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热能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
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02等有害气体
③ 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④ 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更低
A.①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2.吸热反应一定是( )
A.释放能量 B.贮存能量
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D.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
3.能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源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是二级能源 B. 石油是二级能源
C. 电能是一级能源 D. 水力是一级能源
4. 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氢气还原氧化铜 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C. 用氢氧化钾中和硫酸 D. 煅烧石灰石
5.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二氧化碳与赤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C.Ba(OH)2·8H20与NH4Cl反应 D.锌粒与稀H2S04反应制取H2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氢氧化钾与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燃料有足够的空气就能充分燃烧
D.化学反应的过程,都可以看成是“贮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等而被释放出来的过程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3分,共64分)
1、一切化学反应除了有质量的变化外,还伴随着 的变化,它们分别遵循 定律和 定律。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 的变化,即 或者 。
2、 既是化学反应过程的本质,又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 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 ,形成化学键要 。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热量)还是放出能量(热量),取决于 。
3.不同的物质不仅组成不同、结构不同,所包含的 也不同。放热反应的宏观表现是 ,其微观表现是 。
4.在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中,若断裂1mol H - H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裂1mol Cl- Cl键要吸收243KJ的能量,断裂1molH - Cl键要吸收432KJ的能量,则充分燃烧1mol H2 的能量变化是 。若 ΔH<0代表放热,ΔH >0代表吸热,该化学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5.有专家指出,如果将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利用太阳能使它们重新组合变成CH4、CH3OH、NH3等的构想能够成为现实,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可消除对大气的污染 B可节约燃料
C. 可缓解能源危机 D此题中的CH4、CH3OH、NH3等为一级能源
6.※ 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Ⅰ:C(s)+O2(g)CO2(g) ( 放热Q1 kJ )
途径Ⅱ:先制水煤气
C(s)+H2O(g) == CO(g)+H2(g) ( 吸热Q2 kJ )
再燃烧水煤气
2CO(g)+O2(g)2CO2(g)
2H2(g)+O2(g) 2H2O(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两种途径放热:途径Ⅰ放出的热量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2)Q1、Q2、Q3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制取水煤气反应里,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______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为______ 。
(4)简述煤通过途径Ⅱ作为燃料的意义: 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
A;2 BD;3 D;4 BC;5 AC;6 CD 。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3分,共64分)
1.能量;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量 ;放热;吸热 。
2.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吸收能量;放出能量;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多,还是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多 。
3.化学能;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少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
4.放出185KJ的能量;H2(g) + Cl2(g)= 2HCl(g);ΔH = - 185KJ/ mol。
5. D
6.(1)等于 (2)Q1 = Q3 - Q2 (3)低于 吸收 高温
(4) 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不仅在燃烧时可以大大减少SO2和烟尘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而且燃烧效率高,也便于输送 。
化学能与热能测试题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属于( )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既是吸热反应也是放热反应 D.都不是
2. “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生石灰 D.蔗糖
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
A.生石灰 B.固体NaCl C.无水乙醇 D.固体NH4N03
4.对于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物H20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02具有的能量相等
5. 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
C. 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 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
6.已知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石墨是放热的,据此,以下判断或者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7.有关下列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太阳能转化为了化学能
B.人类使用照明设备是将电能转化为了光能
C.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过程在能量转化上比在体外发生的一些能量转化更为合理、有效
D.燃料燃烧时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
8.近年来,广州市的大部分公交车及部分出租车已采用LPG(液化石油气)作为汽车的燃料,其主要目的在于( )。
A.防止石油短缺 B.降低成本 C.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D.加大发动机的动力
9.下列情况不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燃烧液化石油气 B.燃烧管道煤气C.燃烧氢气 D.燃烧木材
10.“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1体积“可燃冰”可贮载100~200体积的天然气。下面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B.“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
C.“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
D.“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1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z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12.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10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
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起氧化剂作用
二、填空题
13.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 ,形成化学键要 。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 。
14.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时,该反应为 反应;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时,该反应为 反应。
15.城市使用的燃料,现大多为煤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的混合气体,它有煤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得,故又称水煤气。试回答:
(1)写出制取水煤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放热)。
(2)设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C3H8),其充分燃烧后产物为C02和H2O,试比较完全燃烧等质量的C3H8及CO所需的氧气的质量比为: 。
16.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制生石灰(CaO) ②燃烧木炭取暖 ③炸药爆炸 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⑥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I
