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题备考策略研讨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化学实验题备考策略研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4-28 07: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0张PPT。2009年高考化学实验题 备考策略研讨2009年化学高考考试大纲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化学具体问题的能力,注重测量自主学习能力。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重视对考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全面考查。考试大纲 对化学实验能力提出的要求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对化学实验基础部分的具体要求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 做到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内容比例化学实验基础
22%×150=33分
化学实验基础复习的策略 牢固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 物质分离、提纯的过程所需要的整套实验仪器
常见离子、物质检验的基本方法
常规实验操作
实验室安全规则
例1(广东卷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煮沸的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FeCl2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B.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C.称取19.0 g SnCl2,用100 mL蒸馏水溶解,配制1.0 mol·L-1 SnCl2溶液
D.用氢氧化钠粉末检测尿糖
B
例2(天津卷13).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A、 可用水鉴别已烷、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B、油脂皂化后可用渗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
C、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D、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
A
例3(海南卷2)PH试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A
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
色卡对照
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
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例4 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下列方案进行“由含铁废铝制备硫酸铝晶体”的实验:
步骤1:取一定量含铁废铝,加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
步骤2:边搅拌边向滤液中滴加稀硫酸至溶液的pH=8~9,静置、过滤、洗涤。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固体溶于足量的稀硫酸。
步骤4:将得到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上述实验中的过滤操作需要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等玻璃仪器。
⑵步骤1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⑶当步骤2中的溶液pH=8~9时,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⑷步骤2中溶液的pH控制较难操作,可改用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⑴过滤操作装置如图,需要玻璃棒、烧杯、漏斗等玻璃仪器和滤纸、铁架台。
(2)“含铁废铝中铝与NaOH溶液反应”,铁等其它不溶于碱的杂质即沉淀下来,
答案:除去铁等不溶于碱的杂质。
(3)取上层清液,逐滴加入稀硫酸
(反应为H+ +AlO2-+H2O =Al(OH)3),
若变浑浊则说明沉淀不完全,
若不变浑浊则说明沉淀完全。
(4)因为强酸稀硫酸能与Al(OH) 3反应,所以加入的硫酸要保证能与NaOH、NaAlO2完全反应又不能过量,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能解决问题,因为过量的二氧化碳不与Al(OH)3反应。
注意平时应该多找机会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动手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自己应该注意多观察实验仪器的形状,了解各部分实验仪器的用途,以及各部分仪器是如何进行连接的。
在实验过程中有强烈的环保意识,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一定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注意有毒气体的处理。
注意一定要掌握化学常见实验的规范操作。如溶解、搅拌、过滤、沉淀、分液、洗涤、灼烧、溶液转移、离子检验、重结晶等,这些常见的实验都有规范的操作、要求、注意事项等,要牢牢掌握,最好能多做实验、多动手。例5 (09天河区二模)强热硫酸亚铁固体可发生如下反应2FeSO4 Fe2O3 +SO2↑+SO3↑若将此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Ba(NO3)2溶液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析出BaSO3沉淀
B.析出BaSO4沉淀
C.逸出NO气体
D.逸出SO3气体
BC
注意对于混合体系中进行的实验,要特别注意组分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干扰及消除这些干扰的方法,以及混合组分中各组分的分离问题。
例6(09执信等三校联考)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
(1)冶炼铜的反应为
8CuFeS2+21O2=8Cu+4FeO+2Fe2O3+16SO2
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Cu、O
(2 )上述冶炼过程产生大量SO2。下列处理方案中合理的是 (填代号)。
a.高空排放
b.用于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3
d.用浓硫酸吸收
