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消毒液的性质分析与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路桥中学:傅志明
一、教学目标(考试说明要求)
掌握物质性质检验的方法
了解中和滴定的方法
了解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发现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
二、教学过程
【引课】《黄岩县志》记载:
庆元元年(1195)六月,大风雨,山洪海涛并作,淹没田园、房舍无法计算,死者漂浮旬日,水后大疫。
人们常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但98年的长江流域特大洪灾、08年的汶川大地震,大灾之后没有大疫。这是我国的预防措施做的好,其中含氯消毒液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4消毒液是我们生活中用的较多的一种常用的消毒液。
【知识链接】1984年,地坛医院的前身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制成功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的消毒液,主要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
【实验设计】某学生制作一种84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便可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84消毒液,他设计图如下,请你分析:
【反应原理】
2NaCl+2H2OCl2↑+H2↑+2NaOH
Cl2+2NaOH= NaCl+NaClO+H2O
总方程式:NaCl+H2OH2↑+NaClO
定性分析:
1、成份分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水溶液
分子:H2O、 HClO
离子: Cl-、H+、ClO-、OH-
2、可能具有主要的性质分析:碱性、强氧化性
(1)溶液呈碱性
理由用离子方程式说明:ClO- + H2O HClO + OH-
(2)具有强氧化性:
【实验设计I】刘星同学为证明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
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 + ClO- + 2H+ = I2 + H2O+ Cl-
?实验②:向4 mL 0.5 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不知道是否发生下列反应:SO32-+ClO-= SO42-+ Cl-,说明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你能否想办法再设计实验来证明?
观点一:通过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对 )具体的方法: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没有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观点二:可以通过检验氯离子的存在( 错 )原因分析:原溶液中存在氯离子,对反应有干扰作用。
【实验设计II】夏雨同学看到某品牌84消毒液包装说明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主要有效成份为次氯酸钠,可用于各类家居用品、餐具、棉织衣物等的消毒,.......勿用于铝、铜、碳钢制品。本品须密封,置阴凉暗处保存。
【提出问题】该消毒液对碳钢制品是否有腐蚀作用,能氧化碳钢制品?
设计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用烧杯取少量消毒液样品,将一颗光亮的铁钉放入烧杯,浸泡一段时间。对可能产生的现象有如下假设:假设①:有明显现象;
假设②:无明显现象。
(1)基于假设①,结论是铁钉被腐蚀,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
(2)基于假设②,结论是 ,
请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该结论,叙述实验操作: 。
(3)从该消毒液的保存要求分析,导致其失效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
(4)该消毒液敞口久置消毒液将失效,那么最终的成份是 。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其中的主要的阳离子 。
(1)铁钉表面出现铁锈(或红褐色固体)
(2)铁钉可能未被腐蚀,也可能被腐蚀但无明显现象
用试管取出少量浸泡后的溶液,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酸化,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
(3)CO2等酸性气体、光和热
(4)氯化钠溶液,通过焰色反应
【小结】物质性质检验的一般思路:
1、了解物质组成成分及性质
2、根椐特性,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确定实验方案
3、选择、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4、分析现象,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二、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含量的测定
【原理】
2I- + ClO- + 2H+ = I2 + H2O+ Cl-
I2 + 2S2O32- = S4O62-+2I-
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问题1】指示剂为淀粉溶液;
终点的颜色变化:蓝色消失。
【具体操作】
准确移取20.00 mL 84消毒液于锥形瓶中,加入6 mL, 3mo1·L-1的H2SO4溶液和10 mL 10%的KI溶液,加盖摇匀,于暗处放置5 min后,取出加20 mL蒸馏水,立即用0.002 mo1·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后,再加入2.0 mL淀粉溶液,继续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蓝色刚好消失,即为终点。
【问题2】滴定管的选择——碱式滴定管
滴定管使用:检查是否漏液——洗涤、润洗——装标准液——将管内的气泡赶尽、尖嘴内充满液体——调整液面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滴定。
【问题3】如何将碱式滴定管内的气泡排出?
