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7张PPT。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复习课化学必修2知识结构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核外电子的排布
与周期律
微粒之间的相互
作用力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
的多样性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1)粒子组成的表示:Z:元素的质子数A:元素的质量数n:粒子所含X粒子的数目a±:粒子所带的电荷数±a:X化合价(2)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原子:Na:离子:Na+:原子结构示意图
重点质子数= = =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结构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例:136C— 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136C表示的碳原子( )
A.核外有13个电子
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
D126C与136C是什么关系?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
素的不同原子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 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 的电子层 较低——能量最低原理升高可以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距核由 到 ,
能量是由 到 的方式进行排布。通常
把能量最 、离核最 的电子层叫第一层,
由里往外以此类推.电子层分别用字母
表示。K, L, M, N, O, P……近远低低高近(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个,而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 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 个),次外层不得超过 个,倒数第三层不得超过 个。2n2821832由内到外,能量逐渐升高1.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A.Mg2+: B.Cl-: C.Ar: D.K:A2.下列元素核外电子数最多的是( )
A、s2- B 、Cl C 、Mg2+ D 、NaA3.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A.某原子的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某原子的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C.某原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上的4倍
D.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B二: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必然结果。课本P3-7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
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T7(2)元素周期律的内容:最外层电子数:(1 饱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左 右( 递减 ) (除零族元素)
上 下( 递增 )课本P3-7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1 +7
最低负价-4 -1
无正价, 无负价
②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
③最高正化合价=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O、F、稀有气体金属8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左 右:金属性递减 非金属性递增单质从水(或酸)置换出氢越容易A.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单质与氢气形成气态氢化物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不能用来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 B.元素单质熔沸点的高低
C.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非金属单质间的相互置换BT6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子层数 ,元素的原子半径 ,原子得到电子
能力 ,失去电子能力 ,
元素的金属性 ,非金属性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酸性 ;其中非金
属元素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氢化
物的稳定性 。B、元素的性质随周期或主族变化规律:a.同周期元素:相同逐渐减小逐渐增强逐渐减弱逐渐增强逐渐增强逐渐减弱逐渐增强易逐渐减小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元素的原子半径 ,元素得到电子能力 ,失去电子能力 ,元素的金属性 ,非金属性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酸性 ;其中非金属元素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氢化物的稳定性 。b.同主族元素:相同逐渐增多逐渐增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逐渐减弱逐渐减弱逐渐增强逐渐增强越来越难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NaOH Mg(OH)2 Al(OH)3 H2SiO4 H3PO4 H2SO4 HClO4
Na Mg Al Si P S Cl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增强;对应离子还原性依次减弱1.根据原子序数11~17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⑴与水反应最剧烈的元素的元素名称是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碱是 ,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最活泼的非金属是 。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 ,16号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钠NaNaOHClHClH2S3.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H2XO3 B HXO3 C H3XO4 D H2XO42.元素X的原子核外M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元素Y2-的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为
A.XY2 B.X2Y3 C.X3Y2 D.XY2BD最高价+6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
逐渐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稀有气体除外) (3)、粒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2)元素的原子半径与离子半径:r 原子 > r 阳离子r 原子 < r 阴离子(3)电子层结构相同(或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价高径小序小径大。如:O2->F->Na+同周期:左大右小同主族:上小下大4.A元素的阴离子、B元素的阴离子和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A的原子序数大于B的原子序数。则A、B、C三种离子半径大小的顺序是 ( )
