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1世纪教育网2009届新课标化学考点预测:烃的衍生物
一.考点介绍
【考纲解读】1.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2.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3.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4.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5.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6.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能力解读】
1、 结构决定性质,根据官能团掌握性质。根据性质推断官能团,判断结构。
2、 掌握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3、 掌握应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会探究,掌握有机化合物性质的探究方法。
【考点突破】
1、 有机物的官能团和它们的性质:
官能团是钥匙,它能打开未知有机物对你关闭的大门。
官能团是地图,它能指引你走进有机物的陌生地带。
官能团 结构 性质
碳碳双键 加成(H2、X2、HX、H2O)氧化(O2、KMnO4)加聚
碳碳叁键 -C≡C- 加成(H2、X2、HX、H2O)氧化(O2、KMnO4)、加聚
苯 取代(X2、HNO3、H2SO4)加成(H2)、氧化(O2)
卤素原子 -X 水解(NaOH水溶液)消去(NaOH醇溶液)
醇羟基 R-OH 取代【活泼金属、HX、分子间脱水、酯化反应】氧化【铜的催化氧化、燃烧】消去
酚羟基 取代(浓溴水)、弱酸性、加成(H2)显色反应(Fe3+)缩聚反应(制酚醛树脂)
醛基 -CHO 加成或还原(H2)氧化【O2、银氨溶液、新制Cu(OH)2】
羰基 加成或还原(H2)
羧基 -COOH 酸性、酯化
酯基 水解 (稀H2SO4、NaOH溶液)
2.由反应条件确定官能团 :
反应条件 可能官能团
浓硫酸 ①醇的消去(醇羟基)②酯化反应(含有羟基、羧基)
稀硫酸 ①酯的水解(含有酯基) ②二糖、多糖的水解
NaOH水溶液 ①卤代烃的水解 ②酯的水解
NaOH醇溶液 卤代烃消去(-X)
H2、催化剂 加成(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羰基、苯环)
O2/Cu、加热 醇羟基 (-CH2OH、-CHOH)
Cl2(Br2)/Fe 苯环
Cl2(Br2)/光照 烷烃或苯环上烷烃基
水浴加热 苯的硝化、银镜反应、*制酚醛树脂、酯类和二糖的水解
3.根据反应物性质确定官能团 :
反应条件 可能官能团
能与NaHCO3反应的 羧基
能与Na2CO3反应的 羧基、酚羟基
能与Na反应的 羧基、酚羟基、醇羟基
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 醛基
与新制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 (溶解) 醛基 (羧基)
使溴水褪色 C=C、C≡C
加溴水产生白色沉淀、遇Fe3+显紫色 酚
A是醇(-CH2OH)或乙烯
4.反应现象
反应的试剂 有机物 现象
与溴水反应 (1)烯烃、二烯烃(2)炔烃 溴水褪色,且产物分层
(3)醛 澳水褪色,且产物不分层
(4)苯酚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 (1)烯烃、二烯烃(2)炔烃(3)苯的同系物(4)醇(5)醛 高锰酸钾溶液均褪色
与金属钠反应 (1)醇 放出气体,反应缓和
(2)苯酚 放出气体,反应速度较快
(3)羧酸 放出气体,反应速度更快
与氢氧化钠反应 (1)卤代烃 分层消失,生成一种有机物
(2)苯酚 浑浊变澄清
(3)羧酸 无明显现象
(4)酯 分层消失,生成两种有机物
与碳酸氢钠反应 羧酸 放出气体且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 (1)醛 有银镜或红色沉淀产生
(2)甲酸或甲酸钠 加碱中和后有银镜或红色沉淀产生
(3)甲酸酯 有银镜或红色沉淀生成
5.根据反应类型来推断官能团:
反应类型 可能官能团
加成反应 C=C、C≡C、-CHO、羰基、苯环
加聚反应 C=C、C≡C
酯化反应 羟基或羧基
水解反应 -X、酯基、肽键 、多糖等
单一物质能发生缩聚反应 分子中同时含有羟基和羧基或羧基和胺基
6.【有机反应·数据】①根据与H2加成时所消耗H2的物质的量进行突破:1mol—C=C—加成时需1molH2,1mol—C≡C—完全加成时需2molH2,1mol—CHO加成时需1molH2,而1mol苯环加成时需3molH2。②1mol—CHO完全反应时生成2molAg↓或1molCu2O↓。 ③2mol—OH或2mol—COOH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1molH2。④1mol—COOH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1molCO2↑。⑤1mol一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1mol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42,1mol二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84。⑥1mol某酯A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和乙酸时,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42,则生成1mol乙酸,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84时,则生成2mol乙酸。
三个重要相对分子质量增减的规律:
1.RCH2OHRCHORCOOH
M M-2 M+14
2.RCH2OHCH3COOCH2R
M M+42
3.RCOOHRCOOCH2CH3
M M+28
7. 【物质·简式·通式】(1)C︰H=1︰1,可能为乙炔、苯、苯乙烯、苯酚。(2)C︰H=l︰2,可能分为单烯烃、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等。 (3)C︰H=1︰4,可能为甲烷、甲醇、尿素[CO(NH2)2] (4) 符合CnH2n+2一定为烷烃,符合CnH2n可能为烯烃,符合CnH2n-2可能为炔烃,符合CnH2n-6可能为苯的同系物,符合CnH2n+2O可为醇或醚,符合CnH2nO可为醛或酮,符合CnH2nO2可为一元饱和脂肪酸或其与一元饱和醇生成的酯。
8.【物质·结构】①具有4原子共线的可能含碳碳叁键。②具有4原子共面的可能含醛基。③具有6原子共面的可能含碳碳双键。④具有12原子共面的应含有苯环。
9.【物质·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为气态的烃,其碳原子数均小于或等于4,而烃的衍生物中只有CH3Cl、CH2=CHCl、HCHO在通常情况下是气态。
10.质量(元素/原子)守恒规律的巧用(可推未知物的分子式)
例:醇+酸---酯+水(若知其中三者可正推酯式或逆推醇式,酸式)
11.由高分子有机物结构确定单体
首先确定高分子化合物是加聚产物还是缩聚产物,若链节结构中.主链上是碳与碳原子形成碳键,则一般为加聚产物;若链节结构中主链上有- -O-或- -NH-,则一般为缩聚产物。若为加聚产物,将加聚物的链节取出,单键改双键,双键改单,再断开错误的双键(以C为4价键判),得出加聚物单体;若为缩聚产物,只要将主链中的 或 断开,分别补上(左)-OH和(右)-H即可得出相反应单体。
二.03—08年高考试题解析
.(08江苏卷)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mol丁香酚只能与1molBr2反应
B.丁香酚不能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1mol香兰素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解析】常温下,丁香酚能加成,也能取代,1mol丁香酚能与2molBr2反应,A错;