B
B
A
B
D
B
D
C
C
C
11.B 12.D
13.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14. 放热吸热
15.(1) 吸热反应 (2)70:11
16、. ②③④⑤⑥;①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在联系及相互转变
2.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教学难点:
1.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变
2.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探究式
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爆炸。这是因为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气体急剧膨胀。
[进一步思考]
反应中的热量由何而来? 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从化学键角度分析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
板书: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关系
[教师补充讲解]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物质内部微粒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中的H-H键和Cl-Cl键断开,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形成H-Cl键而结合成HCl分子。1molH2中含有1molH-H键,1mol Cl2中含有1mol Cl-Cl键,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断开1molH-H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 Cl-Cl键要吸收242 kJ的能量,而形成1molHCl分子中的H-Cl键会放出431 kJ的能量。这样,由于破坏旧键吸收的能量少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多余的能量就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归纳小结]
1、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 能量是守恒的。
[[练习反馈]
已知拆开1mol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拆开1mol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 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 H-O键要放出463 kJ的能量,试说明2H2+O2=2H2O中的能量变化。
[讲解]
刚才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那么,又怎样从宏观的角度来判断一个反应到底是放热还是吸热的呢?各种物质中都含有化学键,因而我们可以理解为各种物质中都储存有化学能。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不同物质由于组成、结构不同,因而所包含的化学能也不同。在化学反应中,随着物质的变化,化学能也随之改变,如H2 与Cl2、O2的反应。那么,一个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学生讨论、交流]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
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画出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示意图。
[思考与分析]
甲烷燃烧要放出热量,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试从化学键和物质所含能量的角
度分析气原因,并说明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变形式。
[提出问题]
前面我们通过对具体反应的分析,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探讨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知道了化学能和其它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变的,还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那么,怎样把物质变化和热量变化统一地表达出来呢?你可以在和同学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对其他同学提出的表达方式作出评价。
补充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物质燃烧和中和反应均放出热量
C 分解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
D 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2、已知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石墨是放热的。据此,以下判断或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3、有专家指出,如果将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利用太阳能使它们重新组合变成CH4、CH3OH、NH3等的构想能够成为现实,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可消除对大气的污染 B可节约燃料
C 可缓解能源危机 D此题中的CH4、CH3OH、NH3等为一级能源
4、已知破坏1mol N≡N键、H-H键和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946kJ、436kJ、391kJ。试计算1molN2(g)和3 molH2(g)完全转化为 NH3(g)的反应热的理论值,并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用天然气、煤气代替煤炭作为民用燃料”这一改变民用燃料结构的重大举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请分析其优点,并将你的观点和同学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关系
1、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 能量是守恒的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在复习初中化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易于掌握。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中和热等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中和热等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启发、探究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块生石灰,加入少量水,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再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外壁,然后要求学生回答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触摸试管外壁时有何感觉?说明什么问题?并要求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结论]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糊状的氢氧化钙,试管发烫,说明反应放出了热能。
[设问]
热能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除刚才的这个反应,其它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是不是也会有能量变化呢?其表现形式又是怎样的?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说明]
[归纳小结]
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些能量变化通常又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板书: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设疑]
那么,化学变化中热量变化的具体形式又有哪些呢?这将是我们本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探讨,从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
见教材实验2-1。
[思考与讨论]
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反应中的热量变化,那么,你将采取哪些简单易行的办法
来了解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各有什么优缺点?
[反思、交流与评价]
1、实验过程中,你自己最满意的做法是什么?最不满意的做法是什么?
2、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其他同学给了你哪些启示?你又给了他们哪些启示?
[演示实验]
见教材实验2-2
[思考与讨论]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你得出了哪些结论?写出反应方程式。
2、你觉得做这个实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还可以做哪些改进?实验中对你最有
启发的是什么?
[小结]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设疑]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燃烧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的,而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是吸热的,那么,作为一类重要而常见的反应,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来揭开这个秘密。
[学生分组实验]
建议按教参P22页的三组对比实验进行。
[讨论与交流]
1、通过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如何解释?
2、通过这个实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研究方法?
3、要明显的感知或测量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减小你与同组同学的实验结果的差异?
