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10届高考必修学业水平调研测试二
化学试题 2009.03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试卷1至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试号填在第II卷的密封线外和机读卡上。
2. 将第I卷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机读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第II卷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3. 考试结束,请将机读卡和第II卷交给监考人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Ba:137
一、本大题共23题,每题3分,共69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它是利用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种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A.浓硫酸与水 B. 生石灰与水 C. 熟石灰与水 D. 氯化钠与水
2.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描述正确的是
A.酸:凡是能够电离出H+的化合物 B.碱:凡是能够电离出OH—的化合物
C.盐:金属阳离子(或相当于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D.氧化物:凡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3.下列物质能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的是
A. 汽油和煤油 B. 乙醇和水
C. 乙酸和乙醇 D. 乙酸乙酯和饱和的碳酸钠溶液
4.下列表示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 B.H2O的电子式:
C.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5.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配置500 mL 0.5 mol/L的稀硫酸。选用的主要仪器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中,还缺少
A.容量瓶、13.6 mL量筒 B.500 mL容量瓶、100 mL量筒
C.容量瓶、100 mL量筒 D.500 mL容量瓶、25 mL量筒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硅晶体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B.石灰石是制备玻璃、水泥等工业的原料之一
C.石墨可用做绝缘材料
D.常温下,运输浓硫酸、浓硝酸时可用铝制或铁制槽车
7.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①氯气;②二氧化硫;③活性炭;④过氧化钠,其中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B.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 mol H2,电子转移数为NA
C.500 mL 0.5mol/L Al2(SO4)3溶液中,SO42-的浓度为1.5 mol·L-1
D.1.7 g 氨气所含的电子数目为 10 NA
9.右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A.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
B.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NH3
C.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NO2
D.二氧化锰固体和双氧水反应制取O2
10.对下列有机反应类型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 ;取代反应
B.CH2=CH2 + Br2 CH2Br-CH2 Br ;加成反应
C.CH4 + Cl2 CH3Cl + HCl ;置换反应
D. ;酯化反应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 + CO32- = CO2↑+ H2O
B.铁和稀硝酸反应:Fe + 2H+ = H 2↑+ Fe 2+
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3+ + 3OH- = Al(OH)3↓
D.用氢氧化钠检验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NH4+ + OH― NH3 ↑+ H2O
1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碘的升华 B.浓硫酸溶于水
C.镁在氮气中燃烧 D.氢氧化钙与氯化铵晶体混合
13.为了验证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下列实验及判断中,正确的是
A.加热,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 B.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无沉淀
C.取少量配成稀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看有无沉淀
D.加热后称量,看质量是否变化
14.在碱性条件下,由经过处理的工业级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通过氧化沉淀的方法,可以制备适合复印墨粉用高档四氧化三铁磁粉。则四氧化三铁和三氧化二铁属于
A.同素异形体 B.同位素 C.同分异构体 D.同一金属的不同氧化物
15.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16.X、Y、Z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X的一种单质着火点仅40℃。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是第ⅤA元素,Z是第ⅦA元素 B. X、Y、Z三种元素的最高化合价逐渐减小
C.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D. X、Z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17.下列过程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制氯化钠 B.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共热制氨气
C.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 D.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
18.在下列三个反应中,过氧化氢(H2O2)所起的作用是
①H2O2+H2S==2H2O+S↓ ②2H2O2 2H2O+O2↑ ③H2O2+Cl2==2HCl+O2↑
A.均起氧化剂作用 B.均起还原剂作用
C.均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三个反应中所起作用各有不同
19.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1)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2)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3)c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气体;(4)c、e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为
A.Fe Cu Al Ag Mg B.Al Cu Mg Ag Fe
C.Mg Cu Al Ag Fe D.Mg Ag Al Cu Fe
20.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3
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D.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21.某无色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该溶液中肯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Fe2+、SO42-、K+ B.HCO3-、K+、NO3-、SO42-
C.SO42-、Cl-、CO32-、Na+ D.NH4+、Cl-、Na+、Ba2+
22.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A.加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B.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淀淀不消失,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原溶液中一定有NH4+
D.加入NaOH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有Mg2+
23.如右图所示,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溶液构成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Zn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从锌片经外电路流向铜片
