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测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3-30 18: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测试题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I 127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钠不仅能跟氧气和水反应,还能跟多种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其中包括与酒精在常温下反应。要研究金属钠跟酒精反应的性质以及它与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的研究方法中没有用到的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分类法 D.比较法
2.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被《泰晤士报》评为全球 “最强悍”工程。 “鸟巢”运用了高强度、高性能的钒氮合金高新钢和884块ETFE膜,并采用新一代的氮化镓高亮度LED材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的熔点通常比组分金属高,硬度比组分金属小
B.已知Ga处于ⅢA主族,可推知氮化镓化学式为Ga3N2
C.用金属铝与V2O5冶炼钒,铝作还原剂
D.ETFE膜()是由两种单体缩聚而成的
3.亚硝酸盐中毒,又名乌嘴病、紫绀病、肠源性青紫病。亚硝酸盐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被氧化 B.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
C.药品美蓝应具有还原性 D.解毒时血红蛋白被还原
4.工业上利用下述反应在真空中炼铷:2RbCl+ Mg==MgC12+2Rb。这一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
A.在高温下镁的金属活泼性比铷强 B.铷的沸点比镁低,以气体形式被抽去
C.铷的熔点比镁低,以液体形式被抽去 D.MgC12的稳定性比RbCl的强
5. 广东北江曾发生严重的水体镉污染事件,专家确定用1200吨的聚合铁{简称PFS,化学式为:[Fe2(OH)n(SO4)3-n/2]m,n<5,m<10}分批加入,利用PFS在水体中形成絮状物,以吸附镉离子。结合题中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848Cd核素中中子数为60 B.含镉废电池应进行回收处理
C.PFS中铁显十2价 D.实验室由FeSO4溶液制PFS需经过氧化、水解和聚合的过程
6.将标准状况下的2(24 L CO2通入150 mL 1mol/L 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CO3-(略大于c(CO32-(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c(Na+(等于c( CO32-(与c( HCO3-(之和 D.c( HCO3-(略小于c( CO32-(
7.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除去Cl2中的HCl D.排水集气法收集NO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材料广泛应用于光纤通讯 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D.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9.1 L水中溶有Mg(HCO3)2和CaCl2的浓度分别为b mol/L和2b mol/L,请在下列试剂中选用最合适的一种试剂把溶液中的Mg2+、Ca2+去掉。
A.NaHCO3 B.Na2CO3 C.NaOH D.Ca(OH) 2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先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0.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再通入少量氯气,c(H+)/c(ClO-)减小 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
C.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 D.持续通入空气,氯水颜色变浅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少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SO2+2ClO-+H2O====SO32-+2HClO
B.在硫酸氢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pH=7:2H++SO42-+Ba2++2OH-====BaSO4↓+2H2O
C.在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Ca(OH)2溶液:Mg2++2HCO3+Ca2++2OH-==MgCO3↓+CaCO3↓+2H2O
D.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SO32- + 6H+ + 2MnO4- == 5SO42- + 2Mn2+ +3H2O
12.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Mg失火不能用CO2灭火;Na失火也不能用CO2灭火
B.Fe3O4可写成FeO·Fe2O3;Pb3O4可写成PbO·Pb2O3
C.不能用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金属铝;也不能用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
D.Fe与S直接化合生成FeS;Al与S直接化合也可以生成Al2S3
13.某无色气体可能由O2、CO、CO2、HCl、NH3、NO、Br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通过图中洗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少(该装置前后都不与大气直接相连),通过干燥管(内盛放Na2O2)后气体呈红棕色,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气体中一定有NO和O2 B.原气体中一定有NH3、NO、CO2 、CO
C.原气体中一定没有CO D.原气体中一定没有HCl、Br2 O2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净水的原理是:明矾溶解电离出Al3+, A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的杂质
B.二氧化硅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原理是:二氧化硅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C.稀硝酸和过量铁发生反应生成Fe(NO3)2,原理是:稀硝酸氧化性比浓硝酸弱