【具体方法】把橡皮管向上弯曲,尖嘴出口上斜,挤捏玻璃球,使溶液从尖嘴快速喷出,即可排出气泡
【问题4】滴定操作中要注意点:
滴定过程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滴定终点达到后,半分钟颜色不变,再读数
重复滴淀操作2到3次
【问题5】做本实验时特别强调反应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原因是:
pH过高:I2会发生岐化反应: 3I2+6OH- = IO3-+5I-+3H2O
pH过低:Na2S2O3会与H+发生反应:
夏雪同学按要求完成了三次实验现测得的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标准Na2S2O3溶液体积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体积(mL)
1
20.00
1.00
23.00
22.00
2
20.00
2.10
22.00
19.90
3
20.00
3.00
23.10
20.10
根据夏雪同学的数据请你处理一下:
数据的取舍:选2、3求平均值,
分析夏雪同学第一次操作出现较大的误差的原因:
1、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2、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3、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正确。
4、Na2S2O3标准溶液放置在空气中时间较长。
【小结】定量分析:
一、理解滴定分析原理和基本方法,
二、了解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取样 →指示剂的选择→具体操作及数据的测定 →数据的分析处理及误差的分析。
【总结】
实验立足于课本,立足于生活,注意在课本实验基础上的升华,注意细节的知识落实。
练习1: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牌子的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的含量。以下是测定实验分析报告。
(一)测定目的:测定×× 牌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二)测定原理: C6H8O6+I2→ C6H6O6+2H++2I-
(三)实验用品及试剂:
(1)仪器和用品(自选)
(2)试剂:指示剂: (填名称),7.5 0×10-3mol/L标准碘溶液,蒸馏水等。
(四)实验过程:
(1)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润洗后装好标准碘溶液待用。
(2)打开橙汁包装、目测:颜色---橙,澄清度---好,用 、
(填仪器名称)向锥形瓶中加入20.00mL待测橙汁,滴入2滴指示剂。
(3)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 (填部位),右手 ,眼睛 ,直到滴定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五)问题与讨论:维生素c的结构如下
1、滴定时能否剧烈摇动锥形瓶?为什么?
不能,因为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剧烈摇动维生素c会与氧气反应而影响滴定结果
2、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c,为何尽量要求新鲜
维生素c易被氧化贮存越久、维生素损失越多、
3、富含维生素c水果、蔬菜洗菜时不要泡太久
维生素C溶于水, 以免太多的维生素C流失
【练习2】学生要做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含有少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实验。他的实验设计了7个步骤,其中5个步骤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已写明,实验步骤如下:
a?.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甲中
b.?再向溶液里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c.过滤,取少量滤液盛在试管乙里?
d.向试管里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
e.滴入几滴酚酞试剂??
f. 滴加硝酸钡(或硝酸钙)溶液至沉淀不增加
g. 滴加稀硝酸至酚酞褪至无色
试将上面尚缺的两个步骤所用的试剂(自选)及实验操作补写完整,然后按实验操作的顺序排列。(注意排除CO32-对OH-和Cl-的干扰)
a d f c e g b
课件22张PPT。路桥中学 傅志明84消毒液的性质分析
及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考试说明要求 】
1、掌握物质性质检验的方法。
2、了解中和滴定的方法。
3、了解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4、发现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据《黄岩县志》记载
庆元元年六月,大风雨,山洪海涛并作,淹没田园、房舍无法计算,死者漂浮旬日,水后大疫。民间有一种说法:“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98年的长江流域特大洪灾、08年的汶川大地震,大灾之后没有大疫。 这是我国预防措施做的好,其中含氯消毒液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4消毒液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知识链接】 1984年,地坛医院的前身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制成功能迅速杀灭各类的肝炎病毒消毒液,主要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实验设计】反应原理:总方程式: Cl2+2NaOH= NaCl+NaClO+H2O某学生制作一种家用84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便可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84消毒液,他设计图如下,请你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饱和氯化钠溶液【定性分析 】1、成份分析: 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水溶液 2、可能具有主要的性质分析:(1)溶液呈碱性理由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具有强氧化性实验探究:84消毒液的性质分析及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碱性、强氧化性【实验探究一】I、刘星同学为探究84消毒液的氧化性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84消毒液的稀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I-+ClO-+2H+= I2 +H2O+Cl-实验②:向4 mL 0.5 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加入少量84消毒液的稀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不知道是否发生下列反应:SO32-+ClO-= SO42-+ Cl-,请你想办法设计实验来证明?观点一:通过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观点二:可以通过检验氯离子的存在 错 【实验探究二】 II、夏雨同学看到某84消毒液包装说明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主要有效成份为次氯酸钠,可用于餐具......等的消毒,......勿用于铜、碳钢制品。本品须密封,置阴凉暗处保存。
铁钉表面出现铁锈(或红褐色固体)铁钉可能未被腐蚀,也可能被腐蚀但无明显现象 用试管取出少量浸泡后的溶液,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酸化,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提出问题:该消毒液对碳钢制品是否有腐蚀作用?