丁香酚含有酚羟基,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错;香兰素分子中的醛基和苯环都能和H2加成,1mol香兰素最多能与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错;根据苯环的结构特点,含有苯环的有机物最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D正确。
【答案】D
3.(08江苏卷)某有机样品3.1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g,经过滤得到10g沉淀。该有机样品可能是( )
A.乙二醇 B.乙醇
C.乙醛 D.甲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
【解析】n(C)=n(CaCO3)=10/100mol=0.1mol,
消耗氧气4g,n(O2)=4/32mol=0.125mol,
【答案】A
4.(08海南卷)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C
【解析】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是醇,碳架有C-C-C-C ,C-C-C ,所以有4种同分异构体。【答案】B
5.(08上海卷)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
【解析】A名称是1,3-丁二烯;B是2-丁醇;C是邻甲基苯酚。
【答案】D
6.霉酚酸酯(MMF)是器官移植中抑制细胞增殖最常用的药物。下列关于MMF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MF能溶于水
B.MMF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C.1molMMF能与6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1molMMF能与含3molNaOH溶液完全反应
【解析】根据结构,该物质不溶解于水,不能消去反应,1molMMF能与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MMF与3molNaOH反应。
【答案】D
7.(08四川卷)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它的结构简式为:
HO--CH2CH=CH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H2发生反应
B.1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溴发生反应
C.胡椒酚可与甲醛发生反应,生成聚合物
D.胡椒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
【解析】根据官能团的性质,B不正确。
【答案】B
8.(07江苏卷)花青苷是引起花果呈现颜色的一种花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它的主要结构在不同pH条件下有以下存在形式:
(GIC——葡萄糖基)
下列有关花青苷说法不正确的是( ) w.w.w.k.s.5.u.c.o.m
A.花青苷可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
B.I和II中均含有二个苯环
C.I和II中除了葡萄糖基外,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I和II均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解析】根据官能团的性质,B不正确。
【答案】B
9.(07上海卷)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反应
B.两种酸遇三氯化铁溶液都显色
C.鞣酸分子与莽草酸分子相比多了两个碳碳双键
D.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量相同
【解析】莽草酸没有苯环,达菲有苯环,AD正确。
【答案】AD
10.(07四川卷)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关于咖啡鞣酸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6H18O9
B.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1 mol咖啡鞣酸水解时可消耗8 mol NaOH
D.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根据结构式,含有一个饱和六元环,一个苯环,有醇羟基和酚羟基,含有C=C,羧基和酯基,C不正确。
【答案】C
11.(07重庆卷)氧氟沙星是常用抗菌药,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对氧氟沙星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www.21cnjy.com
B.能发生还原、酯化反应
C.分子内共有19个氢原子
D.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多于6个
【解析】含有苯环、C=C、酯基、羰基和醚基等能加成,能取代、还原和酯化;分子式C18H20N3O4
【答案】C
12.(06上海卷)二甘醇可用作溶剂、纺织助剂等,一旦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二甘醇的结构简式是HO—CH2CH2—O—CH2CH2—OH。下列有关二甘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能发生取代反应
C.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D.符合通式CnH2nO3
【解析】含有醇羟基和醚基,能消去、取代,能能溶于水和乙醇等。
【答案】B
13.(06江苏卷)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中的一种成分。关于胡椒酚的下列说法:
①该化合物属于芳香烃;
②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③它的部分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④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2molBr2发生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解析】含有O,①错;苯环及相连的6个原子共平面,②正确;侧链的不饱和度是1,可有有侧链是醛基的同分异构体,③正确;由于苯环和C=C都可以和溴水反应,④错。
【答案】C
14.(03上海卷)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和溴水反应
B.可用有机溶剂萃取
C.分子中有三个苯环
D.1mol维生素P可以和4molNaOH反应
【解析】只有2个苯环
【答案】C
15.(03上海卷)可用来鉴别己烯、甲苯、乙酸乙酯、苯酚溶液的一组试剂是( )
A.氯化铁溶液、溴水 B.碳酸钠溶液、溴水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铁溶液
【解析】己烯、甲苯、苯酚溶液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酸乙酯不能,己烯使溴水 褪色,苯酚溶液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淀;甲苯和溴水分层,上层橙红色,下层无色;
【答案】C
16、(200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某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6O2,它的分子(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中不可能有( )
A.两个羟基 B.一个醛基 C.两个醛基 D.一个羧基