D.浓硝酸可用于除去铁表面的铁锈(Fe2O3),原理是: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15.有下列四组物质,如果把某组物质中的后者逐渐加入到前者中至过量,将出现“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现象的组是
A.氢氧化钾溶液、二氧化碳气体 B.偏铝酸钠溶液、盐酸
C.硫酸铝溶液、 浓氨水 D.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铝溶液
16.以下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Fe2+、NH4+、H+、SO42- B.Cu2+、NH4+、S2-、OH-
C.c(H+)=10-3mol/L的溶液:K+、Na+、Br-、F- D.K+、Al3+ 、HCO3-、MnO4-
17.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 Al2O3 + N2 + 3C 2AlN + 3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氮化铝晶体具有立体网状的空间结构 B.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C.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molAlN,N2得到3mol电子
D.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18.向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有下列图示四种情况,且(2)、(3)、(4)图中分别有OA<AB,OA=AB,OA>AB,则下列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是(不计CO2的溶解)
A.M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有(1)和(3) B.M中有两种溶质的有(2)和(4)
C.(2)图显示M中c(NaHCO3)>c(Na2CO3) D.(4)图显示M中c(NaHCO3)>c(Na2CO3)
(本题包括5小题,共57分)
19.(9分)氨是最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课本里介绍的合成氨技术叫哈伯法,是德国人哈伯在1905年发明的,其合成原理为:N2(g)+3H2(g)2NH3(g);△H= - 92.4kJ/mol 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试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氨工业中采取的下列措施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填序号)
A.采用较高压强(20Mpa~50Mpa) B.采用500℃的高温 C.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D.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N2和H2循环到合成塔中并补充N2和H2
(2)右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法合成氨的简易装置。
简述检验有氨气生成的方法 。
(3)在298K时,将10molN2和30molH2放入合成塔中,假设充分反应后H2的转化率为20%,则反应放出的热量是 。
20.(13分)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
(1)溴在周期表中位于 周期 族。
(2)步骤①中用硫酸酸化可提高Cl2的利用率,理由是 ____。
(3)步骤④利用了SO2的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
(4)步骤⑥的蒸馏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 ,请解释原因: 。
(5)步骤⑧中溴蒸气冷凝后得到液溴与溴水的混合物,可利用它们的相对密度相差很大的特点进行分离。分离仪器的名称是 。
(6)步骤①、②之后并未直接用“含Br2的海水”进行蒸馏得到液溴,而是经过“空气吹出”、“SO2吸收”、“氯化”后再蒸馏,这样操作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4分)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以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
(1)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2+21O28Cu+4FeO+2Fe2O3+16SO2
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上述冶炼过程产生大量SO2。下列处理方案中合理的是 (填代号)。
a.高空排放 b.用于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4 d.用浓硫酸吸收
(3)过二硫酸钾(K2S2O8)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2:S2O82-+2I-=2SO42-+I2
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3+、Fe2+均可催化上述反应。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对上述反应催化的过程: 、 。
(4)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l2O3)可制备Fe2O3。方法为: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
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 。
b.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提供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KSCN溶液、KMnO4溶液、NaOH溶液、碘水。所选试剂为 。
证明炉渣中含有FeO的实验现象为 。
22.(10分)右图是氢氧化钠试剂标签上的部分数据。两位同学欲测定
该试剂是否为合格产品。
(1)甲同学的做法是:
①将2.000g该试剂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所需的主要仪器除玻璃棒、
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须玻璃仪器有 。
②取上述溶液25.00mL放入锥形瓶中,加2滴甲基橙作指示剂,用
0.2000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其它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假定其 它步骤都合理正确。请你分析根据消耗盐酸的体积 (填“能”或“不能”) 测出NaOH的含量。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2.000g该试剂溶于适量的水,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沉淀的质量为m g,就可以计算出Na2CO3的含量(质量分数)。乙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若合理,请用m的代数式表示Na2CO3的含量(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23.(11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市场上的食用碘盐进行探究,他们选择“自然晶盐”作为研究对象。下表是“自然晶盐”包装袋上的有关说明:
