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霞浦宏翔高中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08-2009学年度霞浦宏翔高中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4-10 21: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8-2009学年度霞浦宏翔高中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段考
化学试题
命题教师:朱向阳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可能用到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u—64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于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来说,反应后体系的
A.混乱度减少,而能量增加 B.混乱度增大,而能量降低
C.混乱度减少,能量降低 D.混乱度增大,能量增加
2.有关如右图所示原电池(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片上有气泡逸出
B.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
C.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
D.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
3.两个极易导热的密闭容器A和B,容器A容积恒定,容器B压强恒定,在温度压强和起始体积相同的
条件下往A和B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O2,发生反应2NO2 N2O4 △H<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起始时,两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关系是v(A)<v(B)
  B.反应过程中,两容器内的反应速率关系为v(A)<v(B)
  C.两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一定相同
  D.反应达到平衡时,两容器内的压强关系是p(A)>p(B)
4.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Al(OH)3(s)+NaOH(aq) NaAl(OH)4(aq) △H<0
B.CH3CH2OH(l)+3O2(g)→2CO2(g)+3H2O(l) △H<0
C.4Fe(OH)2(s)+2H2O(l)+O2(g) 4Fe(OH)3 △H<0
D.H2(g)+Cl2(g) 2HCl(g) △H<0
5.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
B.压缩H2与I2(g)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C.合成氨时及时移走氨气
D.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
6.将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O(g)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25%,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的倍数是
A.46 B.23 C.11.5 D.5.75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中的金、银、锌等形成阳极泥而与铜分离
B.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用铝质铆钉焊接铁板,铁不易被腐蚀
D.钢铁设备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可以防止钢铁腐蚀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
B.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C.升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D.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恒压时充人惰性气体,反应速率增大
9.已知反应:PCl5(g)PCl3(g)+Cl2(g) ①2HI(g)H2(g)+I2(g) ②2NO2(g)N2O4(g) ③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若保持各反应的温度和容器的体积都不改变,分别在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
A.均不变 B.均增大
C.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小 D.①减小,②不变,③增大
10.反应A(g)+B(g)C(g) +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
C.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没有影响
D.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减小和E2增大
11.如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若反应为则tl时刻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增大压强
C.由图像关系可以判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平衡状态I和平衡状态Ⅱ的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KI=KII
12.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镁电池放电时电压高且平稳,因而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电池所关注的重点。有一种镁二次电池的反应为:xMg+Mo3S4 MgxMo3S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放电时Mg2+ 向正极迁移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x Mg2+ +Mo3S4 + 2xe- →MgxMo3S4
C.放电时 Mo3S4 发生氧化反应
D.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为 x Mg2+ + 2xe- →xMg
13.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测定HCl和NaOH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三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起始温度和反应后的终止温度
B.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 H++OH-=H2O △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g)+O2(g)=2H2O(l) △H= +285.8kJ/mol
14.根据下列有关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象Ⅰ可知,该反应在T2处达到平衡,且该反应的△H<0
B.由图象Ⅱ可知,该反应在t5阶段NH3体积分数最大
C.图象Ⅲ是在10L容器中850℃时反应,由图可知到4min时,反应放出51.6kJ的热量
D.由图象Ⅳ可知,相同条件下起始时投入0.3mol/LX、0.1mol/LY和0.4mol/LZ反应,达到平衡后,Z的浓度为0.4mol/L
15.对于可逆反应2AB3(g)2A(g) + 3B2(g) ΔH>0 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
16.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 Cu2 (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的电子数为
A.0.4mol B.0.5mol C.0.6mol D.0.8mol
2008-2009学年度霞浦宏翔高中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段考
化学试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本题包含6个小题,共52分)
17.(6分)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H2O(l)△H=-128.5kJ·mol-1