设计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用烧杯取少量消毒液样品,将一颗光亮的铁钉放入烧杯,浸泡一段时间。对可能产生的现象有如下假设:
假设①:有明显现象;假设②:无明显现象。
(1)基于假设①,结论是铁钉被腐蚀,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
(2)基于假设②,
结论是 ,
请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该结论,叙述实验操作: 。【实验探究二】 II、夏雨同学看到某品牌84消毒液包装说明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主要有效成份为次氯酸钠,可用于餐具......等的消毒,......勿用于铜、碳钢制品。本品须密封,置阴凉暗处保存。
提出这样的问题:该消毒液对碳钢制品是否有腐蚀作用?
设计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3)从该消毒液的保存要求分析,导致其失效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
(4)该消毒液敞口久置消毒液将失效,那么最终的成份是 。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其中的主要的阳离子 。CO2等酸性气体、光和热 通过焰色反应 氯化钠溶液【小结】 物质性质检验的一般思路: 了解物质组成成分及性质 → 依据物质特性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确定实验方案 → → 选择实验仪器和试剂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分析现象,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二、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含量的测定 【原理】
2I- + ClO- + 2H+ = I2 + H2O+ Cl-
I2 + 2S2O32- = S4O62-+2I-
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问题1】指示剂为 ,淀粉溶液终点的颜色变化 。蓝色消失准确移取20.00 mL 84消毒液于锥形瓶中,加入6 mL, 3mo1·L-1的H2SO4溶液和10 mL 10%的KI溶液,加盖摇匀,于暗处放置5 min后,取出加20 mL蒸馏水,立即用0.002 mo1·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后,再加入2.0 mL淀粉溶液,继续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蓝色刚好消失,即为终点。【具体操作】滴定管的选择——【问题2】碱式滴定管滴定管使用 检查是否漏液————调整液面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洗涤、润洗——装标准液——将管内的气泡赶尽、尖嘴内充满液体——滴定。【问题3】如何将碱式滴定管尖嘴内的气泡排出? 具体方法:把橡皮管向上弯曲,使尖嘴出口上斜,挤捏玻璃球,使溶液从尖嘴快速喷出,即可排出气泡。锥形瓶 【问题4】1、滴定过程 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内溶液颜色变化
2、滴定终点达到后, 分钟颜色不变,再读数半右【问题5】做本实验时特别强调反应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原因是:滴定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点:pH过高:I2发生岐化反应 3I2+6OH- = IO3-+5I-+3H2OpH过低: S2O32-与H+反应 S2O32- + 2H+ =S↓ + SO2↑ +H2O【数据处理】夏雪同学按要求完成实验,现将测得的数据填写下表:数据处理选2、3求平均值,求出次氯酸钠的浓度。 【误差分析】分析夏雪同学第一次操作出现误差的原因: 【误差分析】夏雪同学第一次操作出现较大的误差可能的原因: 1、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2、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3、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正确。 4、Na2S2O3标准溶液放置在空气中时间较长。 【小结】定量分析 一、理解滴定分析原理和基本方法,二、了解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取样→指示剂的选择→具体操作及数据的测定→ 数据的分析处理及误差的分析。 【练习1】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牌子的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的含量。以下是测定实验分析报告。(一)测定目的:测定×× 牌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二)测定原理: C6H8O6+I2→ C6H6O6+2H++2I-(三)实验用品及试剂:(1)仪器和用品(自选)(2)试剂:指示剂: (填名称),7.5 0×10-3mol/L标准碘溶液,蒸馏水等。(四)实验过程:(1)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润洗后装好标准碘溶液待用。
(2)打开橙汁包装、目测:颜色---橙,澄清度---好,用 、
(填仪器名称)向锥形瓶中加入20.00mL待测橙汁,滴入2滴指示剂。
(3)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 (填部位),右手 ,眼睛 ,直到滴定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淀粉溶液酸式滴定管控制玻璃活塞摇动锥形瓶注视锥形瓶中的溶液颜色变化溶液变蓝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去(五)问题与讨论:
维生素c的结构如下
1、滴定时能否剧烈摇动锥形瓶?为什么? 不能,因为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剧烈摇动维生素c会与氧气反应而影响滴定结果2、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c,为何尽量要求新鲜 3、富含维生素c水果、蔬菜洗菜时不要泡太久维生素c易被氧化贮存越久、维生素损失越多维生素C溶于水, 以免太多的维生素C流失。【练习2】学生要做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含有少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实验。他的实验设计了7个步骤,其中5个步骤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已写明,实验步骤如下:
a?.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甲中
b.?再向溶液里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c.过滤,取少量滤液盛在试管乙里?
d.向试管里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
e.滴入几滴酚酞试剂??
f.
g.