【解析】。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能力。同分异构体是一个重要概念,可以说同分异构体问题实际上是有机物结构问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试题可触及到有机化学中的任何一块内容。以“根据分子式判断同分异构体”形式编制试题是考查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常见题型。
根据题给分子可判断分子中只有一个苯环,由此入手可以写出如下所示的结构简式:、C6H5COCHO、C6H4(CHO)2。
【答案】D
17、(2004年广东、广西等省高考大综合试题)下列5个有机化合物中,能够发生酯化、加成和氧化3种反应的是( )
①CH2=CHCOOH ②CH2=CHCOOCH3 ③CH2=CHCH2OH
④CH3CH2CH2OH ⑤CH3CH2CHO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⑤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官能团的性质。碳碳双键、醇羟基、醛基、羧基等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官能团,了解这些官能团的结构和特性等是有机化学学习的起码要求。所以高考试题经常会考到这类试题。
醇羟基跟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碳碳双键、醛基等能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醇羟基、醛基等能被氧化。①③⑤等三种有机物都符合题设条件。
【答案】C
18.(05全国卷)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结构简式为 [ CH2—C(CH3) ]n ,它是制作软质隐形眼镜的材料。请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由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2)由甲基丙烯酸制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3)由乙烯制备乙二醇(提示:卤代烃在稀的碱性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R-X+OH- R-OH+X-(X为卤素)
【解析】(1)(2)加聚反应,方程式见解析;(3)先和卤素加成,后水解。
【答案】(1)nCH2 C(CH3)COOCH2CH2OH [ CH2—C(CH3)]n
COOCH2CH2OH
(2)由甲基丙烯酸制备基丙烯酸羟乙酯
nCH2 C(CH3)COOCH2CH2OH+HOCH2CH2OH CH2 C(CH3)COOCH2CH2OH+H2O
(3)由乙烯制备乙二醇
CH2 CH2+Br2 CH2—CH2 CH2—CH2+2NaOH- CH2—CH2+2NaBr
Br Br Br Br OH OH
19. .(08宁夏卷)已知化合物A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C37.5%,H4.2%和O58.3%。
请填空
(1)0.01molA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氧气1.01L(标准状况),则A的分子式是 ;
(2)实验表明:A不能发生银镜反应。1molA与中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以放出3mol二氧化碳。在浓硫酸催化下,A与乙酸可发生酯化反应。核磁共振氢谱表明A分子中有4个氢处于完全相同的化学环境。则A的结构简式是 ;
(3)在浓硫酸催化和适宜的的反应条件下,A与足量的乙醇反应生成B(C12H20O7),B只有两种官能团,其数目比为3∶1。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A失去1分子水后形成化合物C,写出C的两种可能的结构简式及其官能团的名称① ,② 。
【解析】(1)分子最简式为C6H807 ,根据燃烧化学方程式可求分子式为C6H807;
(2)根据实验分子中有3个羧基,一个醇羟基,根据A分子中有4个氢处于完全相同的化学环境。则A的结构可知见答案。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以及反应条件很明显,发生的是酯化反应,方程式见答案。
(4)分子中可能是两个所以脱水,也可能是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脱水酯化。
【答案】16.(1)
(2)
(4)
碳碳双键 羧基
酯基 羧基
如写出下列结构简式和相应官能团,同样给分
酯基 羧基 羟基 羧基 酸酐基
羟基 羧基 酸酐基
羟基 羧基 碳碳双键 羰基
20.(04广东卷)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一氯环已烷)
(1)A的结构简式是 ,名称是 。
(2)①的反应类型是 ,③的反应类型是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解析】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①②③④分别是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则答案可知。
【答案】.(1). ; 环己烷 (2).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3). +2NaOH +2NaBr+2H2O
21.(08江苏卷)某有机样品3.1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g,经过滤得到10g沉淀。该有机样品可能是( )
A.乙二醇 B.乙醇
C.乙醛 D.甲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
【解析】n(C)=n(CaCO3)=10/100mol=0.1mol,消耗氧气4g,n(O2)=4/32mol=0.125mol,
CxHyOz + (x+y/4-z/2)O2-------XCO2+ y/2H2O
12x+y+16z x+y/4-z/2 x
3.1 0.125 0.1
(12x+y+16z)/3.1=x/0.1 ,( x+y/4-z/2)/0.125= x/0.1 ,联立两式得:X=z ,y=3x;
【答案】A
三.07、08年新课标地区名校试题按考点分类汇编
1、(08安徽名校模拟)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国出现多起食品安全事件,近日,油炸薯条再次出现食品安全危机,因为其中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简称TFA)的含量增加了1/3. 中国食疗网发布“反式脂肪酸预警报告”,报告称: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容易堵塞血管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顺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结构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顺、反式脂肪酸之间为 关系。反式脂肪酸的分子式是:
(2)上述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都能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氢化反应,其产物关系为
A.同分异构体 B.同系物 C.同一种物质 D.同素异形体
(3)研究表明,在特定的条件下,顺式脂肪酸与反式脂肪酸会产生互变,油脂长时间高温加热及油脂催化加氢都会使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增高. 据专家介绍,多食用花生油对人体有益,是因为花生油中含反式脂肪酸较少,且含有对人体有抗癌作用的白藜芦醇(化学名称为芪三酚),其结构简式为:
试写出1mol白藜芦醇与足量溴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根据两个键线式可以看出分子式没有变,分子形状发生变化,顺、反式脂肪酸之间互为同分异构体关系;当它们和H2加成以后生成了同种分子;酚和溴水取代反应发生在邻对位。
【答案】(1)同分异构体 C18H34O2 (2)C
(3)
2..