C.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
D.铜片上可见气泡,一段时间后溶液总质量减少
扬州市2010届高考必修学业水平调研测试二
化学试卷 2009.03
卷别
第Ⅰ卷
第Ⅱ卷
总分
积分人
题号
一(1-23)
24
25
26
27
28
29
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69分)
一、 选择题(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二、本大题包括“(一)化学与生活”和“(二)有机化学基础”两个模块各2题,每个模块15分。每位考生只需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作答,若两个模块均作答,则以第一个模块计算成绩。
(一)化学与生活
24.(7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材料种类很多,通常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硅酸盐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复合材料。
(1)合金是被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①下列有关合金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高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低
C.组成合金的元素种类相同,合金的性能就一定相同
D.合金与各成分金属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
②钢属于 (填“铁合金”或“铝合金”)。
③铁锈蚀主要发生的是电化学腐蚀,其负极反应式为____ __ _____。
(2)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玻璃、水泥和 。
(3)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和 是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下列属于塑料制品的是 (填字母)。
A.汽车轮胎 B.涤纶 C.聚乙烯制品 D.玻璃钢
25.(4分)(1)维生素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我们所熟悉的维生素有A、B、C、D、E等。其中维生素C又称 ;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上述五种维生素中,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 。
(2)某同学一天的食谱为:米饭、烙饼、豆腐、鸡蛋、糖醋排骨、酱牛肉。你认为这位同学还应该吃一些 食物,营养才算平衡。
(3)人们熟知的一种感冒药阿司匹林的结构式为:
请你写出其中含有的一种官能团的名称 。
26. (4分)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
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
反应,生成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2的氧化。写出NO分别与CO、S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二)有机化学基础
24.(6分)18世纪,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发现了铁盐与没食子酸的显色反应,并由此发明了蓝黑墨水。没食子酸的结构式为:。
(1)用没食子酸制造墨水主要利用了__________类化合物的性质(填代号)。
A、醇 B、酚 C、油脂 D、羧酸
(2)没食子酸丙酯且有抗氧化作用,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食品添加剂,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没食子酸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5.(5分)已知有机物A、B、C、D、E都是常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D是最简单的醇,E是酯。它们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请根据上图回答:
⑴ D的分子式为 ;
⑵ 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序号) ;
⑶ 写出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酯的有机物结构简式: ;
⑷ 写出A在Cu或Ag催化下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6.(4分)BAD()是一种紫外线吸收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预测该物质可能发生的反应( )
A. 能与浓溴水反应 B. 能发生加成反应 C. 能发生水解 D. 能发生氧化反应
(2)该物质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的种类有 种。
三、本大题共3题,共16分。
27.(5分)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已知: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所以在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固体和浓盐酸制氯气。
(1)仪器①的名称 。请为该反应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 。(填A或B)
(2)在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 。
(3)当集气瓶中收集满氯气时,可以观察到气体呈 色。
(4)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
28.(4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A、B、C和甲、乙、丙、丁、戊五种化合物有下图所示转换关系,工业上电解熔融的甲可制取金属A。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甲 。
(2)写出乙物质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现象: ;
(3)写出丁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9.(7分)酸雨是大气污染的危害之一,二氧化硫(SO2)的含量是空气质量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某兴趣小组同学取刚降落在热电厂附近的雨水进行实验。
①测得该雨水样品的pH为4.73;
②向雨水样品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每隔1 h,通过pH计测定雨水样品的pH,测得的结果如下表:
测定时间/h
0
1
2
3
4
雨水样品的pH
4.73
4.62
4.56
4.55
4.55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雨水的pH为5.6,偏酸性,这是因为 。
(2)分析上述数据变化,你认为形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3)兴趣小组同学取某一时段的这种雨水V L,加入0.5mol·L-1的B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时,恰好消耗40.00 mL Ba(OH)2溶液。
请计算:①该V L雨水中溶解SO2的体积(标准状况)
②生成沉淀物的质量范围为 (列出计算过程)。
扬州市2010届高考必修学业水平调研测试二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B 2.C 3.D 4.D 5.D 6.C 7.C 8.C 9.D 10.C 11.D 12.D 13.C 14.D 15.A 16.B 17.D 18.D 19.C 20.D 21.B 22.C 23.B
三、(一)化学与生活
24.(7分)(1)①D ②铁合金 ③Fe — 2e—=Fe2+(2分) (2)陶瓷 (3)合成纤维 C
25.(4分)(1)抗坏血酸 维生素B、C (2)蔬菜、水果等 (3)羧基(或酯基、苯基、羰基、羟基等均可)
26. (4分)2CO+2NO=CO2+N2 ,2SO2 + 2NO = 2SO3+N2(各2分)
(二)有机化学基础
24.(6分)(1)B (2)
(3) (各2分)
25.(5分)⑴ CH4O ⑵ ③ ⑶ HCOOC2H5
⑷ 2C2H5OH+O22CH3CHO+2H2O(2分)
26.(4分)(1)ABCD (2)6(各2分)
四、27.(5分)(1)锥形瓶 、B (2)KMnO4 (3)黄绿
(4)2NaCl+2H2O2NaOH+H2↑+Cl2↑
28.(4分)(1)Al、Al2O3 (2)产生白色胶状沉淀(3)Al3++3NH3·H2O=Al(OH)3↓+3NH4+
29.(7分)(1)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1分)
(2)H2SO3与空气中的O2作用转化为H2SO4,使雨水的酸性增强(2分)
(3)① n(SO2)=n(H2SO3)+n(H2SO4)=n(Ba(OH)2)= 0.5mol·L-1×40.00mL×10-3L·mL-1
=0.0200mol
V(SO2)=0.0200mol×22.4L·mol-1=0.448L=448mL (2分)
②设生成沉淀物的质量为w,
若白色沉淀全部为BaSO3,沉淀质量为0.0200mol×217g·mol-1=4.34g
若白色沉淀全部为BaSO4,沉淀质量为0.0200mol×233g·mol-1=4.66g
4.34g<w<4.66g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