试将上面尚缺的两个步骤所用的试剂(自选)及实验操作补写完整,然后按实验操作的顺序排列。(注意排除CO32-对OH-和Cl-的干扰) 滴加硝酸钡(或硝酸钙)溶液至沉淀不增加 滴加稀硝酸至酚酞褪至无色 a d f c e g b 《84消毒液的性质分析与有效氯含量的测定》学案
一、考试说明要求
二、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84消毒液”。
【实验设计】84消毒液的制备,
【反应原理】
定性分析:
【实验设计I】刘星同学为证明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
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②:向4 mL 0.5 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不知道是否发生下列反应:SO32-+ClO-= SO42-+ Cl-,说明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你能否想办法再设计实验来证明?
观点一:通过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具体的方法:
观点二:可以通过检验氯离子的存在( )
【实验设计II】夏雨同学看到某品牌84消毒液包装说明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主要有效成份为次氯酸钠,可用于各类家居用品、餐具、棉织衣物等的消毒,.......勿用于铝、铜、碳钢制品。本品须密封,置阴凉暗处保存。
【提出问题】该消毒液对碳钢制品是否有腐蚀作用,能氧化碳钢制品?
设计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用烧杯取少量消毒液样品,将一颗光亮的铁钉放入烧杯,浸泡一段时间。对可能产生的现象有如下假设:假设①:有明显现象; 假设②:无明显现象。
(1)基于假设①,结论是铁钉被腐蚀,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
(2)基于假设②,结论是 ,
请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该结论,叙述实验操作: 。
(3)从该消毒液的保存要求分析,导致其失效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
(4)该消毒液敞口久置消毒液将失效,那么最终的成份是 。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其中的主要的阳离子 。
二、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含量的测定
【原理】
【问题1】指示剂为 ;终点的颜色变化: 。
【具体操作】
准确移取20.00 mL 84消毒液于锥形瓶中,加入6 mL, 3mo1·L-1的H2SO4溶液和10 mL 10%的KI溶液,加盖摇匀,于暗处放置5 min后,取出加20 mL蒸馏水,立即用0.002 mo1·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后,再加入2.0 mL淀粉溶液,继续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蓝色刚好消失,即为终点。
【问题2】滴定管的选择——
滴定管使用:
【问题3】如何将碱式滴定管内的气泡排出?
【问题4】滴定操作中要注意点:
【问题5】做本实验时特别强调反应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原因是:
数据的取舍:
分析夏雪同学第一次操作出现较大的误差的原因:
【课堂练习】练习1: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牌子的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的含量。以下是测定实验分析报告。
(一)测定目的:测定×× 牌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二)测定原理: C6H8O6+I2→ C6H6O6+2H++2I-
(三)实验用品及试剂:
(1)仪器和用品(自选)
(2)试剂:指示剂: (填名称),7.5 0×10-3mol/L标准碘溶液,蒸馏水等。
(四)实验过程:
(1)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润洗后装好标准碘溶液待用。
(2)打开橙汁包装、目测:颜色---橙,澄清度---好,用 、
(填仪器名称)向锥形瓶中加入20.00mL待测橙汁,滴入2滴指示剂。
(3)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 (填部位),右手 ,眼睛 ,直到滴定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五)问题与讨论:维生素c的结构如下
1、滴定时能否剧烈摇动锥形瓶?为什么?
不能,因为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剧烈摇动维生素c会与氧气反应而影响滴定结果
2、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c,为何尽量要求新鲜
维生素c易被氧化贮存越久、维生素损失越多、
3、富含维生素c水果、蔬菜洗菜时不要泡太久
维生素C溶于水, 以免太多的维生素C流失
【练习2】学生要做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含有少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实验。他的实验设计了7个步骤,其中5个步骤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已写明,实验步骤如下:
a?.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甲中
b.?再向溶液里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c.过滤,取少量滤液盛在试管乙里?
d.向试管里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
e.滴入几滴酚酞试剂??
f.
g.