3、(【辽宁省2009年高考模拟试卷化学】)从石油化工产品中任选一种三个碳的烃为唯一碳源和有关物质为原料合成
二甲酸乙二酯,( )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不注明反应条件)
已知:
(R1、R2、 R3、R4、可代表烃基,也可代表氢原子)
⑴ 。
⑵ 。
⑶ 。
⑷ 。
⑸ 。
⑹ 。
⑺ 。
【解析】要获得二甲酸乙二酯,需要甲酸和乙二醇;根据试题信息:丙烯氧化获得乙醛和甲醛,乙醛还原获得乙醇,乙醇消去获得乙烯,乙烯加成的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水解获得乙二醇,甲醛氧化得到甲酸。问题解决。
【答案】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也可写可逆号)
将(5)、(6)两步写为 同样得该两步分。
4. 【四川泸州市高2009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属于芳香烃 B.分子式为C16H14Br3
C.分子中最多有24个原子共面 D.1mol该物质能与6mol H2加成
【解析】含有溴,不属于芳香烃;分子式是C16H15Br3 ;共面原子数最多可以大于24.
【答案】D
5.【黄冈内参·2009届高三理科综合(化学)蕲春四中模拟】某芳香族酯类化合物甲的分子式为C14H10O5,1mol甲水解后只生成一种产物乙,其物质的量为2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符合上述条件的甲共有3种 B.1mol甲最多可以和4molNaOH反应
C.乙能和浓溴水发生反应 D.1mol乙最多消耗2molNaHCO3反应
【解析】甲C14H10O5不饱和度是10;1mol甲水解后只生成一种产物乙,其物质的量为2mol,则甲对称,应该有两个苯环,水解后分子中一个苯环、一个羟基、一个羧基。
【答案】D
6.(2007·日照模拟)分子式为C4H803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下列性质①在浓硫酸存在下,能分别与CH3CH2OH或CH3C00H反应;②在浓硫酸存在下,亦能脱水生成一种只存在一种结构形式,且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③在浓硫酸存在下,还能生成一种分子式为C4H6O2的五元环状化合物。根据上述性质,确定 C4H803的结构简式为
A.HOCH2C00CH2CH3 B.HOCH2CH2CH2C00H C.CH3CH(OH)CH2C00H D.CH3CH2CH(0H)C00H
【解析】由①③得,该有机物中含有和-0H,由分子式为C4H8O3得结构简式为CH2(OH)CH2CH2COOH、CH3CH(OH)CH2COOH或CH3CH2CH(OH)COOH,由②排除CH3CH(OH)CH2COOH,由③排除CH3CH2CH(OH)C00H。
【答案】B
7.(08枣庄第一次调研)丙烯醇(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
①加成 ②氧化 ③酯化 ④加聚 ⑤取代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只有①③④
【解析】含有C=C和醇羟基,C正确。
【答案】C
8.(08山东一模)乙基香草醛是食品添加剂的增香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对该物质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可以进行消去反应
B.该物质可以进行水解反应
C.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3 mol H2反应
D.该物质可以和Br2进行取代反应
【解析】不能消去和水解,最多可以与4moLH2加成。
【答案】D
9(08山东高考冲刺预测卷).背景材料:①2007年10月25日,重庆南川区跃进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②2007年9月2日,山东金岭集团发生液氯泄漏事故,集团内部职工以及该公司北侧的金宇轮胎厂部分职工数百人氯气中毒。③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升空。④2007年11月5日来自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检测分析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五项车内有害元素中,50款车型中有42款存在不同检测项超标问题,超标率达到82%。其中,甲醛的超标现象最为严重,93%的被测新车车内空气中所含的甲醛含量都超过室内甲醛国际限量值。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降低甲醛含量,新车应紧闭门窗,并放置加湿器
B.发生“液氯泄漏”时,应疏导群众就近向地下室或地下建筑物转移
C.“瓦斯”爆炸最猛烈时,煤矿坑道中甲烷的体积分数为33.3%
D.有朝一日宇航员乘坐“嫦娥”遨游月空时,在其轨道舱中无法完成“粗盐的提纯”实验
【解析】甲醛易挥发,可以敞开门窗,通风。因为氯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氯气泄漏时应该将人员转移至高处。“瓦斯”爆炸最猛烈时,应是甲烷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CH4+2O2=CO2+2H2O可知此时甲烷的体积分数应该是9.1%左右。“粗盐的提纯”实验需依靠重力作用,轨道舱中失重状态下无法“粗盐的提纯”实验。
【答案】D
10.(08山东省威海市08质量检测)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其结构见右图。下列关于鞣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鞣酸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鞣酸遇三氯化铁溶液能显色
C.鞣酸可以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D.1mol鞣酸最多分别能与4mol NaOH、4molNaHCO3反应
【解析】很有酚羟基个所以,能取代、加成、酯化,也能和氯化铁显色,1mol鞣酸最多分别能与4mol NaOH、1molNaHCO3反应
【答案】D