b、c(3)过二硫酸钾(K2S2O8)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2:
S2O82-+2I-=2SO42-+I2
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3+、Fe2+ 均可催化上述反应。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对上述反应催化的过程: 、 _________
2Fe3++2I-=2Fe2++I2
S2O82-+2Fe2+=SO42-+2Fe3+
( 4 )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 、SiO2、Al2O3)可制备Fe2O3。方法为
① 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② 滤液先氧化,再加人过量NaOH 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
Al3++4OH-=AlO2-+2H2O。
[或Al3++4OH-=Al(OH)4-]
b.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
提供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KSCN溶液、KMnO4溶液、NaOH溶液、碘水
所选试剂为 。
证明炉渣中含有FeO 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稀硫酸、KMnO4溶液
稀硫酸浸取炉渣所得溶液使KMnO4溶液褪色
回归基本实验操作、 回归教材典型实验。依纲靠本重基础,即要紧抓考纲和书本,重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弄清每个实验的反应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例7:海带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角架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从下列仪器中选择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1)灼烧海带需要坩埚(盛放海带)、搁放坩埚的泥三角、火源酒精灯。注意不要干燥器。BDE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
(2)分离悬浊液和溶液应用过滤、
分离出碘和苯用蒸馏
(3)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I-+MnO4-+4H+==Mn2++I2+2H2O(5)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 。
   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
探究实验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探究性实验既重视规律的验证、实验技能的培训,又强调让学生通过实验在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上获得感性体会和理性认识;
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实验探究和实验设计能力。
原则科学性的原则----所设计的实验应该符合科学道理,不能凭空捏造。
对照性的原则----要设计一个对照性的实验,要想这个实验更能够说明问题,一定要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实验。
原则等量性的原则,所设计的实验中的平行反应,试剂的取用应该是等量的。
控制变量原则,对某个实验的影响,会有很多的因素,实验正是要人为控制条件,使众多变量中,只能有一个因素是变量,其余几个是一样的。从知识方向设计试题混合物物质检验实验方案设计
物质分离实验方案设计
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
化学反应原理实验方案设计
探究实验的思维训练过程 确定最佳实验方案优化 例8:为测定碳酸钙纯度(设含杂质SiO2),学生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方案,请回答每个方案中的问题。
[方案I ](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用c mol/L 盐酸 V mL(过量)溶解样品;
(3)取溶解后的溶液 mL,用c′mol/L NaOH溶液滴定,恰好用去V′mL。
问题1:列出本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名称(除铁架台及附件、烧杯之外)__________
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托盘天平、药匙
问题2:加盐酸后是否需要滤出SiO2后再用NaOH滴定 (填选项编号);B
A.需要 B.不需要 C.均可
问题3:碳酸钙纯度计算公式_______
[方案Ⅱ ](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加入足量c mol/L盐酸V mL使之完全溶解;
(3)过滤并取滤液;
(4)在滤液中加入过量c′ mol/L Na2CO3溶液V′ mL;
(5)将步骤(4)中的沉淀滤出、洗涤、干燥、称重为m1 g。
问题1:此方案中不需要的数据是 AB (填选项编号);
A.c、V B.c′、 V′ C.m1 D. m
问题2:为减少实验误差,必要的操作是_C_ (填选项编号);
A.精确测定Na2CO3溶液体积V′ mL
B.精确配制浓度c′ mol/LNa2CO3溶液
C.将步骤(3)所得沉淀洗涤,洗涤液应并入(4)中
D.将步骤(3)所得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m2 g备用
问题3:步骤(5)中要将沉淀进行洗涤,如果未经洗涤,则测定的碳酸钙纯度将
偏高_____ (偏高、偏低、无影响)。
上述两个方案中,较好的方案是方案Ⅰ ,
另一方案的缺点是沉淀的洗涤、干燥、称量操作过程复杂,容易造成较大误差. 对照实验法 例9:(09广州一模)某课题小组同学测量液态奶含氮量的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
① 在烧杯中加入10.00mL液态奶和辅助试剂,加热充分反应;
② 将反应液转移到大试管中;
③ 按如下装置用水蒸气将NH3吹出,并用H3BO3溶液吸收(加热装置未画出);
④ 取下锥形瓶,滴加指示剂,用0.1000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
⑤ 重复测定两次,再用10.00mL蒸馏水代替液态奶进行上述操作。
数据记录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时(NH4)2B4O7重新转化为H3B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NH4)2B4O7 + 2HCl + 5H2O = 4 H3BO3 + 2NH4Cl