4、听完其他小组的汇报,发现他们的哪些做法比你们好?哪些不如你们的好?你现在是否又有了新的想法?假如要让你设计一个能较准确地测量反应中热量变化的装置,它的大体构造是怎样的,你可以和同学交流探讨共同确定。
[教师讲解]
1、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2、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虽然不同,反应物也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由于三个反应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量都相等,生成水的量也相等,所以放出的热量也相等。
3、中和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4、要精确地测定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是要注重“量的问题”,二是要最大限度地
减小实验误差。
[总结]
本节课我们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实验为主要的研究手段,初步探讨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主要形式。相信通过学习,同学们会有许多收获。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也必然会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涌现出来,比如: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伴随有能量的变化?为什么有的反应放热,有的反应吸热?如何来合理地表达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课上进一步探讨。
补充练习
1、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 )
A 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C 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 Ba(OH)2?8H2O与NH4Cl反应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
C 需要加热条件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 1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城市使用的燃料,现大多为煤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的混合气体,它由煤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得,故又称水煤气。试回答:
写出制取水煤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放热)。
设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C3H8 ),其充分燃烧后产物为CO2和 H2O,试比较完全燃烧等质量的C3H8及CO所需氧气的质量比。
比较完全燃烧同体积下列气体需要的空气体积的大小:
天然气(以甲烷计)、石油液化气(以丁烷C4H10计)、水煤气(以CO、H2体积比1:1计)
两位同学讨论放热和吸热反应。甲说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乙说
反应中要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你认为他们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一级能源
4、已知破坏1mol N≡N键、H-H键和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946kJ、436kJ、391kJ。试计算1molN2(g)和3 molH2(g)完全转化为 NH3(g)的反应热的理论值,并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用天然气、煤气代替煤炭作为民用燃料”这一改变民用燃料结构的重大举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请分析其优点,并将你的观点和同学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2、中和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们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实验为主要的研究手段,初步探讨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主要形式。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学习易于掌握。
课件18张PPT。第一课时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每时每刻、分分秒秒都离不开它。迄今为止,人类所能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化学能、电能、以及核能等等。但是,由于人类大量开发和浪费资源,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从而引发了不可回避的能源危机。16.6%2.1%5.1%76.2%我国化石燃料和水电能源消耗构成图 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烃类等有机物(煤中含有大量的碳),它们燃烧时放出热能。你一定想知道,这种能量从何而来?它与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要经过高温煅烧才能变成生石灰,高温提供的热能在石灰石的分解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⑴、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为例,用化学键的观点分析反应的本质过程。H2 + Cl2 = 2HClH—H Cl —ClH—Cl断开断开点燃 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形成⑵、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H2 + Cl2 = 2HClH—H Cl —ClH—Cl吸收能量断开断开吸收能量形成放出能量点燃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⑶ 从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能量的变化取决于所有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所有
形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想一想:
在化学反应中,随着物质的变化,既有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又有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化学能也随之而改变。那么,一个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实验测得,在25℃,101KPa条件下,将1molH2(H-H)变为2molH原子需吸收436kJ能量,而2molH原子变成1molH2(H-H)放出436kJ能量,这个能量就是H-H的键能。某些键的键能(kJ/mol)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看图讨论:水由高处向低处流要释放能量(势能转换为动能)分析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能量看图讨论: 将水由低处抽向高处需提供能量
(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再转换为势能)分析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高生成物的总能量低生成物的总能量高反应物的总能量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的热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吸收的热量 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成是能量的“贮存”或“释放”的过程规律:(1)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就有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
(2)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本节小结 E(反应物)=E(生成物)+Q(能量守恒定律)E(反应物)-E(生成物)=QQ>0为放热反应Q<0为吸热反应课件12张PPT。第二课时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2)能量守恒定律: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总能量保持不变。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放热反应(2)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变化情况角度分:(1)化学上把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
放热反应(2)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
吸热反应小结:规律:三、化学能的应用1、利用热量进行生活、生产和科研。
2、利用热能使很多化学反应得以发生。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的热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吸收的热量【课堂小结】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燃料的燃烧(与O2的反应)
中 和 反 应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大部分化合反应(生石灰和水)
物质的缓慢氧化吸热反应C+CO2
H2+CuO
C+H2O
Ba(OH)2.8H2O+NH4Cl
CaCO3高温分解
大部分分解反应
多数铵盐溶于水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结果是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CD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
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
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
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2Q1 + Q2 > 4Q3 B. 2Q1 + Q2 < 4Q3
C. Q1 + Q2 < Q3 D. Q1 + Q2 = Q3B2、判断:
(1)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2)一个反应是吸热或放热与反应条件
没有直接联系,与反应物与生成物
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
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