11.(08威海市调研)2008奥运会吉详物福娃,其外材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结构简式如下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羊毛与聚酯纤维的化学成分不相同 B.聚酯纤维和羊毛都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该聚酯纤维的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D.聚酯纤维和羊毛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
【解析】羊毛成分是蛋白质,聚酯纤维是人工合成纤维,该合成纤维的单体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羊毛和聚酯纤维分别有肽键和酯键,都可以水解。
【答案】B
12.(08汕头模拟)英国媒体05年4月15日报道,高露洁牙膏中含有的消毒剂三氯生遇含氯自来水能生成哥罗芳(三氯甲烷),哥罗芳能导致肝病甚至导致癌症。已知三氯生的结构简式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三氯生的分子式为:C12H6Cl3O2
B.哥罗芳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三氯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三氯生易溶于水
【解析】根据结构式推分子式是C12H7Cl3O2 ;含有酚羟基可以和烧碱反应;不易溶解于水。
【答案】BC
13. (08届东莞高三第一次调研)某些含羟基的药物具有苦味,如以下结构的氯霉素:此药物分子中碳链末端羟基(-OH)中的氢原子换成来自棕榈酸中的原子团后,苦味消失,成为便于口服的无味氯霉素。以下关于无味氯霉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它是棕榈酸的盐类 B. 它是棕榈酸的酯类
C. 它的水溶性变差,所以苦味消失 D. 它的水溶性变良,所以苦味消失
【解析】根据题意和结构特点BC正确
【答案】BC
13.(08深圳宝安区一模)苏丹红是许多国家禁止用于食品生产的合成色素,其中“苏丹红Ⅱ号”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苏丹红Ⅱ号”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中含有苯环 B. 化学式为C18H16N2O
C. 属于甲苯的同系物 D. 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解析】含有N元素,C错。
【答案】C
14.【海南省洋浦中学09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学试卷】(共9分每小题3分)甲 、乙、丙、丁、戊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R,在一定条件下其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1)若R为一种非金属元素,且上述五种物质含有不同的官能团,丁为带水果香味的液体,乙和丁均能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甲,戊是一种无色气体,相同条件下相对H2的密度为14,则由甲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戊的化学方程式为 ,欲检验乙中官能团,所选用的试剂为(填序号) 。
① NaOH溶液 ② Br2的CCl4溶液 ③银氨溶液 ④ AgNO3溶液 ⑤ 稀HNO3
(2)若R为另一种非金属元素,甲与丙为常见大气污染物,且甲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乙在常温下为气体,丁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则丁的电子式为 ,乙的空间构型为 ;戊的稀溶液能跟过量铁粉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
(3)若R为一种金属元素,乙由两种元素组成,甲溶液的pH小于7,单质丁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戊。甲与戊两种溶液混合生成沉淀丙的离子方程式为 ,除去镁粉中混有少量的丁,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
【解析】(1) 由“含有不同的官能团”想到,此题为有机,再由“带水果香味的液体”可知丁为酯。再由“相同条件下相对H2的密度为14”可知戊为乙烯。其余答案皆可知了。
(2) 由“甲与丙为常见大气污染物,且甲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丁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难推断出R为氮元素。其余皆可知了。
(3) 由“甲与戊两种溶液混合生成沉淀丙”可推断出R必为Al元素。
再由离子方程式:Al3+ + 3AlO2- + 4H2O = 4Al(OH)3↓,可推出答案。
【答案】(1) CH3CH2OH CH2=CH2 + H2O ①④⑤
(2)(3)见解析。
15. 【2009浙江六校联考理科综合】(12分)中学有机化学中同学常碰到关于乙醛和溴反应的问题,对此同学常有如下不同的观点:
①乙醛中醛基有强还原性,而溴单质(Br2)有强氧化性,因而两者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②乙醛分子中羰基含有碳氧双键,因而可和Br2发生加成反应。
③乙醛分子中的烃基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
为此,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关实验事实:
实验1:在1mL Br2的CCl4溶液中加入1mL乙醛,发现溶液分层,下层橙黄色,上层无色溶液无明显现象。
实验2:在1mL饱和的溴水中加入1mL乙醛,振荡试管后静置,发现溶液不分层,且发现溴水褪色。
1.根据以上实验1,2及相关实验事实,请你对乙醛和溴的反应原理作出相应的分析:
(1)根据实验1,可推知
(2)根据实验2,可推知
2.目前有一个较为典型的试题是:
“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H2CH=CHCHO,如何检验出其中的C=C双键?”通常的实验方法是:“先加足量的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取上层清液加酸中和后,然后再用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检验C=C双键。”
(1)请分析该实验检验方法是否合理 ,为什么?