(2)步骤③的实验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底烧瓶 安全管(3)设计4号空白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消除其它试剂、实验操作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4)计算10.00mL液态奶中的含氮量应代入计算的盐酸体积是 mL,该液态奶的含氮量为____________mg·mL-1
32.00 4.480 掌握好实验的过程 (07宁夏卷)
为测试一铁片中铁元素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提出下面两种方案并进行了实验(以下数据为多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方案一:将a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580 mL(标准状况);
方案二:将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用0.02000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了25.00 mL KMnO4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
□KMnO4+□FeSO4+□H2SO4=
□Fe2(SO4)3+□MnSO4+□K2SO4+□H2O
2 10 8 5 2 1 8
(2)在滴定实验中不能选择       式滴定管,理由是         ;
碱 KMnO4是强氧化剂,它会腐蚀乳胶管
(3)根据方案一和方案二测定的结果计算,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依次为     和 __;
(4)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试对上述两种方案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做出判断和分析。
①方案一     (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
②方案二     (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
①不一定准确 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并能生成氢气的其他金属,会导致结果偏高;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但不产生氢气的铁的氧化物,会导致结果偏低;如果上述情况均不存在,则结果准确。
②不一定准确 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其他金属,生成的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高;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铁的氧化物,生成的Fe3+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低;如果上述情况均不存在,则结果准确。注意注意把实验与化学原理相结合进行复习。高考化学实验题目出题非常灵活,不会单独考实验,而是把实验和相关的化学原理结合起来考查,一方面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的把握,另一方面 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远离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力。
注意特别注意化学语言使用、叙述、表达能力的培养。很多实验题目让考生把原理、操作、结论用化学语言叙述出来,如果平时训练不够,生活化语言过多、语言表达不严谨,即使知道答案,也可能由于语言叙述不准确而被扣分。
注意实验题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要求比较高,考生平时要训练自己迅速阅读和理解试验题目的能力,要把题目看懂,不要因看不懂题目而无法答题。 注意实验细节 (08广东)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一位同学由此得出该催化剂中铁元素价态为+3的结论。
(1)请指出该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2)请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3 mol·L-1H2SO4/3% H2O2、6 mol·L-1HNO3/0.01 mol·L-1KmnO4、NaOH稀溶液、0.1 mol·L-1Kl、20% KSCN、蒸馏水。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
假设2:       ;
假设3:       。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实验过程
根据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注意要严谨、仔细地审题。在实验题中经常对答题方式、实验条件、仪器试剂等进行了限制,考生在答题时要特别留意题目中的一些限定条件,否则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十分。
表达要有科学性和逻辑性。实验题是高考化学非选择题中答案涉及文字表达最多的,经常要求考生回答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结论等内容,逻辑性和科学性差的表达会导致失分。化学原理的应用已知铜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u(NH3)]42+ Cu2++4NH3。
某一混合液含有Ag+、Fe3+和Al3+,可以下列流程图加以分离和鉴定。
(1)写出滤液A中主要的阳离子的化学式[Ag(NH3)2]+
(2)解释步骤②中生成沉淀B的原因
银氨络离子部分电离产生银离子和氨分子,当加入盐酸时,氢离子与NH3结合成NH4+,促进[Ag(NH3)2]+的离子离解出更多Ag+,并与盐酸电离出的Cl-形成AgCl沉淀。
(3)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OH)3+OH-=AlO2-+2H2O溶液G中的金属离子的鉴定方法
向溶液中加入KSCN(或NH4SCN)溶液,显血红色证明Fe3+的存在。
高考化学实验题是对学生实验的理性认识的考查,即考查学生在实验情景中如何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验情况下回答有关问题。因此,抓好基础,弄懂吃透课本,做到熟能生巧,不可好高骛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常规的实验多问几个还可怎么办,想想能否从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药品和实验步骤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尤其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编撰实验新题,启动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综合意识和开放思维。谢谢
祝工作顺利
高考成功!
同课章节目录