C3H8(g)+5O2(g)= 3CO2(g)+4H2O(l)△H=-2220.0kJ·mol-1
(1)实验测得H2和C3 H8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6262.5kJ,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 H8的体积比是_______ ;
(2)已知:H2O(l)==H2O(g) △H=+44.0kJ·mol-1,写出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11分)在80℃时,将0.40mol的N2O4气体充入2L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O4 2NO2,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1)计算20s一40s内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 L-1·S-1;
(2)计算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请注明单位);
(3)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混合气体的颜色(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
(4)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
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 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升高温度
(5)如图是80℃时容器中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
60℃时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19.(6分)下图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电解法制烧碱技术—阳离子交换膜法的示意图。
(1)为有效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 (填字母);
a.先加NaOH,再加Na2CO3,最后加钡试剂;
b.先加NaOH,再加钡试剂,最后加Na2CO3;
c.先加钡试剂,再加Na2CO3,最后加NaOH。
(2)现有1000mL食盐水,用石墨电极电解。当阴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112mL(标准状况)时停止电解,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电解后,溶液在常温下的c(OH-)约为__ _ 。
20.(11分)如图所示,将4mol X和 2 mol Y混合置于体积可变的等压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2X(g)+Y(g)2Z(g), (放热反应),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时,测得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4.2 mol,若X、 Y 、Z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用a、b、c表示,试回答:
(1)达到平衡状态A的容器中通入少量Y,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将 ,若要使X的体积分数再变至与原平衡状态A相同,可采用的措施有 或 ;
(2)若起始时a = 1.2mol且达到平衡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平衡状态A相同,则起始时b、c的取值分别为 ;
(3)若原平衡状态A是在恒温恒容下达到的,现要使反应开始时向逆方向进行,且达到的平衡状态与A相同,则起始时c的取值范围为 。
21.(10分)工业原料甲醇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CH3OH(g)+H2O(g) CO2(g)+3H2(g) △H > 0
(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H3OH(g)和3 mol H2O(g),20 s后,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1.2倍,则用甲醇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2)判断(1)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 ;
① v正(CH3OH) = v正(CO2) ②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 CH3OH、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3)右图中P是可自由平行滑动的活塞,关闭K,在相同温度下,向A容器中充入1 mol CH3OH和2 mol H2O(g),向B容器中充入1.2 mol CH3OH(g)和2.4 mol H2O(g),两容器分别发生上述反应。已知,起始时容器A和B的体积均为a L。试回答:
① 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1.5 a L,B容器中CH3OH转化率为 ,A、B两容器中H2O(g)的体积百分含量的大小关系为B A(填“>”、“<”、“=” );
② 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容器B的体积为 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22.(8分)(1)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N2H4在氧气中完全
燃烧生成氮气和H2O,放出热量。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
溶液。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2)右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示意图。
①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
②假设使用肼—空气燃料电池作为本过程中的电源,铜片的质量变化128g,则肼一空气燃料电池理论
上消耗标标准状况下的空气 L(假设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为20%)
2008-2009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
化学(选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1. 文字简答题以关键词到位为准,按点给分;
2. 化学用语书写:(1)方程式未配平不得分、无条件扣一半分值;
(2)化学式书写错误得0分;
3.其他合理解法正常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B A B C A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C C A B D C
17.(共6分)
(1)2.3∶2.7(3分)
(2)C3H8(g)+5O2(g)=3CO2(g)+4H2O(g) △H=-2044.0kJ·mol-1(3分)
18.(共11分)
(1)0.0020(2分)
(2)1.8mol·L-1(3分,数据2分,单位1分)
(3)变浅(2分)
(4)D(2分)
(5)60℃曲线(2分)
19.(每空2分,共6分)
(1)bc (2分)
(2)2Cl--2e- → Cl2↑(2分) 0.01(2分)
20.(共11分)
(1)减小(2分) 再加入少量的SO2 (2分) 升高温度(2分)
(2)b=0.6mol c≥0 (2分)
(3)3.6<c≤4(3分)
21.(每空2分,共12分)
(1) 0.01 mol /(L s)(2分)
(2) ③ ④(2分)
(3) 75 % (2分), <(2分), 1.75 a (2分)
22.(每空2分,共8分)
(1)O2+2H2O+4e—→ 4OH—(2分) N2H4+4OH--4e-→4H2O+N2↑ (2分)
(2)① Cu2++2e- → Cu2+ (2分) ② 112 (2分)
X%
Z%
T1 T2 T3 T/℃
2X(g)+Y(g)2Z(g) △H








t0 t1 t2 t3 t4 t5 t6
N2(g)+3H2(g)2NH3(g) △H<0
0.30
0.20
0.18
0.10
0.08
0
0 1 2 3 4 5 6
CO(g)+H2O(g) CO2(g)+H2(g);
△H=—43kJ/mol
850℃
0.7
0.5
0.4
0.3
0.1
0
t1 t(min)




体积分数 V
c(mol/L)
c(mol/L)
Z
X
Y
c(H2O)
c(CO)
PAGE
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