(2)根据以上提供的实验事实,是否有更为简便的检验方法? ;如果有,请简单说明该实验方法 ;如果没有,则不必说明。
【解析】1.根据实验1,可知在该条件下(非极性溶剂中)乙醛不能被Br2氧化。
根据实验2,在溴水中,Br2 + H2O HBr + HBrO,
生成的HBrO与乙醛发生了氧化反应:
CH3CHO + HBrO === CH3COOH + HBr,HBrO浓度降低,促使Br2和H2O反应的化学平衡向右移动,最终使溴水褪色。
(1)该实验方案合理,因为柠檬醛分子中存在的醛基对C=C双键的检验有干扰作用,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先将醛基氧化为羧基后,可排除干扰。
(2)由实验1可知Br2的CCl4溶液不能氧化醛基,本题可直接用Br2的CCl4溶液作检验试剂,若Br2的CCl4溶液褪色则说明分子内含有C=C双键。
【答案】见解析
16、(安徽师大附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化学)化学工作者和社会各界都一直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国内的“三鹿毒奶粉”事件是不法奶商向原奶中加入了三聚氰胺,其结构简式如右下图。已知氨分子为三角锥型,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含有不饱和碳原子,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
B.不法分子因为三聚氰胺含氮量较高才用其造假
C.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C=N键能加成,A正确;三聚氰胺含氮量66.7%,B对;氨基以及与之相连的原子构成四面体,C错;能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C
17. (安徽省六安市08-09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 从中草药菌陈蒿中提取出的乙羟基苯乙酮是一种利胆的有效成份,其结构简式如下:
推测该物质不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能与碳酸氢钠反应 B.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C.能与浓溴水反应 D能与H2反应,还原为醇类物质
【解析】没有能与NaOH反应的基团。
【答案】A
18.(09安徽灵璧中学第二次月考) 断肠草(Gelsemium)为中国古代九大毒药之一,据记载能“见血封喉”,现代查明它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其中的毒素很多,下列是分离出来的四种毒素的结构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虎茸草素 异虎耳草素 异佛手相内酯 6-甲氧基白芷素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与④分别互为同分异构体
B.①、③互为同系物
C.①、②、③、④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等物质的量②、④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前者消耗氧气比后者少
【解析】四种物质C数多少不同,A错;①、③相差CH2O,不是同系物,B错;都含有酯基,C对;由于②比④分子多CH2O,②消耗氧气多。
【答案】C
19.(安徽省白云中学09高三化学综合训练三)乙烯雌酚是人工合成的激素类药物,能改善体内激素的平衡状态,破坏肿瘤组织赖以生长发育的条件,对治疗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有明显的疗效,其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烯雌酚的分子式为C18H20O2
B.该有机物分子中最多可能有18个碳原子共平面
C.乙烯雌酚可与NaOH、NaHCO3、Br2反应
D.该有机物与葡萄糖可用银氨溶液鉴别
【解析】根据结构式,乙烯雌酚的分子式为C18H20O2,由于单键可以任意旋转,该有机物分子中最多可能有18个碳原子共平面;该分子不能与烧碱反应;由于该物质没有醛基,葡萄糖有醛基,该有机物与葡萄糖可用银氨溶液鉴别。
【答案】C
20. 【巢湖市2008~2009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有:
①该化合物属于酯类;②分子式C11H18O2;③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2 mol H2反应;
④该化合物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加成、取代、氧化、聚合;⑤该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可能含有苯环。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①③⑤
【解析】含有酯基,属于酯;分子式是C11H20O2;含有2个C=C,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2 mol H2反应;根据官能团该化合物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加成、取代、氧化、聚合;该化合物不饱和度是3,苯环不饱和度是4,不可能含有芳香类同分异构体。
【答案】B
21.(山大附中2008-2009学年上学期高三月考)氯仿(CHCl3)可以作为麻醉剂,常因保管不善被空气氧化,生成剧毒物质光气(COCl2):2CHCl3+O2→2HCl+2COCl2,为防止出现医疗事故,使用前要检验其是否变质,应选用的试剂是 ( )
A.NaOH溶液 B.溴水 C.酚酞试液 D.AgNO3溶液
【解析】若变质有电解质,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否则没有。
【答案】D
22.(惠州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 )历史上最早使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其结构式为:
下列关于它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的苯环上的一氯取代产物有4种 B.它的化学式是C14H10N2O2
C.它是高分子化合物 D.它可以使溴水褪色
【解析】苯环含有4种H,A正确;分子式是C16H10N2O2,B不正确;属于小分子化合物,C错误;含有C=C可以使溴水褪色。
【答案】BC
23.[2008-2009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期末考]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醋的结构简式如右图:
下列对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A 属于芳香烃 B 属于卤代烃
C 在酸性条件下不水解
D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该物质是烃的衍生物,含有O、N元素,不属于卤代烃;酸碱性条件都可以水解。含有苯环和C=C能加成。
【答案】D
24.[江苏省启东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 “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要特征。其中禁止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是重要举措之一。以下两种兴奋剂的结构分别为:
①利尿酸 ②兴奋剂X
则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尿酸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共有六个峰
B.1 mol兴奋剂X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 mol Br2
C.两种兴奋剂均属于芳香烃化合物
D.两种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均不可能共平面
【解析】利尿酸分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共有7个峰,A错;根据反应特点,1 mol兴奋剂X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 mol Br2正确;两种物质都是烃的衍生物,C错;两种物质的C原子都有可能共平面。
【答案】B
25、[江苏省南通中学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高三化学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研究乙醇氧化的实验并验证其产物,设计了甲、乙、丙三套装置(图中的夹持仪器均未画出,“△”表示酒精灯热源),每套装置又可划分为①、②、③三部分。仪器中盛放的试剂为:a-无水乙醇(沸点:78 ℃);b-铜丝;c-无水硫酸铜;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1)简述两套方案各自的优点: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
(2)集中两套方案的优点,组成一套比较合理完善的实验装置,可按气流由左至右的顺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例如甲①,乙②)
(3)若要保证此实验有较高的效率,还需补充的仪器有__________。理由______。
