: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州市第六中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理科第四周月考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12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Li 7 O 16 Mn 55 Zn 6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2Ag+Zn(OH)2 Ag2O+Zn+H2O,在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Ag B.Zn(OH)2 C.Ag2O D.Zn
2.铁在下列情况下腐蚀最快的是
A.铁放在海水中 B.铁和锌连接放入水中
C.铁和锡连接放入淡水中 D.铁和锡连接放入海水中
3.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4.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溶液,经过一段时间,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pH减小的是
A. NaCl B. K2SO4 C. H2SO4 D. Na2SO4
5.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6.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电池负极反应为
A.H2+2OH- -2e-=2H2O B .O2+4H++4e- =2H2O
C. H2 -2e-=2H+ D. O2+2H2O+4e- =4OH-
7.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Z极上有H2放出;若电解Y2+和Z2+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的氧化性强于Y2+。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X>Z>Y>M B. X>Y>Z>M C. M>Z>X>Y D. X>Z>M>Y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9.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 B.3︰2︰1
C.6︰3︰1 D.6︰3︰2
10.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故溶液pH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1.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是
A. 锌铜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 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C. 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纯铜作阳极
D. 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
12.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生铁比纯铁容易生锈
B. 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容易生铁锈
C. 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D. 银质物品久置表面变暗
13.下列关于电解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槽的阴极
B.在电解槽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C.电流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槽的阴极
D. 通电时,电解槽中的内电路是靠电子定向运动所形成的。
14.下列关于燃料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燃烧放出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氢氧燃料电池就是把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电能
C.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分别在正极和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D.燃料电池的优点是能量转化率高,生成物对环境影响小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16.用石墨电解100mLH2SO4与CuSO4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4.48L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混合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
A. 1 B. 2 C. 3 D. 4
17.铁棒与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后浸入0.01mol/L的食盐溶液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铁棒附近产生OH- B.铁板被腐蚀
C.石墨棒上放出氯气 D.石墨棒上放出氧气
18. 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
C.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19.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 + MnO2 = LiMnO2 若该电池提供9.6库仑(C)电量(忽略损耗),则消耗的正极材料的质量约为(电子电量取1.60×10-19C)
A. 7×10-3 g B.8.7×10-3 g C.9.6×10-3 g D. 4.5×10-3g
20.关于碱性锌锰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Zn为负极,MnO2为正极
B. Zn为正极,MnO2为负极
C.电解质中的H2O发生还原反应
D.碱性锌锰电池比普通锌锰电池性能好,它的比能量小,可储存时间长。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21.可以将反应Zn+Br2=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①Br2+2e-=2Br-②2Br--2e-= Br2③Zn-2e-=Zn2+④Zn2++2e-= Zn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
A. ③和①    B.②和③     C.②和①    D.④和①
22.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其总反应为:2C2H6+7O2+8KOH=4K2CO3+10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14H2O+7O2+28e-=28OH-
B.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pH减低
C.每消耗1molC2H6,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mol
D.放电过程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23.钠硫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它是以熔融的钠硫为两极,以可导电的固体作电解质,反应方程式为:2Na+xS Na2Sx,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钠作负极,硫作正极
B. 放电时钠极发生还原反应
C. 充电时钠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硫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
D. 充电时,阴极发生的反应为:Sx2--2e-=xS
24.甲、乙两个相同的电解槽,如图所示连接a,b,c,d均为铂电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处有气体放出,c极板质量增加,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槽中溶液是,乙槽中溶液是NaOH
B.甲槽中溶液是NaOH,乙槽中溶液是
C.甲槽中溶液是,乙槽中溶液是
D.甲槽中溶液是,乙槽中溶液是
25.如右图所示,在一U型管中装入含有紫色石蕊的
Na2SO4试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U型管内会形成一
个倒立的三色 “彩虹”,从左到右颜色的次序是
A.蓝、紫、红 B.红、蓝、紫
C.红、紫、蓝 D.紫、红、蓝
26.如右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中,溶液的体积 均为200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mo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中均通过0.02mol电子,若不考虑盐的水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的体积:①>②
B.电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①>②
C.溶液的pH变化:①增大,②减小
D.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 ②中负极:
27.如图,A池用石墨电极电解NaOH溶液,B池精炼粗铜,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池中D极产生具有氧化性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池为电解池,B池为原电池
B.D、E两极都发生氧化反应
C.F极应为粗铜板材料
D.B池中E极质量增加12.8g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39分)
28.(5分)利用反应Zn(s)+2FeCl3(aq)=ZnCl2(aq)+2FeCl2(aq)设计一个原电池: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简图,装置要求使用盐桥。请注明具体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注明外电路电子的流向。
29.(7分)铅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型电池。
(1)它的电池总反应式为: ,
铅蓄电池的缺点是 。
(2)放电时:当外电路通过1 mol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________g.。
(3)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0.(6分)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如2Fe3++Cu====2Fe2++Cu2+,可以写成:氧化反应 Cu—2e—====Cu2+;还原反应 2Fe3++2e—====2Fe2+(或Fe3++e—====Fe2+)。
(1)根据以上信息将反应3NO2+H2O===2H++2NO3—+NO拆分成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式 ;还原反应式 。
(2)已知某一反应的“半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O2+2H2O+4e—
==== 4OH—,则总反应式为
31.(10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研究电解饱和食盐水。甲、乙两位同学均采用了以下仪器和试剂:烧杯、直流电源、铁钉、碳棒、导线以及滴加了两滴酚酞试液的饱和NaCl溶液。
(1)甲同学设计的电解装置中,铁钉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通电后,很快可以观察到铁钉附近出现的现象为 。但继续通电下,不久该现象就会消失,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
甲同学的电解实验中,阳极反应式为 ,阴极反应式为 。
(2)乙同学设计的电解装置中,铁钉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若通电后,预期铁钉附近出现的现象为
32.(11分)在25℃时,用石墨电极电解2.0L,2.5mol/LCuSO4溶液。5min后,在一个石墨电极上有6.4g Cu生成。试回答下列问题:
(1) 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
(2)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得到的体积(标准状况)是 L ,溶液的是 。
(3)如用等质量的两块铜片代替石墨作电极,电解后两铜片的质量相差 g ,电解液的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附加1(16分):已知pH为4-5的条件下,Cu2+几乎不水解,而Fe3+几乎完全水解。某学生用电解纯净的CuSO4溶液的方法,并根据电极上析出Cu的质量(n)以及电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V mL 标准状况)来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CuO的作用是
(2)步骤②中所用的部分仪器如下图所示,则A、B分别连直流电源的 和 极(填“正”或“负”)。
(3)电解开始后,在U形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
。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4)下列实验操作中必要的是 (填写字母)。
(A)称量电解前的电极的质量;(B)电解后,电极在烘干称量前,必须用蒸馏水冲洗;(C)刮下电解后电极上析出的铜,并清洗,称量;(D)电解后烘干称重的操作中必须按“烘干→称量→再烘干→再称量”进行;(E)在有空气存在的情况下,烘干电极必须用低温烘干的方法。
(5)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用带有n、V的计算式表示)。
附加2(14分):汞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研究上有广泛的用途,汞唯一重要的矿源是朱砂(HgS)。朱砂炼汞的反应之一为:
HgS + O2 Hg + SO2
请完成下列问题:
(1) HgS与O2的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每生成1molHg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2) 电解某汞的硝酸盐溶液,当阴极消耗a mol金属阳离子时,可获得2a mol金属单质,同时阳极可得0.5a mol的气体产物。则该气体产物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由此可推断出该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其阴极上所发生的还原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随着冶炼、电镀等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所需汞及其化合物的用量也日趋增多,随之排放出来的含汞的废水也愈加严重,现已成为世界上危害较大的工业废水之一。请你提出一种处理含汞(Hg2+)废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理科期末考化学答卷
班别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总分_________
28.(5分)
29.(7分)
(1)