碘含量(以I计)
符合(20~50)mg/kg的标准
配 料
天然海盐 碘酸钾
保 质 期
密封包装24个月
(一)检验“自然晶盐”中是否含有碘
首先上网查阅了资料,搜索到“含碘盐中含有的碘酸钾(KIO3)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将KI中的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碘单质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然晶盐”溶液和KI溶液,然后滴入几滴稀H2SO4,振荡试管,最后再滴入淀粉溶液,观察到溶液变蓝,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二)测定“自然晶盐”的含碘量
依据反应I2 + 2S2O32- = 2I- + S4O62-,该小组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 称取5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② 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③ 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5.0mL,恰好反应完全。
(2)判断步骤③中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 。
(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自然晶盐”的碘含量为 mg/kg(精确到0.01),该食用碘盐 (填“合格”或“不合格”)。
附加题:
24.硅藻土由无定形的SiO2组成,含有少量Fe2O3、Al2O3及有机物等杂质。通常呈浅黄色或浅灰色,质软多孔。工业上可按如下流程,用硅藻土制备纳米二氧化硅。
(1)煅烧硅藻土的目的是 。
(2)在加热条件下加入烧碱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加入过量硫酸后生成沉淀的反应方程式为 。
(4)上述流程中,加入粒子阻隔剂的作用是 。
25.某同学利用铁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固体溶于稀盐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试剂1的化学式是 。
(3)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4)某同学在实验中加入了过量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深红色褪去,现对褪色原因进行探究。
①提出假设:假设1: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假设2: ;
②设计方案:为了对你所提出的假设2进行验证,实验方案是
③方案实施。
26.下图甲是课本中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师生对演示实验改进后的装置:
(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 ① ;② 。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如何控制弹簧夹才能使NO气体充满试管② 。
(4)当气体充满试管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人试管②应如何操作?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测》参考答案
一、二、(共6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C
B
B
C
A
D
A
C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BD
BC
D
AB
B
A
AB
CD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7分)
19.(9分)
(1)A、D(4分)
(2)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到导管出口附近,若试纸变蓝说明有氨气生成。(2分)
(3)184.8kJ(3分)
20.(13分)
(1)4 ,VIIA (2分)
(2)酸化可抑制Cl2 、Br2与水反应(2分)
(3)Br2+SO2+2H2O=4H++2Br-+SO42-(2分)
(4)温度过高,大量水蒸气随水排除出,溴气中水增加;温度过低,溴不能完全蒸出,吸收率低。(2分)
(5)分液漏斗(2分)
(6)“空气吹出、SO2吸收、氯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Br2的浓缩过程,与直接蒸馏含Br2海水相比蒸馏效率更高,消耗能源少,成本降低。(3分)
21.(14分)
⑴Cu、O;(2分)
⑵b、c;(2分)
⑶2Fe3++2I-=2Fe2++I2;(2分) S2O82-+2Fe2+=2SO42-+2Fe3+;(2分)
⑷a:Al3++4OH-=AlO2-+2H2O[或Al3++4OH-=Al(OH)4-];(2分)
b:稀硫酸、KMnO4溶液;(2分)
稀硫酸浸取炉渣所得溶液使KMnO4溶液褪色(2分)
22.(10分)
(1)①250mL容量瓶(2分) 烧杯(2分) ②不能(2分)
(2)不合理(2分) 试剂中含有可溶性杂质、硫酸盐也可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沉淀(2分)
23.(11分)
(1)该“自然晶盐”含有KIO3(2分),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2分)
(2)溶液由蓝色刚好变为无色(2分)
(3)21.17(4分);合格(1分)
附加题:
24.(1)除去有机杂质。
(2)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2分)
(3)Na2SiO3 + H2SO4=== Na2 SO4+ H2 SiO3。
(4)防止生成大颗粒的硅酸沉淀粒子,有助于控制二氧化硅粒子直径(各2分)
25.(1) Fe3O4 + 8HCl==2FeCl3+FeCl2+4H2O(2分) (2)KSCN(2分)
(3)2Fe2++Cl2=2Fe3++2Cl- (2分)
(4)①假设2: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2分)②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过量KSCN溶液,如果出现红色,则说明假设2 正确,若不变红,则假设2不正确。(2分)
26.(1)Cu+4HNO3 = Cu(NO3)2+ 2NO2↑+2H2O。(2分)
(2)①可以控制反应; (2分) ②吸收N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2分)
(3)关闭c,打开a、b (2分)
(4)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捂住(热水、热毛巾、加热)试管②。(合理答案给分)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