(4)实验中能验证乙醇氧化产物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5)装置中,若撤去第①部分,其它操作不变,则无水硫酸铜无明显变化,其余现象与(4)相同,推断燃烧管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实验目的和两套试验装置的比较可以获得结论。
【答案】(1)甲: ①中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量,控制反应的进行;
②中用热水浴加热,可形成较平稳的乙醇气流,使反应更充分;
②中的斜、长导管起到冷凝回流乙醇蒸汽的作用 (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2分)
乙:①与③中的干燥管可防止溶液中的水与无水硫酸铜反应,避免干扰生成物的验证
(2分)
(2)乙①;甲②;乙③ (3分)
(3)温度计(2分);控制水浴温度在78 ℃或略高于78 ℃,使乙醇蒸汽平稳流出,减少挥发,提高反应效率 (2分)
(4)c处无水硫酸铜变蓝;d处生成红色沉淀 (2分)
(5) (2分)
26.(2009年江苏省姜堰中学高三化学阶段检测)下列物质中,可溶于水的是
A.胆固醇: B.芬必得:
C.保幼激素JH-I: D.维生素C:
【解析】分子中含有极性基团越多,在分子中占的比例越大,溶解度越大。
【答案】D
27.【江苏省无锡市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12分)苯佐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剂,可用于粘膜溃疡、创面等的镇痛,一般制成软膏或栓剂使用,它的工业合成有如下所示的两种途径。途径I已逐渐淘汰,现在使用较多的是途径II。
已知:①当苯环上连有甲基时,再引入的其他基团主要进入它的邻位或对位;当苯环上连有羧基时,再引入的其他基团主要进入它的间位。
②苯胺()分子中的氨基易被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2)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上述合成路线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反应①除了主要生成A物质外,还可能生成、等
b.途径II中的步骤①和⑤可以互换
c.反应③的另一产物是H2O
d.与途径II相比,途经I的缺点是步骤多,产率低
e.途经I中的步骤③的目的是保护氨基不被步骤④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4)途经II中的步骤⑤和⑥能否互换,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苯佐卡因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有两个对位取代基,-NH2直接连在苯环上,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的同分异构体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可以推知: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是硝化反应、硝基的还原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酯化反应;则B是对硝基苯甲酸。其它问题见答案。
【答案】
.(1)取代(1分) (1分)
(2)(2分)
(3)ade(2分)
(4)不能。如果互换,先还原生成的-NH2会在随后的氧化步骤中被氧化(2分)
(5)(2分)、(2
28.(2009年江苏省姜堰中学高三化学阶段检测)现有两种常见有机物A、B组成的混合物,在压强为1.01×105 Pa、180℃时,取该混合物气体20mL,与相同状况下25mL O2混合,点燃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和水蒸气。当恢复至原状况时,生成物混合气体的体积为50 mL,并测得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4。计算:
(1)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CO2和水蒸气的体积比。
(2)推断原混和气体中A和B所有可能的组合及其体积比,并将结果填入下表(不一定填满三组):
组别 A的分子式 B的分子式 A与B的体积比VA:VB
①
②
③
(3)另取0.02 mol该A、B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金属银4.32 g 。确定A、B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设生成的气体中,CO2 的分数为x
44x +18(1-x)=28.4
x=0.4
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CO2 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 0.4∶(1-0.4)=2∶3
(2)CH4 CH2O2 1∶1 CH4O CH2O 1∶1
(3)CH3OH HCHO
【答案】见解析
29. (08安徽重点中学模拟)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含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但易被空气氧化。某课外小组利用碘滴定法测某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为取代反应 B.滴定时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C.滴定时应剧烈振荡锥形瓶 D.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7O6
【解析】A错,取代反应的特点是替换,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比较可以看出,是C=C相连的-OH上H拖去,没有发生取代;B对,因为碘单质存在可以是淀粉变蓝,否则不显蓝色;C错,滴定时轻轻摇动锥形瓶,防止飞溅;D错,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8O6 。
【答案】B
30. (09安徽江南十校一模)2008年北京残奥会吉祥物是 “福牛乐乐”。有一种有机物的键线式也酷似牛形(右图所示),故称为牛式二烯炔醇。下列有关牛式二烯炔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式为C29H44O,属于不饱和醇
B.分子内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
C.能发生加成、消去、取代反应
D.一定条件下羟基能被氧化为醛基
【解析】A对,官能团除了-OH,还有碳碳双键、三键,属于不饱和醇;
B错,有机物结构中有2饱和C和4个其它四个C相连,它们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C错,由于-OH碳原子邻近的C上没有没有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D错,-OH碳上只有一个H,氧化生成酮。
【答案】A
四. 考点预测
考查方式主要是官能团的性质,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烃的衍生物的限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能根据结构推导有机物的性质,能根据有机物的性质推导可能的结构。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近年来流行喝果醋,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和止泻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苹果酸 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B. 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C. 1mol苹果酸和足量的钠反应生成1.5moL的H2 。
D. 1mol苹果酸与Na2CO3溶液反应必需消耗2mol Na2CO3
【解析】:苹果酸有两种官能团,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COOH可以与Na和Na2CO3反应;-OH可以和Na反应但不与Na2CO3反应;1mol苹果酸与1moLNa2CO3溶液反应可以完全反应,
【答案】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钠可以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B、2007世界“牙膏事件”中的保湿剂二甘醇(HO-CH2CH2OCH2CH2-OH),1mol二甘醇和足量的钠反应可以产生0.5molH2。
C、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D、葡萄糖和Cu(OH)2悬浊液加热沸腾生成砖红色沉淀反应是加成反应
【解析】乙醇和水都能与Na反应,A错;二甘醇有两个醇羟基,应该生成1molH2,B错;
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正确;D是氧化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
【答案】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医院把病人的尿液和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产生专红色沉淀,说明尿中含有蛋白质。
B、天然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生甘油和硬脂酸