A. B>A>C B. C>A>B
C.A>B>C D.C>B>AA序小径大位置关系阴前阳后副族(B族):16个族短周期(第一、二、三周期)长周期(第四、五、六、七周期)主族(A族)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第VIII族1个(第8、9、10列)
零族1个(稀有气体)(第18列)ⅠA , ⅡA , ⅢA , ⅣA ,ⅤA , ⅥA , ⅦA 课本P7(元素有2、8、8种)(元素有18、18、32种)(26种多)共七个主族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 过渡金属共七个副族18个纵行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镧系锕系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A、周期序数= , C、主族序数= =元素的 ,B、原子序数= , D、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8- 。主族序数电子层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 1B Al SiGe As Sb Te 2 3 4 5 6 7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0 Po At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如:Si,Ge,Se等2.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各种优良的催化剂,(如Pt,Ni等)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如Ti,Mo等。3.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寻找研制农药常用的元素,如F,Cl,S,P,As等4.根据元素的结构,位置和性质特点,比较或推断元素的某些性质。课本P95.金属性最强的在周期表的 ,是 ; 非金属性最强的在周期表的 ,是 。左下角右上角CsF完成下表:33213第2周期36172第3周期第3周期ⅡA族ⅦA族 ⅥA族原子结构表中位置元素性质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周期数= 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相似性(化学性质)
递变性(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酸碱性)同周期同主族递变性(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酸碱性)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金属性、非金属
性强弱(主族)最外层电子数 = 最高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8 = 最低负价原子半径大小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 )
A.元素的原子半径 B.元素的化合价
C.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 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2.右图是周期表中的一部份都属于主族元素,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A < C < B
B.原子半径A > B > C
C.三种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为B
D.金属性B < C < A3.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 )
A.第二周期 B.第三周期
C.ⅣA族 D.ⅥA族CDBAC课堂检测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周期(左→右)项 目核电荷数同主族(上→下)电子层数原子半径化 合 价 相 同 逐渐减小 最高正价:+1 →+7 逐渐增大 负化合价:- 4 → -1 增 大 增 多 逐渐增大 最高正价=族序数 负化合价= -(8-族序数)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金属性非金属性知识结构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核外电子的排布
与周期律
微粒之间的相互
作用力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
的多样性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离子键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一﹑离子键成键粒子:阴﹑阳离子成键条件:活泼的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如 NaCl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
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化学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活泼的金属和酸根离子,如NaOH,MgSO4 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活泼非金属元素,如NH4Cl课本P12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元素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电子式。
例如: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1 ﹑阴离子和复杂阳离子要标明最外层电子,并要用[]括起来,在右上角要注明负电荷数,阳离子只要在右上角要注明正电荷数
2 ﹑相同的离子要对称分布,不要合并
3 ﹑化学式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阴﹑阳离子要尽量对称排列二、共价键定 义:
形成条件:
形成特征:
成键粒子:
成键结果: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化合物或单质原子非金属元素之间,如HCl,H2等非金属元素与某些金属元素,如AlCl3,Al2O3,BeCl2含有原子团的离子化合物,如NH4Cl,NaOH等课本P13共价分子的电子式写法:1、共价分子的电子式不标电荷。
2、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3、明确标出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如:HCl分子共价分子的结构式:
原子间用一条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所得到的式子称为结构式。
如:HCl分子H—Cl课本P14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碳原子之间不仅可以通过共价键彼此结合形成碳链,也可以连接形成碳环。碳原子可以稳定地形成四个共价键碳原子的共价键特点课本P14-15共 价 键离 子 键 使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阴、阳离子 原 子阴、阳离子间静电作用阴、阳离子间静电作用相同或不同的非金属元素(通常)含金属元素或铵根离子强碱、金属氧化物、盐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物、原子团1.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化学键类型:NaBr、MgO、H2S、NaOH、SO2 、H2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 属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 .