试将上面尚缺的两个步骤所用的试剂(自选)及实验操作补写完整,然后按实验操作的顺序排列。(注意排除CO32-对OH-和Cl-的干扰)
课件8张PPT。新河中学 潘海军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 ——化学反应的限度已知20滴水溶液体积约为1ml,分别计算Fe3+ 和I-的物质的量,判断过量情况。一、可逆反应存在反应的限度二、为何可逆反应存在反应的限度c(N2) c(H2) 00 0 c(NH3)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
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三、可逆反应如何达到反应的限度思考: 教材P-32“交流与讨论”研究的主题是什么?研究的角度是什么?开始 c(N2) c(H2) 0一、可逆反应存在反应的限度二、为何可逆反应存在反应的限度vvv正v正(N2) v正(H2) v正(NH3)v逆(N2) v逆(H2) v逆(NH3)c(N2) c(H2) 00 0 c(NH3)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
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三、可逆反应如何达到反应的限度开始 c(N2) c(H2) 0思考: v和v有何不同?回顾: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讨论: 影响v正大小因素有哪些?v逆影响v逆大小因素有哪些?一、可逆反应存在反应的限度二、为何可逆反应存在反应的限度v正v正(N2) v正(H2) v正(NH3)v逆v逆(N2) v逆(H2) v逆(NH3)c(N2) c(H2) 00 0 c(NH3)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
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三、可逆反应如何达到反应的限度思考:教材P-32“交流与讨论”中,影响v正,v逆大小
的因素是什么?开始 c(N2) c(H2) 0一、可逆反应存在反应的限度二、为何可逆反应存在反应的限度v正v正(N2) v正(H2) v正(NH3)v逆v逆(N2) v逆(H2) v逆(NH3)c(N2) c(H2) 00 0 c(NH3)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
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三、可逆反应如何达到反应的限度开始 c(N2) c(H2) 0某t c(N2)-a c(H2)-3a 2ac(N2)-a c(H2)-3a 0 0 0 2av正 = v逆化学平衡态:c不再变化一、可逆反应存在反应的限度二、为何可逆反应存在反应的限度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
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三、可逆反应如何达到反应的限度v正 = v逆化学平衡态:c不再变化1.判断可逆反应达化学平衡态时( )A.反应停止了,即v正 = v逆=0B.各组成浓度不变C.各组成百分比不变D.若此时,改变外界条件,使v正 ≠ v逆,
会达到新的化学平衡态。一、可逆反应存在反应的限度二、为何可逆反应存在反应的限度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
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三、可逆反应如何达到反应的限度v正 = v逆化学平衡态:c不再变化2.讨论合成氨反应是否达化学平衡态( )A. NH3不再分解了B. N2的浓度保持不变C.某时刻N2的浓度为1mol/LD. v正(N2) = v逆(H2)F.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同时
生成2n mol NH3E. 3v正(N2) = v正(H2)课件17张PPT。有机推断题的突破口 台州中学 王士凯09高三二轮复习 突破口(题眼)
1.根据有机物的性质推断官能团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的物质
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的物质
③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H2的物质
④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物质
⑤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
⑥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溶液的物质(含醛基或-CHO)(含羧基或-COOH)(含活泼H原子,醇羟基、酚羟基或羧基)(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卤代烃、酚、羧酸、酯)(酚类或酚羟基)2.根据反应条件推断有机物质的类别和反应类型
①NaOH/乙醇 △
②NaOH/水 △
③浓H2SO4 170℃(或△)
④浓H2SO4 △
⑤浓溴水
⑥O2/Cu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或酯的水解反应醇的消去反应醇与羧酸的酯化反应酚的取代反应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或酮)3 量的信息MM+42重要关系式X+28X△M(酯-醇)=42△M(酯-羧酸)=28归纳:1. n元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M(酯)-M(醇)=42n
2.n元羧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M(酯)-M(羧酸)=28n
例B FH2/NiGG的化学式C4H4O4Na2足量NaHCO3溶液DEBr2/CCl4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6① NaOH/醇 △
② 酸化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1)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B→F 、 B→D 、
D→E第①步反应 。
(2)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
(3)写出B、F、G的结构简式
B: 、F: 、G: 。