C、铜或银制品生锈或表面发暗,在酒精灯外焰灼烧至炽热,立即放入无水酒精中,光亮如新。
D、对熟透苹果汁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苹果中没有糖分。
【解析】A是检验葡萄糖的;B碱性条件生成高级脂肪酸盐;D苹果汁中有酸,Cu(OH)2悬浊液氧化葡萄糖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发生,上述实验可能没有满足条件,另外也不是所有的糖都能和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答案是C。
【答案】C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鉴别乙醇、乙酸和葡萄糖溶液
B、植物油可以使溴的CCl4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C、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都有丁达尔现象
D、所有的蛋白质都可以作为人体的营养物质
【解析】新制的Cu(OH)2悬浊液和乙醇、乙酸和葡萄糖溶液三种溶液混合现象分别是:浑浊;澄清;加热有红色沉淀。A正确;
植物油的烃基上有C=C,B正确;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都是胶体,C正确;向毛发、蚕丝、指甲等都是蛋白质,不能作为人体营养物质,D错。
【答案】D
5、如图学习小组甲、乙所示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试管A中盛有无水乙醇,B中装有Cu或CuO(用石棉绒作载体),C中装的是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⑴甲中B内放置的是 ; 乙中B内放置的是 。
乙向试管A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甲乙装置中A试管为什么都要水域加热: 。
⑶甲中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 在实验过程中试管C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从液面逸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教材实验可以知道:乙醇被氧化成乙醛,在Cu做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被氧气氧化成乙醛,也可以被热的氧化铜氧化成乙醛。
甲中没有氧气,所以B中装的是CuO ;乙的A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提供氧化乙醇的氧化剂氧气并形成乙醇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当混合气体通过铜丝后,在热Cu催化下氧气将乙醇氧化成乙醛,乙中B装的是Cu;由于乙醛易溶解于水,所以最后出来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答案】 ⑴CuO;Cu ;使空气通过乙醇,形成乙醇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⑵使A中乙醇均匀受热挥发,蒸汽流稳定;
⑶黑色固体变红 CuO+C2H5OHCH3CHO+H2O+Cu ;
2C2H5OH+O2 2CH3CHO+2H2O ⑷N2
6、我国第二代身份证采用的是具有绿色环保性能的PETG新材料,PETG新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而且对周边环境不构成任何污染。这一材料是由华信塑业发展有限公司最新研发成功的新材料,并成为公安部定点产地。PETG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PETG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PETG是通过加聚反应生产的
C、该物质易溶解于水 D、该物质是体型结构的高分子
【解析】根据结构很明显这是高分子化合物,但不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通过多步酯化反应生成,不易溶解于水,线型高分子材料。
【答案】A
7、 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得到下列物质:
B. C.
D. E.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有机物A生成B同时还生成水,发生的是酯化反应。
B、物质C生成A的反应也可以发生,C生成A是通过加成反应进行的。
C、有机物A生成D的反应是聚合反应,产物只有D。
D、有机物A生成E的反应是通过取代反应发生的
【解析】只要比较有机反应物和生成物发生变化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根据有机化学反应的特点。
【答案】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且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有机物的C:H原子数比值是1:2
B.一种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通过碱石灰,减少的体积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温度>100℃)
C.某气态烃CxHy与足量O2完全反应,如果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温度<100℃),则y=4;若体积减少,则y<4;否则y>4
D.相同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消耗O2越多,烃C:H越大
【解析】: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也能吸收水,B错;温度高于100℃才可以满足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条件,B错;烃C:H质量比越小,相同质量的烃耗氧越高,D错。
【答案】A
9.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2006年5月14日报道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假药事件, “齐二药”违反规定,购入工业用“二甘醇”代替医用丙二醇(C3H8O2)作辅料,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的生产,导致多名患者肾功能衰歇,造成多名患者死亡。二甘醇又称乙二醇醚,分子式为C4H10O3(HO-CH2-CH2-O-CH2-CH2-OH),二甘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取酸、酯、胺等,其主要产品有吗啉及其衍生物1,4-二恶烷()等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塑料、制药等行业,用途十分广泛。二甘醇一般的合成路线为:
过程Ⅰ Br2 条件Ⅱ 反应Ⅲ
① ② ③ 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丙二醇”和“二甘醇”及“乙二醇”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丙二醇是乙二醇的同系物
B.它们具有相同种类和数目的官能团,性质上完全相同
C.“丙二醇”和“二甘醇”在病人体内都能被氧化为草酸
D.分离“丙二醇”和“二甘醇”可采用分液的方法
(2)过程Ⅰ是石油加工中常用步骤,其名称为 。
(3)从物质B到物质C的过程如果条件控制不好会生成物质E,E可用于金属的切割,则为了能得到二甘醇D,物质B到物质C的反应条件是 ,该反应属于 (添反应类型)。写出B可能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
(4)物质D是二甘醇,则合成路线中的物质A、B、C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A: B: C:
(5)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 。
(6) 写出二甘醇制备1,4-二恶烷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本题涉及到石油的裂解、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反应条件的选择等方面的知识。从产物可以看出本题的物质的转化关系,从而容易得到有机物的结构简式。D是HO-CH2-CH2-O-CH2-CH2-OH,C为HO-CH2-CH2-OH,B为Br-CH2-CH2-Br,A为CH2=CH2。知道了具体的物质其他问题就可以解决。
【答案】:(1)A (2)裂解;(3)NaOH水溶液,取代反应;
CH2BrCH2Br + 2NaOH HC≡CH↑+ 2 NaBr (3分)
(4) A:CH2=CH2,B:Br-CH2-CH2-Br,C:HO-CH2-CH2-OH。(各1分共3分)
(5)2HO-CH2-CH2-OH 2HO-CH2-CH2-O-CH2-CH2-OH+H2O(3分)
(6)HO-CH2-CH2-O-CH2-CH2-OH+H2O (3分)
ww.21cnjy.com
www.
C=C
C=O
-C-OR
ll
O
A
B
氧化
氧化
C
COOCH2CH2OH
H2O
H2O
醇
Br
Br
CH3
Br
Br
Br
CH3
OH
N=N
CH3
CH3
tesoon
石油
物质B
物质C
物质D
物质A
醇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教案·第 1 页 (共 2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