判断对错:
1、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2、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
3、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4、离子化合物可以含共价键。
5、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6、氦气是共价化合物。 错(NaOH)错(H2)对错对对(NaOH)NaBr、NaOH、 MgOH2S 、SO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D.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DNa2O2是_____(“离子”或“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H2O2是_____(“离子”或“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离子共价3.写出下列粒子的电子式,并写出共价分子的结构式:
Ca2+ NH3
MgO NaOH HCl4.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 )
A、 Na+ B、
C、 D、 C5.下列性质可以证明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DA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B、具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C、具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化学键是分子中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E、原子间共价键断裂放出能量
F、原子间共价键形成放出能量 C、F7.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共价化合物的是( )
(A)H2S和Na2O2 (B)Na2SO4和HClO
(C)NH3和H2O (D)H2O2和CaF2C存在:________概念:分子间存在的将分子聚集在一起
的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用力,
又称为范德华力。大小: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比化学键弱得多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和溶解性等物理性质特点:三、分子间作用力课本P15水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是由于水分子中存在一种被称为 的分子间作用力。水分子间的 ,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所形成的分子间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使得水分子间作用力增加,因此水具有较高的 。其他一些能形成氢键的分子有 。 四、氢键氢键氢键熔沸点HF NH3课本P16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分子间存在的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分子内的原子间
或离子间分子间强烈较弱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知识结构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核外电子的排布
与周期律
微粒之间的相互
作用力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
的多样性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离子键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同素异形现象
同分异构现象
不同类型的晶体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不同晶体的结构与性质:课本P22分子阴,阳离子原子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共价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非金属单质,
共价化合物强碱、金属氧化物、盐金刚石,Si ,SiO2, SiC,B一般: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一般: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1.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氯化氢溶于水
B、加热氯酸钾使其分解
C、碘升华
D、氯化钠溶于水C2.下列元素的原子在形成不同物质时,既能形成离子键,又能形成共价键的是 ( )
A、K B、Ca
C、Cl D、NeC3.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都是粒子间的作用力,含有以上两种作用力的晶体是 ( )
A、H2O B、CCl4
C、NaCl D、NaOHABD4.、将下列晶体熔化:氢氧化钠、二氧化硅、氧化钙、四氯化碳,需要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①共价键 ②离子键 ③分子间作用力,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②③ B、②①②③
C、②③②① D、①①②③5.. 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的是
SO2和SiO2 B. NaCl和HCl
C. CO2和H2O D. CCl4和CaCl26.. 实现下列变化时,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 二氧化硅和干冰的熔化 B. 液溴和氯化铵气化
C. 食盐和冰的熔化 D. 纯碱和烧碱的熔化BCD7.氮化硼是一种新合成的结构材料,它是一种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物质。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见的作用力与氮化硼熔化所克服的微粒见的作用力都相同的是
A.氯化钠和金刚石 B.晶体硅和二氧化硅
C.冰和干冰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硅同素异形体:常见的同素异形体:
碳元素:金刚石,石墨,C60等
氧元素:O2,O3
磷元素:红磷,白磷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课本P18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结构特点:金刚石:空间网状结构石墨:片层结构碳60:足球状课本P18同分异构现象:
同分异构体:
如:正丁烷与异丁烷,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式的现象.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之间的互称.课本P21原子单质化合物分子电子层结构相同
质子数相同
中子数不同单质的组成和结构不同不同相似不同不同不一定相同质子数相同
中子数不同
的原子同一元素
不同单质分子式相同
结构不同H 氕 D氘 T氚O2与O3正丁烷和
异丁烷1.下列各组物质:① 35Cl 和37Cl
②(CH3)2CHCH(CH3)2 和(CH3)2CH(CH2)2CH3 ③石墨和金刚石
④C2H4 和CH3(CH2)2CH=CH2
⑤液氯和氯气
其中,(1)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2 ) 属于同系物的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是同一物质.
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一定为同分异构体
C、金刚石和石墨是同分异构体
D、分子式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D2.最近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类似足球的空心结构,分子式为12C6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2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12C60和石墨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C、12C60具有离子键;
D、12C60的摩尔质量是720。B4.下列各组微粒的化学式中能真实表示分子组成的是( )
A、NaCl B、SiO2
C、H2O D、C60CD5.下列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原子晶体是( )
A、铝 B、金刚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硅 D元素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