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考试说明与学科指导意见对比研究

文档属性

名称 2009年考试说明与学科指导意见对比研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3-12 17: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9张PPT。2009年考试说明与学科指导意见对比研究考试说明 学科指导意见 教科书点 线 网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2.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知识内容要求层次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二)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三)溶液(四)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五)化学反应与能量 (五)化学反应与能量(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七)电解质溶液 (八)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一) 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二)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二)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二)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三)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三)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四、有机化学基础(一)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二)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三)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三)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四)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五、化学实验突出主干,强调核心 理综测试中的化学题尽管题量有限,但在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框架下,尽可能多地增加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覆盖面,是提高试卷信度与效度的基础,调测卷化学命题仍坚持了这一方向。基本概念与理论中的“物质组成、阿伏加德罗常数、电解质溶液(电解、离子共存等)、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Na、Fe 、Al、 Cu、 C、N、Si的相关物质”;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物质制备、误差分析”;有机化学中的“取代、水解、氧化、缩聚、加聚等反应类型与给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书写”等仍是模块教学下的化学主干与核心知识。对新教材新出现的熵变和焓变、化学平衡常数等核心知识调测题同样给予了较好体现。[复习建议]1.新教材知识系统性不强,在高三复习阶段要注重
知识整合,归纳知识体系。知识的学习由点到线,
由线至面,再由知识到能力,全面提升。
核素、 焓变、 熵变、 盖斯定律、 化学平衡常数、 溶度积、 镁、 铜、 层析分离、 …………2.吃透《考试说明》,对已经删除或降低要求的知
识条目,要注意舍弃和调整,新增内容必须以练习
为载体,深入复习。
3.新课程新高考要求我们在练习题的利用上做到:精、实、新,不可拿来主义。
4.以主干知识为载体提升能力。 说明:考试说明中橙色子为和08年比降低标准的。
红色的为高要求部分。
指导意见蓝字为较高要求,红字为说明部
分;绿色字为重点,橙色为注意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