(4)写出D在NaOH/醇/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与D具有相同官能团的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小结:(1)写官能团名称、反应类型时不能出现错别字
(2)写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的结
构时要规范,不能有多氢或少氢的现象
(3)写有机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明反应条件,要
配平;特别注意小分子不要漏写(如H2O、HX等)例B FH2/NiGG的化学式C4H4O4Na2足量NaHCO3溶液DEBr2/CCl4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6① NaOH/醇 △
② 酸化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HOOCCH=CHCOOHB FH2/NiGG的化学式C4H4O4Na2足量NaHCO3溶液DEBr2/CCl4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6① OH-/醇 △
② 酸化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sS为氯代有机酸① OH-/醇 △
② 酸化
B FH2/NiGG的化学式C4H4O4Na2足量NaHCO3溶液DEBr2/CCl4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6① OH-/醇 △
② 酸化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sS为氯代有机酸① OH-/H2O △
② 酸化
AP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六元环 C8H8O8B FH2/NiG足量NaHCO3溶液 有机化合物A的分子式是C8H12O4,
1 mol 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2 mol CH3CH2OH和1 mol B。
F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峰
ACH2=CH CH=CH2XCH—CH=CH CHOHOH1HCl2Y氧化Z HCl3wH+B(1)反应②③的目的是:
(2)Y被氧化成Z的过程中会有中间产物生成,该中间产物可能是 (写出一种物质的结构简式),检验该物质存在的试剂是 。请设计合理方案用1,3-丁二烯
CH2=CH CH=CH2
合成
(其他原料自选,用反应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例如:HOOCCH=CHCOOH三、推断的方法
1.正推法
2.逆推法(有机推断的常用方法)
3.正推、逆推相结合的方法
4.猜测验证法课件17张PPT。高考热点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 2008年9月,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其罪魁恶首是“三聚氰胺”。经调查,不法商贩为提高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在原奶中加入三聚氰胺。因三聚氰胺含氮量高,且无色无味,被不法分子用于提高奶粉的含氮量,造成蛋白质含量高的假象。如何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一般的思路和方法有哪些?新闻链接 现有一瓶样品Na2SO4,请你设计实验将其鉴定出。并将现象和解释记录下来。 蘸取少量溶液于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火焰呈
黄色取少量试样于试管中加水溶解问题一再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HCl酸化后,再加BaCl2如果是Na2SO3又该如何鉴定呢? 钠元素焰色反应呈黄色 如何测定已部分变质的Na2SO3的纯度? Na2SO3易被氧化,如何检验该样品
是否变质?请阐述检验的思维过程。问题二思考?Na2SO3
[Na2SO4]利用某种物质
的特性利用两种物质
的共性差异混合物含量测定的思维过程与方法研究:方法1:沉淀法原理: 2H++SO32-=H2O+SO2?
Ba2++SO42-=BaSO4?步骤:
1. 称取mg试样溶于水, 加入足量盐酸酸化。
2.加入足量的BaCl2 溶液,过滤,洗涤,
干燥,恒重。
3.如测定沉淀的质量为m1 g,请列出算式。
如何判断沉淀完全?
如何洗涤沉淀?
如何判断沉淀已经干燥?
原理: Ba2++ SO32-= BaSO3?
Ba2++SO42-=BaSO4?方法2:沉淀法步骤:
1. 称取mg试样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Cl2 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恒重。
2.如测定沉淀的总质量为m2 g,请列出算式。
如果操作过程中BaSO3有部分氧化,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原理:2H++SO32-=H2O+SO2?方法3:气体法步骤:
1.称取mg试样,滴加足量酸
2.通过测定SO2的体积或质量来测定 Na2SO3 的质量分数
H2O汽油测定SO2体积2H++SO32-=H2O+SO2?装置不足之处:1、广口瓶和量筒之间事先无液体,后来充满 液体而产生误差。2、加入的酸本身有体积,会造成烧瓶中的气体排出更多而产生误差。测定SO2质量如何改进呢?2H++SO32-=H2O+SO2?碱石灰浓硫酸硫酸试样2H++SO32-=H2O+SO2?NaOH溶液硫酸试样碱石灰浓硫酸2H++SO32-=H2O+SO2?测得SO2质量为m3g原理:5SO32-+2MnO4-+6 H+ =5SO42-+2Mn2++3H2O
步骤:
1.在锥形瓶内称取mg试样,然后加水溶解成约25mL溶液
2. 用置于滴定管中的a mol/L的 KMnO4溶液进行滴定
3. 测定所消耗的标准KMnO4溶液的体积bmL,请列出算式方法5:氧化还原滴定法 滴定管的选择?
滴定终点判断?
如何计算Na2SO3的纯度
滴定操作的一般程序
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规范?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取样
试样的溶解
干扰组分的分离
测定方法的选择及数据的测定
数据的分析处理及结果的表示。《实验化学》课本86页整理与归纳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拟定设计方案实验评价优化方案具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