(2)__ ___
(3) __
30.(6分)(1)                     ,

(2)
31.(10分)(1) ;

阳极反应式为 ,
阴极反应式为 。
(2)
32. (11分)(1) 极,电极反应式为 。
(2) mol, L ,溶液的是 。
(3) g ,
附加1:(1)加入CuO的作用是
(2)A、B分别连直流电源的 和 极(填“正”或“负”)。
(3)现象有:
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4) (填写字母)。
(5) (用带有m、V的计算式表示)。
附加2:
(1)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_____________。
发生的还原反应的方程式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C
C
C
A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D
C
B
B
B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B
BC
A
B
C
B
C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9分)
28. (5分)
(1)装置图略 正极为Pt(或石墨)负极为Zn(1分) 电解质溶液分别为ZnSO4溶液(1分)、 FeCl3 溶液 (1分) 外电路电子的流向表示正确(1分)盐桥使用正确、装置图基本图形(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9.(7分)(1)Pb+PbO2+4H++2SO2-42PbSO4+2H2O (2分)比能量低,笨重,废弃电池污染环境(2分)
(2)48(2分)
(3)PbSO4 + 2e-=Pb+ SO42-(1分)
30(6分)
(1)2NO2+2H2O—2e—===2NO3—+4H+(或写成 NO2+H2O—e—===NO3—+2H+);
NO2+2H++2e—====NO ↑+H2O
(2)CH4+2O2+2OH—====CO32—+3H2O
31.(10分)
(1)无色溶液变成红色(2分);
阳极上生成的Cl2和阴极上生成的NaOH发生反应,生成的NaClO具有漂白作用(2分);
2Cl——2e—====Cl2 ↑(2分);
2H++2e—===H2 ↑(或写成2H2O+2e—===H2↑+2OH—,2分)
(2)生成白色沉淀,而且该沉淀很快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2分)
32.(11分)
(1)阳(1分) 2H2O — 4e—= 4H+ + O2 或 4OH— — 4e—= 2H2O + O2 (2分)
(2)0.2 1.12 1 (各2分)
(3)12.8 不变(各1分)
附加1(16分)
(1)通过消耗H+而调整溶液的pH使之升高,其目的是使Fe3+完成水解形成Fe(OH)3沉淀而除去(2分)
(2)负;正(各1分)
(3)石墨上有气泡逸出,溶液颜色变浅(2分)
2Cu2++2H2O====2Cu↓+O2 ↑+4H+ (3分)
(4)A、B、D、E(3分。全对给3分,只答2个或3个且正确的给2分,只答1个且正确的给1分。只要选择C,该空就为0分)
(5)11200n/ V (4分)
附加2:(14分)
(1) HgS和O2 6
(2) O2 Hg2(NO3)2 Hg22+ + 2e- = 2Hg
(3) ①向含Hg2+的废水中加入Na2S等可溶性硫化物,② 电解法 ③ 加入金属还原剂等合理的方法均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